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熊购物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二、教学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三、教学流程(一)出示课件,故事引入。小熊胖胖和乐乐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二)对话平台,学习新知乐中学1、说一说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1) 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
2、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 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3) 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2、算一算。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1) 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 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
3、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3) 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4) 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学中做1、 想一想,议一议。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小熊乐乐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1) 试着做一做。(2) 小组议一议。(完全放手,
4、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3) 说一说。结合刚才的练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3、 试一试(1) 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找回多少钱?(2) 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通过试一试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做中得综合练习。(1) 出示算式,说出现算什么后算什么(2) 自己动笔完成计算(3) 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这是一题思考题,让学生根据“小熊购物”的情境叙述算式的意思。例如3045可以这样叙述:小熊有30元钱,买4袋糖果应找回多少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再根据情境叙述算式的意图。)(三)全课总结。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