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第二课 (章节) 第( 1 )课时课题运动的快慢教材简析本课在引导学生如何判断物体运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测量与排序、观察与分析认识运动的两个属性,即速度和方向。教材用较多证据和资料,以测量活动和分析活动为首尾相接的主线,展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学生认识到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揭示什么是运动的速度。第二部分,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测量走路的速度。第三部分,引导学生认识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第四部分,指导学生识别缓慢运动。学情分析刚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
2、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三年级的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激发和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由于受年龄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学校某些老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这更需要我们科学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2.会测量走路的速度。3.知道运动方向也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方面之一。4.知道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在缓
3、慢运动。5.会使用秒表。重难点分析重点:知道速度是指单位之间内通过的距离。难点:会测量运动的速度。教与学准备刘翔的视频、秒表、米尺、台风警报视频。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1.出示图片。提问:图中的伙伴们再干什么?2.猜一猜,谁移动的快? 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他们进行的距离和时间,因此无法判断他们移动的快慢”3.提问: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必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板书:运动的快慢)二、新课学习1.讲解“在进行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多少”(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要指定一段距离,让他们进行比赛。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比赛的录像。(播放刘翔比赛录像)(2)讨论:知道这是什么比赛吗?
4、 在决赛汇总,刘翔以12秒91获得了冠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获得亚军,他的成绩是13秒18;古巴选手加西亚第三名,他跑出了13秒20的成绩。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的呢?(时间的多少)(3)讨论:由此看来,要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必须知道些什么?(4)小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进行一定距离所需要时间的多少进行判断。(同样距离的情况下,时间越少,运动越快)2.讲解“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进行距离的长短”(1)引入: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同时我们也知道,在我们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2)你能给下列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排序吗?3.测算
5、运动的快慢与距离、时间的关系。(1)讲述:刚才在排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行走的速度是5千米/小时,你想自己验证一下吗?(2)讲述:书本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实验方案,你能读懂这张表格吗?(3)讨论测量要求: 从表格中知道用不同速度的步伐走同样的距离5米。 学生示范正常步伐与慢一些的步伐。 测量时间我们可以用秒表。(学习秒表的使用方法) 知道怎样计算速度(用距离除以时间) 除了这样测算行走的速度外,我们还可以这样做,这张表与第一张表有什么不同? 测量时卷尺的使用。(4)分小组活动。(5)汇报结果,得出结论。(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4.知道如何判断缓慢运动的物体。(1)引入:指甲在运
6、动吗?你有办法测出它的生长速度吗?(2)生活中还有很多像指甲生长这样运动缓慢的物体,你有办法计算出小苗生长的速度吗?5.总结:今天,我们讨论了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它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6.说明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1)这是一张气象卫星云图,是2005年台风“卡努”运动走向图。(2)交流问题: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了什么?为什么?(3)小结:物体的运动速度除了包括距离和时间这两个重要因素外,还包括物体运动的方向。(板书:方向)媒体使用播放刘翔比赛视频板书设计运动的快慢1. 运动速度2. 速度与时间和距离有关。3. 物体运动的方向。作业布置与设计无教学反思学情反馈:存在问题:解决办法:主备人于文婷教案来源教参审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