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6053061 上传时间:2024-11-26 格式:PPTX 页数:70 大小:2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页,第三节 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页,一、色素痣,色素痣起源于表皮基底层产生黑色索色素细胞。色素痣能够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三种。概念与病理相关,-,见书。,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页,一、色素痣,临床表现,交界痣为淡棕色或深棕色斑疹、丘疹或结节,普通较小,表面光滑、无毛,平坦或稍高于皮表。普通不出现自觉症状。突起于皮肤表面交界痣轻易受到洗脸、刮须、摩擦与损伤刺激,

2、并由此可能发生恶性症状,:,如局部轻微痒、灼热或疼痛;痣体积快速增大;色泽加深;表面出现感染、破溃、出血,或痣周围皮肤出现卫星小点、放射黑线、黑色素环;以及痣所在部位引流区淋巴结肿大等。恶性黑色索瘤多来自交界痣。,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页,一、色素痣,临床表现,普通认为,毛痣、雀斑样色素痣均为皮内痣或复合痣。这类痣极少恶变,如有恶变亦来自交界痣个别。,口腔黏膜内痣甚少见,而以黑色素斑为多。假如发生黑色素痣,则以交界痣及复合痣为多见。,口腔颌面部肿瘤,第5页,一、色素痣,临床表现,面部较大痣无恶变证据者,可考虑分期个别切除,容貌、功效保留均很好,但不适合用于有恶变倾向者。也可采取全部切除,邻近皮瓣

3、转移或游离皮肤移植。如怀疑有恶变痣,应采取外科手术一次全部切除活检;手术应在痣边界以外,正常皮肤上作切口。比较小痣切除后,能够潜行剥离皮肤创缘后直接拉拢缝合。,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页,二、牙 龈 瘤,牙龈瘤起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结缔组织。大多认为是机械刺激及慢性炎症刺激形成反应性增生物,因其无肿瘤特有结构,故非真性肿瘤;但牙龈瘤有肿瘤外形及生物学行为,如切除后易复发等。另外,牙龈瘤与内分泌相关,如妇女怀孕期间轻易发生牙龈瘤,分娩后则缩小或停顿生长。,依据病理组织结构不一样,牙龈瘤通常可分为肉芽肿型、纤维型及血管型三类。,口腔颌面部肿瘤,第7页,二、牙 龈 瘤,临床表现,牙龈瘤女性较多,以青年

4、及中年人为常见。发生于牙龈乳头部。位于唇、颊侧者较舌、腭侧者多。最常见部位是前磨牙区。,口腔颌面部肿瘤,第8页,二、牙 龈 瘤,临床表现,肿块较局限,呈圆球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大小不一,直径由几毫米至数厘米。肿块有有蒂如息肉状;有无蒂,基底宽广。普通生长较慢,但在女性妊娠期可能快速增大,较大肿块能够遮盖一个别牙及牙槽突,表面可见牙压痕,易被咬伤而发生溃疡、伴发感染。伴随肿块增加,能够破坏牙槽骨壁;,x,线摄片可见骨质吸收牙周膜增宽阴影。牙可能松动、移位。,口腔颌面部肿瘤,第9页,二、牙 龈 瘤,治疗,可在局麻下手术切除。,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0页,三、纤维瘤,临床表现,纤维瘤普通生长迟缓。

5、发生在面部皮下纤维瘤为无痛肿块、质地较硬、大小不等、表面光滑、边缘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普通皆可移动。发生在口腔纤维瘤均较小呈圆球形或结节状,可能有蒂或无蒂,肿瘤边界清楚,表面覆盖有正常黏膜,切面呈灰白色。,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1页,三、纤维瘤,临床表现,口腔内纤维瘤多发生于牙槽突、颊、腭等部位。发生于牙槽突纤维瘤可能使牙松动移位。若受到咀嚼及牙损伤,则表面破溃、糜烂、继发感染,此时可引发疼痛或功效障碍。,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2页,四、牙源性肿瘤,(,一,),牙瘤,牙瘤生长于颌骨内,它是由一个或多数牙胚组织异常发育增生而形成。其中可含有不一样发育阶段各种牙胚组织,直至成形牙;数目不等,可能有

