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望岳》英译本共存性研究_赵联斌.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247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望岳》英译本共存性研究_赵联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望岳》英译本共存性研究_赵联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望岳》英译本共存性研究_赵联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引言原型-模型翻译理论以“型”为万事万物的初元化存在特征,遗传是“型变”的主要方式。人们正是通过“遗传”的方式将原型改造为模型的。原型是万事万物最原始的初元化状态,是未被触摸过、未被感染过的状态。原型在这个时候呈现百分之百的阴始状态,一旦进入改造过程中,便逐渐减少阴性,增加阳性,当阴阳平衡之时,便是改造完成的时候。这时改造的结果“模型”便诞生了,模型由于遗传了原型的基因,因而是原型的再生,模型既有原型的某些特征,也有重生后的新的特征1。“模拟”作为对“型”进行改造的手段,人们总是奔着不同的目的对“原型”进行多种方式的改造:或者是全方位的改造,或者是局部的改造。基于不同的目的,这些改造的结果即“

2、模型”总能够为了满足不同的改造者用途而与别的“模型”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环境中,形成共存性特征2。本研究认为,虽然是改造者基于不同的使用收稿日期:2022-06-10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项目(项目编号:GH-220547);长治学院优秀课程项目(项目编号:502610117)作者简介:赵联斌(1976),男,山西黎城人,长治学院外语系教授,主要从事原型-模型翻译理论与外宣翻译研究。2023年第2期巢湖学院学报No2,2023第25卷 总第179期Journal of Chaohu UniversityVol25 General Serial No179DOI:10.12152

3、/j.issn.1672-2868.2023.02.017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望岳英译本共存性研究赵联斌(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046011)摘要:以望岳多个英译本分别适合不同读者群阅读需求为研究目的,立足望岳多个英译本,以原型-模型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引入其“适合”与“忠实”的翻译观和读者满足的观点,运用译文对比的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结论:许渊冲的译语文本适合满足专业读者的阅读需求;孙大雨的译语文本适合满足非专业成人读者的阅读需求;宇文所安的译语文本适合满足非专业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因此,文章认为,诗歌翻译的译者只有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忠实”地将诗歌源语文本的写作特征翻译出来,“适

4、合”不同分类的译语文本读者的阅读需求,不同版本才能因适合不同读者群阅读需求而具有共存性。关键词:原型-模型翻译理论;适合;忠实;共存性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868(2023)02013307The Co-existence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Wang Yue from the Perspectiveof the Prototype-model Translation TheoryZHAO Lian-bin(T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

5、i Shanxi 046011)Abstract:The different English versions of Wang Yue can meet the reading needs of different reader groups.Basedon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Wang Yue,drawing on the Prototype-model Translation Theory,this paper introducesthe translation concepts of fitness and faithfulness and readers

6、 satisfaction,and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by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ranslation comparison:Xu Yuanchongs version can meet the reading needsof professional readers;Sun Dayus version can meet the reading needs of non-professional adult readers;The ver-sion by Stephen Owen can meet the

7、 reading needs of non-professional children readers.Therefore,the article holdsthat only by using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faithfully translate the writing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andonly by adapting to the reading needs of different reader groups,can different versions coexist beca

8、use they fit thereading needs of different readers.Key words:the Prototype-model Translation Theory;faithfulness;fitness;co-existence133目的而站在了不同的审视角度,因而产生了具有差异性的“模型”;但即便是站在了相同的审视角度,也会因为不同的目的及改造者不同的判断和认知而产生不同的“模型”,只是因为这种改造者判断是依据了某一种需求者的目的因而能够达到在新环境中生存的条件罢了。由于译语文本读者阅读需求的不同,译者在源语文本中提取遗传基因时选择的基因也会有所不同,这

