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译者主体性在曹明伦中译《Essays》中的体现_黄培清.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1032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译者主体性在曹明伦中译《Essays》中的体现_黄培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译者主体性在曹明伦中译《Essays》中的体现_黄培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译者主体性在曹明伦中译《Essays》中的体现_黄培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SSN 1672-2841CN 44-1587/Z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年 第 21 卷 第 2 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2023,Vol.21,No.2收稿日期:2022-02-08作者简介:黄培清,女,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86-88译者主体性在曹明伦中译Essays中的体现黄培清(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12)摘 要: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对于产出高质量译品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以曹明伦的中译

2、Essays为例,分析译者在读者阶段、作品阐释阶段、语言转换阶段如何发挥自身主体性,从而使译作丝毫不逊色于原作并成为译界经典。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培根论说文集;曹明伦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841(2023)02-0086-03在译学研究中,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遮蔽”到“彰显”的过程。西方早期语文学派和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主张译文以原文和原作者为标杆,译者的主体性被遮蔽。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译者主体性才得到应有的关注,译学研究者对该话题也展开了诸多讨论。关于译者主体性的定义及内涵,查明建等认为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

3、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屠国元等则界定为“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2。以上界定虽略有不同,但都提到了译者主体性最基本的特征,即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受动性。在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于产出高质量译品具有重要意义。Essays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弗兰西斯 培根(Francis Bacon)的代表散文集。在中国众多译本中,曹明伦的译本“虽不敢说它是成

4、色十足的纯金,但闪闪发光,在译界幻化出一道美丽的风景,却是不争的事实”3。1 译者在读者阶段主体性的发挥1 译者在读者阶段主体性的发挥译者在翻译前,要先以读者身份进入原作世界,进行文本意义建构。曹明伦主张合格的翻译必须“达其词,尽其意、传其神”。“达其词”是指在正确理解原文词义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译入语词汇;“尽其意”是要尽量表达原文意思,传达原文意蕴,而非只转换原文词义;“传其神”就是充分了解和译出原文的风格和神韵4。因此,译者在读者阶段要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的文学文化修养、审美感知力、想象力、情感,方能与原作者进行“隔空对话”,以准确把握原作所要表达的意义。曹明伦在翻译Essays时

5、显然做到了以上几点,译例如下(以下例文均出自原文):例 1:Goodness answers to the theological virtue,charity,and admits no excess,but error.译文:善与神学三德中的博爱相符,也许会被误施,但永远不会过度(神学三德即基督教徒应具之三德:信仰、希望和博爱,或曰有信、有望、有爱)。曹明伦之前的译本水天同将该句译作:“善与神学中的德性、仁爱相符合,并且不会过度,只能有错误”。然而,“the theological virtue”和“charity”指的是同一事物,“charity”是“the theological vi

6、rtue”的同位语。但水天同却理解为两个事物:神学中的德性和仁爱,且将“error”译为“错误”,这显然仅理解了字面意义,未做到“达其词”。在译本Essays中,曹明伦将“the theological virtue,charity”译作“神学三德中的博爱”,并用脚注补充了“神学三德”的文化内涵,既准87黄培清:译者主体性在曹明伦中译Essays中的体现确译出了词义,又有效传达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使读者看完目标语一目了然。将“error”译为“误施”,不仅不拘泥于词汇字面意义,而且真正做到了“尽其意”。例 2:Saith the Pythonissa to Saul,Tomorrow th

7、ou and Thy son shall be with me.译文:如女巫曾对扫罗说:明日汝及诸子将与吾同在。Essays 撰 写 于 16 世 纪 末 17 世 纪 初,其语言不仅保留了大量的中古英语(如例 2“thou(=you)”、“thy(=your)”),而且还用到早期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法语等外来语词汇,使得这本散文集显得优雅厚重、古香古色。曹明伦在阅读时敏锐地捕捉到其写作风格和特色,并在翻译时巧妙采用了古汉语文言文,部分还原了原文的这种古风,这些都是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表现。倘若译者只传达字面意思,就传递不出原文这种独特的文风和韵味,那么译文就做不到“传其神”。2 译者在作

8、品阐释阶段主体性的发挥2 译者在作品阐释阶段主体性的发挥译者作为读者,在准确理解原文的意义、风格、神韵后,在转化为目标语前,还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1。这就是说,译者对原作进行阐释时更需要发挥主体性,这就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文学文化修养,否则就无法充分挖掘原作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正如著名翻译家傅雷所言:“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5曹明伦是中国著名翻译家、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丰富的学识、极高的文

9、学艺术修养赋予他敏锐的审美直觉,并在翻译中较好地鉴赏、阐释原作的审美价值,在目标语中进行重构。例 3:For it is a princes part to pardon.译文:因高抬贵手乃贵人之举。Essays包含培根思想的精髓,他不仅见解独到,而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6。例 3 文使用了三个以字母“p”开头的单词构成头韵,不仅展现了音韵美,而且句子简洁,堪称警句。曹明伦运用了汉语的四字格“高抬贵手”、“贵人之举”,不仅两个“贵”字构成押韵,“抬”和“举”前后呼应,巧妙还原了原文的修辞效果;而且读来朗朗上口,传递了原文的韵律美,实现了原作的美学价值在目标语的重构。笔者认

