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6567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5卷 第2期2 0 2 3年6月 延 边 大 学 农 学 学 报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J o u r n a l o fY a n b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4 5 N o.2 J u n.2 0 2 3收稿日期:2 0 2 2-1 2-1 2 基金项目:延边大学2 0 2 1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Z D 2 0 2 1 0 1 8)作者简介:彭小菊(1 9 9 8),女,广东湛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地理学。通信作者:金石柱(1 9 6 8),男(朝鲜族),吉林汪清人,教授,博士,

2、E-m a i l:j i n s z y b u.e d u.c n文章编号:1 0 0 4-7 9 9 9(2 0 2 3)0 2-0 0 9 1-1 2 D O I:1 0.1 3 4 7 8/j.c n k i.j a s y u.2 0 2 3.0 2.0 1 4“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彭小菊,金石柱*(延边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吉林 延吉1 3 3 0 0 2)摘要: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为了合理规划“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区布局,本研究利用G I S空间统计和分析工具,应用地理探测器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

3、析了两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区呈现集聚型分布,且在新三大地带和省际之间分布不均衡,形成了五个高密度核心区和两个微型核心区;2)校区数量的增加可以降低集聚程度,而一流学科数量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分布中心产生更大影响;3)人口密度和第三产业占G D P比重是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密度的主要驱动因素;4)地理探测器的结果显示,人口密度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差异具有显著影响,并且解释能力较强,第三产业占G D P比重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对于优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校区布局、提升建设策略以

4、及其他高校申请下一轮“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G I S空间统计;核密度估计;多元线性回归;地理探测器中图分类号:TU 9 8 4.1 4 文献标识码:A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 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o f“d o u b l e f i r s t-c l a s s”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e sP E NGX i a o j u,J I NS h

5、i z h u*(G e o g r a p h ya n dO c e a nS c i e n c e sC o l l e g e,Y a n b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Y a n j iJ i l i n1 3 3 0 0 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sa n i m p o r t a n tn a t i o n a l s t r a t e g yf o r i m p r o v i n gt h eq u

6、 a l i t yo f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a n d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o f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nC h i n a.I no r d e r t oa s s i s t i nt h e r a-t i o n a l l a y o u to f c a m p u s l o c a t i o n sf o r“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7、i o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t h i ss t u d yu s e dG I Ss p a t i a l 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da n a l y s i st o o l s,a n de m p l o y e dg e o d e t e c t o ra n dm u l t i p l el i n e a r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e st oe x a m i n e t h e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h a r a c t

8、 e r i s t i c sa n d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o ft w ob a t c h e so f“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e s.T h es t u d yf o u n dt h a t:1)T h es p a t i a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i o

9、nu n i v e r s i t i e sc a nb ec l a s s i f i e da sa g g l o m e r a t i v e,w i t hu n e v e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i nt h en e wt h r e em a j o rz o n e sa n di n t e r-p r o v i n c i a la r e a s,f o r m i n gf i v eh i g h-d e n s i t yc o r ea r e a sa n dt w om i n i-c o r ea r e a s;2)T

10、 h e i n c r e a s e i nt h en u m b e ro f c a m p u s e sc a nr e d u c e t h ea g g l o m e r a t i o nl e v e l,a n dt h en u m b e ro ff i r s t-c l a s sd i s c i p l i n e sh a s ag r e a t e r i m p a c t o n 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e n t e r o f“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11、t r u c t i o nu-n i v e r s i t i e s;3)T h ed o m i n a n td r i v i n gf a c t o r s f o rc a m p u sd e n s i t yo f“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延 边 大 学 农 学 学 报第4 5卷 v e r s i t i e sa r ep o p u l a t i o nd e n s i t ya n d t h e r a t i oo f t e r t i a r y i n