9、造成了译语文本的多样性。多样的译语文本由于都可以使源语文本具有再生能力和使译语文本具有重生能力,因此可以共存在译入语环境之中。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根据不同的译语文本读者阅读需求产生三种译语文本,分别为研究性译语文本、欣赏性译语文本和认识性译语文本。其中,欣赏性译语文本和认识性译语文本又被统称为赏识性译语文本。研究性译语文本是为了满足专业读者的阅读需求,而赏识性译语文本是为了满足非专业读者的欣赏和认识需求的3。为了使译语文本能够在译入语环境中得以重生,译者在翻译前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翻译的译语文本是要针对什么样的译语文本读者,这是保证译语文本在译入语环境中具有重生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因此,译者

10、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在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基础上,努力使用合适的译入语和翻译策略,使译语文本能够适合于针对读者的阅读需求。郝曼斯也认同,站在目的语的立场分析译语文本,所有的翻译都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原文进行某种程度的操纵4。由此可见,为了一定的翻译目的,译者对源语文本的处理策略是可以有一定的差异的。一、望岳的英译文对比分析望岳是杜甫23岁时科举失败后,漫游泰山时写下的诗作。其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采用了设问的句式,用来描写诗人远望泰山时产生的好奇性疑问:“泰山是什么样子呢?难道不是齐鲁大地之间绵延数千里的一抹绿色吗?”这种开门见山的描写手法更能体现出诗人急于观望泰山的迫切心情5。孙大雨翻译为

11、“How is themagnificent Mount Tai?A boundless mass of greenpeaks and cliffs.Towering over the states Qi andLu.”。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实现了源语文本内容的再现。他用how引出了一个特殊疑问句,用boundless体现了泰山的宽广无边,用towering体现了泰山的高大伟岸。然而遗憾的是,孙大雨无力将源语文本的两句话仍然翻译成两句话,而是将其扩充成了三句话。而许渊冲则译为“OPeakofpeaks,how high it stands.One boundless green oerspre

12、ads two states.”。虽然未能忠实保留源语文本的设问形式,却仍然将源语文本的两句话翻译成为两句话,还用Peak of peaks这样的英语重叠词形式体现了泰山的伟岸,也用boundless体现了泰山的宽广无边。宇文所安将这句源语文本翻译为“And what is Tai Mountain like?Over Qi and Lu agreen unceasing.”。虽然用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翻译出了源语文本的设问句式,也的确将源语文本的两句话仍然翻译成了两句话,但是只用unceasing实在难以同时体现泰山的宽广无边和宏大伟岸。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造化”意指大

13、自然,“钟”是聚集的意思。“神秀”指的是神奇秀美。“阴阳”指泰山的南北。“昏晓”指的是黄昏和早晨。本句用“钟”和“割”将大自然赋予了“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孙大雨译为“Nature doth summon here Wondrous Beauty;Thus Light and Shade could divide and part.”。用summon(召集)对应了源语文本中的“钟”(聚集);用divide and part对应了源语文本中的“割”,尽译者最大的努力保留了源语文本的拟人风格。许渊冲译为“A marvel done by Natures hands,Oerlight a

14、nd shade it dominates.”。他将“钟”译成了done by ones hands,并将“割”翻译为dominate。虽然没有直接对应源语文本中的两个拟人动词,但是这两个英文单词仍然能够体现源语文本的拟人化色彩。宇文所安译为“Here Creation con-centrated unearthly glory,Dark north slope,thesunlit south Divide dusk and dawn.”。将“钟”翻译为concentrated,将“割”翻译为Divide,体现了源语文本的拟人特色。第三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展现了泰山云雾缭绕的景象和诗

15、人被景色迷住的样子。“决眦”的意思是“眼睛睁得大到决裂的地步”,诗人在这里无疑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孙大雨译为“The cumulus doth broaden ones breast;T wouldsplit ones eyelids to watch homing birds.”。将“决眦”翻译为split(裂开)ones eyelids,力图保留源语文本的夸张风格。许渊冲译为“Clouds rise there-from and lave my breast;My eyes are strained tosee birds fleet.”。用My eyes are strained(拉紧

