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9464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引文格式:王自红,史静,袁桂仙.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 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17(5):163170.DOI:10.12371/j.ynau(s).202305018.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王自红,史静,袁桂仙(云南陆良县委党校教务科,云南陆良655600)摘要: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与城乡融合发展是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传统文化资源承载着历史积淀和厚重内涵,其传承与创新是撬动文化振兴,实现城乡有机融合的有效杠杆。城乡融合的发展会加速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多元

2、化和多样化。基于云南省陆良县调研,在城乡融合进程中乡村文化资源表现出人们缺乏自信,保护力度不够,文化资源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滞后的现实困境。采取实证研究再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方法,城乡融合中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新需从思想上重塑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价值共识、行动上推进乡村传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机制上以乡村传统文化复兴为载体塑造城乡发展新文化,以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承与创新促进城乡融合的良性发展。关键词:城乡融合;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价值共识;文化复兴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0X(2023)05016308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3、 and Innovation of Rural TraditionalCultural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Integration Development:Based on A Survey inLuliang County,Yunnan ProvinceWANGZihong,SHIJing,YUANGuixian(AcademicAffairsDepartment,YunnanLuliangCountyPartySchool,Luliang655600,China)Abstract:Theinheritanceandin

4、novationofruraltraditionalculturalresourcesandtheintegrationanddevelopmentofurbanandruralareasaredialecticallyunifiedandmutuallyreinforcing.Tradition-alculturalresourcescarryhistoricalaccumulationandprofoundconnotations,andtheirinheritanceandinnovationareeffectiveleverstoleverageculturalrevitalizati

5、onandachieveorganic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areas.Thedevelopmentofurban-ruralintegrationwillacceleratethemoderniza-tion,diversification,anddiversificationoftraditionalculturalresourcesinruralareas.Basedonasur-veyinLuliangCounty,YunnanProvince,intheprocessofurban-ruralintegration,ruralculturalre-sou

6、rcesshowedalackofconfidence,insufficientprotection,weakcompetitivenessofculturalre-sources,andlaggingindustrialdevelopment.Adoptingempiricalresearchandthenrisingtothetheor-收稿日期:20230508修回日期:20230525基金项目:云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 2023 年度系统课题“挖掘文化资源提高党校党性教育成效研究”(2023YNDXXT13)。作者简介:王自红(1976),男,云南陆良人,正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基层治

7、理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17(5):163170http:/Journalof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mail:eticallevel,theinheritanceandinnovationofruralculturalresourcesinurban-ruralintegrationneededtoreshapetheconsensusonthevalueofruraltraditionalculturalresourcesfromtheperspectiveofideology,promotetheh

8、igh-qualitydevelopmentofruraltraditionalculturalindustriesthroughactions,shapenewculturesforurban-ruraldevelopmentthroughtherevitalizationofruraltraditionalcultureasthecarrier,and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urban-ruralintegrationthroughtheeffectiveinheritanceandinnovationofruraltraditionalcultural

9、resources.Keywords:urban-rural integration;cultural resources;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value con-sensus;culturalrevitalization城乡融合发展一直是中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共荣的重要目标,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城市病”与“乡村病”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城乡人口融合、产业融合、公共服务融合、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城乡文化融合等方面。从广义的文化来看,归根结底是城乡文化的融合,城乡文化融合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融合,它融合在其他“融合”的方方面面。实

10、现城乡文化的有机融合,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能有效构建城乡新文化,塑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道德体系。文化资源是指凝结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成果和丰富的思维活动的物质、精神的存在对象1。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就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它涵盖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方面的乡村视觉文化资源、环境文化资源、行为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等。对待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观念认知、政策取向与策略创新决定了城乡是否协调发展、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一、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内在关联城乡融合与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于文化振兴的实践过程

11、中。随着城乡要素的流动与重组,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升级,乡村功能加速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文化资源也随之而改变,加快了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多元化和多样化。一方面,我国几千年稳定的传统乡村结构决定了城乡融合可通过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来实现文化融合,构建和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经年累月之后,一个农村往往能在日常生活及所赖以生计的细节处,积淀成若干特有技术、特有方式、特有口味、特有方法、特有标准及特有是非观念与社会价值等。这些特有之点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农村所特有的文化或文化形貌,可以促进其经济发展2。另一方面,在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不可逆的城镇化进程决

