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艺术+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3466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艺术+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艺术+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艺术+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7期54乡村文旅乡村振兴战略下“公共艺术+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肖金志 肖金志1,21,21.兰州财经大学,兰州 7300202.韩国国立全北大学,韩国 全州 54896摘要:从城市艺术生长起来的公共艺术,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用于弥补乡村地区旅游资源不足,提升乡村旅游价值,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本文从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现状及问题入手,分析了公共艺术对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的影响和价值,从公共艺术营造乡村旅游新吸引、创造乡村旅游深度体验方面出发,诠释了公共艺术对乡村旅游吸引力、旅游体验感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了“公共艺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突出乡村特色,系统合理规划;重视人的价

2、值,拓宽合作途径;加强政府引导,广泛宣传推广。研究结果表明,公共艺术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能有效促进乡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关键词:乡村振兴;公共艺术;价值;乡村旅游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019(2023)07-0054-05基金项目: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公共艺术助力甘肃乡村振兴研究”(编号:2021B-152);兰州财经大学2022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编号:LJY202222)。作者简介:肖金志,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与乡村旅游。E-mail:ginger-乡村旅游为乡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就业渠

3、道、提高农民积极性、提高精神文化与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根据2021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中国现约有2 360 875个自然村,481 339个行政村,然而中国绝大部分的农村,由于缺乏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或缺少专业的旅游规划和指导,无法发展乡村旅游,而未能获得旅游业带来的恩惠。截至目前全国获批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为1 299个。近年来,以“艺术乡建”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式,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很多乡村并没有独特的资源而是通过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方式,为乡村增添独特的艺术资源,树立文化品牌,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发展的新力量。一、公共艺术与乡村发展(一)公共艺

4、术概述公共艺术起源于美国费城实施的“百分比艺术计划”,发展之初就参与到世界各地的城市建设,旨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因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城市的艺术”1。公共艺术是指公共空间中不限于壁画、雕塑、装置及艺术行动等有形与无形的艺术类型,强调艺术的公益性和文化福利。公共艺术体现城市文化价值,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是城市文化与精神财富,体现市民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塑造社会和谐、启发创造才能、保存历史记忆、美化公共空间及带动地方经济”2等方面的价值。公共艺术常作为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价因素,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有思考、有温度、有灵魂的城市。2023年第7期55乡村文旅(二)“公共艺术+”对乡村发

5、展的价值随着公共艺术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关注领域逐渐从城市开始转向农村和贫困社区3。许多国家和地区利用公共艺术来解决乡村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乡村人居环境破坏、乡村同质化趋向、乡村文化遗失、乡村习俗被忽视等。以“公共艺术+”的方式介入到衰落的村庄,能够改善当地人居环境,激活当地发展机遇,提升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总结相关研究者成果,公共艺术对乡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升乡村环境,改善乡村面貌;二是修复乡村文化,温暖乡愁记忆;三是增强乡村自信,激发认同感;四是驱动乡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五是提高乡村关注度,促进城乡交流。(三)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现状与问题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两者之间的差距

6、不断加大,地方政府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开始寻求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捷径。在不顾及地方乡村特色优势,对乡村生态环境、文化氛围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的前提下,便生搬硬套其他地方乡村的优秀成功案例,抄袭其中的艺术风格,使原本属于地方乡村的独特艺术风格趋于大众化,由“一村一面”变成“多村一面”,致使艺术家针对地方乡村特色制定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案失效。设计师没有把握乡村建设整体艺术风格的能力,使得艺术设计与乡村原有风貌风格迥异,无法与当地乡村特有的元素符号相契合。乡村旅游经营者为了节省成本,自行进行环境创意设计或者雇佣一些艺术文化水平较低的从业者,由于自身审美水平不高,缺乏独立完成一件成熟艺术品的经验,做出来的公共

7、艺术品粗制滥造,缺乏艺术感,有悖于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初衷。二、“公共艺术+”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价值乡村旅游以农村地区田园景观、建筑聚落和风俗文化等资源为旅游吸引要素,在结合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度假、休闲娱乐等旅游方式。公共艺术是文化的载体,是凝聚乡村价值的重要途径,公共艺术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及社会价值。“公共艺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使公共艺术作品成为乡村旅游中的网红打卡地,形成“现象级”的旅游宣传推广模式。随着乡村旅游在世界各地不断发展,乡村旅游相关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利用艺术语言对没有独特自然景观,也没有深厚文化沉淀的乡村,赋予

