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文版体育生活技能量表的修订与信效度分析_汪琦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391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版体育生活技能量表的修订与信效度分析_汪琦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文版体育生活技能量表的修订与信效度分析_汪琦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文版体育生活技能量表的修订与信效度分析_汪琦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2卷湖北体育科技第5期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已在社会学、心理学和体育学等领域的学者之间达成共识。在此共识之下,北美和欧洲的学者开始将体育活动作为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途径1。近来,我国也逐渐重视体育活动对青少年积极发展产生的影响。在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就“体育强国建设”和“青少年健康发展”议题展开了讨论。此后我国出台的政策性文件和随后的相关研究,共同将青少年积极发展及健康成长作为终极目标2-3。因为,青少年的积极发展不仅在微观系统上影响到个人、家庭的幸福,更从宏观系统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1,3。在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起源于积极心

2、理学的“体育积极青少年发展”(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Sport,PYD)理论引领众多学者们探索青少年积极发展机制4。支持该理论的学者强调,青少年应该通过参加体育培养其成长性的“内在财富”与“外在财富”5-6,即,体育PYD理论不关注如何预防或解决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认同感混乱和反社会行为,例如学校暴力犯罪行为,而是聚焦青少年发展的可塑性特征,通过发掘其自身的潜能及独特的优势,抵消负向发展产生的影响7,并倡导体育活动中可实体化的概念,即生活技能8-9。生活技能是指个体在追求幸福过程中运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技能10-11,如接近目标使自身成长

3、的“制定目标”;主动管理情绪的“情绪调节”;将负面思维转换为正面思维的“积极思收稿日期:2023-05-11第一作者简介:汪琦一(1997),男,江西景德镇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通讯作者简介:钟佳乐(1997),女,江西赣州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E-mail:。中文版体育生活技能量表的修订与信效度分析汪琦一,裴晙洙,林泰熙,钟佳乐(韩国龙仁大学 一般大学院,韩国 龙仁17092)摘要:目的修订中文版体育生活技能量表(CLSSS),并在我国定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青少年群体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分内容实质探讨、内部结构探讨、外部关联探讨3个阶段对943名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

4、青少年实施了问卷调查。结果在第1阶段中通过双向互译、专家团队探讨、项目理解度调查整理出8个因子32个项目。在第2阶段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得到了7个因子27个项目,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模型拟合良好(Q=2.99,CFI=0.95,TLI=0.94,RMSEA=0.07,SRMR=0.04),各因子的Cronbachs 系数为0.880.95。在第三阶段中体育生活技能与体育比赛中的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r=0.340.64,p0.01),判断CLSSS具有预测效度。结论由7因子27项目构成的CLSS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我国定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青少年的体育生活技能发展水平。关键词:生活技能;青少

5、年体育;积极发展;信度;效度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83X(2023)05-0435-07Development of Revised Chinese Life Skills Scale for SportsWANG Qiyi,BAE Junsu,LIM Taehee,ZHONG Jiale(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Yongin University,Yongin 17092,Korea)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ise the Chinese

6、version of the Life Skills Scale for Sports(CLSSS)and evaluate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who regularly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Methods It tested 943 adolescentsusing the CLSSS,which consisted of three stages,substantive,structural,and external.Results In the subs

7、tantive stage,the transla-tion,back-translation,expert panel discussion,and item comprehension survey resulted in eight factors with 32 items.In the struc-tural stage,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obtain seven factors and 27 items.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a good fitfor the mo

8、del(Q=2.99,CFI=0.95,TLI=0.94,RMSEA=0.07,SRMR=0.04),and Cronbachs coefficients ranged from 0.88 to 0.95for each factor.In the third stage,life skills in sports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o-social behavior in sports(r=0.340.64,p0.01),demonstrating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CLSS

9、S.Conclusion The CLSSS,consisting of 7 factors and 254 items,showed good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and can be used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sports life skills development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Keywords:life skill;youth sports;positive development;reliability;validity运动人体科学第42卷第5期湖北体育科技Hubei Sports

