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矛和盾的集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矛、盾”,积累“合二为一、大显神威”等四字好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理解句子。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盾和矛的优势集合起来,发明坦克的。2、初步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5课,齐读课题。读准生字:矛、盾。2、关于矛和盾,你了解多少?(请生自由说)3、指导书写“矛、盾”。学生练写,师巡视。二、初读课文:1、在我们的
2、印象中,矛和盾是对立的,而今天的课题却是矛和盾的集合,这是怎么回事呢?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出示:持续 蜗牛雨点般 履带 坦克 戳不到(1)小老师带读。(注意正音:持、戳、坦)(2)去拼音开火车读。(3)男生、女生比赛读。4、文中还有一些四字好词,我们也来读读吧。出示:合二为一 大显神威 庞然大物 乱成一团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指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重点指导:大显神威(1)把含有“大显神威”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出示:句子)(2)想象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场面。(3)联系课文,从哪可以感受到坦克的威力之
3、大?(4)指导朗读。三、感悟重点,了解坦克发明的过程:1、坦克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么威风,它的发明却源于一场比赛。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比赛时发明家又产生了一个怎样的想法?默读 1、2段,边读边思考。2、反馈、交流: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追问: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比赛的紧张危急?(出示)指导学生继续通过抓关键词语“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谈体会的方法来理解句子。3、指导朗读。 4、交流:在这紧张危急的关头,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怎样的想法?指名读。(1)发明家急中生智,想到的办法是什么?指导朗读。(2)请生评一评这个想法怎么样?小结、板书:自卫。5、你们都赞扬发明家的想法好,但他自己却不满意了。从
4、哪儿看出来的?指名读。(1)“固然”什么意思?(2)为什么不满意呢?小结:这里发明家只把盾的优点体现出来,而矛进攻的优势却一点也没发挥。指导朗读。6、看来,只有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起来,才能更加厉害!你有好办法吗?(请生自由发表意见)发明家是怎样改进的呢?齐读第4自然段。小结:发明家就是这样把矛和盾的优势集合了、优化了。板书:进攻、坦克。7、出示:坦克图。谁能说说发明家发时坦克的过程。8、你还能在它身上找到矛和盾的影子吗?这铁屋子就相当于自卫的盾。这炮口就相当于进攻的矛。发明家经过思考,又加上轮子,安上履带,就成了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坦克。四、总结全文: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鼓励学生背诵下来。2、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于一身,发明了坦克。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呢?3、希望同学们也能学习发明家,善于观察、善于集合事物的长处,做学习和生活中的胜利者。板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 进攻 自卫 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