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有感 (法务部王保华) 印度也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多么的重大,好习惯能让我们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可能摧毁一个人的人生。可是好习惯并非自然而成的,自然而成的常常是懒惰、生活无规律等等坏习惯。莎士比亚曾说过:“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巴金也曾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正是告诉我们学习并养成高效能人士七个良好习惯,并且要习惯这些习惯。 在这本书的前言部分,作者列举了人们面临困境时的常见状态,如:急于
2、求成、谴责抱怨、缺乏人生平衡、定位不知在哪等,自我反省这些我都无一幸免。说实话,读完前言部分,我也没感觉到这本书有什么奇妙之处,直到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自己是那样的自以为是,后面所说的七个习惯如同是引导我们找到了一步步登上成功的高峰的秘籍。 书中那个“下金蛋的鹅”的寓言故事为我们揭示能效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也正是以这一原则为基础的七个习惯才有了个人领域的成功、公共领域的成功和自我提升与完善。 记得以前刚毕业在写个人简历的时候总会写上“踏实肯干、积极主动”等字眼,现在看来不能轻易写上积极主动这四个字了,因为和书中的定义相差甚远。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时采取积极主动,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言行对
3、自己的人生负责。通过专注影响圈、不断扩大影响圈来解决可直接控制和可间接控制的问题。 自认为不是很笨,但我却总是将自己学业事业及生活中的失败、语言上的木讷、人际交往上的迟钝归结于童年的家庭贫困、闭塞的环境和周围人们文化层次低等原因。可以说推卸责任的说法也在我的生活中时有出现,总会多少为自己找些理由,为自己的失责推卸责任。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这样的小事情,诸如赶公交车,总是埋怨公交车这么少,公交车这么慢,公交车这么挤等等等等,而却不去想为什么不早上哪怕五分钟过去,为什么总自以为是的认为时间很充足而总是匆匆忙忙。 对于现在的工作来说,我的影响圈就是法律事务这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唯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
4、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法律事务的本职工作中,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敢于承担责任,才有可能和公司各部门的高手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在看“以始为终”这一章节的开篇时,心情有些沉重。试图假想参加葬礼心灵演练时,却不知道我的亲戚、朋友、同事、社团会对我有什么样的评价。只是觉得,他们应该会说小王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值得交往的朋友,这或许是因为我还有一些良知。后来也试图去做附录一的各种生活中心判断,却是茫然的无从下笔。只知道我不会为宗教、敌人所困扰,而父母、家庭、工作、金钱、朋友等等这些中心却又时时混为一谈,这也就导致了我的人生没有个确定目标,三十岁了还是这个熊样,真是悲哀。活到三十几岁了还不知道是为什么活着
5、,这一生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我人生的生活中心是什么。而当我真正懂得的时候,是否还有机会去追求吗。 说实话,我很爱自己的父母,很喜欢小孩,也很爱周围的朋友和同事。回想一下这些所谓我爱的人,我基于爱的行动有多少。一个礼拜才给父母一个电话,偶尔寒暄几句,父母一开始唠叨就不耐烦的找借口忙挂掉电话;父母的生日也只是简单的一句生日快乐;对于朋友和同事,也仅仅是在各个节日里将那俗套的、对方不知道收过多少次的信息再次重发,甚至突然想起这个人时才发现,我们曾经是多么的意气相投,多么的铁,现在竟然像个陌生人一样疏于联系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有了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心,开始编写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在以前工作时,曾有同事
6、对我说过,“小王,我喜欢上爬山是因为受你影响”。现在想来,坚持运动的精神固然可贵。当然,在有些紧急事情时就不在坚持。而那些紧急的事情真的能影响到我的坚持吗。这就转到了关于“要事第一”的习惯了。 “要事第一”的习惯,我觉得用四象限法去确定执行更适合。第一象限:没什么好说的了,立即去做。我们工作中的主要压力就来自于第一象限,我们生活中的主要危机也来自于第一象限。第一象限就是一片雷区,我们进入这个象限的次数越少越好。其实第一象限80%的事务都来自于第二象限没有被很好处理的事务,也就是说这个压力和危机,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第二象限:有计划去做。我们应该将时间投资于第二象限,不能因为它是不紧急的就不去处
7、理。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对它进行任务分解,并且制定时间表;然后我们每次投入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项庞大的任务。除此之外,将精力集中于第二象限的价值还体现在如果你第二象限的事务能很好地处理的话,会减少80%第一象限的事务。第三象限:交给别人去做。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第三象限的事务是我们忙碌而且盲目的源头。这个象限里的事务最好能放权交给别人去做,或者通过委婉的拒绝减少这类事务的产生。举个例子来说,女朋友打电话过来说想下午去逛逛街,这时候,我可以委婉地告诉她你确实想去陪她,可是今天刚好有个会议需要你参加;我可以立即联系我的好朋友,让她去陪我女朋友逛街,而我通过做晚饭来补偿她。这样我在上班的时间段内
8、就可以将精力集中在重要的工作上了。第四象限:尽量不去做。这是一个用于缓冲调整的象限。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来说,当我们因为工作的事情身心疲惫的时候,可以和朋友一起逛逛街或者去登山、下海等,但是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在陪朋友逛街、讨老婆欢心上面,那么我们将失去事业,也失去家庭稳定的基础。 “双赢思维”是关于人际领导的一个习惯。作者关于这个习惯前面话语的解析就让我反省自己。双赢者是把生活看作合作的舞台,而我们以往的观念中深刻的烙印是: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赢则输。阅读完作者关于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我个人更倾向于利人利己(双赢)与好聚好散(无交易)两种模式,并期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严格遵循此做
