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0888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Journalof 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 期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李新剑1 2,杨羚,汪沛1(1.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摘要: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当前职业教育推动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并不清晰。为深入探索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对布迪厄教育理论及其核心概念进行回顾,基于布迪厄教育理论对当下城乡“二元”格局进行理论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和行动逻辑。研究发现乡

2、村职业教育能够改善文化资本造成的代际差距,并能通过对乡村振兴的支撑进一步强化教育“场域”能量。因此,要优化完善“场域”主体结构,增强职业教育“场域”内资本力量,推进“场域”融合,实施多元合作。关键词: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场域”;文化资本中图分类号:G719.2;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8 9 7 0(2 0 2 3)0 3-0 0 0 8-0 4乡村振兴是继脱贫攻坚之后的又一战略工程,但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答案。其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选项之一。然而,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理论联系和逻辑关系并没有理清,这对在实践

3、中推动乡村振兴是不利的。因此,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理论联系,探索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作用机制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一、刘易斯的“城乡二元格局”及其政策悖论当前,中国仍然处在“城乡二元格局”之中,城乡经济差距逐渐拉大,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二元经济”现象是世界性的现象,国外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深人研究。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指出,“城乡二元格局”存在的原因是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同,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速度更快,导致工业部门比农业部门有着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导致二者之间的失衡,甚至是“剪刀差”。按照刘易斯的观点,这种“城乡二元格局”会随着农村人

4、口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而达到平衡,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一元经济”格局。在刘易斯城乡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城市,成为工业部门人口,直接带来中国制造业的起飞,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然而工业部门的繁荣,并未带来城乡“一元经济”格局,城乡经济的“剪刀差”反而进一步加大,并带来农村人口的“空心化”问题。人口的“空心化”指大量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被城市的“虹吸效应”吸引走,造成农村“人走房空”,只剩下老弱妇孺留守。这种趋势若不加以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将会遇到巨大的障碍。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文化资本、惯习与实践逻辑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论”及其理论指导下的劳

5、动力转移之策,造成了广大农村的“空心化”,并未带来收稿日期 2 0 2 3-0 1-0 6【作者简介 1.李新剑(1 9 8 1),男,河南遂平人,博士,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乡村振兴;2.杨羚(1 9 9 5),女,安徽芜湖人,硕士,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职业教育、产业经济学;3.汪沛(1 9 8 5),男,安徽芜湖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机械、乡村振兴。【基金项目 2 0 2 1 年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 0 2 1 jyxm0245);2 0 2 1 年芜湖市科技局应用基础与创新

6、环境研究项目“芜湖市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环境研究”(项目编号:2 0 2 1 rkx3-3);2 0 2 2 年度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职业教育、三农工作耦合关系与融通机理研究”(课题编号:Azcj2022107)9Journalof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3年第3 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城乡社会向“一元化”格局发展。于是,学者们开始将视角转移到城乡教育及其他方向。其中,布迪厄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场域理论、文化资本对中国学者的影响最大,他的教育思想在理解教育不公及其带来的社会经济差距方面有较大影响。随着数字化时代

7、的到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经济活动,教育水平的差距带来的是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水平的差距也是造成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刻理解教育、知识技术及其经济“二元格局”,必须从布迪厄的教育理论中寻找钥匙。布迪厄是法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克服了列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带来的二元对立 ,提出了一系列独立的概念和命题。例如,在教育领域,他提出了“文化资本”“场域”“惯习”“实践逻辑”等核心概念。布迪厄扩展了这些概念的外延,赋予其新的内涵。因此,理解布迪厄的教育理论要先从理解核心概念人手。(一)场域“场域”就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

8、(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2 ,它由社会中的各类行动者间以“博奔”形式出现的关系构成 3 。布迪厄的思想传人中国后,国内学者结合中国教育实践现状,对布迪厄的“场域”概念进行了扩展性和本土化解释。其中,郭凯(2 0 0 5)的解释被广泛接受,他认为要从四点来把握“场域”:首先,“场域”是空间内各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其次,“场域”内的关系是一种博奔关系,“场域”空间也是一种竞争空间;再次,“场域”具有自身逻辑、相对必要性和自主性;最后,“场域”具有历史生成性,是作为主体的人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历史地生成的 4(二)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对一定类型和一定数量的文化资源的