12、 d u s t r i e s t oG D P;4)T h e r e s u l t so f t h eg e o d e t e c-t o r a n a l y s i s s h o wt h a t p o p u l a t i o nd e n s i t yh a s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i m p a c t a n dh i g he x p l a n a t o r yp o w e r o n t h e s p a t i 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o f“D o u b l eF i r s

13、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e s,a n dt h er a t i oo ft e r t i a r yi n d u s-t r i e s t oG D Pi sa n i m p o r t a n t 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i nt h es p a t i a l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o f t h en e x tr o u n do f“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14、s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e s.T h ef i n d i n g so f t h i sr e s e a r c hh a v es i g n i f i c a n t i m p l i c a t i o n sf o ro p t i m i z i n g t h e s p a t i a l l a y o u t o f c a m p u s a r e a s f o r“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i

15、o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e n h a n-c i n g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s t r a t e g i e so f t h e s e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p r o v i d i n gr e f e r e n c e sf o ro t h e rc o l l e g e sa n du n i-v e r s i t i e s i nt h e i ra p p l i c a t i o nf o r t h en e x t r o u n do f“D o u b

16、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K e y w o r d s:“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e s;G I Ss p a t i a ls t a t i s t i c s;k e r n e ld e n s i t ye s t i m a t i o n;m u l t i p l e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 n;g e o d e t e c t

17、 o r.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 0世纪9 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通过实施重点建设1 0 0所左右高等学校的“2 1 1工程”、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 8 5工程”等重点建设。2 0 1 5年1 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这是继“2 1 1工程”“9 8 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2 0 1 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印发 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共1 4 0所。其

18、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4 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 5所,一流学科共计4 6 5个(含自定学科)。2 0 1 8年8月,3部门印发 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 的通知,指出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核心,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1。2 0 2 2年1月,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同年,教育部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3,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相较于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新一轮“双一流”共有建设高校1 4 7所,涉及9 6个教育部一级学科;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新增了

19、7所高校和部分高校中的学科;调整了部分学科;公布警示了部分高校部分学科等。无论是原则、名单还是方案,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都对中国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4。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5-6。“双一流”大学既是我国高校的杰出代表,也是高水平学术成果发表的重要来源,对“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7-8。近年来,关于高校空间布局特征的研究持续升温。由于选取的研究区域范围、评价指标及时间跨度不同,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9。现有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 分 布 的 研 究,既 有 从 区 域1 0、城 市 群1 1、省级1 2、城

20、市1 3、县 域1 4不 同 层 面,也 有 从 师 生比1 5、专 职 教 师 数1 6、高 校 数1 5-1 6、在 校 大 学生1 3-1 6、生均经费1 7、校均学生规模1 8等不同指标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在方法上,主要采用空间基尼系数法1 9、聚类分析法2 0、G I S可视化方法1 5等不同方法对高等教育分布格局进行测度。以往这些研究多从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空间配置视角展开,忽略了优质高等资源的校区空间配置,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分布带来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双一流”建设以来,学者们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理念2 1-2 2、实践2 3、评价2 4等方

21、面的探讨颇为集中,对“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重点高校区域分布2 5的研究虽有一定数量,但“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分布特征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影响因素2 6方面,学者们主要分析经济与文化2 6、历史与政治2 7、自然地理条件2 8因素对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影响,而很少考虑“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在地理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双一流”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动力和契机,并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引领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双

22、一流”建设高校校区作为最主要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承载地,其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整体配置状况。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未来高校校区的空间合理布设、“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一流大29 第2期彭小菊,等:“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策略、其他院校入选下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此,该研究拟以两轮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为切入点,采用G I S空间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其经济和社会因素。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 数据来源该研究

23、对2 0 1 7年1 2月教育部官网(h t t p:/www.m o e.g o v.c n/)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和2 0 2 2年2月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开展研究。“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有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双一流”建设高校官方网站,第一轮的校区数量统计是2 0 1 7年9月以前已正式建设完成并招生的校区数量,第二轮则是以2 0 2 2年9月作为时间界限,共收集到2 0 1 7年9月为止的校区3 3 6个,2 0 2 2年9月为止的校区3 6 6个。该研究采用的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来源于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h t t p:/www.d

