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了解诗的内容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体会诗意。
合作预习
1、 了解作者
你了解诗人什么?
2、 合作交流
“安史叛年十年残暴,每到一处就抢掠民财,烧毁房屋,甚至把杀人当作儿戏,叛军进入长安后,大抢3天,长安成了一片火海。”—《中华上下五千年》
从这个资料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课堂互动
一、预习检测(小组校对)
①自由读,要求标上拼音,读准字音。
蓟( )北 涕( )泪 漫( )卷( )
襄( )阳 洛( )阳 纵( )酒 衣裳( )
指名读书,正音。
②小组合作,相互说一说下列词的意思
涕泪 却看 妻子
漫卷 喜欲狂 纵酒
青春 还 即从
二、学诗
1.情景导入(揭示课题)投影片
2.认真读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题是什么意思呢?
闻: 官军: 收: 河南河北: 相3.对于杜甫来说,这是怎样一个消息? ,
自由读诗,你从诗中哪里看出,在诗中圈出来。
朗读这个词,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5.合作交流
诗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这种心情?
小组合作交流朗读相关句子,体会情感。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样迫不及待想赶回家乡,不由让我想起李白写的一句诗“ ”
三、 拓展学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杜甫流离他乡,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一天,可在这漫长的7年多时间里,杜甫无时无刻的都在盼望着,也写下了许多诗!其中有一首《春望》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你能说说杜甫此时的心声吗?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
四、 课外阅读
杜甫的一生写了许多的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多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生活。因此,他大部分的诗风格深沉,旋律悲壮。课外可以搜集他的诗,自己品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