12、定了乡村文化资源的传统和创新要以城乡融合作为载体和依托。当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城乡的不平衡,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不平衡的有效举措,其融合的基础就是通过城乡文化的融合,推动形成城乡一体的经济、政治和精神乡村共同体。从客观趋势看,文化融合将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带动乡村城镇化和城镇乡村化的发展。(一)加快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主要体现为视觉资源和环境文化资源,比如遍布各乡村的庙宇老宅等古建筑、原始乡村风貌等,在城乡融合中为满

13、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需要这些资源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如一些村庄既保留老建筑的原始风貌,又在其内部做现代化的装饰,让人们去参观的同时,能用上卫生的厕所,使用全景画、声光电等系统体验乡村文化,由此带来乡村文化资源的升级。无形资源主要体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传统技艺、民俗等,随着城市文化的契约意识、竞争意识、网络文化的契入和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体验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改164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17卷变。以云南陆良草编(小蒲萝)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用牛尾巴草或秧草做芯,棕芯做线,用大鼻子针引带编织,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14、随着城乡文化的融合,略显原始和粗糙的小蒲萝出现了卖难的问题,迫切需要这一传统文化资源转型升级,从业者根据人们的需求搭配了现代元素,将产品做得更加精致和上档次,更加符合现代人的价值追求,促进了该文化资源的升级换代。(二)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多元化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在与城市文化的交往互融中,逐渐拥有了传播多元文化的有利条件,表现出开放与传统相结合的特征。比如一些古乐、古画、民俗、节日等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吸引了外来游客的关注和体验,自然而然地就让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生态资源相结合,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多元复合发展。乡村视觉文化资源蕴含着乡村文化习俗和价值取向,大多依山傍水、动植物种类丰富,总体表现为古

15、朴和静谧,以原生态、田园风光为主,随着城乡文化的融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田园综合体的打造,既体现地域文化元素,充满乡土休闲气息,也体现现代城市风格的格局。陆良县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总计187 处,涵盖了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窟、石窟寺及石刻、乡村祠堂和寺庙等,是典型的传统视觉文化资源,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各地为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纷纷围绕戏台、祠堂等文化建筑建造了庙会空间、集市空间和寺庙空间,进一步拓展了这些领域的功能,使其走向多元化。乡村精神文化资源以乡村民俗为主,乡村民俗是依附于各地农村群众生活、习惯、信仰和情感的地域文化风俗3,是文化振兴的主要推介内容。在城乡融合中,城市文化快速冲击着乡

16、村民俗文化资源,引导着乡村民俗文化内容呈现时代新风。生态因素的民俗传统走向宜居化,生计为主的民俗传统走向个性化,社会构成的民俗传统走向疏散化,乡村治理的民俗传统走向智能化,文化信仰的民俗传统走向物质化。陆良县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节日有 16个,传统技艺有舞狮、耍龙灯、踩高跷、唱山歌、唱民歌、花灯戏、洞经音乐、民间说唱等,随着城乡融合,人们的习俗逐渐多元。一是形式的多元化,舞狮、耍龙灯装饰了灯光秀,唱山歌、唱民歌、说唱逐渐走向了城市,借助网络资源传播和发展,民间说唱走向直播,走到城市公园,随时随地都可借助移动设备开展;二是内容的多元,民歌与流行歌曲相结合,老年艺术团等舞蹈表演与传统山歌说唱相结合,

17、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到各村开展演出活动后深受欢迎。(三)拓展了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伴随着城乡融合的加速,尤其是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网络文化的契入,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呈现出质的提升超越于量的扩大的态势,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逐渐走向了个性化,在这种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中,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以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形式的展现和体验更加直观,更容易成为人们考虑的首要因素。适应这种文化需求的变迁依赖于乡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为产业管理体系、产业创新体系、产品和服务内容的高质量。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高质量开发依赖于高素质的农民,依赖于新的精神文化气质,在借鉴了城市文化的某些现代理念后,人们逐渐抛弃了旧文化中的