9、人做事。 至今前老板的话仍记忆犹新:“你找别人谈生意,首先要让人知道你能给人带来什么,而不是你先想着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东西。”在当今文化多元化、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各异的转型期社会,人们的交往更多的是基于利益,大到国家间、集团企业间的合作,小到生活中人情往来,即使不知道双赢模式,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在运用这一模式去处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双赢就是双方有福同享,皆大欢喜。用句通俗的话说:“这件事办成了,你有钱花,我赚个名,不违法违纪,违背良心。何乐而不为。” 即使双方之间无法达成共识,那就好聚好散,双方各留退路。中国有很多谚语:“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也许某个时间,时机成熟,双方反而能达成
10、更深入的合作。 阅读这本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至今,“应付、怀疑、认可、惊奇到如获至宝”是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的心里历程。我很庆幸自己有幸能有机会认识并阅读到这本书。正如作者所说:“只学不做等于没学,只知不做等于无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在变化的世界里,我愿意不断挣扎,身体力行全力践行七个原则蕴含的真理,以这些不变的原则,完成我人生最渴望的目标。 第二篇: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后感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后感 “人的习惯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这句话出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真正地去体会,越发感到习惯的重要性。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
11、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习惯为我们所用,也可能危害我们,关键看我们如何运用。看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对习惯的定义和运用有了更深的了解,不论现况如何,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收益。 该书介绍的7个习惯是:习惯一:积极主动。习惯二:以始为终。习惯三:要事第一。习惯四:双赢思维。习惯五:知己知彼。习惯六:综合综效。习惯七:不断更新。书中将7个习惯依次论述要点,指出这7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借着这些习惯,可以循序渐进,由依赖而独立,再由独立进而互赖。7个习惯中的前三个重在如何修养自己,由依赖而到独立,这些习惯属于个人的范畴,培养品德的基础。后三个习惯所涵盖的是团
12、队精神、合作与沟通,追求“公众的成功”。本书认为个人的成一定先于公众的成功,就个人而言,则是先内省而后外显。真正的独立是培养良好互赖关系的基础,因此先应致力于团队精神、合作与沟通。第7个习惯则涵盖了其他六个习惯,赋予其新生命,督促我们不断努力创新。 读了此书,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们教师。想要做好一名教师,这7个习惯还真能用的上。首先是有一种团体效能观。学校是个大家庭,需要“和谐”。而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综合综效的好习惯就是一种基于互尊互敬的和谐心意。当我们需要解决教学中的或者是教育孩子中的问题时应学会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这是一种集资力量的分享。我们是和谐的教师队伍,我们每天共处的是同组同
13、校的同事,共处的是许多的个性不一的儿童,也就是我们面对的都是身边熟悉的人。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别人去聆听别人,倾听同事的见解与问题,倾听学生的心灵话,尊重差异,开启真正的沟通,做到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综合综效。在感情的帐户里存入几种主要存款:理解同事与学生、注意小节、信守承诺、阐明期望、诚恳正直勇于道歉,还得做到无条件的爱,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学生。而在教育上,也可以将这样的习惯告知学生,引导学生间开启这样的习惯养成,好的班风,好的校风不就招引而来吗。 其次,书中让我读懂的是个人的成功需要前三个习惯。“做事积极主动可以为自己、现在和未来的行为负责,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决定。在工作生活的路程中发挥自觉、良
14、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积极面对一切。”“做事以始为终,要事第一”,会使自己的目标有计划地实施实现。不由的想到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该有不该有的言语态度。不该有的:我已经无能为力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使我发怒 他们不会接受的 我不能 我必须 我被迫我们该有的:试试看 我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 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可以想出有效的表达方式 我能选择恰当的回应 我选择 我打算。采取这样的积极主动的态度情绪和学生相处,教育学生,相信我们的学生在你的影响下也会有着积极的行动。以终为始,而我们就会使教学教育走上良性循环。 愈是积极主动,就愈能掌握人生方向,有效管理人生。懂得如何了解别人,寻求圆满的解决之道
15、,就愈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帮助,愈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最佳工作效果。一个人愈能做到独立和与人相处不矛盾,愈能提升自我素质能力,愈能磨练自我,提升前六个习惯的境界。这是我对这本书最能体会的几个关系句。 第三篇:读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有感心态与习惯决定未来 最近看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由于时间关系,虽然不是很详细的看,但给我的感悟却很多。它让我想起了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它通过一则看似简单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但又简单的人生哲理理念的更新是解决一切困惑的起点。你的“改变”将决定你的未来。一切取决于你的心态。 而这本书则讲的是实践能力,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人品为基础,以及达到个人效能和
