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牧场上的家-教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022139 上传时间:2024-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牧场上的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牧场上的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牧场上的家 华清园实验小学 叶路路 教学内容: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牧场上的家》 执教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家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学生情况有所差异,少部分学生乐感较好,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好;部分学生上课纪律差,表演时不活跃;更有部分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歌唱实践为主体,草原为主线,引领学生感受草原音乐风格,表现草原音乐风格的音乐美.通过“三步曲”设计完成教学.第一步:发声练习,我选用了《草原晨曲》为练声曲,悠长、宽广、舒展的旋律,将学生带进美丽、辽阔的草原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演唱,以及形象化的语言启发,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演唱状态、正确的演唱方法表现草原情境。第二步: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借助图形、教师范唱、视唱等方法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会用渐强渐弱表现歌曲情境,用歌声表达赞美牧场草原、家乡的真挚情感。第三步:拓展部分,欣赏《草原蒙古人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草原的音乐风格,抒发内心对祖国美丽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抒发内心对牧场的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弱起拍、连音线、渐强、渐弱,用歌声来表达歌曲的意境和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牧场上的家》,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通过歌曲体验对家乡的依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重点: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来演唱,抒发内心对牧场的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弱起拍、连音、渐强、渐弱、一音多字等音乐标记在演唱中的表现。 教学用具:钢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练声曲《草原晨曲》 1=F—G 4/4 3 — — 3 。 2 | 4 — — - | 2 — 2 5 6 7 | 3 — — — | 啊.。.。。。.。。。.。.。。。。.。.。.。 3 — — 3 。 2 | 4 - - — | 2 — — 1 7 | 6 — — — || ① 教师范唱 ② 学生用LU跟钢琴演唱(歌唱方法指导) ③ 完整演唱 要求用统一高位的演唱方法演唱练声曲,感受优美、流畅的旋律,用歌声表达美丽辽阔的草原情境。 设计意图: 选用了《草原晨曲》为练声曲,悠长、宽广、舒展的旋律,将学生带进美丽、辽阔的草原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以及形象化的语言启发,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演唱状态、正确的演唱方法、优美的演唱声音表现草原情境. 三、歌曲学唱 1、谈话—-引情 师:同学们,音乐呀,真是有个神奇的魔力,当我们陶醉在美妙的歌声里时,往往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然后在我们的脑海里,展开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唉?刚才你们在哼着这么美妙的旋律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生:……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心中的画面吗?生:想。 师:请在我的歌声里寻找答案。(师唱) 师:找到答案了吗?生:……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谁来描述一下草原的景色?生:…… 师:今天,就让我们放眼世界,到美国的牧场去看一看那里的竞速,听一听那里牧民的歌唱,好吗?生:好。 欣赏牧场景色,聆听《牧场上的家》 师:“星空多么壮丽,令人无限神往,却也比不上我的牧场”.同学们,这是怎样的眷恋和深情啊!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美国的儿童歌曲《牧场上的家》. 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复听歌曲:谈谈感受、了解歌曲结构、节拍、弱起小节。 复听歌曲时通过互动调节课堂气氛 2、 学习歌曲——入情 (1)¾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 (2)了解弱起 (3) 连音线 (4)学生学习歌谱(复习附点音) (5)学生学习歌词(体会一音多字) (6)借助图形体会歌曲优美、抒情、连贯的演唱。 (7)借助手势,体会歌曲渐强、减弱的演唱。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弱起小节的歌曲,虽然是¾拍,但由于每一越剧都是弱起开始,因此我设计了以小草为主的图形,借助图形和教师的范唱等方法,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如:“如吹气球由小到大”指导学生表现渐强,表达歌曲情感。 3、演唱歌曲——动情 (1)完整的演唱歌曲 (2)歌曲艺术处理 (3)情感启发 4、师生合作情感升华 师生合作演唱全曲.师演唱第一遍,生演唱第二遍 要求优美、平稳地演唱第一乐段,优美、抒情的演唱第二乐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歌词中关键词“那儿",表明作者在演唱此歌时不在牧场,表达思乡情怀;用歌声表达牧场美丽景象,以及对牧场家园的赞美,以此来达到情感的升华。 四、拓展部分 欣赏《草原蒙古人家》 师:同学们,草原人民能歌善舞、能骑善射,让我们融入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一起舞蹈吧! 师生共舞 五、小结 师:同学们,不管是牧场上的家还是草原蒙古人的家,我们听到的虽然是不同的音乐,不同的语言,但是我们所要表达的却是同一份情感,那就是思乡。对草原、对牧场、对我们现在幸福生活的深情赞美,不论我们身在何处,对祖国对家乡的爱都是永远不变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草原的音乐风格,抒发内心对祖国美丽草原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