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探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992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探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运动 休闲运动 休闲大众体育SPORT LEISURE MASS SPORTS73学校体育2023 年第 17 期1.研究目的1.1“教体结合”的发展“教体结合”并非新鲜的事物,是教育部门期望用教育的大环境下合理的开展相关竞技体育运动,以达到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竞技后备人才为目的1。体育本身就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需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教体结合的提出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真正实现了将体育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体育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真正做到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走上全面发展的素质

2、教育之路。而在这个新时代的背景下,只有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的强强联合才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正确选择。1.2 校园篮球的发展“校园篮球”就是在校园里让篮球活动系统地、规范地开展,这将促进校园篮球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和开拓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而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后,校园篮球运动从最初的体育课内容,到现在具备多功能多色彩的体育活动。伴随着我国大学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学生个人的发展不再像从前那样局限于单一的知识层面,而是提倡多方面多层次地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校园篮球在建设上还是存在着些许不足,现高校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仍不够、部分学校篮球运动的器材设备均比较落后、传

3、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和观念,都可能导致校园篮球发展地较为缓慢2。1.3“教体结合”在高校校园篮球中的意义无体之教,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教育,在教育中缺乏体育,则无法培养出完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无教之体,不能称之为体育,在体育中未进行教育,只是进行完全生物学意义上的练习,也不能就此认为是一个完整的人;体育本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相结合,才能融会贯通,持续发展。“教体结合”下进行校园篮球活动,是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式,能够突出体育的重要性和培养人的价值,更具备了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具备的功能。根据篮球运动自身的项目特点和教育手段产生的价值,开展校园篮球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拼

4、搏进取的精神。在“教体结合”思想和观念的积极运用下,能够全面科学的提升高校体育人才的综合素养,既能帮助和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科学系统的运动,又能在课程学习和运动中获得充足的文化养分,推动高校体育人才的全方位发展,并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1.4“教体结合”与“校园篮球”的内在联系“教体结合”是在校园内进行的教育、体育工作,“校园篮球”是在校园内进行的篮球活动,两者均依附于学校,充分利用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优势,结合体育特点,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体育为教育中的一门课程,“教体结合”可谓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文化水平较高、认知能力较强、运动水平较高的

5、体育人才,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更好的融于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社会。在 2017 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探究李慧1 袁圣培2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2.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 674199摘要:“教体结合”是我国发展体育运动应运而生的产物,在“教体结合”提出前,高校体育的人才培养过于重视“体育”而忽视“教育”培养,以至形成畸形发展状态,未达到培养后备人才的目的,影响了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教体结合下的校园篮球作为高校体育运动中参与人数较多,开展范围较广,普及程度较高的项目,是当代大学生热爱的运动项目之

6、一。篮球运动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益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对于“教体结合”的提出,主要以教育为先,注重科学培养模式,将教育和体育有机结合,在校园内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注重提升和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在“教体结合”的实施和推广下,大力发展校园篮球不仅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为高校

7、生源注入渠道单一;竞赛开展大同小异;学训矛盾仍然未解;管理工作投入不足。为进一步改善和推动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高校应拓宽生源途径,健全招生制度;丰富赛事内容,成熟赛事体系;强调学训并重,培养全面人才;完善管理制度,有效人才保障。关键词:教体结合;高校;校园篮球;发展运动 休闲运动 休闲大众体育SPORT LEISURE MASS SPORTS74学校体育2023 年第 17 期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把高水平运动队项目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将其纳入教学内容,改革体育教学,创新教学形式,积极开展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主体的课外活动和学生群体性竞赛,形成和

8、丰富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主体的校园体育文化9。这为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与教育条件,也为高校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教体结合”下的校园篮球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是学生未来融入社会的一种经验积累和追求自我价值的表现形式,也是落实国家对高校发展提出的学校教育政策方针的具体手段。2.研究方法2.1 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章的需要,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来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内容是有实在意义的,为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供重要依据。2.2 观察法根据文章的研究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内容从而获得资料。深入云南省高校实地

