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行进间运球(篮球)科目:体育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第一课时提供者:陈雁单位:榆次九中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八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学习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篮球的基础技术的掌握,不够全面实质。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次理解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慢速运球与快速运球的区别,记住直线运球的动作要领。(2)、巩固原地运球技术,学习行进间运球,提高行进中的运球能力。 2、过程
2、与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直观教学法,启发诱导法、观察法、探究法、创新法、合作法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互相鼓励,进行协作练习,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2)、提高自主能力与合作能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篮球是中学体育课程中贯穿三个水平领域的教材内容,这个内容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占的比重也比较大。篮球具有对抗性、集体性、综合性和游戏性的特点,深受中学生的喜爱,经常参加篮球游戏活动,能够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篮球运动是在有规则约束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项目,对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行为习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在集体性
3、的对抗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我通过在平时的大课间活动和特长生训练当中,发现学生对篮球的情有独钟。同学们都在打篮球中模仿各种体育明星的动作,都想着将来有一天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学生的这个阶段来培养他们对篮球的理解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特别是NBA比赛全球推广,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看到高水平的比赛,学生对学习篮球技术充满兴趣。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学,模仿力强,兴趣广泛,并且该班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本课题设计主要采用了游戏导入、探究新知、强化练
4、习和自我评价的教学活动策略。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动作连贯,蹬跨有力,侧身探肩快,加速突然。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及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游戏导入。组织运球拓展游戏:四角运球接力赛。 进行四角运球接力竞赛:1.全体学生分四组竞赛。2.体育骨干的比赛展示,提升体育骨干的示范、带头效应。3.骨干指导下小组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旧知向新知的过渡变得自然而顺畅,学生能正确体会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感觉。 (二)探究新知1.教师设问:慢、快速运球之间的区别。组织学生自主练习。2.总结快速运球要点。要点:手触球后上方、球落
5、于侧前方、反弹高度在腰腹部、两腿屈膝上体前倾。3.指导学生进行运球模仿练习。关注技术要点的掌握。 1.在问题引领下,自我体验慢、快速运球。要求:在小组长带领下学练。2.小组讨论练习体会,总结快、慢速运球区别。3.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原地模仿与5米行进间运球练习,检查自己的技术动作。 针对学生的技能教学,紧扣技术要点,不过分地解释技术动作方法,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练习上。 (三)强化练习行进间运球三步强化练习:第一步:沿膝高线运球。第二步:沿肘高线运球。第三步:沿肩高线运球。 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行进间运球强化练习。要求:在身体的侧前方运球,注意控制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腹部,要做到两腿屈膝、上体前倾的运球姿势。 用不同的练习方法或形式吸引学生不断地练习,使学生体验学习单个技能的乐趣。(四)全课总结1.讲解放松的方法。2.组织学生放松。3.让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小结。1.模仿动作,跟教师一起练习。2.集体进行放松练习。3.学会正确的评价方法。 回顾所学知识要点。七、教学评价设计 中学体育课课堂教学自我评价记录表学校 班级 姓名 课题 时间项 目分 值简要记录得 分课堂纪律25游戏互动环节25知识掌握环节25自我评价25总成绩八、板书设计室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