18、“腐朽、没落”,融入了现代元素,易于被农民所接受。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培育了文化自觉,自觉根据自己的文化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化产品,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以洋芋饮食文化为例,陆良县是洋芋生产大县,人们乐于生产、食用洋芋,这已成为陆良的乡村饮食文化资源。陆良芳华镇永永食品有限公司抓住这一文化习惯,从小作坊开始生产销售洋芋片,不断创新、不断适应,生产出了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洋芋片、洋芋丝,产品既有传统的文化元素,也有现代的文化基因;公司文化宣传从最初人们对洋芋的情怀出发,到目前人们对多样食品的追求,既体现了原始的洋芋文化,也体现了现代的饮食文化需求,这一文化产业年产值近亿元,成为陆良传统乡村文化产

19、业的一张名片。二、城乡融合过程中乡村传统文化资源遭遇的现实境遇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累积起来的,具有教化第5期王自红,等: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研究165心灵、构建乡村道德体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作用。随着城市快餐文化的冲击,人们对此逐渐失去自信,传统乡村文化资源形态消解、传承乏力、场域虚化、竞争力不足、道德教化作用减弱,子女逃离农村、乡村伪城市化、传统道德体系崩塌等现象使人们普遍出现了精神贫困的问题4,但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充满了期盼,渴望“儿孙绕膝”的幸福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以陆良县三岔河镇为例,课题组共发出并收回有效问

20、卷 300 份,问卷显示 87%的村民认为自己精神生活匮乏,常常感到焦虑;91%的村民渴望以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一)实践层面: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融合之“魂”在于文化,之“形”在于文化产业,传统乡村文化产业可以唤醒人们精神世界深处的“乡愁”和“乡情”,进而带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目前,由于外部通俗文化对乡村的侵袭,村民信仰缺失,精神生活物质化,乡村宗族文化、迷信文化日益泛滥等原因的影响,存在“文化劣币”驱逐“文化良币”现象,过度的物质消费、攀比、享乐等不良文化影响着乡村传统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1.乡村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偏小文化需求决定文化产业的规模,长期以来

21、,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精神生活的需求呈几何式的增长,广场舞遍布各村各寨,三月三、泼水节等民俗人潮涌动。但是,目前乡村出现了一些炫耀型、攀比型、跟风型、浪费型消费。有的地方大拆大建,大肆拆除原有古建筑,个别农村家庭一家三口建盖 1000多的房屋却常年不住,浪费了土地也带坏了乡风,以云南陆良板桥镇马军堡村为例,该村共 492户,平均每户建盖房屋300多,空置率近 40%。“靠花钱来买尊重”,部分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待和追求人生的价值,过多的追求物质享受,人情竞争、建房竞争等不良文化制约了传承文化资源的创新与传承,也制约了传统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陆良县 2021年农村文化企业

22、仅 19户,都是小微单位,经营面积小、产量少、较为分散,文化户从业人员仅 256人。如陆良爨陶是东汉末年爨氏王朝在陆良建“陈曲陶坊”,用龙窑烧制陶器,至今已有 2000 余年的传统文化。然而,这承载着古老制陶工艺和珍贵历史文化的爨陶,却几欲煙没在陆良苍茫的坝子里。虽然爨陶传承人经过 10多年的努力,运用现代机械工艺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在关键环节上坚持保留爨乡文化的飘逸神秘,但由于需求不足,目前该产业从业人员不足 10人,年销售额不到 100万元。规模偏小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供给侧不充分,创新不足;需求侧不合理,精神生活的物化现象突出。2.乡村传统文化产业原创能力不足,品质偏低传统文化产业的品质

23、来源于人们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文化企业及文化团体追求“快和散”,模仿多创新少,缺乏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文化产品及服务品质不高,品牌不强,服务不精。以传统丝绸文化产业为例,陆良素有“丝绸之府、蚕桑之乡”的美誉,有着 2000 多年历史的桑文化,蚕桑产业一直是陆良的支柱产业,人们爱桑、敬桑、护桑,这也是有陆良地域特征的乡村文化。这一劳动强度很大的文化产业需要踏实肯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自然、尊重生灵的养蚕传统和开发丝绸产品的创新能力才能维系,但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人们过分追求短期效益,抛弃自然规律,大量发展低端大棚蔬菜,过多使用农药、化肥致使生态环境恶化,