16、人际效能的“内外修炼”;它不是高谈阔论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生动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它涵盖的不仅仅是一些大的管理和人生方面的东西,更可贵的是它还探讨了一些具体到家庭、教育、与人相处等方面的事情,可以说为我们开启的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扇扇门。 书中以七个习惯展开记述,它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意愿”三者的混合体。习惯的确很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就彷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的牢不可破。”所以说,不管是领导、职员、还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得失。书中还提到“成熟模式图”,即成长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依赖期、独立期
17、,互赖期。人类都是从依赖到独立,然后从独立到互赖。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养成不同的习惯,也就产生了习惯的转变。书中提到的七个习惯主要是: 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他所说的积极主动不仅仅是指行事采取积极主动,还意味着为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即使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外界条件所控制。但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他的理智必须胜于冲动,甚至应该避免冲动,应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 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应该主动而非被动。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的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的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事生非或滋
18、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当今社会,成功人士并不算少,但大多数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都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书中所说的“以终为始”有两个原则基础,一是“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有是先在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也就是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在确定以后的实践。“以终为始”的另一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决不同于管理,就像史蒂芬说的“成功甚至求生的关键并不在于你
19、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你的努力方向是否正确。因此,无论在哪个行业,领导都重于管理。”要想做一个好的领导,不妨以原则为中心,撰写一份属 于你自己的使命寓言,并付诸实践。 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这个习惯是一个让人受益非浅的习惯。它可以说是前两个习惯的具体实践,书中提到“有效管理”,有效管理就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偏见、情绪或冲动所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管理的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习惯一的基础是人类特有的四大天赋。即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及最重要的自我意识。习惯二的基础则是想
20、象力和良知这两大天赋。而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就是发挥人类的第四大天赋独立意志。有了它,我们就可以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的听命。 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我们总是把现在这个社会当作竞争的角斗场。看事物也就是“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利人利已者则把生命看作是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史蒂芬列举了六个交往模式,即: 损人利已(赢/输)舍己为人(输/赢) 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 利人利己(双赢)好聚好散(无交易) 如果让你选,你会选哪一个。我认为最理的答案肯定是双赢。那我们为何不向
21、它发展呢。要做到双赢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诚信、成熟、知足就可以了。 五、知彼解已移情沟通的原则 这个习惯主要讲的就是人与人的沟通,移情聆听是聆听的一种,也是聆听的最高境界。它是以理解为目的,听者要以倾诉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要做到知彼知已,首先你要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对方了解你,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是人类所有活动中最高效的一种,是对所有其它习惯的重要考验和集中体现。它是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和培育方式的精髓,统合综效能够激发、整合并释放人类的最大潜能,前面的五个不同习惯都是为了能创造统合综效的奇迹。 与人合
22、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假如两人意见相同,那么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 养成了前面六个习惯还不够,我们还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 这一习惯就是个人产能,它维护并优化你所拥有的最重要资产你自己。它从四个层面更新你的天性。那就是:身体、精神、智力、 社会性、情感。每个层面的更新都很重要。因此,只有平衡好四个层面的更新进度,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忽视任何一个层面都会对其它层面产生消极影响。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