9、排他性占有,它有三种存在形式,即具身化的状态(“文化能力”)、客观化的状态(“文化产品”)与体制化的状态(“文化体制)5 。文化资本受地理因素、阶层因素以及家庭因素的多重交织影响。(三)惯习布迪厄所讲的“惯习”是从实践出发的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系统,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自我延展性。它来自社会制度,又存在于个体身体之中。“惯习”不同于生活中“习惯”的概念,“惯习”是个体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客观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四)实践逻辑布迪厄并未给“实践”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他把实践范畴引人对实践行为的分析,认为人类实践必然面对着时间的紧迫性,人们不能完全按照理性或者预先的计划完成行为,因此实践行为

10、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6 。尽管如此,布迪厄没有否认人的实践行为有着某种程度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任何教育“场域”中的实践行为都有其自身的一般结构或生成原则,即自身的逻辑。随着布迪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深化研究,其也随着中国教育实践的深化不断被中国化,并被赋予新的内涵。三、布迪厄的教育理论与中国城乡“二元”格局(一)城乡教育“场域”与城乡“二元”格局根据“场域”理论,整个社会由无数个“小社会”构成,即由无数个“场域”构成,每个“场域”具有独特的自身逻辑和必然的主客观关系 7 。在城乡教育领域,城市和乡村的教育“场域”是明显不同的,城市教育在资金投人、师资力量和政策红利方面要优于乡村教育。城市教育

11、“场域”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能量强度明显强于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场域”能量明显弱于城市。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教育“场域”内部主体博奔加剧,最终造成乡村教育师资薄弱、设施陈旧以及生源外流。城乡教育“场域”的反差还带来文化资本、“惯习”的反差,并最终带来教育实践的“剪刀差”,进而从教育层面推动了城乡“二元”格局的形成。(二)文化资本及其城乡差距代际传递效应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在生活经历、语言习惯、实践经历和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反差,其拥有脆弱的文化资本,在学习中处于不利地位。即使是跟随父母一起涌人城市的流动儿童,也会在资金投入等三种社会资本上与城市儿童有较大的差距。城乡文化资本的差距造成了城乡

12、之间教育差距的代际传递,进而造成了城乡教育“二元”格局。四、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打破城乡教育差距及其代际传递的关键。由上述布迪厄的教育理论可知,城Journalof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3年第3 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乡之间教育差距及其代际传递是造成城乡“二元”格局的重要原因。乡村教育在“场域”“文化资本”“惯习”等方面均与城市教育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又可以通过代际传递的方式延续下去,使城乡差距固化。打破这种代际传递的关键是要从“场域”“文化资本”“惯习”以及文化方面隔断代际传递的纽带。乡村振兴可以增强“场域”

13、力量,缩小城乡不对称的教育“场域”差距。乡村振兴要求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任务,其本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科技、产业、文化等要素的支持,其中最关键的支撑就是人力资本开发。开发乡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乡村职业教育除了可以增强个人的文化资本外,还能以家庭为纽带将文化资本优势传递给下一代,从而能够缩小城乡教育的代际鸿沟,改善城乡“二元”格局。此外,乡村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以及全面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职业教育通过提升乡村人力资本以及整个乡村教育“

14、场域”能量,从而能够有效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因此,乡村振兴的逻辑生长点在于乡村职业教育 8 五、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行动逻辑(一)加强职业教育“场域”建设,优化完善“场域主体结构乡村职业教育“场域”由党政相关部门、各类教育机构、农村经营组织和农村社会组织四类主体共同参与。党政相关部门作为“场域”内的特殊主体,拥有权力资本。权力资本能够确定“场域”运行和变化的规则,是支配“场域”生产或再生产的工具。在具体实践中,党政相关部门提供制度供给,保障“场域”竞和秩序,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引导“场域”其他主体参与,进行人才、资金的投资,积极打造各类支撑平台,不断优化乡村职业教育“场域”环境。因此,党政相

15、关部门成为推动乡村职业教育的原动力,并在“场域”中起着重要作用。各类教育机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含培训)机构、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教育机构等,它们是“场域”内的主要行动者,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中坚力量。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供销社等,从“场域”视角分析,这些组织对提供实践基地和平台,推动职业培训和终身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场域”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农业服务组织主要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其他服务组织等,在“场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场域”建设,必须壮大四类主体力量,采取积极措施充分调动四类主体的积极性。此

