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三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03736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三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三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三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三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电池【课标三维定向】1.知识与技能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其构成条件,掌握原电池的应用。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理解并掌握金属的腐蚀和防护。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探索原电池的形成及原理,培养实验技能以及分析思维能力。通过不断总结、发现、归纳知识的要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电池的有关知识,感受化学给人类带来得进步和文明;了解废旧电池的回收 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学习策略指导】学习重点: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学习难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第一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原电池的反应原理【自主学习】1.探究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把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2、,在锌片上有 析出,同时有 放出,铜片上 现象;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连接后,逐渐,质量逐渐增加;在铜片和锌片之间加上电流计(如下图所示),电流计的指针发生,说明有 产生,即发生了 能转化为能的过程。由电流的方向可知,电子由 通过导线流向,由此判断 是负极、是正极。锌片上有 流出发生了 反应,即:;锌原子 电子通过导线流向,进入溶液,溶液中的 在铜片上 电子发生 反应,即:,生成的沉积在铜片上。两极之间溶液中 的定向移动和外部导线中 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的回路,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电流。其总反应式为:OIntoVLiC11SO4溶液3阳极狰7q阴极 Q)2.原电池的含

3、义能将 能转化为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要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要有 溶液;两电极浸入 中且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能自发的发生。要点强化指导A、盐桥的作用:是将两个电极完全隔开的原电池装置,将副反应降低至最小程度,这样,更彻底的将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B、通过盐桥,阴离子SO?一和C向锌盐溶液移动,阳离子Z/和K+向铜盐溶液移 动,使电流继续流通,形成闭合的回路。4.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反应一般都是自发进行的,因而在写电极反应时,首先将总反应变换成 反应(负极)和 反应(正极)。如:2FeCl3+Cu=2FeCl2+Cu Cl2,正极:;负极:o 其中,Fe电极为负极时,

4、被氧化为 离子。正极反应与负极反应的得失电子数要 o正极反应与负极反应直接相加可得原电池的。电极产物是否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有关成分作用,若有作用则要一块写出。每个反应之前均须标明电极的属性。要点强化指导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原转化为的热能而改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放热 反应就能设计成原电池,而是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2.电极材料有时并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碳棒),有时还可以是相同的金属(如金属 伯),但电极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氢氧燃料电池。3.负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溶质不一定要求发生反应,但负极上一定有物质失去电子变 成阳离子或消耗阴离子。【问题分析示例】例题1:如下图装置能组成

5、原电池的是()针对性练习1.某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CuFeFeCl3B.CFeFe(NO3)3C.FeZnFe2(SO4)3D.Ag Fe Cu SO42.把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成两组,分别依次插入到NaOH溶液、稀H2sO4溶液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不能形成原电池 B.负极材料依次为镁片、铝片C.负极材料依次为铝片、镁片 D.负极材料都是镁片二、常见的化学电源【自主学习】1.常见的锌镒干电池酸性锌镒干电池:作负极,作正极,是电解质溶液中 的溶质,负极:,正极:,及 H2+2MnO2=Mn2O3+H2

6、O,4NH3+Zn2+=Zn(NH3)十;总反应式 为:。碱性锌镒干电池:作负极,作正极,是 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负极:,正极:;总反应式为:O要点强化指导酸性锌镒干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有NH4+和MnO2,但电池正极 得电子的是NH4+,MnO2是固体粉末,未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其作用可理解为通过氧化 还原反应吸收H2,使电池能持续工作。MnC2不能认为参与了电极反应。2.铅蓄电池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作负极,作正极,是 电解质溶液,负极:,正 极:;总反应式 为:O要点强化指导二次电池在充电时是电解池,虽然作电池时正、负极上的反应与作电解池时阴、阳极上的反应相反,但二次电池的正极应与充电电

7、源的正极相连,二次电池 的负极应与充电电源的负极相连。3.氢氧燃料电池碱性条件下的氢氧燃料电池正负极材料均为,和 源源不断的通到电极上,是电解质溶液,负 极:,正极:;总反应式 为:。酸性条件下的氢氧燃料电池正负极材料均为,和 源源不断的通到电极上,是电解质溶液,负 极:,正极:;总反应式 为:O要点强化指导曷和。2在不同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1.H2在不同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在碱性条件下负极:H2+2OH一一2H2O+2e-;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负极:H2-2H+2e,2.O2在不同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在碱性、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正极:。2+2H2。+4e-f 4OH-;在较强酸性条件下正极:。2+