23、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这七个习惯可以说是人生的精华,作为一名领导,应该养成这七个习惯。可我感觉,不管是领导、还是职员,都应该养成这七个习惯。如果我们能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已”的沟通;“综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第四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要完成最渴望的目标,战胜最艰巨的挑战,你必须发掘并应用一些原则或自然法则,因为它们恰好左右着你苦苦期待的成功。-题记 周末终于有时间,把整本书史蒂芬柯维的高
24、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口气读完。看完之后,感觉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源源不断注入心中,并在我的心里慢慢开始涌动,脑海的意识很清晰,只要跟着这股力量的方向持续走下去,那么我一定能迈向我所理想的彼岸。以上是自己在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首先书中前言有一句是这样说的。要完成最渴望的目标,战胜最艰巨的挑战,你必须发掘并应用一些原则或自然法则,因为它们恰好左右着你苦苦期待的成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竞争越发激烈,只要一固步自封就会被淘汰出局,变化的世界,不变的原则。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一刹那间,已内心渴望成功的因子形成了共鸣,是的,想完成最渴望的目标,战胜最艰巨的挑战,就应该要去发掘并运用一些原则
25、-“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新生的知识,储备自身的能量,持之以恒,厚积薄发,梦想将离你越来越近。 其次,书里对于改变都是“由内而外”的阐述得非常好,作者分别在第一章开始和最后一章结尾两个重要的章节首尾呼应,重点强调了改变自己需要“由内而外”去改变,去造就自己的非凡的人生。就如作家弗格森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自己曾经也思考过同样的问题,有些人突然之间就改变了很多,而有些人无论人们苦口婆心都无法说服他改变,原因是早就自己需要“由内而外”,自己身
26、边也有过这样的例子,但是我们都俗称他们为“开窍”;其实人都是一样的,只要到达那个“临界点”就会顿悟,就会开窍,然后由心而发的改变,只是每个人所到达那个临界点的条件不同而已,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家庭变故的原因,有些人可能是因为某个导师而改变等等,这些例子都能看得出,改变需要靠自己“由内而外”的去推进。 卓越的人生,不仅需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更需要又一套完整的“体系”来支撑,那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所提到原则。现在生活当中,能真 正做到的比较是少数的,亦是令人艳羡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反过来问一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而我们不能呢。”不断去拷问自己,知彼解己,不断更新自我,坚持原则,先学习,再
27、实践,再总结,依次循环下去,不断让自己螺旋式上升,这样就没有攻不克的困难,没有爬不过去的高山。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否改变自己的之前的思维定式,因为思维就像是我们人生的地图,假如地图错了就很难达到目的地,同样的,假如思维定式不改变,就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一句话:“有好的思想即有好的意识,就会收获一份行动;有好的行动,就会收获一份习惯;有好的习惯,就会收获一份性格;有好的性格,就会收获的命运。”这句话就在我自己身上验证过,假如当初没有发现自己喜欢市场营销的意识,就不会有时常关注市场营销知识方面的行动,然后就不会有保持一种持续关注市场营销方面的习惯,再者就不会有这方面的性格,更不会有
28、今天的成绩了。所以人的思维不去突破,始终保持原来的定式,那么就会像大众思维一样平平淡淡,将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关于书本中的七个习惯:习惯一积极主动、习惯二以终为始、习惯三要事第 一、习惯四双赢思维、习惯五知彼解己、习惯六统合综效、习惯七不断更新,这些习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都或多或少了解过,或感受过,只是我们没有比较系统化的去总结归纳其中隐涵其中的逻辑,并正确的应用到我们的人生当中去。比如说最基本的诚信问题,太过简易的东西往往容易被人漠视,有句话说得好:信任就像一张白纸,一旦褶皱了,就很难抚平了。诚然,关于信任诚信就是情感账号,一旦被人们漠视,账号里面的储值就会减少甚至透支。再如关于统合综
29、效,在一个团队里面应该取长补短,弥补优劣,才能发挥团队的绩效,在我们现在的市场营销中心里就在应用这一条习惯,二部与四部联合、一部与三部联合开发拓展市场,这样就能强化团队的后劲,才能够发挥出1+12的功效,即统合综效。还有书中提到的积极主动,领导与管理的区别、双赢模式、先聆听理解别人等等,这些很显见的道理和习惯,正需要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重新审视,重新整理那些不变的原则,然后去践行之,相信卓越的人生会正在朝我们方向走来。 对于这个七个习惯,其实当中都存在着一些密不可分的关系,越是积极主动,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领导和管理;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就能从 事越多的第二类事物的更新活动
30、;越能先理解别人,就能越找到统合综效的双赢解决方案;越是改善培养独立性的习惯,就越能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提高效能;而自我更新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只要我们能保持产出与产能平衡的状态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最后的话,人生在于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不断学习当中成长、进步。唯有坚持原则为中心,持之以恒,如许三多说的那样“不抛弃,不放弃”。相信未来就会更加美好。以此与所有看过这本书和还没看的人共勉。 2012年7月2日 第五篇: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感 最近有幸拜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收获颇丰,书中展示的七大习惯,对应着七个做人、做事的原则,前三个习惯能帮助个人获