16、),巢湖学院学报134只是译出了源语文本所反映的真实意思,并没有翻译出源语文本的夸张手法。宇文所安译为“Sweep-ing past breast growing layered cloud;Eyes pupilssplit,moving in with homing birds.”。用Eyes pupilssplit(眼睛瞳孔裂开),仍然想保留源语文本的夸张风格。第四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由望岳联想到登岳的心路历程,由泰山的伟岸暗指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孙大雨译为“Some dayI must climb up to the top,To look down viewingal

17、l the peaks small.”。用Some day和must体现了诗人决意要实现自己愿望的心态。许渊冲译为“Try to ascend the mountains crest;It dwarfs allpeaks under our foot.”。用Try to ascend体现了诗人即将竭尽全力去登泰山的决心。宇文所安则译为“Thetimewillcomewhen I past up to its very sum-mit,And see in encompassing vision,How tiny allother mountains are.”。用The time will c

18、ome when体现了诗人一定要在未来某个时间攀登泰山的愿望。二、望岳写作特色的策略对应望岳一诗中诗人采用了多种表达手法,这构成了本诗独有的写作特色。本研究认为,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合适与否取决于他能否将原诗作中的特殊表达手法和诗作的意义内涵再现在译语文本中。源语文本中的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采用了自问自答的设问表达手法,孙大雨用how、宇文所安用what构建了译语文本的设问句式,试图用直译的翻译策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对等统一。但是孙大雨将源语文本的两句话扩译成了三句话,没有做到形式上的完全对等。许渊冲虽然没有译出源语文本的设问句式,却仍将源语文本的两句话译成了两句话,用意译的翻译策略

19、在译入语的选择层面用Peak of peaks和oerspreads two states将原诗作的磅礴气势展现了出来。综观这些译语文本,笔者认为,三位译者在源语文本的内容展现层面都做得很好,只是在形式展现层面出现了不一样的处理手段,孙大雨和宇文所安使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而许渊冲使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如下表1所示。源语文本的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采用了拟人的表达手法。大自然做出了只有人才能做出的“钟”和“割”的动作。孙大雨用sum-mon和divide and part翻译这两个来自人的动作,直译了“钟”,意译了“割”。许渊冲用done byones hands和dominate译

20、出了这两个动作内含的真实意思,两个字都采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宇文所安则将这两个动作翻译成concentrated和Divide,采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相比之下,许渊冲的译语文本虽然是意译,但marvel对应“钟秀”,light and shade对应“阴阳”,更能体现这句话的源语文本诗作内涵。如下表2所示。表1源语文本文第一句写作特征及译者策略对比表2源语文本第二句写作特征及译者策略对比源语文本特征孙大雨译本句式对比设问句式直译(how)句数对比两句话三句话宇文所安译本直译(what)两句话许渊冲译本意译(陈述句)两句话源语文本特征孙大雨译本手法对比拟人手法直译拟人宇文所安译本直译拟人许渊冲译

21、本意译拟人源语文本的第三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采用了夸张的表达方式。“荡胸”和“决眦”都使用了夸张的表达方式。孙大雨将其直译为broadenones breast和split ones eyelids,“决眦”的译文比较符合源语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而broaden(拓宽)似乎与原文的“荡”有些不太相符。许渊冲将“荡”直译为lave(洗涤),与源语文本完全对应,将“决眦”意译为My eyes are strained to see,舍弃了源语文本“决眦”夸张的表达手法。宇文所安将“荡”意译为Sweeping past breast,似乎没有译出赵联斌: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望岳英译本共

22、存性研究135源语文本特征孙大雨译本手法对比引用典故意译手法宇文所安译本意译手法许渊冲译本意译手法源语文本“荡”的感 觉,将“决 眦”直 译 为Eyespupils split,与源语文本完全对应。三种翻译策略如下表3所示。表3源语文本第三句写作特征及译者策略对比源语文本的第四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采用了引用典故的表达手法。“一览众山”引用了“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两句典故,用于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孙大雨将“一览众山”意译为look down viewing allthe peaks,将典故本身欲反映的意思翻译了出来,但是典故本身的说法却只字未提。许渊冲虽然也没