10、 ScienceMay.2023Vol.42 No.52023年5月435第42卷湖北体育科技第5期考”;与其他成员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团队合作”;进行有效交谈的“人际沟通”;以及为了保持圆满的人际关系时使用的“社会交往”等5。具有身体活动性、组织纪律性、社交互动性等特征的体育环境则是青少年学习和培养生活技能最理想的氛围9,原因包括:第一,体育活动对生理、心理和情绪健康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青少年而言,参与体育更是促进他们良好社会化的重要途径12;第二,在体育活动中取得的成就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胜任感,同时提高青少年成功处理类似事件的可能性11;第三,青少年参与的体育活动是其社会生活

11、的集中体现,意味着青少年在两个环境中的成长会产生联动13。例如在运动情境中的成败得失、克服逆境、修炼实践、团队合作、遵守规则等情境实际上也存在于普通生活情境中,所以在应对这些事件时所采取的手段和技巧也如出一辙14。因此,体育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磨炼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机会,同时也为参与者营造了发展生活技能推动自身良好社会化的氛围15。随着体育活动对培养生活技能方面的有效性被认可,有关体育生活技能的研究也显著增加。如构建体育生活技能概念及理论模型的研究10,16-18;应用体育生活技能教育方案并检验其实施效果的研究19-21;调查体育生活技能与有关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22-23等。为了促进研究

12、者更深入地探索体育PYD理论机制,帮助体育工作者更全面地掌握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过程,有效测量这些信息的工具必不可少5。基于此可以得出,相较北美或欧洲地区,该研究在亚洲地区发展受限24的根本原因之一,即缺乏扎根于我国文化修订的体育生活技能量表,国内学者在测量和分析体育生活技能方面存在一定困难。目前,体育生活技能量表(Life Skills Scale for Sport,LSSS)5被广泛应用在体育PYD领域的研究中,该量表在测量体育生活技能方面的有效性在许多先行研究中得到了检验。LSSS的优点在于能客观地收集青少年体育生活技能的信息,综合评价体育生活技能教育方案的实施效果,并且使用场景不局限于特

13、定的运动项目5,所以该量表在体育PYD领域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将LSSS本土化修订为中文版体育生活技能量表(Chinese Life SkillsScale for Sport,CLSSS),探讨该量表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检验体育生活技能的有效性。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行政区域划分为标准,采用方便抽样法,在我国南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省省会城市的校外体育俱乐部、学校运动队等组织中,选取除学校体育课程之外定期参加体育活动的中学生(1319岁)。“青少年定期参加体育活动”的标准遵循张云婷等25提出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即每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不少于

14、60 min,一周高强度身体活动不少于3次。本研究采用在线的问卷调查方式,向符合条件的青少年群体发放了980份问卷,排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946份,有效率为96.53%。根据研究设计,样本被分为3个部分:样本1,选取50名(男33,女17)青少年对项目内容进行理解度调查,平均年龄为15.43(SD=1.32,范围1318)岁,平均运动经历为2.72(SD=1.28,范围16)年;按照分析步骤,样本2在2个时间点共收集了693份有效数据,第1时间点收集了来自301名青少年(男172,女129)的数据,用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平均年龄15.61(SD=1.03,范围=1217)岁,平均运动经历

15、为3.17(SD=1.63,范围18)年,第2时间点收集了392份(男220,女163)有效数据,用于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平均年龄为15.80(SD=1.43,范围1319)岁,平均运动经历为2.95(SD=1.79,范围19)年;在样本3中最终收集了203份(男150,女53)数据,用于检验CLSSS的预测效度,平均年龄15.22(SD=1.23,范围1317)岁,平均运动经历2.61(SD=2.61,范围16)年。1.2研究工具1.2.1体育生活技能量表LSSS5是为了评估青少年的体育生活技能发展程度而开发的工具,该量表由团队合作(TW;7项目)、制定目标(GS;7项目)、时间管理(TM;

