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2高中化学-2.3.2-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2.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69179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2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化学-2.3.2-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高中化学-2.3.2-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A组——双基达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的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化学能与光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能可与热能、光能、电能等相互转化;燃烧就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放热反应有的也需要加热。 答案: C 2.(2011·宁波高一质检)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B.煤燃烧时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 C.原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变成光能 解析: 白炽灯工作时,并不是电能全部变成光能,而是大部分电能转化成光能,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 D 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 D.不使电池中泄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解析: 废电池的危害主要是所含的重金属离子能引起水和土壤污染。 答案: C 4.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 B.负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减小 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 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 解析: 铁片、银片用导线连接起来插入稀盐酸中形成原电池,其中铁片做负极,银片做正极,溶液中的H+在正极(Ag片)上得到铁提供的电子生成H2,而铁片上的铁失电子生成Fe2+,此时,Cl-移向负极。因此负极附近Cl-浓度增大,正极附近Cl-浓度减小,而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 答案: D 5.两种金属A与B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A是正极。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A的金属性强于B B.电子不断由A电极经外电路流向B电极 C.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D.A的金属活动性一定排在氢前面 解析: 两种金属构成原电池时,一般是活泼金属做负极,不活泼金属做正极,电子由负极B经外电路流向正极A,在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做正极的金属活动性可以排在氢前面也可以排在氢后面,只要比负极金属不活泼即可。 答案: C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双选)(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用铜片作正极,铁片作负极,CuSO4作电解质溶液形成原电池,结果铁片上有铜析出,铜片溶解 C.把铜片插入FeCl3溶液中,铜片上有铁析出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几滴CuCl2溶液,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 解析: B中铁溶解,溶液中的Cu2+在正极Cu片上得电子而析出Cu,故B不正确;C中Fe3+得电子只能生成Fe2+,而不能生成铁。 答案: BC 7.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A)NaOH+HCl===NaCl+H2O (B)Zn+CuSO4===ZnSO4+Cu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 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 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及其电解质溶液的名称:正极:________、负极:________、电解质溶液:________。 解析: 由于原电池的实质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只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对于:Zn+CuSO4===ZnSO4+Cu,Zn失去电子做原电池的负极,Cu2+得到电子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为活泼性比Zn弱的导电固体材料,如Cu、Ag、石墨等。 答案: (1)(A)不能;(B)能 (2)(A)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 (3)铜(银、石墨等) 锌 硫酸铜溶液 8.如图所示,组成一种原电池。试回答下列问题(灯泡功率合适): (1)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灯泡________(填“亮”或“不亮”,填“亮”做①题,填“不亮”做②题)。 ①若灯泡亮,则Mg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灯泡不亮,其理由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溶液为NaOH(aq)时,灯泡________(填“亮”或“不亮”)。 解析: 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镁、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但由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因此镁为原电池的负极,铝为正极;当电解质溶液为NaOH(aq)时,由于铝和NaOH(aq)反应,而镁不反应,因此铝为原电池的负极。可见,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答案: (1)亮 Mg―→Mg2++2e- 2H++2e-―→H2↑ (2)亮 B组——能力拔高 9.(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证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他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B.铁、铜与氯气反应分别生成FeCl3、CuCl2 C.铜片置于FeCl3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 D.铁片、铜片分别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铜片无气泡 E.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 (2)请你另设计一个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实验。要求: a.此方案的原理不同于上述任一合理方案; b.绘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需的药品; c.写出实验过程中的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解析: (1)A中铁置换铜可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B中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数目的多少与金属性无关;C只能说明还原剂铜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Fe2+的还原性强,不能说明金属性铜比铁强;D中铁片能置换氢气,而铜片不能,可说明金属性铁比铜强;E中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与金属性强弱无关。 (2)可利用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性比正极强说明。 答案: (1)A、D (2) 铁棒溶解,铜棒变粗 10.由铜、铁片和200 mL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若铁片发生电化学腐蚀,则当铜片质量增加了12.8 g,硫酸铜恰好全部作用完,试计算: (1)铜片质量增重了12.8 g,消耗了多少克铁? (2)有多少个电子通过了导线? (3)200 mL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析: 分析本题中的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电极反应分别为负极:Fe―→Fe2++2e-,正极:Cu2++2e-―→Cu2+,电池总反应为Fe+Cu2+===Fe2++Cu。由题意知Cu片增重12.8 g,即为=0.2 mol,可设消耗的铁的物质的量为x,CuSO4溶液中Cu2+物质的量为y,则有: Fe+ Cu2+ === Cu + Fe2+ 1 1 1 x y 0.2 mol 解得x=0.2 mol,y=0.2 mol 则消耗Fe的质量为0.2 mol×56 g·mol-1=11.2 g,通过的电子为0.2 mol×2=0.4 mol。即为0.4 mol×6.02×1023=2.408×1023个,CuSO4的物质的量为=1 mol·L-1。 答案: (1)11.2 (2)2.408×1023 (3)1 mol·L-1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