23、有翻译出源语文本典故自身的内涵,但是通过dwarfs all peaks把源语文本中诗人站在泰山上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意译得淋漓尽致。宇文所安将“一览众山”意译为How tiny all other mountains,更是用tiny反衬出了泰山的高大。如下表4所示。表4源语文本第四句写作特征及译者策略对比三、望岳英译的适合与忠实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认为,只有“忠实”于源语文本的译语文本才是真正的译语文本,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度是由译语文本中包含有多少源语文本的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而这种基因的取舍一方面是由译语文本读者的阅读需求所决定的,因为这是译语文本得以重生的基础;另一方面是由译语文本中遗传了多少

24、源语文本的基因所决定的,因为这是源语文本得以再生的基础。只有“忠实”于源语文本的译语文本才是具有再生能力的源语文本;只有“适合”译语文本读者阅读需求的译语文本才是具有重生能力的译语文本6。本研究因此认为,望岳的英译者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忠实”地将望岳源语文本的写作特征翻译出来,才能产生“忠实”的译语文本;而产生的望岳英译本只有“适合”不同类别译语文本读者的阅读需求,多个译语文本才可能共同生存于同一个译入语环境中,具有互不排斥的共存性。译者基于不同的译语文本读者和不同的阅读需求,不得不采用实现不同翻译目的的译入语选词和翻译策略,以实现译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功能上的对等。奈达认为,功

25、能对等主要指的是动态对等,译者实现动态对等并非简单的“意义上的直译”,而是力求在译入语环境中唤起译语文本读者与源语文本读者一模一样的读者反应7。事实上这个观点与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观点如出一辙,即译者无论使用怎样的翻译策略,选用怎样的译入语用词,其目的都是为了让译语文本读者获得与源语文本读者相同的读者反应。本研究选取了望岳的三个译语文本进行译本对比分析和翻译策略分析,结果发现,三个译本在忠实于源语文本层面都做得非常到位。三位译者在翻译本诗时都是尽量在遵循诗歌翻译规则的前提下,能用直译便用直译,不能用直译才用意译。译者无论选用怎样的翻译策略,都是基于译语文本在译入语环境中的生命力和译语文本是否能

26、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前提下作出的策略决定。首句中“岱宗”意指“泰山”,孙大雨直译为Mount Tai,忠实地翻译出了源语文本的本来意思。许渊冲则意译为Peak of peaks,虽然没有直译出“泰山”却也翻译出了“岱宗”自身想要表达的多峰叠峦的气势。宇文所安将泰山直译为TaiMoun-tain,从形式和意义上非常忠实于源语文本。诗歌翻译不同于其他体裁类型的文本翻译,除了在选词方面需要忠实于源语文本以外,译者还需要在诗歌形式、诗句长短层面尽量忠实于源语文本。第二句的“造化”意为“大自然”,孙大雨和许渊冲直译为nature,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保留了源语文本原有的风姿。而宇文所安却将其意译为Creat

27、ion,虽然没能保留源语文本的形式,但Crea-tion concentrated unearthly glory在忠实翻译出源源语文本特征孙大雨译本手法对比夸张手法直译夸张宇文所安译本直译意译结合许渊冲译本直译意译结合巢湖学院学报136语文本内涵的同时,也照顾到诗歌上下文之间的字数多少和句子长短,努力构建类似于汉语诗歌的字数相同、句子长短一致的诗歌风格8。第三句的“云”,孙大雨直译为cumulus,许渊冲直译为Clouds,宇文所安则直译为layered cloud,虽然用词不一,但都是对源语文本的直接转化。第四句的“众山”指的是比泰山矮的其他山峰,孙大雨和许渊冲都将其意译为peaks,意指

28、泰山以外的那些山的山顶,似乎更能对比出它们比泰山的矮小之感。宇文所安则直译为othermountains,用mountain自身意义的高大伟岸凸显泰山的更加宏伟。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认为,源语文本作为原型,基于译语文本不同的读者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汲取其不同的基因层面,但前提是需要保证源语文本在译语文本中的再生能力。源语文本的基因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只有显性基因才是译者需要提取出来满足译语文本读者阅读需求的基因,而隐性基因则是本次提取时译者不需要在源语文本中提取出来的那部分基因9。因此,每一次翻译过程中源语文本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都会有一次动态的变化10。这样产生的译语文本一定会出现多样性