16、4项目)、情感技能(ES;4项目)、人际沟通(IC;4项目)、社会技能(SS;5项目)、领导力(LD;8项目)、解决问题及决策(PD;4项目)共8个因子43个项目构成。该量表采用Likert 5点评分,应试者被要求在“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之间作答。1.2.2体育亲社会与反社会行为量表中文版在外部关联探讨阶段中,体育亲社会与反社会行为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Sport Scale,C-PABSS)被用作检验CLSSS是否具有预测效度的辅助量表。C-PABSS由祝大鹏26引进,该量表包括

17、亲社会行为-队友(5项目)、亲社会行为-对手(3项目)、反社会行为-队友(3项目)、反社会行为-对手(10项目)4个因子23个项目,旨在测定体育参与者在比赛现场表现的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该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1=从来没有5=非常多)。在本研究中,各维度的系数分别为0.78,0.83,0.82,0.89。1.3研究设计与资料分析根 据 文 献,本 研 究 分 内 容 实 质 探 讨 阶 段(Substantivestage)、内部结构探讨阶段(Structural stage)、外部关联探讨阶段(External stage)分析了CLSSS的信效度27-28。数据的统计分析通

18、过SPSS 25.0和AMOS 25.0完成。内容实质探讨阶段: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完善CLSSS各项目的语言表达,提高量表内容的通俗性,使被试对各项目有明确的认识。为达到此目的,本阶段按照4个步骤进行:1)一开始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原文的含义,没有考虑文化的差异将各项目译成中文;2)组织具有编制量表经验的专家团队(运动心理学教授1名,运动心理学博士3名),对翻译成文的量表展开讨论;3)邀请1位精通英语且了解西方文化的双语者对量表进行回译,以保证语言的同等性,之后与专家团队对照原版量表完善中文译本;4)以(完全理解,3分)、(理解,2分)、(无法理解,1分)的方式对50名青少年实施了理解度调查,平

19、均分数在2.60以下或存在“无法理解”回答的项目被判断为问题项目,专家团队依据调查结果对问题项目进行修改后,得到最终的CLSSS译本。436第42卷湖北体育科技第5期内部结构探讨阶段: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CLSSS的内部结构。为了考察数据的正态性,通过描述性分析获得各项目的均值、标准差、偏度及峰度。根据Kline29建议的标准,当偏度和峰度不超过2和4的区间时,可判断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鉴于原量表的理论结构,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固定CLSSS的因子数为8个,使用主轴因子法(principal axis factoring)和直接斜交转轴法(direct oblim-in)

20、进行因子提取,在提取过程中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4或存在双重载荷的项目。随后对提取的因子内在一致性进行检验,得出Cronbach s 系数。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观察模型拟合度,进一步验证CLSSS的因子结构。模型拟合度系数参考建议的标准29,当SRMR和RMSEA在0.08以下,CFI和TLI在0.90以上,Q(2df)值在3以下时可判断模型拟合度较好。外部关联探讨阶段:在检验量表信效度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检验调查结果与将来校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判断主量表是否具有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28。即,分析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同一对象的未来发展状态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

21、系数越高则表明预测效度越理想30。同时,在先行研究中体育生活技能被认为是体育亲社会行为理想的预测因子23。因此,通过分析CLSSS与C-PABSS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如果结果显示体育生活技能和体育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可证实CLSSS具有预测效度。2研究结果2.1内容实质探讨阶段翻译时为了保持项目原始意义的精确表述,未顾及文化差异,如将“社会技能”因子中的“interact in various social set-tings”译为“我能在各种社交场合与他人互动”。接着,与专家团队就文化差异、被试认知水平、被试的回答特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团队认为在“制定目标”因子中“我