6、数个至数十个;形状不规则,可能近似正常牙,也町以没有牙形状,只是一团紊乱硬组织混合而成,在其周围被以纤维膜。显微镜下有排列不规则釉质、牙本质及牙骨质。,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3页,四、牙源性肿瘤,(,一,),牙瘤,牙瘤多见于青年人。生长迟缓,早期无自觉症状。往往因牙瘤所在部位发生骨质膨胀,或牙瘤压迫神经产生疼痛,或固肿瘤穿破黏骨膜,发生继发感染时,才被发觉。牙瘤病员常有缺牙现象。,x,线摄片可见骨质膨胀,有很多大小形状不一样、类似发育不全牙影像,或透射度似牙组织一团影像。在影像与正常骨组织之间有一条清楚阴影,为牙瘤被膜。牙瘤与囊肿同时存在者,称为囊性牙瘤。,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4页,四、牙源性肿

7、瘤,(,一,),牙瘤,治疗,手术摘除。,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5页,四、牙源性肿瘤,(,二,),牙骨质瘤,牙骨质瘤起源于牙胚牙囊或牙周膜,发生原因有些人认为与内分泌和局部炎症刺激相关。肿瘤由成片状牙骨质或呈圆形牙骨质小体所组成,含有显著不规则、强嗜碱性生长线。牙骨质细胞较少或尤。,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6页,四、牙源性肿瘤,(,二,),牙骨质瘤,牙骨质瘤,多见于青年人,女性较多。肿瘤常紧贴于牙根部能够单发或多发,硬度与骨质相同。牙髓活力测验阳性,此点町与根尖周囊肿和根尖肉芽肿相判别。肿瘤生长迟缓,普通无自觉症状,如肿瘤增大时,可发生牙槽突膨胀,或在发生神经症状、继发感染、拔爿:时始被发觉。,x,线

8、摄片显示根尖周围有不透光阴影。,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7页,四、牙源性肿瘤,(,二,),牙骨质瘤,临床上偶见有家族史,(,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牙骨质瘤,且多呈对称性生长,称为家族性多发性牙骨质瘤。因为可长得很大,故亦称为巨大型牙骨质瘤,治疗,手术摘除。如肿瘤较小,又无症状时,可勿需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8页,四、牙源性肿瘤,(,三,),成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多发生于成年人。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异。下颌骨比上颌骨多。,成釉细胞瘤肉眼所见,肿瘤大小不等,剖面可为实质性或囊性,亦可在同一肿瘤中存在着实质性及囊性两种成份。囊腔内含黄色囊液。可恶变为肉瘤。,长久

9、以来,成釉细胞瘤一直被视为易复发、易恶变,应属“临界瘤”。成釉细胞瘤确含有高度局部侵袭性,口腔颌面部肿瘤,第19页,四、牙源性肿瘤,(,三,),成釉细胞瘤,临床表现,成釉细胞瘤多发生于青壮年。以下颌体及下颌角部为常见。生长迟缓,早期无自觉症状;逐步发展可使颌骨膨大,造成畸形,左右面部不对称。如肿瘤侵犯牙槽突时,可使牙松动、移位或脱落;肿瘤继续增大时,使颌骨外板变薄,或甚至吸收,这时肿瘤能够侵人软组织内。,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0页,四、牙源性肿瘤,(,三,),成釉细胞瘤,临床表现,因为肿瘤侵犯,能够影响下颌骨运动度,甚至可能发生吞咽、咀嚼和呼吸障碍。肿瘤表面常见有被对颌牙造成压痕,假如咀嚼时发生

10、溃疡,可能造成继发性感染而化脓、溃烂、疼痛。当肿瘤压迫下牙槽神经时,患侧下唇及颊部可能感觉麻木不适。如肿瘤发展很大,骨质破坏较多,还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1页,四、牙源性肿瘤,(,三,),成釉细胞瘤,临床表现,上颌骨成釉细胞瘤较少,当其增大时,可能涉及鼻腔,发生鼻阻塞。侵入上颌窦涉及眼眶、鼻泪管时可使眼球移位、突出及流泪。若向口腔发展时可使合错乱。,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2页,四、牙源性肿瘤,(,三,),成釉细胞瘤,诊疗,依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特点,可作初步诊疗。,成釉细胞瘤大多为实质性,如囊性成份较多时,穿刺检验可抽出褐色液体,可资与颌骨囊肿液多为淡黄色相区分。但临床