29、,具备不同的重生能力。但无论怎样存在差异性,其共同的源语文本特征都会由不同的译语文本呈现出来。不同的译语文本在相同的译入语环境中彼此之间形成共轭相生的关系6。根据译语文本的模拟类型可以将译语文本读者分为专业读者和非专业读者两大类,其中非专业读者又分为成人读者和儿童读者两大类。专业读者需要的是研究性译语文本,成人读者需要的是欣赏性译语文本,而儿童读者需要的则是认识性译语文本,这为同一源语文本下的不同译语文本在译入语环境中的共存提供了相对客观的理论支撑。译者只有在考虑到译语文本读者阅读需求的前提下,才能翻译出能够在译入语环境中具备生存能力的译语文本。翻译无疑是一种读者参与的过程,依梅森看来,翻译是

30、发生在源语和译入语世界观间的调停,是一种不可避免要受到参与者权力差异影响的事件过程8。译语文本读者在译者实施翻译的过程中参与其中是提升译语文本在译入语环境中得以重生能力的必要举措,只有事先了解译语文本读者的阅读需求,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到源语文本提取、译入语选择和翻译方法选择的游刃有余。望岳的三位译者在英译时也是因为兼顾了译语文本读者的阅读感受,才使得他们的译语文本在同一个源语文本的前提下出现了词汇使用、句式长短和翻译策略的差异。孙大雨的译语文本倾向于努力保留源语文本的句式形式和文本内容,如第一句中的“齐鲁”,他直译为the statesQi and Lu;第二句中的“阴阳”直译为Light

31、andShade;第三句的“荡胸”直译为broaden ones breast;第四句的“众山小”直译为all the peaks small。由此可以看出,孙大雨倾向于通过直译的翻译方法将源语文本的形式和内容尽可能地展现给译语文本读者,这样的译语文本非常具有欣赏价值,兼顾的是成人非专业读者的阅读需求。因为成人读者阅读这样的译语文本,目的是为了从译语文本的外观和反映的内容中得到对源语文本形式和内容的欣赏,他既不会去斟酌译语文本深层次的内涵和用词精准与否,也不会盯住一些特殊意义的用词去记忆背诵。而这些特点正是孙大雨在翻译望岳时考虑到的因素,他特意将每一句话按照源语文本本来的模式去翻译,如第一句话

32、源语文本是一个设问句,译语文本的第一句也是用how开头的设问句,第二句的“造化”被直译成了nature,第三句的“层云”也被直译成了cumulus。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从译语文本的外观上满足译语文本读者的欣赏需求。虽然孙大雨在翻译形式上并没有完全与源语文本对应,偶而会将源语文本的两句话翻译成译语文本中的三句话,但这并不影响成人非专业读者对源语文本所包含内容的欣赏,因为这些内容已然通过译语文本中译入语的表达方式跃然于译语文本之纸上。从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历史名师简介获悉,孙大雨曾先后在美国达德穆文学院和耶鲁大学研究院学习英国文学,因此,他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扎实的汉语语言水平,虽未有具体

33、数字能够证实他翻译的望岳英译本究竟引起了多少非专业成人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他有意地翻译操作印证了所针对的读者群的专门性。哈迪姆和梅森将翻译视为一种受到了体裁、话语和篇章不同因素制约的跨符际转化形式9。而体裁、话语和篇章正是源语文本基因在译语文本中再现的具体表现形式,译语文本的体裁、话语和篇章不能完全脱离源语文本的原始形式,除非在译入语中没有对应的体裁、话语和篇章对应形式时译者才有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译入语环境中寻找间接性的表达方式。但即便是间接性赵联斌: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望岳英译本共存性研究137的表达方式也不能完全失去源语文本基因固有的生命力特征10。许渊冲的译语文本不仅是为了努力