22、能制定使我专注于进步的目标”GS1,“我能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GS2和“我能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GS7的内容过于重复,因此删除了GS1和GS2,保留了GS7。此外,经过专家团队探讨之后共删除了存在被试理解困难、内容重复、与我国文化大 相 径 庭 等 问 题 的10个 项 目(TW2,TW3,TW4;GS1,GS2,GS6;SS2;LS6,LS7,LS8),保留了33个项目。随后,专家团队与双语者改善了中文译本的内容,如将“在各种社交场合与他人互动”修改为“我能适应各种社交场合”。接着,对青少年实施了项目理解度调查。项目理解度调查结果显示“为了团队的利益,我能改变我的运 动 方 式(TW

23、6)”、“评 估 我 在 各 种 活 动 中 花 费 的 时 间(TM2)”、“我能为团队制定有价值的目标(LS1)”的理解度分数为2.44、2.58、2.30,其它项目均在2.60以上。专家团队讨论了存在理解困难问题的3个项目,将TW6和TM2修改为更符合青少年认知水平的“为了团队的胜利,我愿意改变我自己”和“我能总结自己使用时间的情况”。接着,从领导力含义来看,LS1与我国实际体育中的领导情境不符,故将该项目在量表中删除。经过上述步骤,检验了由8因子32项目组成的CLSSS的内容效度。2.2内部结构探讨阶段2.2.1描述性分析结果见表1,平均数(M)的范围为3.824.28,标准偏差(SD

24、)的范围为0.740.95,偏 度(skewness)的 范围为-1.43-0.21,峰度(kurtosis)的范围为-0.663.37,符合正态分布假设29(偏度不超过2,峰度不超过4)。2.2.2探索性因子分析表1描述性统计结果(n=301)注:TW=团队合作,GS=制定目标,TM=时间管理,ES=情感技能,IC=人际沟通,SS=社会技能,LS=领导力,PD=解决问题与决策TW1TW5TW6TW7GS3GS4GS5GS7TM1TM2TM3TM4ES1ES2ES3ES44.254.084.194.283.933.993.973.923.833.863.883.824.114.134.214.

25、05项目M0.800.850.820.790.880.830.870.900.900.900.860.930.790.820.760.84SDskewness-1.30-0.92-1.13-1.43-0.41-0.55-0.47-0.34-0.21-0.34-0.31-0.26-0.52-0.95-0.96-0.64kurtosis2.841.352.073.37-0.48-0.01-0.40-0.56-0.59-0.45-0.36-0.66-0.131.471.550.23项目IC1IC2IC3IC4SS1SS3SS4SS5LS2LS3LS4LS5PD1PD2PD3PD4MSDskewnes

26、skurtosis4.024.224.184.123.873.984.054.213.913.923.843.974.054.034.044.050.840.740.750.810.950.920.880.740.870.870.930.850.760.800.800.79-0.58-0.68-0.60-0.61-0.55-0.70-0.63-0.60-0.39-0.47-0.37-0.50-0.31-0.32-0.36-0.580.090.420.14-0.06-0.060.23-0.090.10-0.310.01-0.52-0.07-0.35-0.50-0.450.38437第42卷湖北体

27、育科技第5期使用CLSSS收集了301份数据之后,进行了3次探索性因子分析。第1次和第2次分析结果显示,IC1和IC4与“社会技能”因子捆绑在一起,TM4则与“制定目标”因子表现出双重载荷的问题。DeVellis和Thorpe28建议构成1个理想的因子最好具备3个项目,但IC1和IC4从“人际沟通”因子中脱离后该因子只剩下IC2和IC3。为了保证因子测量的准确性,专家团队探讨之后删除了无法满足理想因子结构的IC2和IC3、不符合理论概念的IC1和IC4、存在双重载荷问题的TM4项目。由于删除了“人际沟通”因子,在第3次分析中固定提取的因子数变更为7个。结果显示,KMO值为0.96,Bartle

28、tt的球形检验2值为8 879.69(df=351,p0.001),并且27个项目都负载在符合理论结构的因子上,各因子的Cronbachs 系数为0.880.95。2.2.3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7因子27项目的CLSSS重新收集了392份数据,进一步检验了因子结构的稳定性,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度为2=905.08,df=303,Q=2.99,CFI=0.95,TLI=0.94,RMSEA=0.07,SRMR=0.04,各项目的载荷量()为0.750.95,根据Kline29提出的拟合度标准判断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最终,CLSSS的因子及项目结构由7因子27项目(团队合作,4项目;制定目标,4项

