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卷第2期 常 州 工 学院学 报(社科版)Vol.41 No.22023 年 4 月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Apr.2023doi:doi:10.3969/j.issn.1673-0887.2023.02.007小说公寓导游语境差解析林胡(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试以语境差理论为分析工具,从语符、叙事结构、人物角色的关系以及信息错位4个语境 因素入手,分析由它们构成的语境差。这些差异也成为了作者表达写作主题的重要工具,在公寓 导游中,作者用突破常规的语
2、符搭配,频繁转换的叙事视角,荒诞的角色关系,凸显了现代社会人 际关系的冷漠,而大量的信息错位则体现了人际沟通的缺失。关键词:公寓导游;语境差;信息错位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志码:A公寓导游是张大春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 的短篇小说。这位毕业于辅仁大学的鲁籍台湾作 家长期致力于正史野史、都市文学以及台湾乡野 志怪的写作,除了书写主题的特殊性之外,他还是 一位擅于对文本结构进行颠覆与重构的文字大 师,朱天文甚至将他的创作行为比作玩耍:“我辈 中有谁像他玩小说玩成那样?认真又彪悍。说什 么牵挂,他玩都来不及,像那个要航海到世界尽头 寻找金羊毛的大男孩。他一身好武艺,我是说,我 辈中小说的工匠技
3、艺部分有谁胜过他?小说如果 堪称一种专业、一门行道,则技艺何止是技艺,它 自存这门行业的尊严和威信,想混,是混不过 去的。”台大外文系的蔡源煌是较早一批将这位才华 横溢的台湾作家引进大陆的学者,在瞎扯淡的艺 术一文中,他总结了张大春短篇小说的三大特点,分别是:“拆穿了文字魔术之谜”,“质疑了人寄托 在语言上的承诺”,“对写实两个字内容的扩 充”。公寓导游作为张大春的早期作品,也凸 显了这一矛盾的特质。他在描述“现实”时,总是 一边施展文字“写实”的力量,一边用各种技巧告 诉读者“这是唬人的”,虚与实变成了两条并行不 悖的叙事链条,贯穿在他的文本中。黎湘萍在此基础之上,将张大春的小说定义文章编号
4、:1673-0887(2023)02-0033-06为“悖论艺术”,同时也揭示了公寓导游中作者 秘而不宣的主题: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人们被传播 媒介所支配,最终成为环境之奴,而他则尝试以语 言为工具,揭开光鲜亮丽的表象背后的黑暗与残 忍。作者希望借“导游”之口,说出世界的谜底,自度度人,带领读者走进“公寓”之后,重新走出“公寓”叫公寓导游以群像的方式展示现代社会对 人性的“异化”,而这种异化带来的“不平衡”在文 本中还体现为由语境差异带来的美学信息。在修 辞学视野中,同一交际界域里各种语境要素之间 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语境整体。语 境各要素间有时是和谐统一的,但有时也存在差 异。语境差
5、指的便是“各语境因素间表现出来的 差异”。本文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语境 差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语符、叙事结构、角色关 系与信息错位4个语境因素出发,阐述文本中荒 诞感的来源,以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与 创作主题。一、语符超常搭配构成的语境差擅于“炫技”的作家,其作品往往具有更广阔 的修辞阐释空间。比起香菱从梦中吟出好诗的妙 笔,乐于精雕细琢的作家笔下往往会刻意使用诸多 收稿日期=2022-10-29作者简介:林坍(1999),女,福建三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34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 年有趣的语境差异,使文本更有修辞分析价值。不同 于布莱希特推崇的“离间化”