24、影响了这一产业的产茧量,另外丝绸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生产的传统丝绸产品满足不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需求而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导致大量蚕农毁桑,蚕桑产业面临衰落的危险。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资源弱势,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丧失,致使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应循守旧,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二)思想层面: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缺乏自信,保护传承力度不够在文化融合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城乡理念的融合,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自信和认可是实现文化理念融合的基础,但当前人们对乡村传统文化普遍缺乏自信。课题组在对陆良县马街镇、板桥镇 200 位村民的调查问卷中,78%的人对传166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17卷统文化资源的发展前景、

25、发展格局和功能堪忧,存在集体失落感和认同危机。究其原因,一是宗教文化渗透由城市加速向农村转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无论是在客观的、形式的层面上,还是在基本问题的格局中都面临着新挑战。宗教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文化模式和具有现实渗透力的社会意识形态。目前,宗教通过“线下+线上”交互传播,随着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快速增长,返乡青年及留守老人长期处于精神空寂状态,乡村信教人群逐渐增多,民族认同感有所降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普世主义和消费主义抬头,以陆良县板桥镇大桥村为例,该村辖19 个村民小组,农户 1061 户,人口 5699 人,常住人口约 3000人,2020 年信教人群约 200 人,组织

26、庙会约 10 场次;2021 年信教人群增至 260 人左右,组织庙会约 20 场次;2022 年信教人群增至 300 人左右,组织庙会约 35 场次。二是人们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认识不清,保护力度不够。在城乡融合中资源必须被认识和使用才能发挥促进文化融合的价值。但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无论是物质的、静态的,还是非物质的、流变的都随着城市文化的渗透,村落的消失、人口结构的变化,保护方式的落后等原因导致物质层面千村一面,非物质层面受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冲击,乡村文化价值逐渐丢失,封建迷信、曲解孝道、攀比现象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陆良篇是陆良先民在这个大坝子上世世代代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

27、和,但农村大拆大建,各类文化遗迹保存下来的较少,文庙、黄庙、古城墙、钟鼓楼等文化名片都难寻踪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银器制作、小萝制作和民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着失传的风险。陆良县小百户镇普乐打鼓村共有 101 户,401 人,全部是彝族撒尼人,是一个纯彝族村,刺绣、斗牛、火草衣制作都是其特有的文化资源,但人们对保护和传承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缺乏自信,在接受访谈的 50 人中,37 人都表示对传承这些文化缺乏兴趣,致使该村的文化传习所名存实亡。陆良县大莫古镇新村在斗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创新中,充分利用该村斗牛文化历史悠久的优势,破除随着城乡文化的融合,人们不再喜欢单一的观看斗牛的问题,重塑

28、发展理念,以斗牛文化为基础,招商引资成立牛王之乡文旅开发有限公司,将斗牛文化与大爨文化、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相结合,开展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提供斗牛观赏、水果采摘、影视节目拍摄、制作,大型文艺演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企业形象设计、个人包装、翡翠工艺品销售等文化产品及服务,将当地牛文化走向了“现代”,重塑爨乡化与农耕文化理念,以理念创新推进传统斗牛文化的创新。(三)环境层面: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竞争力不足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是推动国家文化战略实施、加快文明乡村社会建设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需求的重要内容和必由之路5。近些年来乡村文化资源与经济“有机融合”成为

29、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本身的内在断裂等,乡村文化资源传承的外部机制建设不足、投入不足、规划不足、体验不足,乡村传统文化的“静与美”没能体现出来,给人“落后和保守”的感受,致使传统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源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中间机制方面,传承创新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单一,缺乏参与度与体验感,无法有效将物质形态与精神气质融会贯通,无法与现代传播方式相结合,满足人们对“视、听、体验”为一体的需求。如陆良有世居少数民族彝族和回族,有跳大三弦、火把节、拜密枝山、开斋节等独特的文化资源,但人们的参与度低,在收回的 100 份问卷中,35%的人表示不会跳大三弦,27%的人