29、目;管理时间,3项目;情感技能,4项目;社会技能,4项目;领导力;解决问题与决策,4项目)构成,具体内容见表2。2.3外在关联探讨阶段调查CLSSS与C-PABSS之间的Person系数,以期检验CLSSS是否具有预测效度,结果见表3。CLSSS的所有因子均与亲社会行为-队友/对手呈正相关(r=0.340.64,p0.01),特别是团队合作(r=0.62,p0.01),领导力(r=0.61,p0.01),解决问题及决策(r=0.64,p0.01)与亲社会行为-队友表现出最高的相关系数。此外,大部分的体育生活技能因子(r=-0.23-0.14,p0.05)与反社会行为-队友呈现出负向相关,但与反

30、社会行为-对手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根据Person系数分析结果,判断CLSSS具有预测效度28。3讨论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修订符合我国文化的体育生活技能量表,并在定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青少年群体中检验其信度表2CLSSS的项目内容、载荷量、内部一致性指数因子项目团队合作TW1.为了团队/集体的胜利,我愿意接受其他人的建议TW5.我能帮助团队/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完成任务TW6.为了团队/集体的胜利,我愿意改变我自己TW7.为了团队/集体的胜利,我愿意与其他人合作0.780.840.950.920.93制定目标GS3.我能定期检查目标的完成进度GS4.我能为了完成长远的目标,制定阶段性的短期目

31、标GS5.我能坚持完成我的目标GS7.我能为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0.880.920.890.900.95时间管理TM1.我擅长管理我的时间TM2.我能总结自己使用时间的情况TM3.我能合理地分配我的时间0.900.930.950.94情感技能ES1.我知道如何调节我自己的情绪ES2.我能在情绪激动时察觉到自己的行为ES3.我能注意到我自己的情绪感受ES4.我能调节我自己的情绪,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0.870.750.840.890.88社会技能SS1.在运动时,我能与其他人愉快地相处SS3.我能主动与队友或者其他参与者交流SS4.我能积极地参加到团队中SS5.如果看到队友或其他参与者遇到困难

32、,我会主动帮助他们0.810.880.920.850.92领导力LS2.我知道如何激励团队/集体的其他成员LS3.我能帮助团队/集体成员解决他们的问题LS4.我能在团队/集体中起到模范作用LS5.我能组织团队/集体中的成员们一起合作0.920.910.870.900.94解决问题与决策PD1.在发生问题的时候,我能冷静地思考PD2.我能在一个问题上,尽可能想出很多解决方法PD3.我能对比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找到一个最合适PD4.在解决问题之后,我能反思我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0.910.930.930.890.94438第42卷湖北体育科技第5期与效度。为此,共收集了946名青少年的资料,分3

33、个阶段系统地进行了分析。在内容实质探讨阶段中,检验了CLSSS的内容效度。修订量表的过程中,应该使项目内容恰当地体现测量环境的文化特征28。尤其是东西方语言与文化之间均存在巨大差异,在引进量表时必须慎重地考虑本土的用语习惯和文化特性,使项目在概念、语义、内容上符合测量环境31。事实上,多数引进量表的研究对项目内容极为重视,如简化状态流畅量表和简化特质流畅量表32、体育比赛中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26和锻炼承诺量表33均采用双向互译和专家团队探讨的方式,以用语习惯和文化特性为切入点,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项目内容的恰当性。本研究在修订量表的过程中采用了专家翻译、专家团队探讨、双向互译后再探讨、项目理解

