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和对牧场家的热爱。2、通过多次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爱对家、对生活的感悟,学会感恩!3、通过对难重点的解决,感受三拍子的特点,掌握弱起拍的节奏及抢换气的方法。教学重点:3/4拍的强弱感,弱起拍的准确起唱。教学难点:体验歌曲所具有的快乐、温馨的意境,从而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家庭的温暖。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
2、的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个美国小朋友家做客,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家在哪儿?那我们就顺着导游去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他们家有什么美景?2、学生浏览歌词(他们家在草原,他们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乐的天堂)3、是呀!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三、新授聆听范唱。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一学习曲调1、观察曲调。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弱起小节连音线、付点四分音符等)。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节 不完全.) 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
3、了?(末尾) 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2、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如:(本期的晚风)3、先学第一部分。(1) 听琴、划拍、自学曲调。(2) 老师有重点地辅导。(3) 听一遍唱一遍。第一遍:听琴、划拍、心里唱;第二遍:听琴、划拍、唱出声。(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以听促唱)。(4) 完整唱一遍。4、学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学习。5、完整、准确唱全曲。二歌词教学。1、全班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思考:歌词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自己家的怎样的感情?(对家的无限热爱之情)2、填入歌词。要求:歌词要与音对准。不要忘记曲调。先填第二段。解决那儿的儿化唱法。再加第一段歌词。3、完整、准确唱歌曲。三歌曲处理。1、老师讲述:我们今天一起去美国小朋友家做客,他们家在美丽漂亮的牧场,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闲的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戏,小朋友们还在无忧无虑的唱着自己喜欢的童谣,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自然、那么优美!他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啊!2、问: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小朋友们对牧场上的家的热爱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牧场上的家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3、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4、创编歌词。同桌同学合作创编一段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歌词,使情感得到升华。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