24、s a c.c n/),统计数据来自2 0 2 2年中国统计年鉴,该文的研究数据及范围均不包含港澳台高校的校区。1.2 研究方法1.2.1 最近邻指数最近邻指数(N e a r e s tN e i g h b o rI n d e x,NN I)是用来判断要素在一定区域内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的指标2 9,NN I表示平均观测距离与预期平均距离之间的比率3 0。根据最近邻指数计算公式3 1,R为最邻近指数。当R1时,表示均匀性分布,当R1时,表示聚集性分布,当R=1时,表示随机性分布。NN I可用于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集散特征。1.2.2 核密度估计核密 度 估 计 法(K e

25、r n e lD e n s i t y E s t i m a t i o n,K D E)是通过考察研究区域内样本点密度的空间变化来研究样本的分布特征,其结果可以识别并表示样本在研究区域内的集聚与分散情况3 2。K D E常用于可视化点数据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揭示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局部特征,也可反映要素的集聚和扩散程度。该研究主要借助K D E来反映“双一流”建设高 校校区的空 间密度 特 征,计 算 公 式 如下3 3。fn(x)=ni=1k(x-xih)n h,(1)式中:设定x1,xn是从分布密度函数为f的总体中抽取的独立同分布样本,估计f在某点x处的值为fn(x);k()为核函数

26、;h为带宽;x-xi为估计点x到样本xi处的距离。1.2.3 标准差椭圆标准差椭圆(S t a n d a r dD e v i a t i o nE l l i p s e,S D E)是一种衡量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空间统计技术3 4。S D E包含平均中心、方位角、短轴、长轴等4个要素,平均中心表示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相对位置,方位角表示发展的主趋势方向,长轴代表地理要素在主趋势方向上的离散程度,短轴代表地理要素在次要方向上的离散程度。S D E可以从多重角度揭示“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演化过程。1.2.4 多元线性回归该研究尝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来探讨“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密度与经济

27、和社会因素的数量关系,确定影响校区密度的主导因素,并借助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共线性诊断,剔除多余因子,构建优化的线性回归模型3 5。1.2.5 地理探测器地理探测器3 6是用于探测地理要素的空间异质性以及揭示其背后驱动作用因子的一种新的统计学方法,该研究利用地理探测器提取“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分异的主导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其模型构建如下。q=1-ki=1nihi2n h2,(2)式中,q代表“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的探测力值;n为样本数;k为影响因素的类别;ni、hi2分别为i层样本量及方差。q取值区间为0,1,q值越大说明探测因子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格局的影

28、响力度越大,反之则越小。2“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集散、密度、演变特征3个方面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分布特征。2.1 空间集散特征1)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数量进行统计(表1)。从新3大地带3 7来看,东北及东部沿海、中部及近西部、远西部地区的第1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数量占比分别为6 6.3 7%、2 9.4 6%和4.1 7%,第2批的占比为6 6.9 4%、2 8.9 6%和4.1 0%。由此可知,“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在新3大地带的分布39延 边 大 学 农 学 学 报第4 5卷 差异巨大,我国优质高等教育带间分布不均衡的现象突出。2)为更直观地看出“双

29、一流”建设高校校区集散特征,对其进行可视化(图1),可以看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集中了“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大多数,空间上表现出东多西少的聚集分布。值得注意的是,经相关研究3 7可知,中部及近西部地带是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约占5 3.1%,但“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数量平均占比只有2 9.2 1%,是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占比的4/9,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3)从省级的角度分析同一地带的校区数量分布,例如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第2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北京(6 5个)、江苏(4 3个)、上海(3 8个)、广东(2 8个)的数量较多;而黑龙江(4个)、海南(3个)、河北(2个)的数量较少,

30、由此可以看出,“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数量的省际差异非常显著,带内聚集性强。表1“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数量统计T a b l e1 S t a t i s t i c so nt h en u m b e ro f“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e s新3大地带省份 数量/个第1批第2批占比/%第1批第2批增加值/个 增加值占比/%东北及东部北京市6 36 51 8.7 52 6.5 323.3 3沿海地带江苏省3 94 31 1.6 11 7.5 546.