34、度调查,尽可能地消除了被试理解困难、语义表达模糊、无法精准测量等问题。此外,本阶段不仅探讨了项目的内容,还着眼于青少年的作答特性,考虑了项目的难度及数量。在问卷调查中,项目内容的难度和数量与作答疲劳感直接相关,而作答疲劳感会增加青少年不诚实回答的可能性34。并且有实证研究表明,如果使用认知加工复杂且耗时较长的量表收集数据,可能会对最终的研究结果产生无法预测的不利影响35。所以在此阶段对项目的难易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制定了符合青少年作答特性的内容和数量。例如在初步翻译的SS1中使用了“社交场合”“互动”等用语,但这些用语对于尚未完全理解“社交场合”与“互动”含义的青少年而言过于抽象,存在一定的认

35、知难度。经过探讨后,将SS1修改为“在运动时,我能与其他人愉快地相处”,既降低了项目内容的难度也反映了测量社会技能的主题。此外,为了使青少年理解“解决问题与决策”因子之意,在项目中添加了有关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具体描述,将其完善为“在发生问题的时候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之后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在内部结构探讨阶段中,最主要目的是检验因子的结构,所以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因子结构的各种因素28。特别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参考统计数值的同时必须考虑因子结构与理论结构的匹配程度36。本研究将编制LSSS的体育生活技能8要素37作为理论依据,假设CLSSS的结构中存在8个因子38。经过3轮探索之后,删除了“人际

36、沟通”因子(IC1,IC2,IC3,IC4)以及TM4,最终得到了7因子27个项目。青少年的社会技能被认为是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和谐社会关系的工具39。通过观察在我国文化中修订的社会技能量表,可发现大部分量表中包含了测量人际沟通之意的项目40-41。一项有关体育生活技能的归纳性研究结果也表明,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学习的人际沟通属于社会技能的范畴42。结合这些先行研究,被译为“我能明确地向其他人表达我自己的想法”IC1和“我擅长与他人交流”IC4的确含有与社会技能相同的意义,即如何与他人形成社会关系。因此,在探索因子结构的过程中,IC1和IC4才会与“社会技能”因子捆绑在一起。但是鉴于CLSSS的理论

37、结构,专家团队认为IC1与IC4可能会损害“社会技能”因子的测量稳定性,因此删除了IC1和IC4。由于“人际沟通”因子与“社会技能”因子的测量主题大致相同,故判断7因子的CLSSS在测 量 青少 年 体育生 活技能 方 面 具 有 同 等 效 力。另一方面,“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我会制定一个目标”TM4之意为青少年透过设立目标高效使用时间的能力,但其兼具了时间管理与制定目标的意义,致使TM4同时负载在“时间管理”因子与“制定目标”因子上。由于此结果与理论结构不符,故在“时间管理”因子中删除了TM4项目。随后对7因子27项目的CLSSS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CLSSS 7因子模型的各项拟

38、合指数均达到较好的水平,证明该模型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在外部关联探讨阶段中,分析了CLSSS与C-PABSS之间的相关关系,验证了CLSSS的预测效度。分析结果显示,所有体育生活技能与亲社会行为呈现正向相关。此结果得到先行研究的支持,即在体育PYD的视角下,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发展最终会与亲社会行为产生关联43。反之,尽管大部分体育生活技能与反社会行为-队友表现出负向相关,但与反社会行为-对手却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该结果与实证研究结果23一致,即体育生活技能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更密切的联系。综上,相关分析结果满足预测效度的要求30,也符合先行研究的结果23,43,据此可判断CLSSS

39、具有预测效度28。经过上述阶段,CLSSS最终被验证为7因子27项目,各因子的命名如下:1)将意味主动协助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团队共同目标乐于付出行动的因子命名为“团队合作(TW)”;2)将表示为了完成长期目标通过制定短期目标逐步接近且为之不断努力的因子命名为“制定目标(GS)”;3)将意味有计划地使用时间、总结时间使用情况的因子命名为“时间管理(TM)”;4)将意味主动地观察及调节情绪的因子命名为“情感技能(ES)”;5)将表示主动与他人进行社交活动并且能愉快相处的因子命名为“社会技能(SS)”;6)将意味凝聚团队成员努力成为团队的榜样、激励成员的因子命名为“领导力(LS)”;7)该因子表达了