6、邙百生化”,张大春在 开篇就打碎了小说故事与读者之间的第四堵墙,把 观众变成参观者、公寓变成景点、公寓中的居民变 成可参观的对象、作者变成“导游”。“让演员忘记 观众的存在”的同时,也让观众忘记了演员的存在。这种模式与纪录片相似,比起传统戏剧开场大幕拉 开时建构虚拟世界的仪式感,一位“导游”的存在 能大大提高文本中细节的真实性。但与此同时,开篇的离奇设定也让读者很快 意识到文本的虚构性,这种反常识的写作手法也 是虚构文本的常用手法,科幻小说中的外星来客,历史小说中不存在的时空背景都能让读者意识到“虚拟”的存在。而张大春则选择一边用纪实影 片的长镜头视角带读者进入“富礼大厦”,一边向 读者强调畅
7、游公寓这件事的反常识:“感谢各位 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而放弃了那 些可能很有趣、很有意义、很值得回味的旅行一 譬如说:北海道雪祭、好望角看哈雷、奈洛比野 生动物巡礼或者古罗马探访等等。我们所安排的 节目却非常简单,各位要参观的只是一幢极其普 通的十二层楼公寓。”北海道、好望角、奈洛比在常规认知中才是存 在着游客与导游的景点,但对于这座位于台北的公 寓大楼来说,“参观者”“导游”“景点”,三者中的任 意一种元素都不可能在此出现,但作者却突破性地 将它们汇集于文本开头,通过更改环境中的设施与 对象,达成了特殊的语境差。景点往往与“陌生 化”联系在一起,导游是消解“陌生化”的职业,参 观
8、者则以“去陌生化”为行动目的,而公寓却常与“日常化”相联系,公寓中的居民也是都市中“日常 化”的代表:千篇一律的职业选择、工作环境、生存 范式,都让这个存在场域和“陌生化”相去甚远,而 标题中的“导游”就像是映衬出语境参差的镜子,没有“导游”的存在,读者便无法窥见日常生活中 那些“陌生化”的角落。与“驱魅”不同,作者的“导 游”身份意味着他将介绍人们日常生活中那些不易 被观察、得知的角落,于生活或公寓中建立起新的“魅”,在文本与读者两个要素之间构建语境差,从 而引出现代社会导致人类异化这一隐秘但又无时 无刻不在发生的长久命题。这种将“日常”奇观化的手法已经达成了对 真实的违背、对逻辑的偏离、对
9、正常思维的颠覆,将变异的叙事对象安插进文本中,构筑了一个虚 拟的时空、虚拟的世界同,但与此同时,文本中一 切细节都在强调故事的“真实性”。因此标题与 开头段的语境差便建立在“公寓”与“导游”的超 常搭配之间,建立在表层的日常化与深层的陌生 化之间,建立在人们熟视无睹的日常之间。而作 者也用寥寥数语证明了空间视域与人物存在着语 境差,叙述者“导游”的荒诞为叙述对象“公寓”的 荒诞定下基调,而叙述对象的荒诞构成了整个文 本情节结构的荒诞。除此之外,语符的超常搭配还常被用于制造 令读者忍俊不禁的阅读体验,并引发读者对信息 真实性的思考,最终拨开文本“真实”的假面,走 向创作者的真正意图。女口“导游”
10、如此评价风尘 女子苏珊:“对代表中国人老旧观念和顽固传统 的dirty old man有那么客观的见解。此句中的“客观”与语境之间存在齟齬,客观的本义是“按 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带任何个人偏见或成 见”,然而苏珊对中国人的评价不论从哪个角度 看都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这里的士主观构成 了语符的搭配错位,既带来幽默的色彩,还讽刺了 苏珊对国人的偏见,用“客观”强调了文本中不曾 出现的“主观”。在讲述受贿的保险调查员的故事中,作者再 次使用了词语的怪诞组合以达成修辞效果,“导 游”如实描述了这位调查员的心理状态:“他既悔 恨自己的贪欲,也怨恨自己没有在遂行贪欲时谨 慎从事。”此句将“贪欲”与“谨
11、慎”两个位于不同 语义场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贪欲”的对立面是“寡欲”,然而这位调查员所悔恨的地方却不在于 此,而在于为什么不曾“谨慎小心”一些。这些错 落的词语断层也透露出作者对保险业务员心照不 宣的讽刺。二、多角度叙事构成的语境差文本结构层面,张大春意识到了小说在描写 动作时的滞后性,而多角度叙事的出现,正是作 者寻找适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动作表现手法的一 种尝试切。文本中“导游”的设定并非空穴来 第2期林坍:小说公寓导游语境差解析35风,尽管大多数时间里,这位“导游”都处在隐形 的叙事者的位置,但在完善叙事链条、交代故事 背景时,他又会恰如其分地跳出来,解释事件背 后的“巧合”,而这些巧合又贯
