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学生心里去品味感化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张浩然近日,某大报的新闻版的头条文章初中生为情打死高中生让人触目惊心。震惊之余又想起另外几则新闻报道,如某地学生拉帮结伙搞黑社会组织;某地一小学生因小事杀害母亲等等。回忆着这些血淋淋的文字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啦?”是啊,现在的孩子们都怎么啦?一点小事就可令他们冲动莫名,或伤人或自残(自杀)。人们对此问题其实也是相当关注的,但根据笔者观察与了解,我们关注的层面往往仅停留在诸如“家长不能只顾赚钱”、“加强娱乐场所的管理”、“学校要安排更多的课余活动”等外部因素上。笔者认为,目前青少年学生问题之所以突出,上述外部因素固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更本质
2、的原因却是我们教育结构中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欠缺所致。素质教育虽然实施好多年了,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还根深蒂固,从初中甚至从小学开始学生们便要面对竞争,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的竞争、高考的竞争、考研的竞争一个年仅十二、三岁的孩子,从他踏入中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身经百“考”,而且他个人的前途、喜乐、家庭的情绪、学校老师的褒贬都围绕着这个“考”字而变化着,考好皆大欢喜,考差被万夫所指。这种一刀切的单一教育模式最容易激化矛盾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这种封闭而僵化的应试教育方式还有一定的市场,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和中小城市,而且不是说改就能改变的。因此,在这种单调的教育环境中青少年本身所固
3、有的创新意识和青春期特有的反叛精神必然会受到禁锢和挑战。许多初中同学在文章中不止一次地发问:难道书本和考题就是我们“花季雨季”的主旋律吗?这种内心渴望自由,希望学自己想学、感兴趣的东西和呆板的现实产生巨大反差,想摆脱,办不到;想顺服,心又不甘。这种挥之不去的情结折射到青年心理上就势必产生一种发泄的要求。面对这种发泄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教育结构中有一个专门处理这类青少年行为心理的学科和机构的话,那么青少年因发泄而产生心理偏差的事件将会有所下降。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有些学校仅仅有个心理咨询的门面罢了,老师也是硬凑合凑合,更有甚者是一些乡村学校还没有这种处理学生行为心理的专门的辅导机构。单凭传统的说教
4、、批评甚至行政手段来解决心理问题无疑是一种妄想。心病还需心药治,面对学生种种“怪异”、“叛逆”的行为,我们首先做的应该是理解,这不是喊口号,而是从心理的角度真正地去理解。把他们对现实不满的情绪通过专业手段转化为上进能量,不能只去堵去封。去堵去封的后果就是把青少年的发泄要求堵在了教育体制以外,既然正常途径没有发泄的可能,那么他们势必寻求非正常的发泄途径,于是早恋、迷电脑游戏、泡吧、斗殴就层出不穷。也许我们可以禁止所有网吧、游戏室营业;也可以把学生全抓回学校实行寄宿军事化管理,但即使如此,他们仍可以变出别的花样,心理需求是内在的问题,不解决内因,任何外部因素的改变都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综上,我认为
5、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很多,但我们的教育结构中缺少心理教育这一环节是更本质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对待学生尤其是各类“问题学生”,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单纯的批评说教甚至打骂是没用的。只有走进他们将心比心地去感受品味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问题,科学有道的对待和评判他们的过失与问题,从而加以正确心理引导和行为纠正。1、把学生出现过失或问题视为成长中的必然。按照生物成长的自然法则,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这漫长的过程中不知会长出多少枝枝杈杈,不知会有多少害虫侵扰蚕食。若把我们比作园丁,教书是施肥浇水的话,那么修枝打杈,喷药锄草不正是育人吗?身为教师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文明守
6、纪、成绩出众,这是常理所在。但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这些孩子就如那些成长过程中的树苗一样,不可能不长一根歪枝,不生一只害虫。因此学生出现过失,这些是正常的,也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我们如果一味责备,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我们教育工作者而应因势利导,宽容其人,重责其过。保持孩子的自尊心,使其明白自己的过错,拥有改正错误的信心。2、把化解学生的过失错误视为快乐的事。我们教师对个别问题学生的教育也常常是呕心历血,煞费脑筋,这也正如果农修剪树苗,好骑手总喜欢教烈马一样。富有经验的教师明白,只有那些求知欲强,活泼好动,甚至有“怪癖毛病”的学生才会有创造力、有发展潜力。因而我们教师一学期对
7、这些“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几次、十几次又有何理由心烦呢?农民痛恨的是害虫,而绝非庄稼,我们厌恶那些有缺点的学生又有何道理呢?我们教师应该静下心来,沉下去,沉到学生中去,沉到学生心理研究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成功背后的喜悦难道不和丰收后的农民一样吗?这种付出难道不是一种快乐的欣喜吗?难道就不算是另一种艺术享受吗?3、懂得品味是一种境界。在化解学生过失错误的过程中,先品味后转化,与直面教育其途径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品味教育”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融入浓重人情味的教育,包含着宽容与谅解,这比“直面教育”效力要持久得多,也更具科学性和可接受性。众所周知:懂得品味首先要爱字当
