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的意境,美的感受评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风格也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清平乐村居这首小词,全然不同于他那些激昂慷慨的作品,是他归隐江西上饶闲居农村所写,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描绘了一幅声色俱佳,生活气息浓厚的农村风俗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在听课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
2、的任务。这首词的教学,和所有古诗一样,实验小学的朱老师采用“读词想象品味”的方法,层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词所描写的意境之美。1、反复诵读,层层推进诗词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读,反复地读,熟读成诵。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字正腔圆”。读通全词后,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来,读出韵味来”。教师通过对学生朗读的点评、范读等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出词中的节奏,读出词的韵律来。在学生想象画面理解词意品味词境后,再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由于有了前面反复诵读的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背诵全词了。2、由读引情,想象画面这首词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声色俱佳,生活气息浓厚的农村风俗画
3、,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深入体会词的意境之美。于是,朱老师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学生有滋有味地诵读,读出了词的韵律后,引导学生想象:“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怎样的画面?”于是低小的茅檐、溪边的青草、白发的翁媪、勤劳懂事的大儿、中儿以及调皮可爱的“无赖”小儿这词中的一幅幅画面,一一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具体而形象地再现了词中的画面,从而理解了词意。3、品读词句,自主感悟解读文本,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心灵世界。诗词教学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诗词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
4、心灵世界。有人说,一首好词就好像一壶好茶,越读越品啊,就越觉得香气四溢,韵味深长。于是,朱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揣摩,细细地品读诗词。抓住“醉里吴音相媚好”体会白发翁媪生活的安详,创设“几杯酒下了肚,老俩口的话多了起来”的拓展情境活动,同桌互演老夫妇,想象他们之间的话语,把“词”变成了一幕精彩的“话剧”,形象地理解那种醉里欢笑的夫妇之情和单纯恬淡的自给自足之乐;抓住“无赖”体会小儿的顽皮可爱,引导想象在溪边卧剥莲蓬、自言自语的情景反复品茗,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从中体会一家子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生活,也体会到了作者被这种生活所陶醉,充满了对这种平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回顾本课教学,朱教师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悟,达到了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教学的精彩往往就来自于细节中,在这如诗的画面中,朱老师让美的画卷、美的语言,美的意境诗意地栖居在学生的心田,也把不变的教学真理定格在老师们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