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名称:观察物体教学年级:二年级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第67页例11、“做一做”及70页练习十五第一题一我的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观察物体,但在观察时没有角度和空间的概念,所以需要结合操作与观察,化抽象为具体才行。教学时,可以出示学生喜爱的玩具,如玩具小熊猫、玩具狗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正面、侧面、后面的形状,使学生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全面了解物体每个面的形状?(需要改变角度,可以改变观察者的角度,也可以转动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
2、,让学生做“做一做”中的活动。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数学课本直接进行操作,每个小组成员先从某一角度看这摞书,然后交换位置看一看,最后在教科书上进行连线。生活中有很多观察物体的例子,本节课我选取的是成语故事盲人摸象,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认识到盲人门之所以会把大象想象为大蒲扇、柱子、草绳是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摸大象,而且只摸到了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并没有了解大象整体的特征,使学生主动探索出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职位观察到的形状综合起来,才会形成这个物体的完整表象。有了这层铺垫,例1的讲解就轻松多了。教学中,将例1的实践活动带进课堂
3、,让学生亲身经历,主动探索,积极思考,通过观察、分析来判断图上三位同学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图片。“做一做”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发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学习目标1.理解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2.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3.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出观察物体的方法。4.在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四、教学活动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
4、有的大大象说成大蒲扇、有的吧大象说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相隔办法吗?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学生听故事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学时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分钟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都说的很好,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熊猫玩具)2.学生分组活动,请每一位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面、左面、右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哪张照片一样?5.换位置观察
5、,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和刚才的不一样了呢?小结:对,原来呀,我们换了位置,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分组观察,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看到的是熊猫的哪一部分学生再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交流汇报选取学生喜爱的玩具作为素材进行本为观察、换位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观察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也不同。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由事物到照片,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很容易的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0分钟三效果测评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2.出示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说一说从正面、侧面、背面、上面看可以看到什么?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小组交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在不同位置上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形式多样的应用实践中体会成功。10分钟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