8、头,一个缺乏爱心,诚心的教师是难以实现“品味教育”的。在对待和化解“问题”学生的过失上,多一些心灵的沟通,少一些高高在上;多一些品味,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歧视。用这把品味的心理教育的金钥匙打开学生的一扇扇心灵之门,使他们摆脱种种莫名“冲动”,去共同迈向光辉灿烂的明天。下面我就谈谈近几年在教育实践中所采取的追溯、宽容、比较、暗示、参与等方式。追溯。即引导问题学生重温过去的美好时光。问题学生,并非生来就有问题,不少问题学生,说不定在原先还是佼佼者,只是后来因某一些原因而渐渐“落伍”的。心理学认为,人在回忆以往的成功经验时,往往能处于兴奋乃至陶醉之中,激起自豪感,鼓起克服困难、改过自新的勇
9、气。不难想象,教师有意识的让他们追溯过去,将使学生从已往“光荣历史”的回忆中鼓起学习、生活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自觉要求自己,“强制自己”,从而产生“我并不差”的自信意识,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宽容。即宽容学生的过错、牢骚、失败。研究表明,发牢骚是人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又是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苦恼、不满,如果缺乏表达和疏通渠道,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对自身心理状态的压抑,产生心理疾病。因此对问题学生的牢骚要尽可能地宽容。再比如失败,相对于优等生而言,问题学生在学习上的失败要多些。失败是成功之母。经得起失败的考验,是21世纪建设者和创造者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有健
10、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是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经验表明,每战胜一个困难、经历一次挫折,就会获得一次新的体验,得到新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有人说在校淘气、顽皮的学生走上社会适应能力往往比较强,这不是无道理。每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是狂风暴雨,横加指责,而是和风细雨,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可采取注意力迁移、情绪释放等方式,帮助学生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当然,宽容并非一味迁就、放纵,而是适当降低要求,推迟“到位”时间。比较。即引导学生拿自己的成功与自己的不足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增强信心。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曾经被老师认为是最没出息
11、的孩子。一次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制作小板凳过程中,他受到老师的奚落“再没有比这板凳做得更糟糕的了”时,并没有自卑,而是不慌不忙地举起手,向老师解释说:“老师,您说错了,我前面做的那两个小板凳比这个更糟糕呢!”不可否认。爱因斯坦后来成功与这种自信自强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这就启示我们:在问题学生教育过程中,要是引导学生能像爱因斯坦那样,善于进行比较:不仅与全班同学横着比,而且要自己跟自己比,让他看到与他人还有差距的同时,也能够看到通过不懈的努力,自己也在不断的进步。暗示。即在无对抗条件下,教师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一种气氛对问题学生的心理、行为发生影响,使学生接受老师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照所暗示的方
12、式行动。经验告诉我们:教师通过姿势、神态、语调、行动等暗示手段,就能起到制止错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用。有位语文老师接任一个“差班”的语文课。课前,有几位同学私下计议:要给语文老师来个下马威!于是,第一堂语文课上,全班有近一半学生伏在桌上装作睡觉,有时则眼开眼闭观察老师的动静。见此情景,她不急不躁,更没有责备,而是平静的说:“有的同学大概太疲劳了。若是如此,那就睡吧!再说,老师自己讲不好课,还不允许人家打瞌睡,还像话吗?”一些伏在桌上的学生一听,不又自主地竖起了耳朵这位老师正话反说的暗示,不仅给自己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机会,而且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学生自行纠正不良行为。参与。即让问题学生
13、参与集体活动乃至管理。一些问题学生既对学校、对集体、对老师有逆反心理与对立情绪,又希望进步,向往集体,喜欢自我表现。表面上,他们或对老师的批评置若罔闻,或对自己的学习与前途漠不关心,而内心深处则蕴藏着自尊心和上进心。毋庸置疑,在班级生活中,假如对问题学生产生歧视态度,这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假如让其参与,则是“雪中送炭”。况且,一些问题学生往往潜在着那些“优生”难以企及的本领:或在文体方面富有天赋,或在组织管理上有能力,或在动手方面有专长教育者的可贵之处在于“让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在能够充分地显示其天资、才能与爱好的活动领域里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如有位班主任对班级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分别冠以诸如“小组长”、“寝室长”、“值日组长”、“图书管理员”、“工具修管员”之类的职务,这极大的调动了问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意识到“自我”的力量,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这正是转化问题学生工作所企求的美好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沟通、品味问题学生的心理,提高心理教育的品位,丰富德育发展的内涵,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