11、上比较小,尤其是未突破骨板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颌骨囊肿有时须依靠病理检验才能确定。有时在牙源性囊肿基础上可出现成釉细胞瘤,即在囊壁上可见实质性肿瘤突起,称为壁性成釉细胞瘤。在,x,线影像上,有时易与囊性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或骨化性纤维瘤相混同。,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3页,四、牙源性肿瘤,(,三,),成釉细胞瘤,诊疗,牙源性腺样瘤曾被称为腺样成釉细胞瘤,认为属成釉细胞瘤一个,当前认为是一个独立类型,已从成釉细胞瘤中独立分化出来。临床上好发于上颌尖牙区。多见于青少年。,x,线常表现为单房性阴影伴有钙化小点或含牙。,如,x,线表现类似成釉细胞瘤并伴有钙化灶时,还应考虑为其它牙源性肿瘤,如化牙骨质纤维瘤、牙

12、源性钙化上皮瘤、牙源性钙化囊肿等。但最终诊疗仍需依靠病理检验。,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4页,四、牙源性肿瘤,(,三,),成釉细胞瘤,治疗,主要为外科手术治疗。传统观点是:因成釉细胞瘤有局部浸润周围骨质特点,故手术治疗时不应施行刮除术,须将肿瘤周围骨质最少在,o,5,处切除。不然,治疗不彻底将造成复发;而屡次复发后又可能变为恶性。然而,多年经验证实,恶性成釉细胞瘤及成釉细胞瘤恶变均甚少,因而多年亦有入主张对成釉细胞瘤行刮除术。此法虽有保留功效及容貌优点,但复发率高,亦应慎用。,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5页,四、牙源性肿瘤,(,三,),成釉细胞瘤,治疗,对较小肿瘤可行下颅骨方块切除,以保留下颅骨连续性;

13、对较大肿瘤应将病变颌骨整块切除,以确保手术后不再复发。下颌骨个别切除后,可采取马上植骨,如口腔有继发感染或软组织不够时,可选取血管吻合、血循重建组织移植术,或用克氏钢针以及其它生物材料如钛板固定残端,以保持缺隙,后期再行植骨手术。,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6页,四、牙源性肿瘤,(,三,),成釉细胞瘤,治疗,如手术前不能与倾骨囊肿或其它牙源性肿瘤判别,可于手术时作冷冻切片检验,以明确诊疗。如有恶性变时,应按恶性肿瘤手术标准处理。,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7页,四、牙源性肿瘤,(,四,),牙源性黏液瘤,黏液瘤可发生于软组织和颌骨。黏液瘤无包膜,切面呈胶冻状。,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8页,四、牙源性肿瘤,(,

14、四,),牙源性黏液瘤,临床表现,牙源性黏液瘤多发生于颌骨,软组织极为少见。磨牙及前磨牙区为好发部位,下颌较上颌多见。常发生于青年。黏液瘤普通生长迟缓,呈局部浸润性生长。早期无显著症状,直到肿瘤逐步增大,颌骨展现畸形时,始被注意。常伴有未萌出或缺失牙。,口腔颌面部肿瘤,第29页,四、牙源性肿瘤,(,四,),牙源性黏液瘤,临床表现,x,线摄片显示骨质膨胀,骨质破坏呈蜂房状透光阴影,房隔较细因为呈局部浸润性生长,边缘常不整齐。黏液瘤有时不易与成釉细胞瘤、颅骨中心性巨细胞瘤等相判别,最终须借助于病理检验。,治疗,黏液瘤主要采取完整手术切除。,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0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脉骨瘤亦称管

15、型瘤,或分别称血管瘤,淋巴管瘤;但有脉管病变井非真性肿瘤故只能称脉管畸形。系起源于血管或淋巴管肿瘤或畸形。,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1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一,),分类及命名,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颅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召开全国性口腔须面部血管瘤治疗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应重新明确血管瘤及脉管畸形概念、分类和命名,井一致推荐应用和,Suen,分类命名:,1.,血管瘤,2.,脉管畸形,:,(,1,)微静脉畸形,;,(,2,)静脉畸形,;(3),动静脉畸形,;(4),分为微囊型与大囊型两类,;(5),混合畸形:含静脉,淋巴管畸形和静脉,微静脉畸形两型。,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2页,五、

16、脉管瘤与脉管畸形,(,二,),血管瘤,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约,1,3),或出生后很快,(1,个月)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约占全身血管瘤,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面颈部皮肤、皮下组织,极少数见于口腔黏膜。深部及颅骨内血管瘤当前认为应属血管畸形,。,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3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二,),血管瘤,血管瘤生物学行为是能够自发性消退。其病程可分为增生期、消退期及消退完成期三期。增生期最初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四面围以晕状白色区域;迅即变为红斑并高出皮肤,高低不平似杨,(,草,),莓状。随婴儿第一生长发育期,约在,4,周以后快速生长,此时常是家长最迫切求治时期。如生长在面部,不

