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央行连续“降息”释放哪些信号?_特约撰稿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9746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央行连续“降息”释放哪些信号?_特约撰稿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央行连续“降息”释放哪些信号?_特约撰稿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央行连续“降息”释放哪些信号?_特约撰稿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07宁波经济NINGBO ECONOMY2023.072023.07宁波经济央行连续“降息”释放哪些信号?专家视点央行为何联动下调对于此次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下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二季度以来经济修复力度稳中偏弱,楼市也再度出现转弱势头,需要稳增长政策适时发力。本次政策利率下调,叠加近期银行存款利率调降,将有效带动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下行,进而刺激信贷需求,推动消费和投资提速。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政策利率下调,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将有效提振消费和投资信心。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预计,在加强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基调下,后续央行仍有降准(定向降准),利用结构性

2、工具的可能,此举有助于释放长期限、低成本资金,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升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和积极性。央行加码稳增长政策,有助于稳定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乐观预期,国内金融环境保持适度宽松,加之股市估值低洼,利好市场风险偏好。同时,经济处于恢复阶段,低通胀环境、央行加码呵护,市场流动性继续保持合理充裕,也将对债市构成一定利好。央行此次包括逆周期、MLF利率在内的政策利率联动下调,背后有三大原因。一是增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2023年开年以来,我国经济景气度阶段性走高,但二季度以来,多项指标显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

3、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其中,对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表述,也被市场看作是降息窗口打开的信号。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下调MLF利率可以促进增量贷款利率更快下行,同时释放更强的“稳增长”信号,从而为经济修复提供有力支持。二是近期存款利率下调释放降息空间。6月8日以来,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陆续下调活期存款和部分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也为政策利率下降释放了空间。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存款利率的下调为银行减轻负债端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为银行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较快推进,逐步缓解银行面临的净息差压力,为本次政策利率的下调打下基

4、础。”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说。三是外部掣肘减少。特约撰稿人央行近期连续“降息”。继6月13日7天逆回购(OMO)操作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调降10个基点(这也是央行年内首次降息)后,15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也下调10个基点。时隔十个月,央行连续降息的目的,在多位专家看来,央行本次政策利率下调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下半年宏观经济复苏力度进一步增强。082023.07宁波经济NINGBO ECONOMY2023.072023.07宁波经济专家视点北京时间6月15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至5.25%的水平不变,符合普遍预期。高瑞东表示,从外部来看,

5、6月美联储加息暂缓,为国内降息提供窗口。2022年央行降息就选择在美联储基准利率未做调整的8月。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预计美联储可能在四季度进入降息周期,中美两国基本面差+货币政策差收敛,我国将出现国际收支、汇率改善机会,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进一步打开,形成降息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本次政策利率下调再次表明,在国内与海外物价形势存在根本差异的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这样来看,无论美联储6月及下半年是否继续加息,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都将较为有限。”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有望接续下调当前,我国已形成“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

6、MLF利率对LPR报价发挥着关键指引作用。多位专家认为,随着MLF利率下调,6月20日即将公布的LPR有望接续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后,MLF利率跟随调整,从而引导LPR降低,更能够达到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高瑞东预计,本月1年期、5年期以上LPR很可能出现非对称下降。其中,1年期LPR可能下降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下降15个基点。“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虽然有所恢复,但恢复的态势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利率有所下降,引导LPR适当下行,具有必要性、紧迫性,时机已经成熟。”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本月LPR有望下降510个基点,并起到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再次传递出稳增长、促

7、发展的政策信号,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二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以LPR为定价基准的存量贷款利率将下降,新增贷款利率也有望降低,有助于激发有效融资需求。三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存量房贷和新增房贷利率都将下降,住房消费者负担减轻,还有助于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还有多少下行空间?海通国际银行研究首席分析师林加力指出,当前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上限下降幅度在3040bp左右,整体仍低于1年期LPR下调幅度。另外以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与大行普通金融债利率来看,二者依然存在30bp利差,还有下降空间。中金公司货币金融分析员林英奇测算,未来12年期存款平均利率仍有20bp的下调空间。09202

