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1.通过关联,对比的方法,丰满壮士形象,感受五壮士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2.通过运用“课外资料”帮助对壮士的理解。3.感悟作者写法的精妙。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五壮士为国为民甘愿牺牲的壮士形象。教学难点:丰满壮士形象,提升对“壮士”的理解与认识。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 整体感知,导入新课(一)复检导入:1.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狼牙山五壮士,我们先来复习两组词语。出示: 昂首挺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气壮山河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呱啦 纷纷滚落 横七竖八师:(出示第一行)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些词语。师:让我们全班一起来试试。
2、师:(出示第二行)请全班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师:回忆上节课内容,想想这篇文章围绕五壮士写了哪几件事?板书: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2.你觉得五壮士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勇敢,英勇,宁死不屈二、回顾英勇,激发情感如果把这些的精神放回到文字当中去的话,他究竟体现在哪儿呢?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能体现五壮士精神的句子,圈出关键词,批注你的感受。1.学生汇报,交流感受。2.回读文本,升华情感。(1)引入资料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1941年8月,日军集中7万余兵力,并配合飞机对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和平西区进行扫荡,时间达两个月之久。其中日军在北岳
3、区的这场扫荡,总计残杀4500余人,烧房15万余间,抢走或烧毁粮食5800万斤,抢走牲畜1万余头。大敌当前,晋察冀军区开展游击战,掩护群众转移,保护群众安全,进行了反“扫荡”运动。1941年9月25号,晋察冀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将3000多敌人引向了狼牙山绝顶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当时中国的境况吗?(水深火热 硝烟弥漫 奋力抗争 团结一致)(2)回读文本同学们:(1-2)看到这些,想到这些。当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时,他们是这样做的:(3-4)看到这些,想到这些。当他们面对弹尽粮绝之时,他们是这样做的:(5)看到这些,想到这些。当他们扔尽山上的所有石头,面对要活捉他
4、们的敌人时,他们是这样做的:评价:通过大家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英勇”所在。三、聚焦“战场”,深化形象1.分之初体验如果我把这两部分内容分一分(画线)。看一看,通过这样的划分你读懂了什么?内容上:第一次 第二次 生 死字数上:略 详2.撬之引思考 (1)聚焦之中,梳内容(预设1)过度:让我们来看看这生与死的诀别。PPT:五位战士胜利的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
5、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指名读,通过这一段你读明白了什么? (1)任务完成,可以撤退 (2)两条退路引发抉择 (3)牺牲自己保全大家(2)关联之中,看责任PPT: (放大)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条路。一条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一 一条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选择这两条路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当唯一生的希望摆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却选择了牺牲自己保全大家。评:这就是他们坚守着对人民,对国家的责任,这就是他们对革命
6、的崇高献身精神! (板书:责任 献身精神)(3)引入资料,悟壮士自古以来无数人都在歌颂壮士:PPT:佩刀一刺山为开,壮士大呼城欲摧。陆游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刘向小结:同学们,此刻我们在看这两段,可能很多很多内容都在发生着变化,但其中没变的又是什么?对敌人之恨,对国家、人民之爱没有变。(板书:爱国)四、回眸全文,感悟“壮士”过度:让我们再次走进1941年秋天,走进这场战斗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你知道六班要拖住多少敌人吗?3000多人若发现不了,再出示第一次资料:其实当他们接受任务的那一刻
7、起,就可能踏上一条不归路。纵使敌众我寡,纵使艰难险阻,但他们:(1)他们选择了“掩护群众转移”,而牺牲了自己转移的机会(自己的生命)(2)他们选择了“掩护连队主力转移”, 而牺牲了自己转移的机会(自己的生命)(3)他们选择了“把追上来的敌人引上狼牙山,从而保护群众和部队”,而牺牲了自己转移的机会(自己的生命)(4)他们就是这样,牺牲了自我,而拯救了“国家、人民、财产.”2.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当面对着数倍的敌人猛烈的进攻时,明知是寡不敌众,明知是以卵击石,可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样: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
8、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当生的希望再次出现在他们眼前,可为了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这样: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9、,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3.同学们此刻我们再来看他们,你对他们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吗?(1)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了保护大部队,他们甘愿牺牲自己,这就是他们的献身精神,这就是他们的无畏(板书:无畏),这就是他们的信仰!(板书:信仰)所以他们在文章最后是这样的高喊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评:这就是他们的信仰。4.看看黑板,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壮士”了吗?英勇+责任+献身+无畏+爱国+信仰(板书“+”)这才是壮士。五、总结提升1.总结提升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有无数个五壮士这样的英雄先烈们献出了他们宝贵而年轻的生命,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重新审视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努力学习,创造价值,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