31、6 7上海市3 63 81 0.7 11 5.5 123.3 3广东省1 82 85.3 61 1.4 31 01 6.6 7山东省1 21 43.5 75.7 123.3 3辽宁省1 11 13.2 73.0 100浙江省1 11 13.2 74.4 900天津市1 01 02.9 84.0 800吉林省892.3 83.6 711.6 7福建省671.7 92.8 611.6 7黑龙江省441.1 91.6 300海南省330.8 91.2 200河北省220.6 00.8 200小计2 2 32 4 56 6.3 76 6.9 42 23 6.6 7中部及近四川省2 12 26.2 56

32、.0 111.6 7西部地带陕西省1 81 85.3 64.9 200湖北省1 21 33.5 73.5 511.6 7湖南省1 21 33.5 73.5 511.6 7安徽省882.3 82.1 900河南省671.7 91.9 111.6 7重庆市661.7 91.6 400山西省250.6 01.3 735.0 0贵州省330.8 90.8 200江西省330.8 90.8 200宁夏回族自治区330.8 90.8 200甘肃省220.6 00.5 500云南省220.6 00.5 500广西壮族自治区110.3 00.2 700小计9 91 0 62 9.4 62 8.9 671 1.

33、6 7远西部地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61.4 91.6 411.6 7西藏自治区441.1 91.0 900内蒙古自治区330.8 90.8 200青海省220.6 00.5 500小计1 41 54.1 74.1 011.6 7总计3 3 63 6 61 0 01 0 06 01 0 049 第2期彭小菊,等:“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注: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局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为G S(2 0 1 9)1 8 2 2号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下同。图1“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F i g.1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34、b u t i o no f“D o u b l eF i r s t-C l a s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e s 为进一步分析“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与我国其他不同阶段重点建设高校的集散差异,利用A r c G I S软件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建设高校及“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进行平均最邻近指数分析。由表2可知,显著性水平P值为0,均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而且最邻近指数R均小于1,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形态。从不同阶段的重点建设高校来看,由“2 1 1工程”到第2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最邻近指数由0.3 3 78下

35、降至0.2 9 01,空间集聚程度趋于减弱。究其原因主要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公平方面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倾斜性”政策,逐步扩大重点建设高校的分布范围,各区域间的重点建设高校空间内部差异缩小,从而导致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减弱。从校区的角度看,第1批到第2批校区的最邻近指数R从0.1 6 38下降到0.1 6 11,下降的幅度很小,说明两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集聚状态差异不大。这是由于新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只有7所且大部分属于原集聚区内,再加上教育部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不鼓励、不支持高校开展跨省

36、异地办学,并且按照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已有的高校异地校区,所以异地校区数量没有大幅增长。表2 重点建设高校和校区的数量及最邻近点指数T a b l e2 T h en u m b e ra n dt h eN N Io fk e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c a m p u s e s重点建设高校类型数量/个最邻近指数RZ得分P值2 1 1工程高校1 1 20.3 3 78-1 3.4 0 7409 8 5工程高校3 90.4 9 75-6.0 0 340第1批“双一流”建设高校1 3 70.3 1 59-1

37、5.3 1 910第2批“双一流”建设高校1 4 70.2 9 01-1 6.4 6 700第1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3 3 60.1 6 38-2 9.3 2 290第2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3 6 60.1 6 11-3 0.7 0 2502.2 空间密度特征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进行核密度估计(图2)。不同阶段的重点建设高校呈现出以下特征:1)形成多个高密度区和次级核心区;2)初步形成4大集聚区,分别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集聚区;以江浙沪为核心的长三角集聚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以广东为核心形成的东南沿海集聚区,以四川、重庆为核心形成的西南集聚区;3)

