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课 有趣的勺子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勺子的外形、尺寸、材质、装饰与用途的关系,设计一个实用、有趣的勺子。 2、能力目标:通过勺子设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美观实用的设计意识。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乐于观察身边的用品的习惯,体会设计活动为生活带来方便,感受设计活动的乐趣。教学重点:了解勺子的外形、尺寸、材质、装饰与用途的关系,进行简单设计。教学难点:勺子设计的新颖、美观、实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猜谜导入今天老师请了一位好朋友来参加美食宴会。小朋友们每天都能瞧见它的头大尾巴尖,平时少干活,吃饭它抢先,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勺子)出示今天的课题有趣
2、的勺子二、教学过程:1、介绍历史文化:画一画:我们一起画勺子,比一比谁画的又快又好又形象。 “画”变“字”:你能用最少的线条画出勺子吗?小结:大家与我们古人的想法一样,古人也取其勺柄和勺体组成勺形,并在勺体中间添加一符号,表示“勺”有舀取之意。我们把它竖起来,就变成书法中小篆“勺”字的写法。 猜一猜:分别出示以兽骨为材料的勺子、青铜餐勺、塑料餐勺,哪一个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勺子?说说为什么?小结:兽骨勺是我国最早的勺子,出现在距今七八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主要用谷物加水煮粥,热腾腾的粥饭不能直接用手抓,于是人们随手捡来兽骨骨片取食粥饭。勺子就是在人们的生活需要中产生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
3、方便。2、探究实用性、美观性形状、大小、材料与用途:随着社会进步,工艺水平逐渐提高,勺子也变得更加实用、更加精致,形状也越来越多样化。a、 说一说这些勺子的名字(汤勺、餐勺、漏勺。)b、 找一找:你们能帮助勺子找到合适舀取的食物吗?并说说为什么?出示一组图:一锅粥、一碗粥第二组图片:一碗热腾腾的粥、一碗凉粥 小结:原来勺子的形状、大小、材料与它们的用途有着密切关系,要体现实用性。3、观察书上的勺子细节设计,大家一起来讨论:(1)、勺把上为什么钻一个小窟窿?(2)、这个勺把为什么是木头的?(3)、勺把上为什么有花纹?(4)、勺子上为什么有许多小眼儿? 总结:小小的细节设计,不仅让勺子变得漂亮,而
4、且方便我们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板书:美观实用4、欣赏各种设计有趣的勺子(1)、会“藏”的勺子。(八宝粥、酸牛奶和多用水果刀等)(2)、出示卡通形象的勺子,为它们起名字。(3)、出示会“计量”的勺子。小结: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既漂亮又实用的勺子,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5、作业:设计一个你喜欢、实用的勺子,并把它表现出来。6、评估拓展教学反思:有趣的勺子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勺子的外形、尺寸、材质、装饰与用途的关系,我通过观察勺子、示范勺子的画法、说一说、赏一赏身边各种造型、用途的勺子等环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难点是设计一把新颖、美观、实用、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勺子,课堂上学生欣赏和评述了许多勺子,特别是各种有创意的动物、植物形状的勺子,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打开了他们的设计思路,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