收藏 分销(赏)

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研究——以信阳市为例_王明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0710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研究——以信阳市为例_王明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研究——以信阳市为例_王明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研究——以信阳市为例_王明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资源环境-48-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1 期(总第 559 期)在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统村落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各地政府开始大力支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研究,但目前传统村落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对其研究具有盲目性 1。因此,本文以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要素为切入点,挖掘背后形成原因,研究豫南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1 豫南传统村落的概述1.1 传统村落的定义传统村落原名为“古村落”,是指建造完成于民国之前,经历时间久远、拥有较长的历史,但目前其建筑风貌、建筑环境、村落选址与营

2、造之初相比未有较大变动,且具有独特民风民俗的村落,虽然经历年代久远但至今仍为人们生活服务的农村聚落。传统村落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景观与历史信息,不仅拥有建筑和实体物质景观,还拥有民风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与非物质两种遗产互相融合共存的独特文化整体,它包含农耕文明中生产与生活的记忆,2012年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决定将“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更加突出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和意义。1.2 豫南传统村落的界定豫南主要是指河南省南部的信阳、南阳和驻马店3个地级市,豫南地区在气候、地理位置上都呈现中国南北方过渡的特点,并且在文化上兼具南北文化的特点,呈现多元性,是

3、中国区域内比较有特色的地区。豫南地区现存的古村落,尤其是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常被科研工作人员称其为“豫南传统村落”。本文的研究重点为信阳市的传统村落,大多位于大别山深处,建筑特色明显,村落格局保存完整,对其研究不仅能够了解信阳地区的历史文化变迁,还可以深层次地剖析当地的自然环境与民风民俗,以期对传统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深层次保护起借鉴作用。2 豫南传统村落形态的组成与影响要素2.1 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组成空间形态在城市中主要包含街区、道路网、节点、城市用地和城市发展轴这五要素 2;在农村中以街巷、院落和村中广场等日常活动所能接触到的区域为主 3。空间在村落中主要是村中“空”的区域,形

4、态是指这些“空”的区域的外在表现形式,“形”是形象,指空间尺度概念,“态”是指发生着什么 4。村落空间形态即为生活在村中的居民与地域环境长期互动共存形成的复杂结果的显现,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指的是该地区的传统村落,在一定时期经过有机生长发展最终呈现出的整体形式表现,包含有村落的全部实体物质、实体环境和各种活动的空间载体,对其进行细分,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对物质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村落的选址格局、院落空间和街巷空间等;非物质部分是指能够显示村落特征的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等,所以村落空间形态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因此本文以选址为基础对整体村落格局研究为主,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与形态特征。2.2 影

5、响豫南传统村落形态的因素豫南传统村落形态是由有形的和无形的部分组成,同时它们的形成也会受实体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不管是院落、街巷与广场,还是它们所形成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研究以信阳市为例王明真,杜浩源(信阳农林学院规划与设计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要 传统村落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豫南传统村落的研究更加系统化,更好地厘清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并为后续深层次保护打好基础,采用从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其形态特征形成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的方法,分别对豫南地区的独特气候、山水格局、文化与风水思想进行了深层次分析,最终得出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别以在山谷中建设的依

6、附山谷建设型,利用地理优势建设的依山傍水建设型和依附交通要道发展的沿官道走向建设型为主,并得出其街巷、门楼、堂屋等细部形态特征,为后续的豫南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关键词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信阳市;豫南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2-12-07 基金项目 市级项目:2022 年度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课题(2022JJ022)作者简介 王明真(1993),男,河南平顶山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遗产保护。资源环境-49-的空间尺度与朝向,都需要生活在其中的人去感知与建设,并且生活习惯与文化风俗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得到的感知是不

7、同的,对相同的材料、尺度等也会有不同的认知,所以在豫南传统村落的建设中,气候、地形与文化对其形态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围绕其进行研究,探讨传统村落的形态表现。2.2.1 南北过渡的气候信阳市位于淮河上游,淮河穿境而过,但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南,拥有南北方气候共同的特征,属于温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适合农耕文明的发展。常年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降雨量十分充沛,空气比较湿润。同时四季分明,春天阴雨绵绵,天气多变,夏季多雨水,光照充足,经常出现暴雨,秋天多晴、天气凉爽,冬季干冷降水量少。这样的南北过渡的气候,对建筑墙体厚度、屋顶坡度、村落整体布局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独特的气候与地

8、理位置特征也让信阳市拥有了“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美誉。2.2.2 独特的山水格局信阳市地处大别山地区,其主要的特征可以用山、水两个字简单概括,尤其是在淮河以南的区域,河流水网密布,大多数区域以丘陵、山地、河谷和冲击凹谷为主,以新县为例,因其处于大别山地区,平均海拔约350 m,高度超过700 m的山峰有将近50座,最高峰超过1 000 m。大别山山脉把新县分成南北两部分,分别是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因山水众多,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称誉,在信阳县区中具有代表性。正是因为信阳市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自然的山水成为营建传统村落有利的天然布局和物质条件。2.2.3 文化的交融豫南地区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