38、初步分析表明重点建设高校具有沿海分布和沿经济发达地区分布的特征。从校区角度看“双一流”建设高校,主要分布特征有:1)形成了5个高密度核心区,其中,长三角集聚区的密度分布范围最大,京津集聚区密度值最高,2个微型核心区出现在两湖地区;2)两批“双一流”建设 高 校 校 区 密 度 差 别 不 大,主 要 是 密 度 值 由0.0 0 12 3 71下降至0.0 0 12 4 83 9,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集聚程度下降,与最邻近指数分析结果一致。59延 边 大 学 农 学 学 报第4 5卷 图2 重点建设高校及校区的核密度分布F i g.2 T h eK D Ed i s t r i b

39、u t i o no fk e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c a m p u s e s2.3 空间演变特征为展示不同阶段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演变特征,对其进行标准差椭圆分析。其中,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3 8-3 9,由此以高校的一流学科数量作为校区标准椭圆差计算的权重。由图3和4可以看出,不同阶段重点建设高校的标准差椭圆均以各高校或校区的中心为中心,位于安徽省和河南省之间,整体上呈现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态势。各高校和校区的标准差椭圆总体上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位于东

40、北及东部沿海和中部及近西部2大地带的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标准差椭圆的各参数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从生成椭圆的面积来看,2 1 1工程高校的分布范围最广。从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来看,由2 1 1工程高校的2 1.1 3 缩 小 到 第2批“双 一 流”建 设 高 校 的1 4.4 5,表明总体上重点建设高校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北西南格局,并且这种格局有向正东正西方向转变的趋势。标准差椭圆的长轴反映高校或校区空间分布的范围,椭圆内部的区域是重点高校或“双一流”校区分布的主体区域。从标准差椭圆分布形状变化分析,重点建设高校的空间分布标准差椭圆长轴和短轴总体上是减少的。具体来看,长轴的标准差处于先

41、减后增再增,短轴的标准差则呈现为先减后增再减的态势,表明重点建设高校空间分布在东北西南方向呈现先收缩后扩张再扩张的趋势,在西北东南方向呈现先收缩后扩张再收缩的趋势。从校区角度来看,“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长短轴差值下降幅度很大,说明校区的数量增加可以降低集聚程度。通过加权标准差椭圆方法计算“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分布椭圆(表3),其中,第1批和第2批校69 第2期彭小菊,等:“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区加权椭圆中心分别在安徽省淮北市和毫州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移动。一流学科加权后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分布范围变小,说明一流学科集中于某些“双一流”建设高

42、校校区。校区分布总体也是表现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态势,加权后的长短轴差值上升幅度很大,说明一流学科的数量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布起到关键作用。对平均中心的移动情况(图5)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一流学科数量比校区数量更能拉动平均中心的变动,加权后的平均中心向东南移动,说明一流学科数量在东南方向较多。这证明了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数量建设应引起重视。表3 重点建设高校及“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标准差椭圆参数T a b l e3 T h eS D Eo fk e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a n d

43、d o u b l e f i r s t-c l a s s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e s标准椭圆差中心坐标中心所在城市椭圆面积/k m2方位角/短轴标准差/k m长轴标准差/k m长短轴差值/k m2 1 1工程高校1 1 4.7 5 E,3 4.5 2 N开封市5.8 62 1.1 38 1 0.2 51 0 4 6.1 02 3 5.8 59 8 5工程高校1 1 5.7 7 E,3 4.3 9 N商丘市5.1 32 8.3 76 8 8.2 49 3 6.5 32 4 8.2 9第1批高校1 1 5.1 9 E,3 4.5 5 N商丘市5.6 3

