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蒲柳人家》导学稿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重要的字词。
2.体会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欣赏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4.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学习重点】
1.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中所表现的劳动人民淳厚朴实的人情美。
2.品味本文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学习难点】
体会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走近作者及作品
刘绍棠,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作品熏染。擅长 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浓郁的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作品有短篇:《 》《中秋节》;中篇:《 》《 》(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二等奖);长篇:《春草》《京门脸子》等。
代表作《蒲柳人家》,发表于1980年,曾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起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北运河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晌午( ) 腌臜( ) 戏谑( ) 抡圆( ) 隐匿( )
嘬着( ) 噘( ) 名讳( ) 荣膺( ) 痱子( )
驾驭( ) 坍塌( ) 筵席( ) 如坐针毡( )
断壁残垣( ) 呱呱坠地( ) 驿道( )
2.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对应的成语:
①称赞医生医道高明,一出手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 )
②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 )
③指家庭亲人团聚的欢乐。 ( )
④过分的斟酌字句。 ( )
⑤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 )
⑥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
⑦比喻整个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 )
3.整体感知:选文部分主要写了几个人?初读文章,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觉得他(或她)是怎样一个人?
【目标导学】(展示本课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教师叫号抽查预习情况——实物投影展示抽查的预习作业)
【合作探究】
探究活动1:这篇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 ?爷爷为什么号称“何大学问” ?(仔细阅读课文,从文中筛选信息)
探究活动2:文中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两个人物的性格?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例句——性格)
探究活动3:仔细品味下面几段文字,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如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语段加以体会。
(1)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2)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3)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小结本文的语言特点:
同类作品导读
1.这个村庄叫细柳营,村东北运河,村西京津公路,方圆左右一片肥田沃土,可就是守着青山没柴烧,怀抱金盆讨饭吃,跟穷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河边绿柳垂杨,杂花生树,远瞧近看,风景如画。然而,绿柳垂杨中掩映着一户人家,三间泥棚茅舍,半围坍倒篱墙,二里外就望得见三丈高的穷气,却又大煞风景。
——刘绍棠《蛾眉》
2.茶峒山城只隔渡头一里路,买油买盐时,逢年过节祖父得喝一杯酒时,祖父不上城,黄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备办东西。到了卖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边,总把这些东西说个半天。那里河边还有许多上行船,百十船夫忙着起卸百货。这种船只比起渡船来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不容易忘记。
——沈从文《边城》
【达标检测】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烟囱(cōng) 蓬蒿(hāo) 到了儿(liǎo)
B.勒令(lè) 隐匿(nì) 坍塌(tān)
C.戏谑(xuè) 害臊(sào) 荣膺(yīng)
D.筵席(yàn) 礼聘(pìn) 驿道(yì)
2.用短线把相对应的项连接起来。
出人头地 途中临时休息。
打尖 用命令的方式强制人做某事。
熏陶 超出一般人。
勒令 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等逐渐产生好的影响。
3.选词填空。
①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__,他们只当耳旁风。(斥责 辱骂 断喝)
②一阵风__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奔下 冲下 跑出)
③何满子的爷爷,__已不可考。(姓名 名讳 大号)
九年级语文下 6 《蒲柳人家 》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