9、置和山地环境,自古以来都是文化交融地带,在豫南尤其是信阳市,不仅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影响,还受到南方吴越文化、楚文化的影响,所以信阳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征,最终形成了豫风楚韵的文化基调 5,同时在近代史上还具有优秀的红色文化特征。信阳连接中国东西南北,成为三省通衢的重要交通要道,许多官道从信阳经过,促使了当地的文化繁荣,时至今日在村落的形态和营建上都有一定的体现。从东汉末年战乱开始,到宋朝时期为止,为了躲避北方战乱,我国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大量人口迁徙到淮河以南太湖以北的地区,信阳市地处大别山脉便于隐匿,同时离北方家乡较近,因此成为北方人口迁移的首选之地。经过人口的迁移,也带来了其它地区

10、的文化,不同地区的文化对村落的形态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很多村落为一个家族的聚居地,常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因此祠堂往往占据村落的中心位置;为躲避战乱,村落往往还需要考虑防御功能,因此村落要具有一定的内向性,方便抵御外敌;从南方迁移到此的居民,所营建的房屋还带来了江南和徽派建筑的特色;同时由于地处山区的特点,往往利用山区自然的物产进行营建,不同于平原地区的村落。2.2.4 风水思想在我国许多地区,人们都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天人合一”的观念深入人心,村落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观念在本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更是豫南传统村落建设的重要指引。正是拥有传统的风水观念,在村落营建与日常的耕

11、作生活中都会顺应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村落的建设中也很有体现,在村落的建设时分别把流水、道路、池塘和山丘与之对应,在村落的建设初期会对选址进行考察,并加以适当改造更加符合风水观念 6。此外,有的村落选址前方拥有一些较低的小山,在北面有着绵延的大山,同时左右两侧尽可能选择也有山丘的地方,这样就会形成易守难攻的格局,大多村落附近还有流水环抱,形成典型的山水格局村落 7。由于传统的村落是长期形成的,在对村落研究的时候,发现许多风水文化蕴藏在村落日积月累的发展中。3 豫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分析通过对豫南地区尤其是信阳市

12、自然与文化背景和传统村落的形态研究发现,许多传统村落的形态格局主要可以分为依附山谷建设型、依山傍水建设型和沿官道走向建设型等,除此之外,在村落中的细部形态也颇具特色。3.1 依附山谷建设型由于在山谷中建设村落的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耕地资源,同时山谷地带有海拔相对较低的优势,道路建设较为方便,同时有河流流过,方便日常取水生活。因此,北方人口南迁的时候许多村落会迁徙到山谷地带,但大山中可耕地资源比较紧缺,人们优先在山谷平坦地带种植水稻、小麦等主食农产品,满足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饮食需要,在地势高差大的地方和山体上种植茶树或果树从而带来经济收入。位于罗山县铁铺镇的何家冲村(图1)就属于此

13、种类型的村落,“冲”字是指该村是由河流沉积而形成的冲田,除此之外其它以“洼”命名的村落大多也是此种村落布局。同时,何家冲村还有重要的红色文化沉淀,身处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三面环山,风景秀丽,九龙河由东往西顺流而下,形成了河流冲积平地,在河流两侧冲积的平地上,有200多户何氏家族住户,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村落布局。由于山谷地带平地用于建设房屋的较多,因此可耕地总体上比较少,为了满王明真,等: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研究资源环境-50-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年第 34 卷第 11 期(总第 559 期)足饮食需求,村民在村子入口处的平坦地带种植水稻,利用山上流下来的泉水进行灌溉。图 1何家冲村

14、平面分布3.2 依山傍水建设型依山傍水建设一方面是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进行村落建设,同时也符合古代背山环水风水好的传统。这种类型的村落大多位于山体整体海拔不高的地区,群山内部具有相对比较平坦的地带,因为没有陡峭的山体作为限制,所以村落建设可选择的余地相对较大,更加注重背山环水的风水,位于新县的丁李湾村(图2)属于此种类型。此种类型的村落由于用地相对比较充足,规模一般都比较大,整个村落呈现组团状分布,同时合理利用山水,村落一般位于山体前,当村落的前面没有天然河流的时候往往会人工开挖池塘储水,由于水在人的观念中就意味着财,背山寓意为靠山。此类村落由于附近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因此更加重视日常防御工作,人