8、4H+4e-2H2O;在熔融的金属氧化物中正极:O2+4e-2O2-;在其它介质中的电极反应式。如:在熔融的碳酸盐中,正极反应物是。2和CO2时,正极电极反应式:。2+2c。2+4e-2CO32-o【问题分析示例】例题2:常见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其电极材料分别为Pb和PbO2,电解液为稀H2so4 溶液,工作时的总反应式为Pb+PbO2+2H2sO4 普 2PbSO4+2H2Oo请依据上 光电述情况判断:铅蓄电池的负极材料是。请依据两极材料和总反应,写出放电时正极反应 是。请依据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写出放电时负极反应 是。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 极;电流方向从 极流向 极。放电时,电

9、解质溶液的酸性(填“增强”、“减弱”或“不变”)。针对性练习3.某蓄电池放电、充电时的反应式为:Fe+Ni2O3+3H2O 普 Fe(OH)2+2Ni(OH)光电2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放电时,Fe为正极,Ni2()3为负极;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OH)2+为阳极;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中碱性C.D.2e-=Fe+2OH;充电时,Ni(OH)2溶液中。A.B.【课堂练习达标】4.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在外电路正极电子流出5.下列说法不正颐的是()A.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B.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正极C.电解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阳

10、极D.电解池中质量增加的电极是阴极B.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在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6.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A.电解质溶液中有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的离子B.有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C.在不同金属的两极间存在电势差D.在原电池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7.下列反应中,在原理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 B.铝与盐酸的反应C.石灰石的分解 D.甲烷与氧气的反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性锌镒干电池是二次电池B.铅蓄电池是一次电池C.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它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D.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没有储存在电池内部9.美国阿波

11、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两 个电极均由多孔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流出,并从电极表面放出。a极是,电极反应式是。(2)b极是,电极反应式是_o氢气是燃料电池最简单的燃料,虽然使用方便,却受到价格和来源的限制。常用的燃料往往 1是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甲烷(天然气)、汽油等。-J请写出甲烷燃料电池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士1二-二-二-LnlWKOH溶液此时电池内的总反应方程式为第二课时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一、原电池电极材料的选择与正、负极的判断【自主学习】1.原电池电极材料的选择电池的电极必须 o电池中的负极必须能够与电解质溶液,易 电子,因此负极一般是活泼

12、的 o正、负极之间只有存在电势差,电子才能,所以正、负极一般不用同一种活性材料,但有时可用同电极(如氢氧燃料电池)。要点强化指导原电池电极材料的几种情况:活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材料电极,如:铜锌原电池中的铜一锌;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电极,如:锌锦干电池中的锌一炭;金属与化合物材料电极,如:铅蓄电池中的铅一氧化铅;惰性电极材料电极,如:氢氧燃料电池中的石墨或金属伯。2.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由组成原电池两极的材料判断。一般活泼的金属为极,活泼性弱的金属或能 导电的非金属为 极。依据电流的方向或电子流动的方向判断。电流由极流向极,电子由极 流向 极。依据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移动的方向来判断。在原电池的电

13、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 极,阴离子移向 极。依据原电池两极上发生的化学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上发生 反应,正极上发生 反应。依据某些现象来判断。电极溶解的一极为 极,电极增重或产生气体的一极 为 极。要点强化指导判断电极时,不能简单的比较金属的活性,要看反应的具体情况,特 别指出的是A1在强碱性溶液中比Mg更易失电子,A1作负极,Mg作正极;Fe、Al 在浓HNO3中钝化后,比Cu等金属更难失电子,Cu等金属作负极,Fe、Al作正极。二、金属活泼性的相对强弱判断【自主学习】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K、Ca、Na、Mg AR Zn Fe Sn Pb、(H)、Cu、Hg、Ag