12、穿在不同角色的 故事中。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 发生,而在“导游”的讲解中,这些荒诞的巧合似 乎具有了真实性。公寓里最德高望重的“将军”梁润隆在某次幽 会结束后,在电梯里看见风尘女子苏珊傍着公寓里 一位美国律师J.J 一同回家,心想:“苏珊是不折不 扣的中国人。她的爸爸如果知道她染黄了头发依 偎在老外毛茸茸的弯臂里,一定会越狱出来亲手掐 死她。”梁润隆通过吐痰对这种风尘行为表示不屑,苏珊也对他在电梯里随地吐痰的行为表达了不满。此时“公寓导游”分别对两位角色的身世进行讲 解:“当初苏珊爸爸盗卖军品(黄豆和汽油)的案子 发了,坚持将之移送军法处的就是这位梁将军。如 果不是梁某人,苏珊一定
13、还是个满头乌亮秀发、举 止温驯矜持的典型中国少女。”梁润隆当年的揭发 与苏珊如今沦为风尘女子有直接因果关系,这样的 情节设计几乎成为了全文的基调。“多角度”视域为文本加入了超越镜头语言 的语境差异,得益于“导游”的身份设定,作者可 以随时开启上帝视角,对文本中的角色故事进行 讲解。尽管如此巧合的事件在台北一幢公寓大楼 内高频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由于“导游”的 职业属性,又侧面佐证了事件的真实性,使常识内 的“虚假”与文本中的“真实”互相碰撞,在荒诞的 氛围中刻意营造出真实。除了显性的“导游”视角外,其他事件的叙事 视角的转换也十分频繁。以文本中齐老太太之死 为例,该事件共经历了 5 5个不
14、同角色,分别是易婉 君、齐老太太、艺术家管涤凡、公寓的建筑师范扬 帆以及双胞胎兄弟。这5个角色的视角可被归纳 为3个层面,分别是旁观者视角、当事人视角与探 秘者视角(表1)。表1 1“齐老太太之死”的3 3种叙事视角叙事视角人物态度状态旁观者易婉君、管涤凡、范扬帆冷漠、麻木土可视当事人齐老太太无助、凄惨可视探秘者双胞胎兄弟好奇、恐惧不可视易婉君视角下,齐老太太之死与她似乎全无 关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她是间接害死这位孤 寡老人的凶手。这位单身女郎某日兼职下班回到 公寓后,听见梁润隆正在就苏珊一事对公寓门房 关佑开大发脾气,让他“别让不三不四的女人混 进公寓里来”。而易婉君碰巧也在“金大姐”处
15、兼 差,便以为自己的秘密被梁将军发现了,在羞愤难 当之际走错了楼层,将自己的钥匙插进了齐老太 太的房门。门内的齐老太太正在观看枪击案的新 闻,误以为门外来了歹徒,惊惧之下被电线绊倒,急病发作,性命垂危,而门外的易婉君只是“抱怨 两声倒霉,转身下楼回家马上放一盆热腾腾的洗 澡水”,并不知道门内躺着一位绝望无助的老 太太。在管涤凡和范扬帆的视角下,齐老太太的死 更加微不足道,范扬帆只是在同自己冷落了多时 的妻子林南施闲谈时随口问道:“钦,你有没有闻 到一股怪味?”而住在齐老太太隔壁的艺术家管 涤凡则更早闻到这股怪味,他遍寻家中的每一个 角落,都不曾发现味道的源头,最后他甚至开始幻 想这股腐臭来自画
16、中老农夫的汗毛。而双胞胎视角下,这次事件变得更为真实可 怖。两位调皮的小男孩在习得了“蒙眼识物”的 技巧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肆意地在公寓中 探寻,他们发现闭起眼睛之后,公寓内的一切事物 反而变得更加清晰,一些本应由“导游”视角诉说 的细节,被转移到了双胞胎身上。他们透过墙壁 的阻隔,最终发现“一种更强大、更巨大也更膨胀 的东西这对互相搂抱、紧闭双眼的小兄弟已 经看见地砖上的茶渍、血迹、凌乱的矮几、电线和 齐老太太的尸体”。此处作者再次使用了语符的 超常搭配,用“紧闭双眼”与“看见”这对自相矛盾 的动词构成语境差,似乎在嘲讽成年人的麻木。除此之外,上述2种叙事视角的转换同样构 36常州工学
17、院学报(社科版)2023 年成了语境差:易婉君、范扬帆、管涤凡都拥有成年 人视角,且他们都不曾“紧闭双眼”,但对公寓大 楼中随处可见的死亡气息选择“视而不见”。而 双胞胎兄弟的视角尽管属于未成年人,他们在闭 上眼睛的前提下,却依旧能感知死亡的存在。作 者用】土成年与土可视这两组视角的转换,将 现代社会畸形的人际关系暴露无遗:齐老太太尸 体被运走的那天,管涤凡只是站在阳台,呼吸着久 违的新鲜空气,没有人在意她的死亡。这种冷漠从人际关系层面反映了角色与社 会、与世界之间的荒诞关系。意识到人际关系的 疏离,也是迈入成人社会的标志之一。因此,双胞 胎兄弟才会在齐老太太尸体被运走的那天,发生 性格上的巨