44、1 6.6 97 8 1.5 110 0 4.1 82 2 2.6 7第2批高校1 1 5.2 3 E,3 4.4 2 N商丘市5.5 91 4.4 57 6 4.1 210 0 6.0 92 4 1.9 7第1批校区1 1 5.0 0 E,3 4.0 8 N周口市5.6 53 4.4 68 4 5.8 49 5 1.8 61 0 6.0 2第2批校区1 1 5.0 1 E,3 3.8 1 N周口市5.7 32 3.9 48 5 6.2 49 6 5.7 51 0 9.5 1第1批校区加权1 1 6.6 1 E,3 3.7 0 N淮北市5.1 24.7 86 8 3.4 99 3 4.9 42

45、 5 1.4 5第2批校区加权1 1 6.5 9 E,3 3.4 2 N亳州市5.1 94.0 86 6 9.0 29 6 8.3 12 9 9.2 9图3 重点建设高校的标准椭圆差变动F i g.3 T h e f l u c t u a t i o no fS D Ei nk e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图4“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的标准差椭圆变动F i g.4 T h e f l u c t u a t i o no fS D Ei nd o u b l e f i r s t-c l a s su n i v e r

46、s i t yc a m p u s e s图5 平均中心变动情况F i g.5 T h e f l u c t u a t i o no fm e a nc e n t e r i nk e yc o n s t r u c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i e s79延 边 大 学 农 学 学 报第4 5卷 3“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3.1 变量选取选取人口数、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作为社会影响因素,选取G D P、人均G D P、第三产业占G D P的比重作为经济影响因素(表4),分析其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空间分布的影响。其中,人口数、人口密度反映

47、人 口情况,城镇 化率反映社 会发展程度,G D P、人 均G D P反 映 经 济 水 平4 0,第 三 产 业 占G D P的比重反映产业结构4 1。其中,计算第1批和第2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时,分别选取2 0 1 22 0 1 6年统计数据的平均值、2 0 1 72 0 2 1年统计数据的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为避免行政区划面积的影响,用校区密度表征校区数量将更为合理。表4“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密度分异的影响因素T a b l e4 F a c t o r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t h ed e n s i t yd i f f e r e n t i a t

48、 i o no fd o u b l e f i r s t-c l a s s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e s变量类型解释变量 变量第1批第2批定义社会影响因素人口情况X1x1年末人口数/人X2x2人口密度/(人m-2)社会发展程度X3x3城镇化率/%经济影响因素经济水平X4x4G D P/亿元X5x5人均G D P/元产业结构X6x6第三产业占G D P的比重/%3.2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表5“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多元线性回归结果T a b l e5 M u l t i p l e l i n e a r r e g r

49、 e s s i o no f t h e f i r s tb a t c ho fd o u b l e f i r s t-c l a s su n i v e r s i t yc a m p u s e s变量批次BtPF调整R方常量第1批-2 1.4 9 2-3.0 4 70.0 0 68.5 3 20.6 0 1第2批-3 1.4 7 1-2.1 6 20.0 4 18.0 1 50.5 8 4年末人口数第1批3.9 9 E-0 80.1 6 90.4 0 20.6 9 1第2批2.5 0 E-0 80.1 0 80.2 5 20.8 0 3人口密度第1批1.1 6 60.5 4

50、 93.0 8 90.0 0 5第2批1.0 4 70.4 8 52.8 2 90.0 0 9G D P第1批0-0.3 9 1-0.8 9 30.3 8 1第2批0-0.3 8 8-0.7 8 40.4 4人均G D P第1批-7.2 1 E-0 5-0.2 3 5-0.5 5 10.5 8 7第2批6.3 8 E-0 50.2 7 90.7 1 50.4 8 1城镇化率第1批0.0 6 80.1 3 30.4 3 30.6 6 9第2批-0.1 8 2-0.2 9 2-1.2 8 90.2 1第三产业占G D P的比重第1批0.4 6 70.5 9 63.7 0 90.0 0 1第2批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猜你喜欢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诚招英才     服务填表     联系我们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