8、独特的艺术文化气质,提升旅游价值和吸引力,已经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所采用的方式。(一)“乡村文化+公共艺术”营造乡村旅游新的吸引力乡村旅游吸引力包括自然因素的吸引力、人文因素的吸引力等。自然因素的独特性更容易转化为旅游吸引力的条件,然而无论是否存在所需的自然资源,都可以通过人为创造形成与文化相关的吸引力。国内外乡村旅游并不都是以自然环境的优势作为吸引力要素,而是以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乡村文化具有地方性,每一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文化,如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及集市节庆等,这些都是乡村独有的基因与符号,彰显着乡村的特色与品格。很多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是利用这些独特的文化元素所形成的吸引

9、力而发展起来的。通过公共艺术参与发展,放大乡村文化符号,活化乡村中的民风民艺、民族服饰及民俗节庆等活动,借助现代化的技术与艺术手段,实现乡村文化与公共艺术的深度融合,创造乡村旅游新的吸引力。乡村旅游常常将风俗、节日庆典及生活体验与公共艺术相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品牌,振兴乡村区域经济。利用当地神话故事传说和民间2023年第7期56艺术创造出来的公共艺术演出,向游客多方面展示乡村特色。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城南黄河岸边的赤牛坬村,是一个当地“没有风景名胜,没有矿产资源”的偏僻山村。为了实现乡村振兴,作为民歌的故乡,赤牛坬村民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以表演的方式再现农耕记忆。村里的黄土高原实景剧高高山上

10、一头牛,由120多位村民出演,或扛着锄头,或牵着黄牛,在乡村真山真水之间演绎着乡村的祈雨丰收、婚丧嫁娶及喜怒哀乐。近3年来演出近300场,累计吸引游客20多万人次。游客在此可感知、体验西北村庄的传统文化氛围,以活态的文化遗产、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旅游吸引要素,可以说乡村生活空间本身已具有了吸引力。(二)巧借公共艺术创意,创造乡村旅游深度体验随着旅游业深入发展,旅游产品从最初单纯的观光式游览发展到注重游客精神熏陶与身心愉悦的旅游体验,重视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在乡村旅游中,农村生产活动与生活方式是乡村旅游体验的核心。早期的农村休闲旅游主要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及农家采摘等活动为主。但

11、随着旅游需求的升级,这种“吃、住、采”的旅游模式,越来越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中的愉悦身心、文化感知、风俗体验等综合需求。乡村田园、建筑聚落、生产生活方式、饮食与风俗习俗等通过文化创意,与公共艺术深度融合而“创造出感性的情景,具有地方感性的质感”4的乡村文化综合体验,在乡村共同情感的作用下,使游客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安吉蔓塘里大地之光艺术公社在2020年开始实施公共艺术灯光项目,打造光影壁画、灯光秀、大地艺术展、竹藤雕塑及乡村集市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白天的蔓塘里主要是欣赏当地竹子编织的公共艺术品,在晚上通过灯光装置和墙体投影,可以欣赏体验花团锦簇的浪漫世界。夜游项目以公共艺术

12、光影壁画的方式,在不改变土地性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尊重当地文化的境况下,通过艺术手法点亮当地的夜间游览,增添了乡村的观赏性和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区域内“游客夜间集散中心”。乡村旅游中利用当地农作物,通过艺术方式打造的“玉米房屋”“稻草装置”“稻田画”等都成为乡村旅游中网红打卡点。台湾台东县北部的池上乡,为了对抗乡村的衰败及大米销量的衰落,恢复乡村的大米品牌和乡村经济,当地通过“秋收音乐节”方式来吸引游客,在稻田里种植一部分早稻,早稻提前收割后搭建舞台,每年邀请著名的艺术团体前来演出。“秋收音乐节”成为台湾著名的公共艺术活动,池上乡的大米也再次畅销起来。同样是利用水稻作为创意点,日本青森县村民则是

13、通过创作不同题材的稻田画,吸引大量的游客来参观体验。在水稻成熟收割时,又让游客参与收割,稻田收割的大米可供游客购买,也实现了农产品的销售。整个乡村旅游活动给游客带来丰富的体验,让游客通过体验农村生活,重新思考和定位农村与农民生活,收获启发与感悟。三、“公共艺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一)突出乡村特色,系统合理规划尊重乡村自然发展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和乡村文化的前提下,合理规划设计乡村旅游中的“公共艺术”。不同区位的乡村,历史、自然、经济及交通条件各不相同,坚守“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增加记忆度”的原则,利用“一村一规划”“一村一设计”的方式,充分体现当地村庄的优势与特色,建设独特且内涵丰富的旅