15、们不仅会利用原有的山体和水系形成天然的屏障,同时还会建设防御的寨墙,并设置寨门,补足防御的短板。图 2丁李湾村平面分布3.3 沿官道走向建设型沿官道沿线建设的方式与现代沿交通要道建设类似,都是利用主要交通优势,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是典型的依附于官道建设的村落,平面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在山区,官道建设是经过官方勘察后在有利地形上开辟的,因此在山区的官道附近具有建设村落的有利条件。通过对毛铺村分析发现,村落的建设背山面路,把村落后面的大山作为依靠的对象形成靠山,利用村落前方的官道与河流形成自然的风水村落。官道是线性延长的,所以此类村落大多也会呈现线性分布,利用官道来往人群进行经商,长久以来许多农户都会

16、把房屋建设依靠到道路两侧。同时,此类村落的建设对风水和生活用水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村落前面没有天然的河流,则会在村落前方进行挖掘制造人工河流,形成对风水的补充和生活用水的补足。图 3毛铺村平面分布3.4 其他细部形态在传统村落细部形态中,街巷空间、门楼、堂屋最具特色。街巷空间不仅存在于城市,在村落中也同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中的街巷一般是由上级进行规划,下级单位落实,然而村落的建设往往是村民自发的,各家各户充分利用有利地形进行建设,形成自然状态的街巷格局。随着社会的进步,村落的建设也会参考城市的空间格局,比如毛铺乡的楼上村,就进行了街巷划分,村落空间布置更加紧凑,节约了建设用地,同时得到更好

17、的采光与通风,提升了居住舒适度。在传统村落的街巷中,祠堂是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街巷中心的位置,是整个村子血缘关系的纽带。门楼在豫南传统村落中非常重要,主要承担装饰与防御功能,由于它是建筑最明显的部分,因此各家各户对门楼的建设都特别重视。在豫南传统村落中,门楼往往比较古朴精致,大多具有明清风资源环境-51-格,具备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门楼作为住宅的“脸面”,象征着主人当时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地位,是院落内外过渡的核心地。在装饰方面,门楼不仅有龙凤、牡丹等祈求吉祥的图案,还有各种砖雕,门楼正脊向两头翘起,彰显主人的地位与品位。堂屋,又叫正屋,是院落中最重要的建筑,也是等级最高、日常用来供奉祖先与

18、招待宾客的房屋,占据院落中最重要的位置。堂屋一般为两层,楼上作为储藏使用,楼下作为会客厅,同时夏季楼下也比较凉爽。为了凸显堂屋的地位,屋檐下往往悬挂精美的木雕,雕刻内容以花、鸟为主,象征美好。由于地处山区,木材充足,房屋建造往往采用抬梁式,部分房屋采取穿斗式,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特征。4 小结信阳作为河南东南部的重要区域,是文化交融的地带,拥有依山傍水的良好自然环境,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研究,分析当地村落形成的背景,归纳得到几种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形态,彰显了信阳当地的文化特色,为后续豫南传统村落形态更深层次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参考文献1 张文君,张大玉,陈

19、丹良.区域统筹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路径研究以陕西省渭南市传统村落为例J.华中建筑,2022,40(9):113-117.2 武 进 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 张 东.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4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典藏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5 郭瑞民.豫南民居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 徐晓峰 浅论建筑风水文化的内涵与实用功能J 中外建筑,2009(9):95-96.7 程建军,孙尚朴 风水与建筑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上接第31页)基础设施配套(城

20、市管理部门)、立面修缮改造(住建部门)、新农村用地(自然资源部门)、污水垃圾处理(生态环境部门)、乡村安全保障(应急、消防部门)、公厕和步道(文化旅游部门)、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宣传部门)、特色产业扶持(发改、农业农村部门)、招商引资(商务部门)等,通过多部门的资源整合(含资金、人力、技术、政策、渠道等),加强各单位和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协调,设立统一的运作联席机制,化分散的管理体系为统一的联动体系,形成合力,为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持续动能。5 小结对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社会关注度不多、地方积极性不够、群众参与意愿不强、专业技术性要求高,现阶段面临的诸多困境亟待解决,而政和县、松溪县

21、两地先试先行、从无到有,为闽北传统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探索出了一些可行路径,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正在加快迈向中国式现代化,传统村落的典型意象能否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焕发生机、传承文脉,是今后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主要目标,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参与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丰富和拓展古村落古建筑传统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参考文献1 单霁翔.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研究(下)J.城市规划,2009,33(1):57-66,79.2 曾 军.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2009,2(4):513-520.3

22、 刘合光.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及其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26(12):35-37.(上接第44页)最小。4)20092019年,67.6%的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剩余的32.4%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类型变化是草地转换为林地,其次是耕地转化成林地。参考文献1 李秀彬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 地理学报,1996,51(6):338-5532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science research plan JIGBPReport,HDP Report,1996(7):8-93 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 地理科学进展,1999,18(1):81-864 张 杰,张 丽,王道芸.19902015年延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 湖北农用科学,2019,58(8):35-39,45.王明真,等:豫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