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主备人:曹云飞 辅备人:陈建军等 日期:2011年 9 月6 日课题 紫藤萝瀑布 宗璞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 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流程学 习 内 容备 注自主预习交流展示我的课堂我做主一 1字词积累运用(l) 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 )忍俊不禁( ) 伫立( )挑逗( )仙露琼浆( )( ) 盘虬卧龙(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2、 迸溅: 稀落: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3)语言运用:请以“生活”为话题,仿照例句进行仿写。例句: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弹奏出多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座北极星牌大钟,上紧发条,便会使人获得浓缩的生命。仿句:生活是 。(4)请学生用楷书把“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抄写三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 2.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学生答,师做适当补充)并明确写作背景3.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本文讲述了什么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4. 学生活动讨论: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
3、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二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读后讨论: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b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C 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流程学 习 内 容备 注达标测评拓展延伸相信自己,我能行 三.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后,你对本文的内容、语句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请列出,我们共同解决(生提问或师引导学生提问,培养其主动探究的习惯,生答或师点拨,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 1第1自然段,思考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2看了这流动的花瀑,欢笑的花穗,生长的花朵,作者被深
4、深地感染了。她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3提问: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4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6“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这是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阅读全文,分别说说作者“停住”和“加快” 脚步的原因。 7.本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收获与困惑有反思方能进步 七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主备人:曹云飞 辅备人: 陈建军等 日期:2011 年 9月6日课题紫藤萝
5、瀑布 宗璞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2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3 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流程 学 习 内 容备 注自主预习交流展示一、检查巩固1.检查字词(听、写训练),默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找学生到黑板上默写) 2找两位同学回答第一课时的“拓展延伸”练习(重点谈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3.提问: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a.比喻: b.
6、拟人 2.提问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学会赏析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教师引导,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赏析三步法:找修辞、说好处、品意味。1 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2 借景抒情写法的运用: (举例) 流程学 习 内 容备 注达标测评拓展延伸相信自己,我能行一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 一般来讲可以有如下几个: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第五,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感触,作为积累,不仅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提高作文水平,也能让自己从无数的感悟中领会生活的真谛,从而成为生活的主人。也可将其视为心灵的成长历程二.体会文章写景的好处,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 收获小结: 收获与困惑有反思方能进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