9、调研在“教体结合”模式下校园篮球竞赛开展的真实状况,立足于现场,探究实效,总结实践经验并升华为理论从而为文章提供资料。2.3 专家访谈法以访谈的形式,有代表性地走访经验丰富的领导与专家并搜集意见和想法,全面了解“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思路,为研究提供顶层和一线的材料,来为所研究的内容奠定基础。3.结果与分析3.1“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3.1.1 生源注入渠道单一新生力量的注入是通过吸纳更多人才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也是不断汲取新资源以促进校园蓬勃发展。云南省高校受地域和学校知名度的影响,招录新生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云南省校园篮球项目具有高水平招

10、生或单独招生的高校分别为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严格组织考试和录取。虽具有招生资格,但报考人数不多,学生条件并非最优,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学生多来自于云南本土人员,技术水平、身高条件有一定局限性;其二,学校吸引力不足,加之地处西南地区,位置较为偏远,发展较为落后,导致技战术较为优秀的运动员更倾向于沿海地区高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云南省其余高校的生源途径均为参与全国高考的学生,以体育分数高低及学生个人志愿依次进行录取,学生极大多数来自于云南省各州市。故而云南省高校生源注入渠道单一,生源质量需进一步提升。3.1.2 竞赛开展大同小异校园篮球

11、比赛是检验训练成果的手段,是促进生与生、校与校之间交流学习的桥梁。云南省大学生篮球比赛省级赛事主要有:四年一届的云南省运动会大学组(篮球项目)、每年的 CUBAL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云南预选赛和云南省高等学校校园篮球周末联赛,共计三项赛事。校内多以班级、院系开展篮球比赛,少数高校会以趣味游戏形式进行篮球活动,各类竞赛多由学校或院系进行组织和开展,较为规范有序,对校园篮球开展有一定保障,也能够激发学生胜负欲,但竞赛内容单一,形式不够丰富,奖励机制缺乏,资金投入较少,氛围不够浓烈,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涨。因此,发展特色校园篮球,开发校园篮球竞赛多样性必不可少。3.1.3 学训矛盾仍然未解“教体结合”的提

12、出,是为了进一步的提升体育人的文化水平,不再是仅重视体育成绩而忽略文化成绩,以致畸形发展。落实“教体结合”,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教育为主导,教育包含体育,二者相结合,才能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学训矛盾仍是各高校面临的难题,云南省各高校根据本校的招生条件进行篮球运动队组建,本科院校有专业队(由高水平运动员、单独招生、体职院校和体育专业学生组成)和非专业队(除体育学院外,由本校其他学院热爱篮球运动且技战术水平较高的同学组成)。各高校虽有队伍参与竞赛,但部分高校篮球队伍多为赛前组建,赛后解散,队员得不到系统的专门性练习,或训练时间极少,即使获得参训许可,训练时长也受到限制,技战术水平难以提

13、高,也难以培养出学生兴趣,并且队员参加训练队后,难以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大大降低了参与者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能够坚持参与的学生更多是因为热爱该项运动。“教体结合”的初衷和目标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进一步落到实处,以推动校园篮球的发展。3.1.4 管理工作投入不足管理工作包括了组织、决策、控制、领导和创新,旨在提高可支配资源的利用效率。“教体结合”是教体改革的产物,根据目标和要求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场地设施建设及使用、政策实施和落实等,条件保障体系得到完善才能更好的推进校园体育的开展。云南省高校积极响应,但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现仍处于不断尝试和改进的过程中,

14、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育专项经费较少且落实不到位,学校篮球场地设施建设和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专业人才的引进,专项兼职教师的配备及管理不到位,目前校园篮球发展处于改革阶段,特殊时期需要过渡性手段来引进高校教练员人才。“高校教练员资质”培训开展较少,门槛较高;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创新理念等。随着“教体结合”发展的不断深入,学生队伍需要完成学业,也需要完成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完善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支持和倡导“教体结合”的发展,但宣传工作、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人运动 休闲运动 休闲大众体育SPORT LEISURE MASS SPORTS75学

