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学常识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 ,字 ,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 、 、 ,战国时期 家代表人物。《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 、 、 、 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 篇。孟子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
二、重点字词解释
发: 畎亩: 举:
士: 举于士:
任: 是: 苦: 心志: 劳:
饿其体肤: 空乏:
拂: 乱: 其所为:
所以: 动心忍性:
动: 忍:
曾益其所不能: 曾: 曾益:
所不能 过: 恒: 过:
困于心: 于: 衡于虑 衡:
而后作:
作: 征于色: 征: 色:
发于声:
而后喻: 喻:
入则无法家拂(通“弼”)士:
入: 法家: 拂(bì):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 敌国: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