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法分配律教材分析 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然而乘法分配律又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的运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节课不仅使学生学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更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的设
2、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机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分析 我班学生中,近一半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比较广,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浓,参与数学探索的意识也很强,并能够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但有的个别学生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占班级人数三分之一多,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注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尽量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前面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用字母表示规律的掌握是比较牢固的,而对于一些有规律的数字也只是进行简单的竖式计算,没有发现有些数字相乘之后积的特点,没有发现简算的意义。因此,要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出简算的必要
3、和方便,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2、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这些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2、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3、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和求知欲,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
4、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探索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应用。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二)、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三)运用规律,建立模型,概括定义 。(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六)、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规律。生活中,规律常有,而发现规律的眼睛不常有。 2、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课本48页的主题图)师:大家看,这幅图中,工人叔叔正在贴瓷砖呢,看到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你能估计出工人叔叔一共贴了多少块瓷
5、砖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验证你的估计是否正确。 (二)启发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1、学生先独立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瓷砖究竟有多少块 2、举例验证 (三)引导学生运用规律,建立模型。1、概括定义。 2、定律的推广 (四)、巩固练习 电脑出示两组习题。实际应用。 (五)课堂总结 老师小结: 1、(学生先独立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瓷砖究竟有多少块,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验证结果。) 2、每人再写出几个象这样的例子,全班分成六个小组,通过计算来验证你所发现的问题,写好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3、学生小组汇报 ,教师板书。 4、学生根据字母公式,概括什么叫乘法分配律 5、 根据上面的定律,给算式
6、找好朋友。(3+4+5)8能给予解释或举例验证吗?能用字母公式表示吗? 6、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习题后,集体订正,最后实际应用练习。 7、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2)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哪里最好? 习题 设计意图:第一题的目的是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第二题是让学生在巩固新知的同时,又让学生深刻的体会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实际应用设计意图:这是一组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在计算中,让学生体会应用乘法的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充分体会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乘法分配律 (4+2)25=425+225 4(5+3)=45+43 (学生举例) (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