34、保留源语文本的句式形式,更是要努力保留源语文本的诗歌体裁形式,为了保留这些特点,他甚至会在必要的时候牺牲个别选词的优势,而用稍微偏离原意的词汇形成源语文本诗歌应有的风格特点。第一句的“岱宗”意指“泰山”,在孙大雨和宇文所安都将其直译成Mount Tai和TaiMountain的时候,意译为Peak of peaks;在两位译者将“齐鲁”直译为the states Qi and Lu和Qi andLu的时候,他却意译为two states;在两位译者都将源语文本第一句的设问句仍然译成设问句的时候,他选择将第一句译成陈述句。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翻译许渊冲更是略胜一筹,两位译者都是在两

35、个分句中各用了一个主语,孙大雨用了nature和light and shade,宇文所安用了dark和dark and sunlit,而许渊冲则使两个分句共用了一个主语Natures hands,且让它置于句中,前后统领。第三句中的“决眦”被孙大雨直译为split ones eyelids,同时被宇文所安直译为Eyes pupils split,许渊冲却将其意译为My eyesare strained。第四句中“会当凌绝顶”的“会”意指“有朝一日”,孙大雨直译为Some day,宇文所安直译为The time will come,许渊冲则根本就没有译出这样的意思,而是用Try to ascen

36、d直接把有朝一日诗人想要做的事情和做这件事情时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出来。许渊冲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脱离源语文本的形式,不忠实于源语文本,而是要在表现源语文本内涵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到中国古诗词的形式特征。综观三位译者的译语文本,只有许渊冲的译语文本中每一句话的字数是最为相近的,他的字数分别为:8-7、6-6、7-8、6-7。这样的译语文本会让读者享受到与源语文本一样的诗歌节奏,适合于专业读者通过译语文本对源语文本诗歌特点的分析。许渊冲翻译望岳时,就是考虑到专业读者阅读译语文本的感受,才费尽心思地在词语选择、句式安排和字数多少上狠下了一番功夫。虽然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为了源语文本的形式在译语文本中的

37、再现而适当牺牲一些源语文本用词和表达在译语文本中的再现,但是源语文本诗歌形式的保留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译语文本读者对源语文本和源语文化诗歌形式的研究,词汇的损伤是专业读者在分析译语文本时可以理解并接受的。将源语文本诗歌形式的“形美、音美和意美”完美地再现于译语文本中,像许渊冲这样严格遵守“三美”原则的翻译家在中国屈指可数。作为“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代杰出翻译代表,许渊冲的宗旨便是将中国古诗的“三美”完美地呈献给海外读者,让海外读者既能够用英语欣赏中国古诗,也能够用英语研究中国古诗。宇文所安的译语文本总体倾向于直译且用词简单,他极力将源语文本中的用词及句式形式直接体现在译语文本中,力求译语文本

38、的通俗易懂。他把第一句的设问句直接翻译成what islike?构成的特殊疑问句,把“青未了”直译成agreen unceasing,把第二句的“割昏晓”直译成Di-vide dusk and dawn,把第三句的“生层云”直译成growing layered cloud,把第四句的“众山小”直译成How tiny all other mountains are。他所用的词汇诸如green、unceasing、divide、dusk、dawn、grow、layer、cloud和tiny等都停留在儿童的认知范围内,旨在让儿童读者在认识译语文本反映内容的同时也能认识译语文本中用到的词汇,加强对这些

39、词汇用法的更深层次理解。虽然宇文所安的译语文本中句子长短不一,形式上没能保留源语文本的诗歌特点,但他的确将源语文本的诗歌内涵反映了出来,且通过特意的简单用词和源语文本直译努力满足非专业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宇文所安的译语文本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能够做到完全与源语文本对等,且在用词上倾向使用简单的词汇,但是源语文本的基因在译语文本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使源语文本在译入语环境中得以再生,也令译语文本在译入语环境中得以重生。宇文所安认为,文学传统就像神话里的宝盒,如果翻译的东西过于晦涩,就会让宝盒成为一个人的11。这种既忠实于源语文本又适合译语文本读者阅读需求的译语文本才是真正的译语文本。豪斯曾经提出,当一