31、得个人领域的成功,后三个习惯则能帮助个人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最后一个“不断更新”的习惯则贯穿着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是一种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细细品味书中真言,不难发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这七个习惯,贯穿这七个做人、做事的原则,确实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积极主动,在工作中催生改变 在工作中拥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很重要,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由于我是一毕业就进入我们公司,对待工作十分积极主动,这些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的缺乏经验所带来的失误,就像在开车时候,如果拐弯时方向盘打多了也能及时补救。同时,积极主动还带来其他好处,当遭遇有挑战性的工作时,积极主动的人即使自己力有不逮,仍会主动
32、地选择迎难而上,会把握住很多试炼自己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诚如书中所说,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对待工作积极主动的人始终怀抱着个人的愿景,所以充满活力与创造性,能充分调动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去完成工作任务。 二、以终为始,在工作中领导自我 在工作中设立工作目标很重要,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比作工作的舵手,目标便是我们航行的方向。书中的第二大习惯以终为始的意思便是,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坚持自我领导的原则。具体到每天的工作,有很多人甚至会为自己每天的工作设立目标,这是很好的习惯。但如果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也建议大家设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奔着一个长远的目标去工作,至少可
33、以保障自己不会偏离轨道太多。 三、要事第一,在工作中做好管理 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通常都是许多小事情集合而成,并没有很明显的大事小事之分,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事情方法,最终工作的成果却会很明显的优劣分明。如何成为工作中那些处理问题的能手呢。书中给出了一个答案:要事第一。要事第一要求我们始终聚焦要事,把要事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做好自我管理。关于这一点的重要性,应该是无需赘述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我们的时间不够完成所有的事情时,必须根据事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合理安排,否则只能被动地以加班作为我们每天工作的结尾。 四、双赢思维,在工作中共享促双赢 工作中涉及与他人的合作应该
34、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呢。书中认为大家应当有双赢思维,鼓励大家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和资源,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而非敌对式的竞争。从“共享经济”一词出现后,大家应该能很明显地体会到共享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便利,知识的共享、交通工具的共享、财富的共享.不一而足。回归到我们工作中的合作,如果能坚持双赢的人际领导原则,当然大有裨益。 五、知彼解己,在工作中沟通提效率 与合作一样,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另一项内容是沟通。在工作中的沟通往往不是说话这么简单,而通常是工作内容的交接、工作板块的交流,这需要的是有效的沟通。书中认为要达到有效沟通需培养知彼解己的习惯
35、,即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聆听别人,这是移情沟通的原则。我在工作中常常感受到与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做销售工作最需要后台人员的大力配合,但同时,他们不熟悉不同产品的要求和特点。于是,在不多的沟通中,需明确表达我们需要后台人员配合的原因和操作的方式。后台人员难免有疏漏,那么这些疏漏就需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层层沟通以弥补。我很庆幸,在工作中已经慢慢学会先聆听清楚别人反馈的真正意见,再对应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确实促进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六、综合统效,在工作中创造更有效的方法 工作的成效往往取决于事务的解决程度,工作经验是指我们在工作中累积的更有效的事务解决方法。而书中认为,培养综合统效的习惯,使第三种远
36、胜个人见识的选择得以被创造,这种创造性合作的原则能帮助我们找到更有效的事务解决方法。映照到我的工作中,在对产品数据进行完善、提取、应用时,每个人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有些人依赖数学公式,有些人则关注文字信息的对比,有的人则在不同的数据处理阶段有不同的操作侧重。而当大家开始交流这些方式的不同体验后,我们往往都学会了更有效的方法。 七、不断更新,始终坚持自我提升。 在大学里,老师说过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技能需要漫长的笨拙期”,他鼓励我们始终抱有信心,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书中最后一大习惯“不断更新”与老师的话遥相呼应,这一习惯指向的是如何在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基本生活层面不断更新自己,进行平衡的自我提升。前面说到这一习惯贯穿着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在工作中培养这一习惯也变成了自动自发会做的事情,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才能使自身在工作中的价值也不断提升。读一本好书,确实就像交了一个好友,虽然文字有限,可带来的启发却是无限的,书中展示的七大习惯,有些是自己已经不自觉在践行的,有些是自己开始有意识培养的。所谓“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书中展示的便是不常变化的“法”,在学习过这本书后,我开始聚焦于培养自身的这七大习惯,希望能早日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笔者:提交日期:第22页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