17、但可招致畸形,还可影响运动功效,诸如闭眼、张口运动等;有病例还可在瘤体并发继发感染。,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4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二,),血管瘤,快速增生还可伴发于婴儿第二生长发育期,即,4-5,个月时。普通在,1,年以后即进入静止消退期。消退是迟缓,病捐由鲜红变为暗紫、棕色,皮肤可呈花斑状据统计,约,50,-60,患者在,5,年内完全消退;,75,在,7,年内消退完成;约,10,-30,患者可连续消退至,10,岁左右,但可为不完全消退。所以所谓消退完成期普通在,10-12,岁。大面积血管瘤完全消退后能够后遗局部色素从容,浅瘢痕,皮肤萎缩下垂等体征。,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5页,五、脉管

18、瘤与脉管畸形,(,三,),脉管畸形,1.,静脉畸形,老分类称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衬有内皮细胞无数血窦所组成。血窦大小、形状不一,如海绵结构。窦腔内血液凝固而成血栓,并可钙化为静脉石。,i,静脉畸形好发于颊、颈、眼险、唇、舌或口底部。位置探浅不一,假如位置较深,则皮肤或黏膜颜色正常;表浅病损则展现蓝色或紫色。边界不太清楚,扪之柔软,能够被压缩,有时可扪到静脉石。当头低位时,病损区则充血膨大;恢复正常位置后,肿胀亦随之缩小,恢复原状,此称为体位移动试验阳性。,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6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三,),脉管畸形,1.,静脉畸形,静脉畸形多在出生时未能被发觉,也有在幼儿期甚至成年出现症

19、状后,始引发患者注意静脉畸形病损体积不大时,普通无自觉症状。如继续发展、长大时,可引发颜面、唇、舌等畸形及功效障碍。若发生继发感染,可引发疼痛、肿胀、表面皮肤或黏膜溃疡,并有出血危险。,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7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三,),脉管畸形,2.,微静脉畸形,即常见葡萄酒色斑。多发于颜面部皮肤,常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分布。口腔黏膜较少。呈鲜红或紫红色,与皮肤表面平,周界清楚。其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从小斑点到数厘米,大能够扩展到一侧面部或越过中线到对侧。以手指压迫病损,表面颜色退去;解除压力后,血液马上又充满病损区,恢复原有大小和色泽。,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8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

20、,(,三,),脉管畸形,2.,微静脉畸形,所谓中线型微静脉畸形主要是病损位于中线部位,项部最常见,其次可发生在额间、眉间,以及上唇人中等部位。与葡萄酒色斑不一样是,它能够自行消退。,口腔颌面部肿瘤,第39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三,),脉管畸形,3.,动静脉畸形,老分类中称蔓状血管瘤或葡萄状血管瘤。是一个纡回弯曲、极不规则而有搏动性血管畸形。主要是由血管壁显著扩张动脉与静脉直接吻合而成,故亦有些人称为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0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三,),脉管畸形,3.,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多见于成年人,幼儿少见。常发生于颞浅动脉所在颞部或头皮下组织内。病损高起

21、呈念珠状,表面温度较正常皮肤为高。病员可能自己感觉到搏动;扪诊有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血动脉全部压闭,则病损区搏动和杂音消失。肿瘤可侵蚀基底骨质,也可突入皮肤,使其变薄,甚至坏死出血。,动静脉畸形可与其它脉管畸形同时并存。,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1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三,),脉管畸形,4.,淋巴管畸形,是淋巴管发育异常所形成,常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于舌、唇、颊及颈部。,按其临床特征及组织结构可分为微囊型与大囊型两类。,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2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1),微囊型:,包含老分类中所称为毛细管型及海绵型淋巴管瘤。由衬有内皮细胞淋巴管扩张而成。淋巴管极度扩张弯曲,