18、大转变:“魏太太惊奇地发现,自己一 双调皮的儿子变得不皮不闹。”成人世界中的荒 诞,人际关系间的冷漠最终延伸到了这对男孩身 上,连天真的孩子也逃不过现代主义的诅咒:“人 是命定着要孤独的。”而这种畸变带来的后果 便是成为一个冰冷的成年人,即便是面对同类的 死亡,也不能唤醒丝毫多余的情感波动。三、荒诞的人物关系造成的语境差文本中的角色关系看似冷漠,实则存在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上一个人的行动结果能够主 宰下一位住客的命运,如梁隆润之于苏珊,易婉君 之于齐老太太。这些看似巧合的纽带背后却是最 普通的邻里关系,他们甚至都不知晓对方的存在,但一张无形的网却笼罩在这幢公寓大楼中。但作 者也没有忽视对亲
19、密关系的描绘。由极强的因果 逻辑与微弱的社会联系制造的反差,也进一步增 加了故事的荒诞性与宿命感,带来了特殊的语境 魏先生暴露、激化 魏太太黄晓玲严r 调戏、勾引、朱国栋林南施差审美价值。荒诞的时空调配、荒诞的人物关系、荒诞的 语言表述都是荒诞情节解构的构成因素。以 保险业务员张德充的故事为例,在预感到自己违 法一事即将东窗事发之后,他走到阳台上抽了一 包烟,而烟盒中的一张奖券却正好被楼下的邻居 赖进财拾获,让他中了 300万台币。这种在现实 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巧合却在文本中多次出 现。而在故事的最后,公寓中的另一位住户林南 施从楼顶一跃而下,意外砸中了楼底下的赖进财。在林南施的故事线中,
20、仅从故事情节出发,她 自杀的动机源于邻居魏先生与魏太太的一次争 吵,这场争吵惊动了隔壁的小情侣黄晓玲与朱国 栋。朱国栋随后坦言自己不信任婚姻,被黄晓玲 赶出家门,又游荡到了寻欢的舞厅,遇见了被丈夫 冷落多时前来“测试自己剩余魅力”的林南施。在与朱国栋共舞一曲之后,这位少妇开着车落荒 而逃,又在逃跑途中撞死了张德充的狐狸狗,两个 故事至此形成闭环。图1展现了林南施坠楼事件中的人物关系链 条。从表面上看,在复杂的故事背景下,一切因果 循环都由邻里身份维系,似乎林南施的坠楼只是 一场寻欢未遂的巧合导致的悲剧,但邻里关系造 成的悲剧,其幕后推手却是不健全的亲密关系。魏先生频繁臆测自己的太太出轨,二人之
21、间多次 爆发争吵,且每次争吵的结果都以无效的沟通和 沉默告终;年轻情侣黄晓玲与朱国栋的人生观相 悖,却总是以轻浮戏谑的方式掩饰毫不稳固的情 侣关系;林南施与范扬帆表面上是一对惹人羡慕 的爱侣,实则妻子已经被丈夫冷落多时,不得不通 过到地下舞厅寻欢的方式排解自己的寂寞,而丈撞死宠物狗 张德充0拾获彩票=赖进财坠楼 范扬帆图11文本中的人物关系链条注:曲线箭头表示亲密关系,直线与折线箭头表示邻里关索第2期林坍:小说公寓导游语境差解析37夫非但没有发现妻子的异常,反而愈加频繁地出 差,最终妻子跳下了由丈夫设计的公寓大楼。上述3种相处模式代表了现代男女关系的几 种不同状态,但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从未试
22、图了 解自己伴侣的内心世界,他们看似生活在一起,却 与公寓中的其他邻居没有质的不同,此时文本中 除了外显的邻里关系链条外,又浮现出一段内隐 的亲密关系链条。林南施自杀的根源在于畸形的 亲密关系,却以邻居朱国栋调戏未遂的形式表现 出来,甚至最后坠楼时意外砸到的邻居赖进财,也 都只是作者为了故意强调这种“巧合”而伪造的 游戏,但细细剖析,还是能够看到邻里关系背后隐 藏着的亲密关系。正是由于这条隐藏的人物关系链条的出现,才使得这些复杂荒诞的机缘巧合在“导游”戏谑、冷漠的讲解中变得真实起来。现代社会使人与人 之间的距离无限趋近,但人际关系却变得更加疏 远,即使是一墙之隔的邻居,抑或是朝夕相处的家 人,