14、、Pt、AuK Ca2+Na Mg2+A产、Zn2+Fe2 Sn2 Pb2(H+)Cu2 Hg2 Ag Pt2-A Au3+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2.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单质还原性逐渐,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单质还原性逐渐,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3.与酸或H2O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程度。反应越易则金属性 o4.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金属性 o5.其它的置换反应。6.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判断: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一般来说其还原性:极金属强于极。三、金属腐蚀与防护【自主学习】1.金属的腐蚀金属腐蚀的含义金属表面与周围

15、的物质发生_或因 作用而遭到破坏,称为金属腐蚀。金属腐蚀的实质金属原子电子被变成金属的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为:。金属腐蚀的类型金属腐蚀可分为 和,而电化学腐蚀依据环境的酸碱性可分 为 和 O合作探究1: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异同?金属腐蚀的类型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含义条件现象腐蚀的速度相互关系合作探究2: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异同?(以Fe为例)蚀类型 区别与彘析氢腐蚀吸氧腐蚀相同占/、檄曲钵质不 同 点条俯洞同同产妍同其它反应式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QNFe(OH)3;2Fe(OH)3=FeA*xH+(3r)HQ。普遍性合作探究3:铜、银用导线连接

16、后浸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被腐蚀。试解析其原因?2.金属的防护金属的防护就是依据电化学腐蚀的原理,要防止金属发生_腐蚀,关键在于阻止金属成为原电池的极,避免发生阳极 反应而溶解。即其本质就是阻止 o因此常用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覆盖 O如:可以在其表面加耐腐蚀的、橡胶等,也可以通过电镀而覆 盖于被保护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较强的 O改变金属的内部 O如:、等。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如:镶嵌 的闸门、航海船底、铁塔以及底下铁管道等。外加 电源的 保护法。如:化工厂中盛酸性溶液的容器或管道。经、外加电源的 极等方法进行钝化。如:合成氨厂中防止反应塔腐蚀。合作探究:金属腐蚀快慢规律探究?作电解池 极引

17、起的腐蚀 作原电池 极引起的腐蚀腐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对于同一金属来说,在 电解质溶液中腐蚀速度在 电解质溶液中腐蚀速度在电解质溶液中腐蚀速度;活泼性不同的两金属,活泼性差别越,腐蚀越快;对于同一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腐蚀越快。要点强化指导1.在原电池中,电源正极在溶液的部分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称为 阴极;电源负极在溶液的部分因发生氧化反应,而被称为阳极。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中,实质是首先构成原电池,使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阴极),牺牲的金 属作原电池的负极(阳极)。2.外加电源往往应用电解的原理,被保护的金属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上。若被保护的 金属连接在电源的正极上也被

18、保护,其理由是使金属发生钝化作用。【问题分析示例】例题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 的是()甲乙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的铜片是正极,乙中的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值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针对性练习1.如图所示,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A.A是Zn、B是Cu、C为稀H2so4溶液B.A是Cu、B是Zn、C为稀H2so4溶液C.A 是 Fe、B 是 Ag、C 为 AgNCh 溶液D.A 是 Ag、B 是 Fe、C 为 AgNCh 溶液2.

19、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铜片的质量逐渐减少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例题2: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丫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丫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ZYMB.XYZMC.MZXYD.XZMY针对性练习3.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连接组成多个原电池,若a、b相 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a极减轻;b、d相连,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

20、顺序为()A.abcdB.acbdC.acdbD.bdca例题3: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铁钉在逐渐生锈,则铁钉的腐蚀属于 腐蚀。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则原溶液是 性,发生_腐蚀,电极反应:负极:,正极:o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原溶液是 性,发生_腐蚀,电极反应:负 极:,正极:O若溶液甲为水,溶液乙为海水,则铁钉在_(填“甲”或“乙”)溶液中腐蚀的 速度快。针对性练习4.如图所示,装置中都盛有O.lmo l/L的NaCl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装置中的四块相 同的锌片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正确顺序是()5.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后,放置一会出现红棕色的铁锈,在此变化过程中不会发生的

