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清廉从教是教师的美德
人们常说:清廉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境界。
教师是一个清苦寂寞的职业。过去是这样,现代社会也是这样。但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传播人类社会的文明,传授先进的文化知识。教师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经济地位不算高,却显示高贵的道德情操。
清廉是一种品质。经济社会中,经济的浪潮裹挟着人们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懈奋斗。身在潮中的教师,没有因此而动摇从教的信念,朴守拙本,安贫食俭。
说实在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成员大都有升迁发财的机遇,教师也是这样。在宽松的体制下,可以改变从业的信仰,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或经商,或从政,亦可以利用职业之便去谋利,提高生活水平。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却一直坚守在教育岗位,安然于教育,廉洁自律,甘于清贫。
中华民族清廉从教的优良师德源远流长。春秋时代的孔仲尼,淡泊终身,安贫乐教,推进“有教无类”的普遍教育,成就为名垂千古的思想家、教育家。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两袖清风,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现代教师的楷模。
清廉是一种境界,是说它的清静高远,淡定自若。现代社会多姿多态,经济繁荣,歌舞升平,与此同时,西方社会的腐朽思想也在侵蚀着人们,种种腐败的社会现象诱惑着人们。面对这些,我们的教师却是淡定自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显示了一种清静高远的思想境界。深知: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献身教育事业无怨无悔,没有深厚思想道德底蕴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俗话说,师为人表。如果教师不能保证具备优良的道德素质,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必然不会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