16、外,要合理优化配置四类主体力量,形成政府引导、各类职业院校发挥主导作用、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的一体化协同的格局。(二)增强职业教育“场域内资本力量,增强赋能性布迪厄认为,场域、资本和惯习是“场域”理论的三大要素。在一定“场域”下,按照“场域+(资本)(惯习)】=实践”的公式,资本与惯习的乘数决定了实践的效果。其中,文化资本是布迪厄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主要指对一定类型和一定数量的文化资源的排他性占有。增强职业教育“场域”内文化资本力量,对提升教育实践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宏观层面来说,要加大对文化资本的软硬件投资,不断改善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从微观层面而言,要加强家庭教育

17、、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以提升自身文化资本。此外,人力资本在“场域”也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农村“空心化”的加剧和农村适龄劳动力的减少,要实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职教目标就更加艰巨。因此,要不断拓展参与主体容量,吸引社会各层面力量加人乡村振兴事业,以提升乡村职业教育“场域”资本容量和质量。同时,要对农村普通劳动者进行教育赋能,使普通劳动者从“无能”变“有能”,并使之拥有的“能量”逐渐增大。为此,要依托乡村振兴大背景,深化乡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乡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加快乡村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行“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三)推进“场域”融合,实施多元合作由前述“场域”概念可

18、知,关系定位和网络位置不同,“场域”就不同。乡村社会存在无数个“场域”,例如乡村文化“场域”、乡村教育“场域”、乡村技术“场域”等。每一个“场域”既相互区别,又存在不可割裂的联系。要充分发挥乡村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就要做到乡村职业教育“场域”与其他“场域”有效融合,以构建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 9 ,实现责任编辑:王威)11JournalofHarbin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23年第3 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要求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根据乡村振兴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乡村职业教育不仅要

19、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还必须提高劳动者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方合作,构建跨“场域”的乡村职业教育体系,进而形成更为宽阔的职业教育场域”。要注重激发各“场域”内各类相关主体的活力,实现产业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布迪厄教育理论解释了教育与贫困的代际传递,也从教育视角解释了中国城乡“二元”格局,相应地也搭建了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机制。因此,大力发展乡村职业教育,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成为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选项。在实践中,改善乡村职业教育“场域”,提升“场域”资本力量,营造良好氛围,培养正面“惯习”,壮大乡村职业教育“实践”,也成

20、为布迪厄教育理论留给我们的宝贵借鉴。【参考文献】1 李鹏程.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 0 0 3.2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一一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 9 9 8:1 6 4 1 6 5,122,170.3法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7 1 3,7 1 4.【4 郭凯.文化资本与教育场域布迪厄教育思想述评 J.当代教育科学,2 0 0 5(1 6):3 3-3 7.5李春影,石中英.布迪厄社会学思想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影响:回顾与评论 J.比较教育研究,2 0 1 8(8):3 8-4 7.6

21、法 布迪厄.实践感 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 0 1 2:1 2 7.7马玉玲,戴晓慧,闫志利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技能形成体系构建研究 J.职业技术教育,2 0 2 1(1 3):5 2-5 8.8熊晴,朱德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逻辑:耦合机理与价值路向 J.教育与经济,2 0 2 1(3):3-9.9陈春霞,王云清.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建构:组织框架及运行机制 J.职业技术教育,2 0 2 1(4):6 2-6 6.Research on the Logical Mechanis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Promoting Rural Re

22、vitalizationLI Xinjian2,YANG Ling,WANG Peil(1.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Wuhu,Anhui,241000;2.School of Management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Zhejiang,310023)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

23、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role.However,the present logical mechanism is not clear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In orderto have a deep exploration on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uralrevitalization,this paper has a revi

24、ew on Bourdieus educational theory and its core concepts,elaborates the currenturban-rural pattern,and has a profound analysis on the internal logic and action logic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th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interg

25、enerationaldifferences caused by cultural capital,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energy of education“field through the support of ruralrevitalization.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main structure of“field,enhance the capital powerin vocational education“field,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field,and implement diversified cooperation.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field;cultural capit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