21、化学变化是()A.2Fe+O2+2H2O=2Fe(OH)2B.4Fe(OH)2+O2+2H2O=4Fe(OH)3C.O2+2H2O+4e-4OHD.Fe-Fe3+3e-【课堂练习达标】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被腐蚀时质量一定减少B.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单质被氧化C.金属腐蚀一定是在酸性条件下D.金属直接与液体接触才能造成金属腐蚀,与气体接触没有影响7.下列关于铁析氢腐蚀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为正极C.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不变8.下列措施不能起到防腐作用的是(A.对钢铁设备喷油漆C.把钢铁与银、格等金属制成合金9.表明金属甲比金属乙活动性强的是(B.炭为正极D.此腐蚀在任何溶液中都发生)B.对

22、钢铁进行电镀D.把钢铁放入水下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电子比乙的多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氧化性强C.甲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D.将甲乙组成原电池时,甲为正极10.钢铁在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Fe 3e-=Fe3+C.Fe 2e-=Fe1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B.2H2O+O2+4e-=MOH-D.4OH-4e-=2H2O+O2 t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比粗锌的反应速率快B.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反应的速率C.纯铁比生铁更难发生电化学腐蚀D.钢铁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12.关于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极是阳

23、极C.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负极是阴极D.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课外天地新型的化学电源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化学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 制造具有体积、电容量大、质量小和功率大等特点的新型的化学电源。下面着重介绍两 种常用的新型的化学电源。1.银锌蓄电池银锌蓄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的质量小、体积小,是人造地球卫星、宇宙火箭、空间电视转播站等的电源。银锌蓄电池的负极是锌(Zn),正极是氧化银(Ag2。),用锌酸盐溶液(如H2ZnO2 加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放电时,在电极上发生的如下反应:负极(锌片)Zn+2OH-誓i Zn(OH)2+2e一宛电正极(氧化银)Ag2O+H2

24、O+2e-普 2Ag+2OH-光电法出总反应式 Zn+Ag2O+H2O 2Ag+Zn(OH)2光电银锌蓄电池所蓄的电能很高,但使用期不长,在充电状态下不宜长期保存。2.锂电池锂电池在较小的体积或质量下能放出较多的电能,放电时电压十分稳定,贮存时间 长,能在261.3344.1K温度范围内工作。可作心脏起搏器、照相闪光灯的电源,如做成 纽扣式微型锂电池,可用于电子表、助听器、计算器、电脑以及各种手机等方面。锂电池是用锂作负极,炭作正极,无机溶剂亚硫酰氯(SO2C12)在炭极上发生还原 反应,电解质溶液是四氯铝化锂(LiAlCL)溶解于亚硫酰氯中组成。它的总反应是锂与 亚硫酰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锂

25、、亚硫酸锂和硫:8Li+3 SO2C12=6LiCl+Li2so3+2S。总之,改进化学电源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使电源的质量小、体积小和提高能量的 转化率。【三维体系构建】答案:1.锌镒电池;2.铅蓄电池;3.氢氧燃料电池;4.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5.电 解质溶液;6.两电极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且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闭合的回路;7.能自发 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8.化学腐蚀;9.电化学腐蚀;10.吸氧腐蚀;11.析氢腐蚀。参考答案第一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例题1:解析:此题考查原电池的构成要素,要从构成要素去分析解答。符合原电池的条 件必须满足四点:要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要有电解质溶液;两电极浸入

26、电 解质溶液中且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闭合的回路;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中酒 精是非电解质,D中两极的活泼性一样。答案:BC例题2:解析:依据原电池的反应原理、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总反应式可得答案。答案:铅(Pb);(2)PbO2+4H+SO42-+2e-=PbSO4+2H2O;(3)Pb+SO42-=PbSO4+2e;负,氧化铅(PbO2),铅(Pb);减弱;1.解析: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必须满足:电解质溶液含有Fe?*,负极材料为Fe,正极材料比Fe的活泼性弱且能导电的物质。则C与D不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答案:CD2.答案:C3.解析:依据蓄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元素的化

27、合价升高知错。而充电时是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元素 的化合价升高知对。又依产物中有Fe(OH)2和Ni(OH)2,故电解质溶液必是碱 性溶液。答案:D4.答案:B5.解析:依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及其电子的流向可知:原电池 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正极;而电解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 电极是阴极电解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阳极。答案:C6.解析:由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可知,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 原因是必须有产生电流的源头,即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答案:D7.解析: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可设计成原