22、组成多房性囊腔,则颇似海绵状。淋巴管内充满淋巴液。在皮肤或黏膜上展现孤立或多发性散在小圆形囊性结节状或点状病损,无色、柔软,普通无压缩性,病损边界不清楚。口腔黏膜淋巴管畸形有时与微静脉畸形同时存在,出现黄、红色小疱状突起,以前称为淋巴血管瘤。,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3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2),大囊型,:,分类中称为囊肿型或囊性水瘤。主要发生于颈部锁骨上区,亦可发生于下颌下区及上颈部。普通为多房性囊腔,彼此间隔,内有透明、淡黄色水样液体。病损大小不一,表面皮肤色泽正常,呈充盈状态,扪诊柔软,有波动感。与深层血管瘤不一样是体位移动试验阴性,但有时透光试验为阳性。,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4页,五

23、、脉管瘤与脉管畸形,(,三,),脉管畸形,5.,混合型脉管畸形,存在一个类型以上脉管畸形时都可称为混合型脉管畸形。如前述微静脉畸形与淋巴微囊型畸形并存;动静脉畸形伴发不足微静脉畸形;自然,静脉畸形也可与淋巴管大囊型畸形同时存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5页,五、脉管瘤与脉管畸形,(四)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诊疗,(五)血管瘤与脉管畸形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6页,六、神经源性肿瘤,起源于神经组织良性肿瘤中以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最为常见,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7页,六、神经源性肿瘤,(,一,),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鞘膜。多见于中年人。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脑神经,如听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干

24、;其次是周围神经,以头部、面部、舌部最为常见;交感神经发生者较为少见。,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8页,六、神经源性肿瘤,(,一,),神经鞘瘤,临床表现,神经鞘瘤生长迟缓,包膜完整,属良性瘤,但也有恶性者。肿瘤为圆形或卵圆形,普通体积较小,但亦可长大而呈分叶状。质地坚韧。来自感觉神经者常有压痛,亦可有放射痛。肿瘤可沿神经轴侧向左右移动,但不能沿神经长轴活动。肿瘤愈大愈轻易黏液性变,发生黏液性变后质软如囊肿。发生内出血后穿刺时可抽出血样液体,但不凝结是其特点。,口腔颌面部肿瘤,第49页,六、神经源性肿瘤,(,一,),神经鞘瘤,临床表现,来自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神经鞘瘤以颈动脉三角区为最多见;有时亦可向咽

25、侧突出。肿瘤可将颈动脉向外侧推移,触诊可有搏动,临床须与颈动脉体瘤,(),相判别。判别方法有超声检验、颈动脉造影,(,尤其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获较佳影像,),以及,MRI,检验等可区分。,口腔颌面部肿瘤,第50页,六、神经源性肿瘤,(,一,),神经鞘瘤,临床表现,来自面神经神经鞘瘤可表现为腮腺肿块,易被诊疗为多形性腺瘤。手术时如发觉肿块与神经不能分离时,应警觉有面神经鞘瘤可能,切勿轻易给予切断。摘除;若肿瘤位于主要神经时,则不可贸然为切除肿瘤而将神经干切断,致影响功效。,治疗,手术时将肿瘤上神经干外膜沿纵轴切开,小心地剥开神经纤维,然后将肿瘤摘除。因为手术损伤,来自迷走神经神经鞘瘤手术后可能发

26、生声嘶,呛咳;来自交感神经鞘瘤可能会出现,Horner,综合征。如神经未切断,有可能在以后恢复。,口腔颌面部肿瘤,第51页,六、神经源性肿瘤,(,一,),神经纤维瘤,由神经鞘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两种主要成份组成良性肿瘤。分单发与多发性两种,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又称为神经纤维瘤病。神经纤维瘤可发生于周围神经任何部位,口腔颌面部神经纤维瘤常来自第,5,或,7,对脑神经,位于面、颊、眼、颈、舌、腭等处。,口腔颌面部肿瘤,第52页,六、神经源性肿瘤,(,一,),神经纤维瘤,临床表现,神经纤维瘤多见于青年人,生长迟缓。口腔内较少见。颜面部神经纤维瘤主要表现是皮肤呈大小不一棕色斑,或呈灰黑色小点状或片状病损。扪诊

