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给中等生一点关爱,让他们也优秀起来
八里河韩郢中学 尤燚
为师多年,每学期的计划中,我们也许都会在方法措施中写上 “抓两头,促中间”,即通过培养优秀生和转化后进生来促进中等生,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发展。其实,很多的时候,中等生是被我们忽视的对象。那是因为优秀生是学生中的精英,能在竞赛中取得好名次,能在考试中考高分,能给学校、班级争荣誉,思想表现好而得到老师的疼爱和信任;后进生也由于学习成绩差、思想表现差、经常调皮捣蛋在班主任和老师的意识里只有管理好他们,班里才能安静,才有好的学习氛围,整体成绩才有提高的希望;中等生却由于学习成绩平平,个性不够鲜明,他们既不像优秀生那样身带光环、惹人注目;也不像后进生那样令老师整天茶饭不思、烦恼不已。所以中等生常常被我们忽略了,他们往往默默地存在于课堂上,为别人鼓掌,默默地学习。可他们每天也都在努力,每天都在要求积极上进。他们也需要关心,需要爱呀!事实上,在班级中优秀生和后进生所占的人数比例是比较少的,中等生所占的人数比例是最多的,班级的结构是呈“橄榄型”的;我们绝不能舍大求小,虽然十个手指长短不一,可无论折断哪一根都会有锥心之痛,更不能让中等生“恨”我们;因此我们更应给中等生一点关爱,让他们也优秀起来。
一、把爱撒向中等生,让其健康成长
中等生因为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爱,所以平时往往表现为“不显山不露水”,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得紧紧的,不愿意和老师、同学接近,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只喜欢在自己的小天地中默默地生活和学习;他们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中等地位”,较少得到老师的鼓励、赞扬和呵护,他们感觉自己在班级中无足轻重;使他们容易形成自卑,抑郁、闭锁、焦虑等异常心理。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认为,老师要把爱撒向每一个中等生,让每一个中等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这无非是做好中等生教育工作的一剂灵丹妙药。
从教十几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好的老师,只有热情、耐心、细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颗爱心。
老师对学生体贴入微的爱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往往能让学生化困难为动力,发奋图强,最后取得令老师无限欣慰的成功。
“心病还需心药治”,老师的爱心无疑是预防和医治学生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试想一下,一个在老师不断关心和呵护下的学生,他的心理会出现多么严重的问题吗?即使有也早已被老师的爱化解了。拥有和享受老师的爱,这是每一位学生的渴望,也是每一位中等生的渴望。可是事实上,班主任往往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优秀生和后进生的身上,表现良好的中等生反而被无意中冷落了,使中等生的精神欲求无法得到满足,使最具可塑性的大多数中等生得不到切实的关心和培养,这实在是教育的严重失误。要做好中等生的教育工作,老师就必须树立人人都是教育对象、人人都是关爱对象的教育思想。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同样要给予足够的关爱,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他们多些表扬,少些批评,每当他们取得进步时,班主任应抓住时机“坚起大拇指”表示赞赏,拍拍肩膀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爱,多说一些像“你行的!”这样催他们上进的话,这样会给自感被忽视的中等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甚至会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
二、 加强心理疏导,增强中等生学习信心
针对造成中等生学习现状的种种原因,我们一方面要与家长多沟通、勤联系入手,使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的重要性,让家长在课余时间,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让学生明白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同时,我们也强调注重情感教育,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进行心理疏导,进行拨动学生心弦的情感教育,进行引导学生奋进的榜样教育,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潜能,要综合应用道义导向、情趣导向、法纪导向,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增强他们克服消极因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有效教学的研究,积极寻求优化中等生的有效措施。对学生来说,老师寄予的希望越高,学习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美国教育学家本尼斯说:“只要老师对学生抱有很大希望,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学生的智商提高二十五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以班主任为主,科任老师协助班主任,通过个别谈心的形式施以心理期望和进行心理疏导。
三、帮助中等生确立奋斗目标,迎难而上
中等生往往由于对自身的认识不到位,所确立的奋斗目标不是容易实现,就是难以实现。这样,他们就会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或者垂头丧气的不良情绪。对于这一点,老师应该帮助中等生认识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确立适合自己奋斗的目标,不要想着一步登天,一下子达到像优秀生那样的水平,而应立足于自身,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拿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比,看看进步了没有,再跟优秀生比一比,我跟他们拉近距离了没有,一比,有进步啦!信心就来了,再遇到困难,就能挺起胸膛,迎难而上了。
实践证明,如果老师对学生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奋斗,取得良好的“期待效应”。
四、创造中等生展现自我的空间
中等生也有他们的爱好、特长。老师要善于挖掘中等生的这些“闪光点”,促进他们进步。
老师应多鼓励中等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他们在班级中有展示才能的机会,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如让他们做好出勤登记工作,保管好班级公共财产等等,这不仅表示对他们的信任,也能锻炼他们跟其他同学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对克服他们的自卑感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我们班吴凯楠同学,他身体素质好,喜欢打篮球,但性格孤僻,喜欢一个人单打,我就让体育委员把他吸收到班级的篮球队中来,由于他球技好,很快就赢得了同学们对他的尊重和喜欢,这不仅增强了他的集体观念,也培养了他团队的协作精神,从而也带动了他在学习上的积极性。
美国的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师力量的全部秘密在于深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老师多给中等生一些空间和时间,多为他们创造有利于成长的条件,他们就一定会进步。
五、防止中等生后退
老师在对中等生积极促进、提高“档次”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他们的后退、“滑坡”现象。在一个班里,不难发现中等生自觉性不高,自我督促的能力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上下波动,忽高忽低的趋势,并不断向两极分化。如何防止他们后退、“滑坡”?如何促进他们优秀?我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多表扬、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长处,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二是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等活动,即在集体中让优秀生帮助中等生,使他们共同进步。一般而言,中等生羡慕优秀生,愿意接近优秀生,希望得到优秀生的帮助。但也有一部分中等生乐于接近后进生,一方面可能认为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同后进生一样没有受到老师的重视,似乎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认为自己同后进生相比,高他们一截,在后进生面前自己感觉似乎是一个“强者”,能够抬起头来。所以老师要为他们创造好条件,引导他们向优秀生看齐,以免他们受到后进生消极因素的影响,出现“滑坡”现象。三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中等生的长处,合理安排他们承担一定的工作,促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好的方面转化。四是为中等生建立成长档案,根据不同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育人方法,因材施教。
总之,中等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也有梦想,他们也想进步,只要我们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去理解、贴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多去关爱他们,多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重拾前进的信心,多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他们是会努力做得更好的。
但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把自己关爱同样慷慨无私地献给每一位中等生,让每一位中等生在爱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让中等生也优秀起来!
德育论文
给中等生一点关爱,让他们也优秀起来
八里河韩郢中学 尤 燚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