30、由于外出打工没有参与过开斋节、拜密枝山等活动。在内部机制方面,乡村传统文化价值面临解构,文化自觉机制尚未建立,乡村传统文化走向了娱乐化,人们在铺天盖地的短视频和信息中日益变得焦躁和不耐烦。三、城乡融合发展中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思路与策略一切传统的文化资源要想在今天发挥作用,都要经历一个现代的转换。文化资源的多寡,还与我们现实的文化创新能力成正比6,乡村传统文第5期王自红,等: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研究167化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不仅对乡村建设有特殊的意义,对现代城市建设也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在城乡融合过程中,既破除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中的一些羁绊,又吸收传统文化资源的

31、精髓,同时融合城市文化,建立新的乡村传统文化体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带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思想纬度:重塑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价值共识价值共识就是人们在价值认识上达成的一致性与相近性7。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起心动念是行为的基础,对于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而言,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只有让人们懂得该融合什么,传承什么,才能在价值上形成一致性。1.理念重塑,以新文化建设推进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认同启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建设,学习传统文化,开展道德评议,推进移风易俗,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观念的形成和社会风气的重塑。一方面推动树立创新发展和保护意识,以传统乡村文化为主体,以“现代”乡村文化意识为补充,

32、让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及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推动传统文化的体验感,引导村民爱上传统文化,增强国学、民俗等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2.理念挖掘,与经济价值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文化和宗教是21世纪的旅游热点,任何高科技的现代生活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艺术、宗教的发展会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8。首先要深入研究阐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构建人文世界,满足人之所需的作用及诸子百家在构建道德体系、追寻恒久不变的规律中的精髓。其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民为邦本、格物致知、忠于祖国、追求仁爱,勤劳致富和传统美德的精髓,推出符合文化融合要求的优秀作品。另

33、外,以研创为突破口,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收集和整理。3.理念整合,形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价值体系在群众价值观层面,在城乡融合的当下,更需注重共同情感和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形成价值共识,而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意识的有机结合将形成文化融合的基础。针对目前多元的价值理念,应制定理念整合蓝图,对以“快”为主题的城市文化和以“慢”为主体的乡村文化理念进行整合,确立“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发展导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视国学教育,塑造乡村新文化,实现“无形”文化到“有形”文化的转变。在干部意识层面,“无为”与“有为”相结合,形成挖掘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共识。县乡文化机构既确立政

34、府在传统文化资源融合共享的主导地位,同时又缩回政府的“包办”之手,引导农民成立乡村传统文化传习所、文化体验馆等文化组织,自我创新、自我管理、自我觉悟。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共有、共赏、共享、共传机制建立,充分结合智媒体时代的要求,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的传播途径,传播家规、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引导人。(二)行为纬度:推进乡村传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价值共识是在交往实践中实现的,只有在交往实践中价值共识才会成为现实,离开交往实践,价值共识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一种现实7。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也只有依赖于产业的发展才能找到载体。1.创新升级,研发适销传统文化产品或服务乡村传统文化之所以会衰落

35、,主要在于它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等方面与当下的城市化进程、社会发展不太匹配,急需在传承中对接现代生活,通过改革和创新,研发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实用需求的传统文化产品或服务。具体来讲,要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内涵与创意符号,借助于内容和技术创新,在产品的内容、设计、造型、款式等方面注入时代气息,在服务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对接现代需求,实现从传统向多元、现代、高科技转型升级。具体可采用将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和创意,坚持内容创新、服务创新、功能创新。168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17卷2.以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创新为核心提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竞争力乡村传统文化

36、资源的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传统文化元素的吸引力,乡村传统文化产业的文化元素的生命力来源于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创新。乡村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作物植被、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生活样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语言器具等,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挖掘和创新这些文化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是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比如在“吃”文化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文化的融合,人们的文化习惯逐渐改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美”、吃“深”,迫切需要文化产业随之适应。所以,在传统以“吃”为主题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实现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改善品质,符合人们新的饮食文化需求;改善品相,让人们感受到它的美;定位品位

37、,有针对性地打造不同的消费群体,以不同的文化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品位需求。(三)保障机制维度:以乡村传统文化复兴为载体促进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新需要传统文化的复兴,复兴的第一要素是“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培育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向善、向上和向美,培育具有“精、气、神”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促使农民形成和谐共生的生存意识,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遵循诚信友爱的道德原则和互利互助的行为规范9,达到这一目标离不开乡村传统文化的复兴。1.以城乡文化互动融合促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 12 月 12 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

