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反思资兴市第二完全小学:陈吉湘三角形边的关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30至31页“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征,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在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通过对实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从中发现和归纳结论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问题引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促进每一位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一、让学生体验真实有效的探究过程。教材是贯彻课程标准理念、内容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在教学中,教师得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能灵活地处理和使用教材,进而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现实、有趣和富有挑战性。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提供限定的四组小棒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摆搭,然后照例比较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得出结论。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课始,通过第一轮画三角形比赛,既复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轮通过动手用三根吸管围三角形(有的能围成,有的围不成),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进而由学生
3、自主地提出了“怎样的三根吸管能围成三角形”的研究问题。接着,引导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初步感悟到:“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的规律;最后,运用得出的规律,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环节:给两根长度分别为cm 和cm的小棒配一根适当长度的小棒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它的结果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一个数值范围,由于小棒有一定的粗细,很多学生在实践操作时会产生配cm的小棒也能围在三角形的“误解”,此时,抓住学生生成的性的问题进一步探究,既完善了规律,又分散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整节课教学过程的推进是随着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学生思维发展的轨迹来进行的,知
4、识的可信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探究过程显得真实而自然。二、动手操作后的反思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操作活动本身而言,数学课更加重视操作活动后的反思和交流。本节课,教师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这三根吸管围不成三角形?”、“怎样的三根吸管能围成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应在哪个取值范围内?”,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行质疑。这样,学生能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完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认知产生飞跃。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三角形边的关系比较抽象,而且在动手操作时,很容易产生误差。
5、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能把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机的呈现出来,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验证“当较短的两根小棒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能否围成三角形的猜想时,学生意见不一,因为小棒是圆形的有一定的粗细,所以在围三角形时很容易产生误差,误导学生。如果简单地用“这有误差”来解释,学生恐怕还不会信服。于是利用动态的电脑媒体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明白当较短的两根小棒的端点搭在一起时,他们就与第三条线段完全重合了,围不成三角形,直观形象地突破了难点。接着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只要把较短的小棒换长点的或把最长的一根换短一点的便可以围成三角形,由此可看出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已经非常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