15、校体育2023 年第 17 期们需转变理念,大力支持校园篮球工作,调动有利因素,开展好校园篮球工作,培养出优秀体育人才。4.结论与建议4.1 结论通过对“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探究,发现“教体结合”下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的发展当前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培养后备人才,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其较为落后的原因分别为高校生源注入渠道单一;竞赛开展大同小异;学训矛盾仍然未解;管理工作投入不足。“教体结合”下发展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道路困难重重,需要我们运用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来重新审视,并制订一定的策略措施来推动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快速发展。

16、4.2 建议4.2.1 拓宽生源途径,健全招生制度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是推动政策落实,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单一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不全面的,应适当加强中小学运动队的建设,从小抓起、从小培养,循序渐进,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输送模式,层层递推,教体局制定招生办法,落实推选标准和输送办法,尽早为优秀学生提供入学保障,建立稳定有序、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云南省特有的高原地理优势,提供高原训练的条件,推进与省外体育院校之间的合作。可以以交换生的形式交流和分享,实现部分资源共享,提升学校知名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提升云南省高校生源和口碑,推动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加强梯队建

17、设,健全招生制度,能够合理的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方式,对高校校园篮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2.2 丰富赛事内容,成熟赛事体系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竞赛在开展规范性赛事的同时,也可广泛开展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主体的学生群体性竞赛和课外活动,形成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主体的校园体育文化,建成以高水平运动队为示范引领的多层次学生群体性体育社团。赛事单一会导致学生运动员缺少其他途径来展示自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篮球项目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在竞赛开展中,可适当的插入单项活动,如:三分篮大赛、扣篮大赛、技巧大赛、趣味篮球活动等,既可以增加学生参与性,也可渲染现场气氛,丰富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手段和形式,推动校园篮球

18、的发展。除官方组织竞赛外,也可由社会非营利组织来组织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比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提升技战术水平。成熟的赛事体系,合理举办、均衡分配篮球赛事,严控学生运动员参赛资格,建立科学连贯的、具有一定规范性、强制性和层阶性的篮球赛事体系,才能推动云南省高校校园篮球健康、高效的发展。4.2.3 强调学训并重,培养全面人才培养全面人才是“教体结合”的目标,严格教学、科学训练是其基本保证。建立学训机制、制定培养计划,有序落实“教体结合”政策。在学业方面,学校可把运动员在运动队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包括比赛成绩、参加训练的出勤和表现、突出贡献等情况另设为必修课进行管理,并计算必修学分纳

19、入总学分。同时协调和督促学生课程学习,选调队员可加入文化成绩考核,择优录取,入选后仍要持续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不时考察,通过综合考评进行奖惩,建立长效、必要的约束机制。训练方面,结合篮球项目特点,制订科学严密的训练计划和内容,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且做好训练监控,不断提高运动训练水平,达到训练效果和目的。可特邀篮球方面的专家或教练进行训练指导工作,提升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也可进行校外友谊赛,以赛代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与体育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全面性体育人才。4.2.4 完善管理制度,有效人才保障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推动“教体结合”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成立

20、“教体结合”领导小组,主抓高校校园篮球工作,细致分配教学、训练、后勤、竞赛等工作任务,定期进行工作检查,落实工作部署。贯彻“教体结合”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和体育部门的深化合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积极转变办学观念,实现学训整合,优化培养机制,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校园篮球主要参与者,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吸引和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综合学生文化成绩和运动成绩,设立优秀学生运动员奖学金和基本训练生活保障制度,既重视精神激励,也进行物质奖励,顺应了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充分挖掘高校体育与媒体、企业合作的发展空间,提升高校校园篮球影响力,推动云南省高校校园篮

21、球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 赵绵绵.后奥运时代我国实行教体结合内外部条件分析和策略研究 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2 丛驰.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对高校篮球教学的影响 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3):84-85+873 种青.从“教体结合”走向“体育回归教育”N.特别关注,2017,11:19-2.4 高治.我国青少年校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D.武汉体育学院,2016,6.5 岳娟.教体结合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J.当代体育科技,2017,29(7):145-147.6 丁永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 J.体育与科学,2008,29(3):62-64.7 阳艺武,刘同员.“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内涵解读 J.体育学刊,2009,16(5):45-48.8 刘波.山西省高校“教体结合”模式研究 J.当代体育科技,2017,24(7):100-1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 Z.2017-07-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