10、为,曹明伦的译文很好地发挥了目标语的语言优势,比原文的表达力更强,堪称佳译,这无疑是译者充分施展其语言、文学艺术修养的结果,是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的有力体现。例 4:Studies pass into character.译文:学皆成性。例 5:Solomon hath pronounced,that in counsel is stability.译文:所罗门曾曰“从谏如流方能长治久安”。Essays思想深刻,很多句子颇有格言警句韵味。曹明伦充分认识到原文的深刻寓意,翻译时字斟句酌。以上两例译文既译出了原文言简意赅的语言特点,也再现了原文格言警句的语言风格。文字洗练却文采斐然,丝毫不逊色于原文

11、,原作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均得到了有效传达。3 译者在语言转换阶段主体性的发挥3 译者在语言转换阶段主体性的发挥在语言转换阶段,译者需将自己在前两个阶段的理解感悟,有效地传达到目标语中。曹明伦认为,翻译的文本目的是“让不懂原文的读者通过译文知道、了解甚至欣赏原文的思想内容及其文体风格。文本目的乃译者的翻译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则是译者的根本任务”7。译者只有充分施展主观能动性和文学创造性,才能实现翻译目的。该段阶可谓译者主体性发挥到极致的阶段。例 6: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译文: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

12、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for delight”,“for ornament”,“for ability”三个短语构成平行结构(parallelism)。曹明伦将其分别译成三个汉语四字格:“怡神旷心”、“增趣添雅”、“长才益智”。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同时,用汉语排比句还原了原文的修辞手法。同时四字格音节清晰,读起来抑扬顿挫、起落跌宕,具有语音上的和谐美,给人印象深刻。曹明伦在翻译时充分利用了目标语的这一语言优势,大量使用了汉语四字格结构,完美再现了原文的语音和谐美。这正是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文学创造性,不囿于原文的语言形式,才使译文“传其神”。例 7:For these winding

13、,and crooked courses,are the goings of the serpent;which goeth basely upon the 2023,21(2)88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belly,and not upon the feet.译文:盖此类三弯九转的做法乃蛇行之法,蛇行无足可用,只能卑贱地用其肚腹。曹明伦认为,译文再现原文的语域特征对实现翻译目的十分重要。所谓语域,就是“(说话人/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中,针对特定的交际对象,以特定的交际方式为特定的交际目的而选择的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8。译者在翻译前要利用自身的语言文化修养,准确界定原作语域特征,才能重现原文

14、的语域特点。Essays属于哲理性散文,语言古朴典雅。对于当代读者,阅读该散文集“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6曹明伦准确抓住了这一语域特点,巧妙运用“盖”、“乃”、“其”等浅近的文言文,使得译文干净利落、古风拂面。若将原文翻译成以下白话文:“因为这种三弯九转的做法是蛇爬行的做法,蛇没有脚,只能卑贱地用它的腹部爬行”,虽然意义未改,然则未能重现原文语域,自然韵味尽失。此外,曹明伦还对原文涉及的诸多西方历史文化知识以注释的方式进行了“深度翻译”。这是由于部分中国读者对这些知识不甚了然,若不加注释,“译文读者就不可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近的感受,甚至许多内容可谓译犹未译”9。“深度翻译”是基

15、于对目标语读者认知水平的判断而采取的一项翻译策略,能有效传递原文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做到“尽其意”。同时,这也需要译者具备相关的历史文化素养,并充分发挥其主体性。4 结语4 结语综上所述,曹明伦中译Essays之所以在译界备受赞誉并成为经典之作,与译者在三个翻译阶段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密不可分。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译者只有充分施展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在理解、阐释阶段准确把握原文意义和写作风格,充分挖掘原文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蕴,并在语言转换阶段将这些信息进行目标语重构。当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不是毫无约束的,也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作者本身、原文语言、审美特征以及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期待、

16、目标语语言文化规范等都是译者主体性的“受动性”因素。译者犹如“戴着镣铐的舞者”,在各种制约因素中夹缝前行,任何恣意妄为的胡译、乱译都不应得到提倡。参考文献:1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中国翻译,2003(1):19-24.2 屠国元,朱献龙.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 J.中国翻译,2003(6):8-14.3 冯钢.吹尽狂沙始到金读曹明伦译培根随笔J.中国翻译,1999(3):35-37.4 曹明伦.达其词、尽其意、传其神沙乡年鉴序言译后散记 J.中国翻译,2021(1):172-177.5 傅敏.傅雷谈翻译 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81.6 英

17、培根.培根随笔集M.曹明伦,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3.7 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51.8 曹明伦.谈翻译中的语言变体和语域分析 J.中国翻译,2007(5):87-88.9 曹明伦.谈深度翻译和译者的历史文化素养以培根论谣言的三种汉译为例J 中国翻译,2013(3):117-119.A Probe into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Cao Mingluns Translation of Francis Bacons EssaysHUANG Pei-qing(Xiamen Ocean Vocatio

18、nal College,Xiamen 361012 China)Abstract:The exertion of a translator s subjectiv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transl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how Cao Minglun gives full play to his subjectiv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Bacon s Essays so as to make the translated work no inferior to the original and become a classic in the translation field.Key words:translator s subjectivity;Bacon s Essays;Cao Minglu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