40、个翻译具有与源语文本对等的功能且译者能运用对等语用手段来实现这些功能时,这个翻译就呈现出了高的品质11。正因为如此,孙大雨、许渊冲和宇文所安都实现了自己的翻译目的,都满足了各自译语文本读者的阅读需求,三个译语文本都体现出了很高的阅读品质。且三个译本能够在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基础上各自呈现出独特品质,因此也能够共生于同一个译入语环境中,满足说着同一种语言(英语)的不同阅读群体的阅读需求。它们之间既相互推动又相互遏巢湖学院学报138制,呈现着一种共轭相生的生存状态6。四、结语原型-模型翻译理论以“型”为万事万物最初存在型态,将“遗传”作为型态转变的主要方式,译者正是通过将源语文本(原型)中的遗传基因转

41、化到译语文本(模型)中,才完成了对源语文本的“忠实”和对译语文本读者的“适合”。由于在翻译过程中要满足不同译语文本读者的阅读需求,因而译者在提取源语文本基因的过程中是需要有取舍的,只有译语文本读者需要的源语文本基因才可能被转移到译语文本中,而这种转移的前提是需要保证源语文本在译入语环境中的再生能力。孙大雨的译语文本基于满足非专业成人读者阅读需求的翻译目的,力图在外观上产生与源语文本类似的欣赏性,其翻译策略倾向于直译,句式特点努力与源语文本一致,但是也因此缺失了源语文本固有的诗歌字数特点。许渊冲的译语文本基于满足专业读者的阅读需求,力图在译语文本中再现源语文本的诗歌特点,努力求得每句话之间字数的

42、一致或者接近10。他的译语文本虽然具有研究的价值,可以让读者通过鉴赏译语文本获得对源语文本诗歌特点的认识,但是也因此削弱了译入语用词的准确性,本来可以直译的词只能用意译兼顾诗歌的形式特点12。宇文所安的译语文本基于满足非专业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力图在译语文本中使用简单词汇和与源语文本相同的句式特点,努力求得译语文本具有简单性和识记性的特点。这样的努力满足了非专业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但是也因此失去了译语文本应有的诗歌特点,使译语文本在多了阐释性特点的同时失去了一部分源语文本诗歌固有的句式特点和字数特点。研究通过分析望岳的三个英译本认为,孙大雨、许渊冲和宇文所安三位译者在翻译源语文本时都是各自站在

43、不同译语文本读者阅读需求的立场上进行翻译的,三个译语文本在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基础上翻译用词和策略使用各具特色,具备共存于译入语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阅读特点。参考文献:1赵联斌.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上海翻译,2012(2):17-21.2赵联斌.基于“模拟”三原则指导下的春晓英译本共存性探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4):128-130.3赵联斌.译语文本的模拟类型J.长治学院学报,2011(1):65-66.4 HERMANS T.Introduction:Translation studies and a newparadigmC/HERMANS T(ed.).The

44、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London and Syd-ney:Croom Helm,1985:11.5梁歆歆.放荡齐鲁 裘马轻狂 仰望东岳 志在高远杜甫望岳英译版的“三美”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2(3):132+134.6赵联斌.原型-模型翻译理论:产生背景与发展基础J.翻译跨学科研究,2021(00):124-139.7 NIDA E A,TABER C 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translationM.Leiden:Brill Archive,1969:53.

45、8 MASON I.Discourse,ideology and translationC.BEAU-GRANDE R,et al(eds.).Language,discourse and trans-lation in the west and middle east.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4:23、23-34.9 HATIM B,MASON I.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M.Harlow,Essex:Longman,1990:12、18.10赵联斌.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政论外宣翻译J.长治学院学报,2021(4):102-105.11 HOUSE J.A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2nd edition)M.Tbingen:Gunter Narr,1981:133、121.12张今,罗翊重.东方辩证法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205.责任编校:李晓赵联斌:原型-模型翻译理论视域下的望岳英译本共存性研究1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