27、时,皮肤内有多发性瘤结节,质较硬。多发性瘤结节可沿皮下神经分布,呈念珠状,也可呈丛状;如来自感觉神经,可有显著触痛。沿着神经分布区域内,有时有结缔组织呈异样增生,皮肤松弛或折叠下垂,遮盖眼部,发生功效障碍,面部畸形。,口腔颌面部肿瘤,第53页,六、神经源性肿瘤,(,一,),神经纤维瘤,临床表现,肿瘤质地柔软,虽瘤内血运丰富,但普通不能压缩。邻近骨受侵犯时,可引发畸形。头面部多发性神经纤维瘤还可伴先天性颅颌面骨缺损与畸形。但从神经纤维瘤诊疗来说,只要皮肤上有咖啡色或棕色斑块大于,1,5cm,,有,56,个以上时即可确定为神经纤维瘤病。,治疗,手术切除。对小而不足神经纤维瘤能够一次完全切除;但对巨

28、大肿瘤只能作个别切除,以纠正畸形及改进功效障碍,。,口腔颌面部肿瘤,第54页,七、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在我国较为多见。,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主要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增生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结以外病变表现为肉芽肿,也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患部皮肤表皮层及皮下组织亦见嗜酸性粒细胞。骨髓也可见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腮腺受累时,腺体内亦见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口腔颌面部肿瘤,第55页,七、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临床表现,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常发生于,2040,岁成年人,绝大多数为男性病员。发病迟缓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软组织肿

29、块,有时为多发。好发部位为腮腺区、眶部、颧颊部、下和下、颏下、上臂等区,偶可自行消退,但又复发;并有时大时小症状。肿块无疼痛及压痛,周界不清楚,质软,但在不一样时期有所不一样:早期为软橡皮样,日久逐步硬韧,当肿块缓解时再度变软。肿块区皮肤瘙痒,普通轻微,可随病程发展而逐步加重;并可见皮肤粗厚及色素从容。,口腔颌面部肿瘤,第56页,七、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肿块大多能够推进,有区域性及广泛性表浅淋巴结肿大,呈分散性,中度硬韧,无压痛,亦不化脓。本病侵犯骨质者罕见,所以与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有所不一样,后者应属于朗格汉斯细胞病之,种。,化验检验常见血液中白细胞轻度增多,尤其是嗜酸性粒细胞显著

30、增多,(,绝对计数也显著增加,),,淋巴细胞亦对应增多。,口腔颌面部肿瘤,第57页,七、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对放射治疗敏感,每野总量给,1020GY,即可使其消退。个别病例可能复发,若再照射,反应依然良好。肿大淋巴结对放射线反应亦佳,但不如淋巴结以外病变。多发性者应以化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为主,也能够考虑个别手术切除。,口腔颌面部肿瘤,第58页,八、骨源性肿瘤,(,一,),骨化性纤维瘤,骨化性纤维瘤为颌面骨比较常见良性肿瘤。临床上骨化性纤维瘤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极难判别,后者普通认为不是真性肿瘤。骨化性纤维瘤多为实质性,囊性较少见,口腔颌面部肿瘤,第

31、59页,八、骨源性肿瘤,(,一,),骨化性纤维瘤,临床表现,骨化性纤维瘤常见于青年人,多为单发性,可发生于上、下颌骨,但以下颌较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此瘤生长迟缓,早期无自觉症状,不易被发觉;肿瘤逐步增大后,可造成倾骨膨胀肿大,引发面部畸形及牙移位。发生于上颅骨者,常涉及颧骨,并可能涉及上颌窦及腭部,使眼眶畸形,眼球突出或移位,甚或产生复视。下颌骨骨化性纤维瘤除引发面部畸形外,可造成咬合紊乱,有时可继发感染,伴发骨髓炎。,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0页,八、骨源性肿瘤,(,一,),骨化性纤维瘤,诊疗及判别诊疗,骨化性纤维瘤易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相混同,应结合临床、病理和,x,线表现确诊。,骨化性纤维瘤

32、是一个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年人,常为单发性,以下颌骨为多见。在,x,线片上表现为颁骨不足膨胀,病变向四面发展,界限清楚,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病变内可见不等量和不规则钙化阴影。,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1页,八、骨源性肿瘤,(,一,),骨化性纤维瘤,诊疗及判别诊疗,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则为发育畸形,发病年纪较早,病期较长,以上颌骨为多见,常为多发性。在,x,线片上表现为颌面骨广泛性或不足沿骨长轴方向发展,呈不一样程度弥散性膨胀,病变与正常骨之间无显著界限。其密度依据病变中含骨量多少而异,有呈密度高低不等阴影,有呈毛玻璃状,少数表现为多房性囊状阴影,。,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2页,八、骨源性肿瘤,(,一

