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主干知识小专题复习策略所谓的主干知识是指能反映地理学科主要面貌或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具有相对集中和系统性强的特点。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主要包含有: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近年来的文科综合中的地理试卷,由于受到试卷长度和考试用时的限定,在考查的知识面上,一是试卷既不追求知识点的全面覆盖,也不追求章节的高覆盖率,这似乎已成为地理高考命题的“潜规则”。二是主干知识始终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且常考常新,近年来有些知识在试卷中
2、的复现率很高,也说明了主干知识在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这些主干知识,我们可以采用以采用构建主题化的块状知识系统的复习策略,以小专题的方式,化整为零逐个突破,把握了这些主干知识,就能在复习备考中达到举纲张目的复习效果。一、自然地理小专题复习建议五大自然规律构成了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始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候类型与成因分析、洋流的地理意义、自然带的垂直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成等成为高考的常考点。自然地理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其系统性、规律性很强,复习重在弄清地理概念,理解地理原理和规律,注重知识之间的结构与内在联系,做到灵活应用。通过
3、小专题掌握五大自然规律,突出主干知识,是备考的有效策略和方法。表一:自然地理五大规律的小专题复习建议自然规律考纲要求知识体系考点扫描小专题建议地球运动规律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的规律和地理意义。2地球公转的规律和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1判断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或绘制晨线或昏线;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日期、节气或季节。3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季节性地理现象的分析判断。4时间(日出日落时刻、昼夜长短、区时等)计算。5正午太阳高度计算与应用(楼间间距或楼高、太阳能热水器等)。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2时间的计算与应用。3日照图的判读与应用。4昼夜
4、长短的计算与判断等。大气运动规律1大气的受热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4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主要气象灾害等。1大气的热力作用、热力环流的形成,风的形成。2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4气候类型特点、分布与成因。5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台风、寒潮、旱涝等气象灾害。1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运用。2气候统计资料图表的判读与运用。3大气环境问题与气象灾害成因、特点、危害分析。1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海陆风、城郊热力环流)的形成。2气候类型判断与运用。3天
5、气系统的特点。4全球大气环境问题。5气象灾害与防御。水体运动规律1水循环的过程与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水循环的成因、环节、类型及其地理意义。2河流补给类型。3地下水及其利用保护。4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河流径流变化曲线图的判读与运用。2等潜水位线图的判读与运用。3海水等水温线图、等盐度线图的判读与运用。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1河流补给类型。2等潜水位线图。3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壳物质运动规律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1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3板块构造学说。4外力作
6、用与地貌。5地壳物质循环。1地质剖面图判读。2地貌景观图的判读。3等震线图的判读。4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分析。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3板块构造学说。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1非地带性现象成因分析。2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判断与成因分析。3垂直地带性规律与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关系。4山地基带、林线、雪线等判断与分析。1自然带非地带性。2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二、人文地理小专题复习建议四大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也是人文
7、地理高考的永恒中心。高考试题常常围绕这些人文地理核心主干知识以“中心问题”的形式呈现,突出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与自然地理相比,人文地理相对容易,但内容具有“广”、“散”、“杂”的特点,系统性、条理性较差,学习时很难抓住重点和主干。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复习可以小专题复习为宜,采用知识结构法对主干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尤其要以典型区域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掌握分析方法,并迁移到其他案例的分析。表二:人文地理四大区位理论的小专题复习建议区位理论考纲要求知识体系考点扫描 小专题建议农业区位理论1农业
8、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农业的区位选择。2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3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农业区位条件分析。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种植园农业等)的特点及其区位条件分析。1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区位选择。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理论1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2工业地域的形成。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4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工业区位条件分析。2典型
9、传统工业区(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太平洋工业地带、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区位条件分析。3典型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九州、印度班加罗尔等)区位条件分析。1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区位选择。2主要工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城市区位理论1城市区位因素;2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3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4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1城市区位因素。2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3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4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1某地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分析。2城市的空间结构(住宅
10、区、工业区、商业区)及其形成原因。3等地租线图的判读与运用。4城市化(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的过程和特点分析。1城市区位选择与区位因素。2城市的空间结构。3城市化。交通区位理论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与比较。2典型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车站、港口、机场)、线(铁路线、公路线)的布局与区位因素分析。3城市交通网的布局与区位因素分析。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2典型交通运输网中的线(青藏铁路、京九铁路、武广高铁、京沪高铁等)的布局与区位因素分析。三、区域可持续
11、发展小专题复习建议人地关系是地理科学的永恒主题,也是地理科高考的永恒主题。“必修3”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并运用到一定区域的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它能有机整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知识,是重建知识体系最好的切入点。区域地理背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而区域地理背景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与途径的分析都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的知识、原理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复习时,要依据考纲要求,以典型案例为对象设置小专题,有机结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原理和方法进行区域综合分析,并迁移分析中
12、国和世界的其他案例,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复习效果。表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论题主要论题考纲要求典型案例中国案例世界案例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西南地区的石漠化;华北平原的盐碱化;南方丘陵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中亚和非洲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和土地盐碱化;非洲、南美、东南亚热带雨林的开发保护。流域开发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美国田纳西河的综合开发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或支流等流域的开发。亚马孙河、湄公河、则果河、尼罗河、莱茵河或支流等流域的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
13、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藏南谷地等区域的农业发展。美国、澳大利亚、西欧、印度、日本、埃及、阿根延等农业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国山西能源资源开发东北和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南岭有色金属等地矿产开发。鲁尔区的煤、英格兰中部的煤、西亚及中亚石油等地矿产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苏南地区等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等。美国东北部、印度东北部、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西欧等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资源跨区域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的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世界石油和铁矿贸易、世界粮食贸易、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等。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东亚产业转移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首钢迁往曹妃甸、我国沿海产业内迁等。发达国家产业迁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等。地理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既是复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通过小专题就能化解难点,突出重点,从而大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