40、问题发生时冷静的思考、对解决方案的摸索、对最佳方案的决策、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所以将该因子命名为“解决问题及决策”。表3CLSSS与C-PABSS的相关分析结果注:*p0.01,*p0.05亲社会行为-队友亲社会行为-对手反社会行为-队友反社会行为-对手0.62*0.49*-0.23*-0.13因子TW0.59*0.34*-0.14*-0.11GSTM0.54*0.34*-0.19*-0.12ES0.59*0.35*-0.19*-0.15*SS0.60*0.44*-0.14*-0.12LSPD0.61*0.40*-0.08-0.090.64*0.37*-0.23*-0.11439第42卷湖北体育

41、科技第5期4结论本研究显示,CLSSS在测量我国定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青少年的体育生活技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修订CLSSS不仅是为实现我国体育强国事业的一次努力,也是我国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领域中的一次新尝试。最终,CLSSS由团队合作、制定目标、时间管理、情感技能、社会技能、领导力、解决问题与决策7因子27项目构成,可作为测量我国定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青少年体育生活技能水平的工具。参考文献:1LERNER R M,FISHER C B,WEINBERG R A.Toward a science forand of the people:Promoting civil society thr

42、ough the application ofdevelopmental scienceJ.Child development,2000,71(1):11-20.2刘波,王松,陈颇,等.当前体教融合的研究动态与未来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1):10-17.3汪晓赞,杨燕国,孔琳,等.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发展战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3):6-12.4HOLT N L,DEAL C J,Pankow K.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sportM.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2020:

43、429-446.5CRONIN L D,ALLEN J.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Life Skills Scale for Sport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17(28):105-119.6HOLT N L,SEHN Z L,Spence J C,et al.Physical education andsport programs at an inner city school:Exploring possibilities forpositiveyouthdevelopmentJ.Ph

44、ysicalEducation&SportPedagogy,2012,17(1):97-113.7HOLT N L.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SportM.London:Routledge,2016:1-5.8HAMILTON S F,HAMILTON M A,PITTMAN K.Principles for youthdevelopmentJ.The youth development handbook:Coming of age inAmerican communities,2004(2):3-22.9HOLT N L,JONES M I.Fut

45、ure directions for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nd sport researchM.London:Routledge,2007:136-146.10PIERCE S,GOULD D,CAMIR?M.Definition and model of life skillstransfer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017,10(1):186-211.11LIM T H,JANG C Y.The application and its effect of life

46、skills pro-gram in sportJ.Kor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2017,28(3):577-591.12 曹京华,朱寒笑.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价值,机制及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20,38(4):45-50.13DANISH S,FORNERIS T,HODGE K,et al.Enhancing youth devel-opment through sportJ.World leisure journal,2004,46(3):38-49.14GOUDAS M,GIANNOUDIS G.A team-sports-based

47、 life-skills pro-gram in a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xt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8,18(6):528-536.15DANISH S J,FORNERIS T,WALLACE I.Sport-based life skillsprogramming in the schoolsJ.Journal of Applied School Psycholo-gy,2005,21(2):41-62.16LIM T,KWON O J,BAE J.Conceptual Model of Life Skills Transf

48、erin SportJ.Kore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2021,32(4):509-521.17GOULD D,CARSON S.Life skills development through sport: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exercise psychology,2008,1(1):58-78.18HODGE K,DANISH S,MARTIN J.Develop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life

49、skills interventionsJ.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2013,41(8):1125-1152.19GOUDAS M,GIANNOUDIS G.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a life-skills program in a physical education contextJ.Hellenic Journal ofPsychology,2010,7(3):315-334.20HARDCASTLE S J,TYE M,GLASSEY R,et al.Exploring the per-ceived effectiven

50、ess of a life skills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high-performance athletesJ.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2015(16):139-149.21WEISS M R,BOLTER N D,KIPP L E.Evaluation of The First Tee inpromoting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Group comparisons and longi-tudinal trends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