8、3.07宁波经济不过天风证券固收分析师孙彬彬认为,在市场化机制引导下,存款利率报价下调或者调降存款基准利率虽在逻辑上仍有可能,但实务操作空间较窄。另外,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存款利率再次调整也引起了关于降息的更激烈讨论。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从传导机制来看,存款“再降息”将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下调提供缓冲垫,考虑到现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通过降低政策利率释放“稳增长”信号必要性增强,预估央行或将继续通过“MLF-LPR”调整机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林英奇测算,考虑到LPR形成机制为“MLF+加点”,加点取决于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不排除银行负债成本下调

9、带动LPR单边下调510bp。对市场形成哪些利好“降息”对金融市场影响如何?高瑞东认为,对于股票市场而言,降息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现金流;同时,低利率环境还可刺激公司投资和市场活动,改善市场风险偏好,短期内会对股市产生提振效应。对债券市场而言,调降政策利率,可引导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从而打开国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李超表示,降息对债市影响较为直接,6月13日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降息后,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迅速下行4BP至2.64%左右低位,在下半年或仍有降准、降息判断的基础上,预计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值得期待。存款利率调降是大势所趋。近期继大行率先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后,11家

10、股份行也更新了最新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幅度与大行一致,即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两年期定存下调10个基点;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均下调15个基点。这也是继去年9月之后,银行存款利率的又一次集体调降,其间中小银行陆续跟进调整、补降,行业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类活期”存款自律上限也在今年5月迎来下调。此轮调整后,国有大行定期存款挂牌利率降至2.8%,股份行也降至最高2.8%,活期存款利率普遍降至0.2%。在不少机构人士看来,此次存款利率调整存在几个客观背景:一是贷款利率下行叠加储蓄攀升、存款定期化加剧,银行本外币息差压力较大;二是存贷利率倒挂趋势增加资金空转风险,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偏低;三是经

11、济复苏尤其房地产行业回暖仍需政策助力,存款利率下行往往对LPR下降有推动作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本外币资产总额(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的情况下,累计实现净利润(6679亿元)仅同比增长1.3%,较上年同期下降了6.1个百分点。另有各地银保监局数据显示,部分地区银行业在一季度出现亏损。在这背后,是持续收窄的净息差乃至存贷款利率倒挂以及不断走阔的存贷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为1.74%,较去年同期(1.94%)已累计下降0.2个百分点。反映在上市银行财报中,多数银行这一数据持续下滑。今年4月,央行

12、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披露,3月新发生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28%,与2022年4月相比下降了0.16个百分点,其中3年期、5年期的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在3.1%和3.5%左右。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因为大型企业融资成本已显著走低,甚至低至2%,与中长期存款利率上限倒挂可能造成资金空转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虚增。除了人民币存款,近期多家国有大行还下调了美元存款利率,大额优惠利率最高由4.7%、4.8%降至4.3%,此前最高一度超过5%。有分析指出,在美联储持续加息背景下,银行美元负债端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与资产端的期限和收益错配加剧。除了“

13、价”上的悬殊,储蓄攀升带来的“量”上的存贷差和存款定期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息差压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高占军指出,自去年7月至今年4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同比增速持续超过人民币贷款增速,打破了2016年以来长达7年半之久的贷款增速高于存款增速状态。与此同时,今年4月末金融机构存贷差绝对额达到47.3万亿元历史新高,相比2021年4月增加超过10万亿元,而且存贷差同比增速显著提升。高占军指出,下调存款利率水平,对缓解银行净息差的效果立竿见影,而且有助于引导居民减少储蓄以及增加消费与投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各类经济主体的债务成本。NINGBO ECONOMY2023.07专家视点2023.07宁波经济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