38、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全可以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优质文化良性互动、相互融合、共建双赢,以村庄城镇化、城镇村庄化打造城乡一体的田园风光。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可发挥各地优势,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村庄城镇化、城镇村庄化,将文化元素的创新、文化基地的打造与人们的现实需求相结合,引导有条件的村(社区)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家风文化巷,以农具、田园风光、3D 画、农耕体验区为一体打造幽深青翠、古色古香的农耕文化巷,以示范户培育和带动,以家风文化、农耕

39、文化资源的传承带动传统文化的复兴。2.建好平台带复兴一是搭建好社会舞台。在城乡建设方面要避免大拆大建,尽量保留一切艺术之母的建筑,因势造景。在文化传承方面,县委、县政府及文化部门、相关单位广开渠道,积极为乡村传统文化户(文化联合体)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组织开展各种规模的农村文化户调演、农村文艺汇演、社区(乡村)春节联欢晚会、“欢乐家庭”大赛、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小品比赛、广场舞、健身操比赛等活动。二是搭建组织平台和人才平台。在顶层设计上,在政策制定上,打造内容充实的物理场域、紧密关联的社会场域和兼容并蓄的精神场域,厘清村级各类组织功能定位,激励多元主体共建共享,为乡村传

40、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提供组织平台和人才基础,设计传统文化项目吸引本地人才研究文化、引领先进文化,让更多农民工、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退休人员在“乡愁”“乡情”的感召下,满怀报效乡梓的志向,携带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返乡发展传统文化产业,并鼓励村民依靠自身力量、政府补助以旧修旧,引进资本集中开发。三是搭建资源平台。组织专门的调研队伍,对所有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盘点登记、建立档案,摸清底细;对有价值的各类资源分为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文字、音像记录整理保存;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增加专项经费,组织专门人员对乡村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赋予其当城乡社会发展的要素,以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和创新,

41、使其发扬光大。3.以乡土文化元素的创新和弘扬助复兴一是以乡土教育创造和谐的乡村精神环境。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新离不开乡村教育,促进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体化第5期王自红,等: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与创新研究169推进,在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中回归乡村,亲近乡村,促进个体与乡土之间的和谐互动,形成村民的乡土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应抛弃集中教育资源到县城的做法,将县级中学移到乡村,将学校教育与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相结合,打好人才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村民良好的价值体系、风俗习惯及创造创新精神。二是将乡土文化元素运用到城乡文化融合的环境设计中,如生态文化元素的

42、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是核心观念,具体落实在城乡融合中,就是以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为民众提供生态的服务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保持城乡的自然生态,让乡村所蕴含的生态文明价值逐步显示出来。三是以网络文化的规范化为乡土文化素的创新把准方向。“网络+传统文化资源”的方式是文化资源创新的主要手段,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良文化的侵蚀会将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引向极端,必须优化网络环境,坚决打击不良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作、传播。可组建乡村传统文化自治组织,吸引农民加入组织,教会农民规范使用网络,引导农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发布充满正能量的作品,消费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

43、4.壮大村集体经济保复兴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0。乡村传统文化的复兴有赖于坚实的物质基础,针对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的现状,重点解决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和人才分散的问题,将文化与产业相结合,集中资源、资金和人才,通过乡村旅游、生态农副产品、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新。参考文献1胡郑丽.文化资源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48.2李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15-316.3杨兴英.让乡村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J.文化纵横,2018(6):248

44、.DOI:10.3969/j.issn.1004-3381.2018.16.121.4王启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践研究:基于四川省的考察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0):1.DOI:10.3969/j.issn.1004-3926.2019.10.001.5徐丽葵.乡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三重向度: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J.广西社会科学,2019(12):152.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9.12.024.6王晨,王媛.文化资源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159.7毛华兵,闫聪慧.论价值共识J.湖南社会科学,2023(1):22.8谢贵安,华国梁.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王自红.乡村主流意识形态培育与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融合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5(6):1.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2101094.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70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17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