28、电池可知答案。答案:BD8.解析:依据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及燃料电池的有关知识可得答案。答案:CD9.解析:依据燃料电池的电极及电极反应可知a、b两极各是什么极及其电极反应式。又由于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但在KOH溶液 中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又碳元素的化合价由一4升到+4,故Imo l的甲烷应失去8mo i的 电子,即电极反应式为:CH4+10 OH-=CO32-+7H2O+8e,答案:负极,2H2+4OH一一4H2。+4广;正极,02+2H2O+4e-4O1T;CH4+10 OH-=CO32-+7H2O+8e,CH4+2O2+2KOH=K2CO3+7H2O。第二课时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例题1:解

29、析: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的选择、溶液的PH值变化及金属腐蚀 的速度。甲池为原电池,乙池不是原电池,而甲池为电化学腐蚀,乙池为化学腐蚀。二 者反应的实质都为Zn失电子,溶液中H+得到电子,使c(H+)减小,PH值均增大。答案:C例题2:解析:由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 出知:X为电源的负极,则XZ;再由电解丫2+和Z?+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可知:Z Y;又由M2+的氧化性强于丫2+可知:YM。例题3:解析:铁钉是铁合金,主要由铁和炭组成,外加电解质溶液,可构成原电池,此 时发生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依据腐蚀的条件、原理及结果可知: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

30、试管压强减小,气体被吸收,是发生吸氧腐蚀的结果,据此写出电极反应。试管内 液面下降,说明试管压强增大,产生气体所致,是发生析氢腐蚀的结果,据此写出电极 反应。对于同一金属来说,在强电解质溶液中腐蚀速度在弱电解质溶液中腐蚀速度。答案:电化学;弱酸性或中性 吸氧 2Fe-2Fe2+4e-O2+2H2O+4e-4OH-;较强的酸性 析氢 Fe-Fe2+2e-2H+2e-H2 f;乙。答案:A1.解析:由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可知:电解质 溶液中含有不活泼的金属阳离子,B极为活泼的金属。答案:D2.解析:如图所示装置是原电池,电极为正、负极,活泼的 锌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本身质量逐渐

31、减少。而铜极为正极,上面富积电子,h+移向铜极,发生还原反 应产生H2。答案:D3.解析:依据金属的活泼性相对强弱的判断及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可知:a、b相连,a为负极,则ab;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则c为负极,即cd;a、c相连,a极减轻,a为负极,即ac;b、d相连,b为正极,则db。答案:C4.解析:由作电解池阳极引起的腐蚀作原电池负极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措 施的腐蚀可知答案。答案:D5.答案:D6.解析:金属的腐蚀包含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 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周围的物质含有气体;金属腐蚀的条件不仅仅是酸性,还有弱酸性或中性;酸性腐

32、蚀时,物质的质量一般减少;而弱酸性或中性腐蚀时,物质 一般被氧化成氧化物而附着在原物质上,导致质量增加;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原子失 去电子被氧化变成金属阳离子的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为:M-ne-=Mn+o答案:B7.解析:析氢腐蚀在较强的酸性条件下发生的,被腐蚀的金属铁是负极,其中含的炭为 正极,在正极上溶液中氢离子得电子被还原产生氢气。答案:B8.解析:金属防护的方法有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如:可以在其表面加耐腐蚀的油 漆、搪瓷等非金属材料,也可以通过电镀而覆盖于被保护金属表面的耐腐蚀性较强的金 属。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制成合金。把钢铁放入水下,会发生吸氧腐蚀。答案:D9.解析:金属甲比金属乙活动性强的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与得失电子数目多少无关;而同价态的阳离子,说明乙比甲氧化性强;一般来说,原电池负极的活泼性强些;又甲 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说明甲排在氢之前,乙排在氢之后。答案:C10.解析:钢铁在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主要是吸氧腐蚀,正极上的反应为:2H2。+O2+4e-=4OH-o 答案:B11.解析:粗锌、生铁以及锌与其置换出的铜,加上电解质溶液,可组成原电池,从而 使反应速率加快。答案:A12.解析: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中,实质是首先构成原电池,使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阴极),牺牲的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阳极)。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