23、都无法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这组物理上的接 近之于心理上的隔阂,构成了人物角色之间的语 境差,让故事在看似符合物理逻辑的表象之下,涌 现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范扬帆与 朱国栋都只是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被异化的人物符 号,前者代表着冷漠的精英阶级,后者则代表堕落 的享乐主义,而林南施向往的却是古典主义的爱 情,目标的错位使理解无从发生。作为丈夫私人 财产的妻子因单调而重复的生活变得麻木,毫无 感情的婚姻生活又使她越发苦闷,于是她渴望自 由,渴望具有人的尊严,渴望有价值的生活少,但 环境与思维的局限使林南施只能将目标投向欢 场,却又落入朱国栋的陷阱,最终也没能逃离悲剧 的底层逻辑。四、信息错位
24、造成的语境差在公寓导游中,还有一个用于制造误会与 冲突语境差的常用手段一信息差,信息差即信 息发送与接受的不等值、不平衡,在语境张力 场的调控下,积极信息错位向读者输出了美学信 息。文本中信息差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改值 与共知缺乏两方面。信息改值,即发送者的言语 代码新指向与接收者的信息反馈产生偏离,这种 偏离既可能由编码失误造成,也可能由解码曲解 导致。如魏先生总是怀疑自己的太太不忠,哪怕魏 太太只是在回来的路上遇见了一位男性邻居,都 能让他往家里打20个电话查岗,就连魏太太让孩 子们向守门人关佑开打招呼一事,他也有足够的 想象力来丰富这段毫无交集的关系:“他都老得 可以做我的爸爸了,你为
25、什么要让小孩子喊他关 伯伯你和他什么关系?”但这种病态的排他 性却并非来源于古典主义的“爱”,而是源于他不 想在外面“做牛做马做成了睁眼瞎子”。这里魏 太太作为信息编码者,并未发生编码失误,然而魏 先生作为解码者,却在解码时对自己妻子的行为 进行了大量曲解,导致夫妻不和,争吵不断。公寓中的年轻住客之间也存在信息改值现 象。单身女郎易婉君与另一位住客林秉宏本是高 中同学,二人在一次学校组织的郊游中互相扶持 着走过一段路,这段普通的经历被却被他们各自 渲染成一段复杂的风流史。最终,林秉宏的故事 以“我带她到操场做了”告终,易婉君的故事则到“我劝他好好考大学,所以就分手啦”为止。这段 简单的故事被两
26、位青年男女添油加醋,各自修改 了信息编码之后,向缺乏共知信息的解码者们一 遍遍传递不真实的故事。这种信息改值也造成了大面积的误解,被修改 后的信息开始在人群中快速传播。易婉君误将林 秉宏当作偷窥自己的“色狼”,殊不知林秉宏只是觉 得这位女孩有一点面善。但此时信息改值已经发 生,易婉君开始向自己的家人朋友们传递被改值后 的信息:”好像有一个色狼准楼上的。”而她的亲友 们在接收到这段错误信息之后,也开始继续宣扬:“小婉家的楼上有一个色狼。”此处的信息发生了二 次改值,如果说经易婉君改值后的信息只属于主观 推测,那么经由亲友改值后的信息则变成了确凿的 证据,信息的性质发生了巨大改变。即使是看似一身正
27、气、德高望重的梁润隆,在 他的短暂罗曼史里也存在着由于错位因缘而产生 的信息差。交际双方缺乏共知信息,也是导致信 息错位的原因之一:梁润隆某天夜里将一位在公 寓闹事的醉汉打倒在“富礼大厦”中庭的水池中,第二天照常去找自己的女伴幽会,但此时“公寓 38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 年导游”告诉读者,他昨夜打倒的醉汉正是这位女 伴的儿子。于是先前的场景显得极其滑稽。虽然 梁润隆碍于自己的身份,与女伴维持着“发乎情,止乎礼”的柏拉图关系,但他辱骂醉汉时的那句 詈语却在无意间暴露了自己内心深处最想要的肉 欲满足。当他与自己的女伴抱怨起现在的年轻人 道德沦丧、是非不分时,女伴却由于未知事件背景 的全
28、貌而接口道:“可不是嘛,现在的年轻人一点 教养也没有。”这句话又将她自己囊括了进去。此处的编码者与解码者都在缺乏共知信息的语境 中,针对言谈的信息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曲解,在信 息改值的基础上增加了错位因缘,使得这一段描 述充满了讽刺色彩。此外,上述“信息改值”的乌龙事件,除易婉 君与林秉宏之外,均发生在情侣或夫妻之间。这 一设定也离不开作者的巧妙搭配。表层的“亲 密”与深层的“隔阂”共同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 鸿沟,将对话中信息错位提升到了人际关系层面,使得作者探讨的对象更加清晰一他想讽刺的并 不是事件,而是事件背后具体的人。五、结语文本中,大量出现的语符超常搭配,似乎为了 突出文本戏谑、讽刺的氛
