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周次
第四周
课时
1课时
年级、科目
七年级历史
教师
吴小英
教学内容
第 7 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导 学 案 设 计
一、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雕版印刷术、火药、赵州桥。
过程与方法: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桥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培养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以此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习重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的发现李春和赵州桥的建成。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
二、自主学习,自我提高
二次
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2分钟由课代表组织学生学习课本后的“大事年表”
这样既提醒学生要上课了,又充分利用了时间达到复习预习双效果。
(二)自我导入:
第一步让学生自己点评上节课的表现,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第二步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上节课的内容;
(三)自主探究
第一步先让学生看书做配套练习习题,并要求在看书时自己找出重要知识点,做题时要求先做简单能从书中找到答案的题并将答案所在的页码、段号标在题后;
第二步在学生看完书做完题后,让学生当10分钟小老师到讲台上带领全班学习新课,学困生和中等生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全班展示自己找出的重要知识点,而优等生在展示知识点的同时可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其他同学思考;
教师引导: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和睦,对外开放,同时也是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
教师点评点评小老师的表现。
第一步既鼓舞了学生又提醒本节课要注意的事项;
第二步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又复习回忆了上节课的内容;
这样做首先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读书能力,其次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能防止学生抄袭作业;
这样做好处有三: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②.既照顾到了学困生,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又给予优等生展示自我的舞台;③.帮助学困顽略生准确把握书中要点;④.锻炼学生的勇气,回答问题易上讲台难;⑤.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⑥.让学生体会老师的不易。这一步是核心,一举数的。
三.记忆竞赛 重点巩固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目的
1.迅速记忆教师出 出示以下问题:
示的重点问题 1、唐朝出现了___________印刷 提高课堂效率,
术,唐朝印制的___________是世 让学生当堂
界上现存最早的的雕版印刷品。 掌握所学知识。
2.火药出现于_____朝初期,
_____在他的_____一书中第一次将
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3._____朝____设计并主持建造
的__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
的石拱桥。______多年后,欧洲才
建成类似的桥
2.进行竞赛
四.深入探究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目的
学生再看书提出问题 可依据学生情况出示难点:这一步是借鉴了“三 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疑”和“ 探”。
赵州桥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表行在哪里?
五.播放视屏
(六)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开展知识竞赛
1. 推选组长
2. 以小组为单位,当堂搜集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
3.小组之间进行知识竞赛
组织学生进行关于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知识竞赛;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和自己动手查找、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而且达到了深层次探究的目的。
,这才是一个教师真正要的东西。整节课学生忙忙碌碌,看书做题讨论思考回答,基本上完成了所有的事情,而且没有课业负担。教师要做的事情是主持和感动,甚至有时放手让学生自己主持,而教师只是观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