33、,),骨化性纤维瘤,治疗,因为骨化性纤维瘤属真性肿瘤,故标准上应行手术切除。小或不足骨化性纤维瘤更应早期手术彻底切除。大弥散性或多发性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普通在青春期后施行手术。如肿块发展较快,影响功效时,也可提前手术。手术方法主要是将病变个别切除,以改进功效障碍及面部畸形;有时也可全部切除。若下颌骨切除后,能够马上行自体骨移植,(,如已并发骨髓炎者,除采取血管化骨移植外,普通不能马上植骨,),。如将上颅骨切除可用修复体恢复其缺损及功效。,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3页,八、骨源性肿瘤,(,二,),骨巨细胞瘤,又称破骨细胞瘤普通将此瘤分为三级:一级骨巨细胞瘤,间质细胞疏松,无核分裂,细胞呈梭形并排列一

34、致,巨细胞数量多,含核也多,属于良性;二级巨细胞瘤,间质细胞量多而致密,常见间变,核分裂较多,巨细胞数量降低,体积降低,形状不规则,细胞核数量亦降低,属于潜在恶性 三级巨细胞瘤,间质细胞极多,排列致密,排列呈不规则漩涡状,核大而显著间变,核分裂多,巨细胞数量大为降低,含核也少,常在,10,个以下,属于恶性。,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4页,八、骨源性肿瘤,(,二,),骨巨细胞瘤,巨细胞瘤由易出血肉芽组织组成,无包膜。因为易出血和坏死,因血红蛋白改变,可使肿瘤呈红棕色或绿色;血肿纤维化,可使肿瘤呈灰白色;瘤组织坏死,可使肿瘤呈黄色或形成假囊肿,囊内可能含有胶状或棕色液体。当骨膜下密质骨萎缩消失后,骨膜

35、即产生新生骨;在肿瘤进展中,骨消失和再生交替重复,于是密质骨向外扩张变薄。最终为肿瘤所穿破。,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5页,八、骨源性肿瘤,(,二,),骨巨细胞瘤,临床表现,骨巨细胞瘤发生于,2040,岁成年人,男女无显著差异。常发生在颌骨中央部,故又称为中央性巨细胞瘤。普通生长迟缓,如生长较快,则可能有恶性变。早期普通无自觉症状,但有时可能引发局部间歇性隐痛。发生于下颌骨者,先使前庭沟变浅,逐步膨胀而致下颌变形;晚期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在上颌骨者能够涉及尖牙窝或全部上颌骨,牙槽突扩张,腭部突出,面呈畸形,牙可能被迫移位发生松动,若拔牙时可见创口有易出血肉芽组织。,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6页,八、骨

36、源性肿瘤,(,二,),骨巨细胞瘤,临床表现,x,线摄片检验,经典巨细胞瘤呈肥皂泡沫样或蜂房状囊性阴影,伴骨质膨胀。在囊性阴影区无钙化点或新生骨质,肿瘤周围骨壁界限清楚。,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7页,八、骨源性肿瘤,(,二,),骨巨细胞瘤,诊疗与判别诊疗,巨细胞瘤在判别诊疗上需与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和甲状腺功效亢进症区分。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与巨细胞瘤在临床上极难判别,常误诊为巨细胞瘤;当前多认为颌骨发生者以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为多。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常发生于,20,岁以下病员,女性较男性多见。多发生于上颌骨第一磨牙前部位。,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8页,八、骨源性肿瘤,(,二,),骨巨细胞瘤,诊疗与判别诊

37、疗,x,线摄片亦与巨细胞瘤极难完全判别。有些人认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显示单房状囊性阴影较多,常有骨样或骨小梁发生,周围边界清楚;密质骨即使膨胀变薄,但较少穿破。在病理形态上,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巨细胞较小,数量较少,井分布不均匀,间质细胞核大小及形态一致,无核分裂现象。,口腔颌面部肿瘤,第69页,八、骨源性肿瘤,(,二,),骨巨细胞瘤,诊疗与判别诊疗,甲状旁腺功效亢进在骨损害上,表现为褐黄色病损,故亦有“棕色瘤”之称。本病常为多发性囊性变,除颌骨外常伴有长骨病变。在镜下即使也有巨细胞及间质细胞出现,但常有骨质化生;巨细胞亦较小,常成群或呈结节状排列。所以病为一全身性内分泌紊乱疾病,故在生化检验方面,有血钙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因为钙增加,还常伴尿路结石。,口腔颌面部肿瘤,第70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