29、围。用轻松幽默的喜剧 效果,向读者展现这个故事背后的残忍与悲剧意 味。“公寓”只是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监狱,现代生 活方式与意识形态的转变正在人类周围构筑起无 形的四壁,成年人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对同一事件的多视角叙述,则是为了凸显现代 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道貌岸然、自诩万能的成 年人,在巨大的死亡阴影之下,全都熟视无睹,他们 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着“自我中心化”带来 的巨大快乐,却忽视了传统的人际交往中应该具有 的最基本的关怀。张大春最后颇为残忍地将齐老 太太的死状展现给那对双胞胎小男孩时,似乎也在 摧毁这对孩子最后的童真与欢乐。而他们的母亲 魏太太只是惊讶于孩子们变得乖巧了,却完全不好
30、 奇这背后的原因。老人与儿童视角中的“公寓”越 是可怖、残酷,越是彰显成年人的冷漠、麻木。而荒诞的人际关系中隐现的两条线索也展现 了特殊的语境差异。互不相识的邻居却可以成为 决定命运的关键,或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冰冷的邻里关系居然与宿命般的因果逻辑环环相 扣,这一切的根源绝非“巧合”二字就可解释,而 是畸形、异化的亲密关系日积月累最终爆发的结 果。夫妻、情侣或许不是直接凶手,但他们之间无 处不在的隔阂与失败的沟通,在故事的背后,因果 链条之外,化成无形的大手,将最亲密的家人推下 公寓楼。信息错位的使用则是为文本增加审美价值的 辅助因素。文本中信息的错位既体现在接受者的 信息改值上,也体现
31、在缺乏共知信息上,这两点最 终都指向不健康的沟通方式与冷漠的人际关系。公寓楼中的居民,每个人都身处无尽的误解与冲 突中又浑然不觉,他们笃信脑中错误的信息,最终 在信息的断层中越陷越深。4个语境因素的相互叠加,最终汇聚成这篇 充满着讽刺、嘲弄气质的文本。哪怕张大春用喜 剧性的误会、突破常规的“巧合”来掩饰文本尖锐 的批判性,读者们依旧能从这个故事悲剧性的结 尾中感知到其中不同寻常的气息。而语境差则是 揭开文本中其他隐藏线索的钥匙,按图索骥,就能 发现该文本的不同寻常之处。参考文献1 朱天文.弱点的张大春EB/OL,(2006-(M-05)2022-10-10.http:/ 蔡源煌.瞎扯淡的艺术J
32、.当代作家评论,1989(3):75-76.3 黎湘萍.凡人时代的救赎之路:试论八十年代台湾新文化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1990(3):114-123.4 祝敏青.小说辞章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0:233.5 张大春.公寓导游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祝敏青当代小说修辞学语境差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7:176.7 刘晓南.第四种批评D 北京:北京大学,2006.8 雅艾里斯别格.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M/袁可嘉.现代 主义文学研究:上册.陶春宝,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9:265.9 李昕泓从语境差角度解构李碧华青蛇J 武夷学院学 报,2022,41(7):20-25.10 张晓芳逃离中的寻归:骑马出走的女人与不贞的妻子 多视角比较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11 祝敏青.当代小说修辞学语境差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17:318.责任编辑:庄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