14、游村庄。利用当地农产品为创作元素和主题,创造文创产品和休闲文化体验,设置四季不同的景观小品及艺术坐椅,打造田园生活美学场景,构建乡乡村文旅2023年第7期57乡村文旅村旅游中的核心竞争力。如苏州东山镇的西巷子村之前也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大部分年轻人在外打工,村里邀请了专业创作团队,以当地61种青蛙资源为文化创意灵感,在村庄内绘制青蛙涂鸦或者放置青蛙雕塑,将村民闲置的房屋统一改造成主题民宿,把西巷村建设成为一个质朴乡情与文艺范叠加的两栖小镇,通过挖掘乡村特色,创造乡村旅游吸引。对乡村公共艺术的规划者和设计者而言,不能只对乡村形象显现层面进行改造5,应深入了解当地乡村自然优势及村民的诉求,广集

15、乡村的智慧和技艺,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创造,创立乡村标志性艺术形象,激发当地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关中忙罢艺术节以忙罢活动为特色符号,在乡村中展开艺术创作活动,通过绘制乡村壁画和制作公共艺术作品,激活忙罢节庆传统,使乡土空间转化为艺术空间。在美化乡村的同时,激发村民的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艺术介入乡村的方式吸引更多人体验乡村生活,寻找乡土生活的美好记忆。(二)加强政府引导,广泛宣传推广当前乡村旅游主要由农户自行经营和管理,为了节省成本,乡村很多场所的环境营造及乡村美化建设也主要靠农户进行规划,农户大多注重当前的收益,在游客服务上没有太多的投资。因此,公共艺术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16、,更需要发挥地方政府宏观引导作用,建立标准化及特色性的制度体系,审核乡村制定的工作计划,为建设筹资或提供资金,进行有效的监督,为公共艺术融合乡村旅游营造良好环境。乡村旅游中公共艺术同样需要广泛的宣传与推广。利用各种社交平台,通过短视频及活动项目介绍等方式推广乡村旅游与乡村公共艺术项目,提升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公共艺术与乡村建设的深度融合开拓了文旅产业新途径,吸引游客前来深度体验乡村文化生活并产生多次消费,村民借此展开农家乐、特色餐饮等旅游相关的服务,扩大售卖文旅文创产品、优质地方特产等,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带动乡村旅游高效发展。(三)重视人的价值,拓宽合作途径人才是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参与主

17、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此要善于做好吸纳人才、培养人才。通过政策宣传吸引人才,鼓励文化艺术人才志愿者定期到乡村服务,支持“文化创客”人才参与乡村建设,利用自身的技艺和才能,发现、保护和拯救乡村文化遗产,设计创意文创、伴手礼及开发乡村旅游体验产品,同时借助互联网进行推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发挥高校在“公共艺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智库作用,选择在旅游产业与公共艺术创作融合研究方面有优势的高校,使其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乡村公共艺术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在乡村旅游文化符号凝聚及特色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专业性把控,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董书兵在甘肃瓜州戈壁滩上创作的公共艺术

18、大地之子,熟睡婴儿形象与荒漠形成鲜明对比,吸引众多的游客来此参观,同时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引发关注与热议,当地便以此为契机,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乡村为高校师生创作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使师生亲近自然,深入了解农村生活,利用乡村自然与文化资源展开公共艺术创作,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与生命力的艺术作品,美化乡村空间,创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利用文化企业的创意和资本,推动实现艺术与设计创意的实践转化,促进公共艺术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四、结语“公共艺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加快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发展现状的有效途径。中国乡村多,对于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不能简单地依靠大地艺术、艺术墙绘或者乡村花海

19、等农业景观来创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要切实结合当地2023年第7期58乡村文旅乡村自然与文化现状,探索更多公共艺术助力乡村发展的新形态。公共艺术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要借助公共艺术巨大的传播力量,促进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展现,维系乡村文化与道德体系,增强乡村的包容开放,恢复乡村文明秩序。公共艺术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能够重视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保留农村自然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农家生活方式6,实现“有景有致,有农有牧,有产有业,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态,建立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的人地关系,实现乡村自然与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村民获得感,激发村民资源保护的自觉性和主人翁意识,提升村民的自豪感,让乡村真正成为美丽富饶留住人才的沃土。参考文献:1孙振华.公共艺术的乡村实践J.公共艺术,2019(3):32-39.2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1):45-49.3卢健松.当代公共艺术与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组织发展J.中外建筑,2012(10):32-39.4肖金志.剧场化空间的感知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13:14-15.5陈炯.艺术振兴乡村的侧路与方法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2):163-172.6赵承华.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研究J.农业经济,2012(7):26-28.(编辑:赵怀霞)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