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易错题.pdf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6008638 上传时间:2024-11-25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2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易错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易错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易错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易错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易错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易错题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易错题 单选题 1、著名学者陈旭麓指出:“(辛亥革命)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据此可知,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的最大贡献在于 A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答案:B 解析:根据“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可知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是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B 项正确;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2、排除 AC 项;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2、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农业规模的讨论,争论最激烈的是大农经营、小农经营的优劣对比,小农经营的认同危机愈益强烈:大农经营则有一个从全盘接受到多元并持,再到绝大多数接受的过程。事实上,大农经营的建设成效极为有限,小农经营始终居于绝对统治地位。这场争论 A根本原因在于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B反映了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入 C脱离了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社会生产实际 D反映出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2 答案:D 解析: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小农经营,大农经营的出现是受到近代西方思想的影响,

3、所以这场争论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D 项正确;这场争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排除 A 项;这场争论涉及的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差异,并不是对西方文明的不断深入,排除 B 项;关于农业规模的讨论并没有脱离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生产实际,排除 C 项。故选 D 项。3、1918 年,海军部下辖的江南造船所采用商务化经营,获得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国外造船订单承造美国四艘万吨运输舰,所有建筑工程、发动机及汽锅均在中国制造,两年后通过验收并交船。这表明当时 A实业救国成效初显 B美国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C清末新政稳步推进 D工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获得中

4、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国外造船订单承造美国四艘万吨运输舰,所有建筑工程、发动机及汽锅均在中国制造,两年后通过验收并交船”可知,这时期我国某些近代企业获得国外造船订单,这有利于促进我国近代企业的发展,符合这时期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史实,即说明这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D 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我国近代企业能够接到外国的订单,体现了我国近代企业的发展环境,不一定是实业救国的成效,并且实业救国思潮在 19 世纪末已经出现,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强,排除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是在 1901-1

5、9011 年,1912 年 2 月清朝灭亡,排除 C 项。故选 D 项。4、陈独秀在 1916 年说:“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认为立宪政治无法实施 B高举三民主义旗帜 C反思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D推动文化全面转型 答案:C 3 解析:根据材料“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可知陈独秀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群众思想觉悟低,故而需要思想解放,故选 C 项;陈独秀并非要表达立宪政治无法实施,是想解放中国人思想,排除 A 项;新文化运动没有高举三民主义旗帜,排除 B 项;材料与文化全面转型无关,排除

6、D 项。故选 C 项。5、胡全章教授曾指出,无论是理论储备、思想铺叙、试验尝试,还是人才培养、读者启发等诸多方面,晚清白话文运动都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成型起到了预热作用。对此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两次白话文运动一脉相承 B前者为后者提供了理论基础 C晚清白话文运动声势浩大 D文学革命有一定的历史基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无论是理论储备、思想铺叙、试验尝试,还是人才培养、读者启发等诸多方面,晚清白话文运动都为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成型起到了预热作用”可知,晚清白话文运动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奠定了基础,这说明文学革命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D 项正确;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无论是从背景、性质,还是从

7、影响看,都有根本性的不同,并非一脉相承,排除 A 项;晚清白话文运动确实为五四白话文运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材料提到的是诸多方面的影响,B 项不全面,排除;材料未涉及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声势问题,排除 C 项。故选 D 项。6、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称:“实业在英文为 Industry,而 Industry 训(解释)为勤,不过是吾国“民生在勤之古义,且今不知利用祖宗所传之宝藏发挥而光大之,而习诵欧文眉飞色舞,时人对此顿露鄙夷之态者,随在而有”。材料表明 A中西文化存在着互通之处 B西学传播面临着一些阻力 C西方文化有一定的局限性 D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 答案:B 解析:4 新文化运动时期,部

8、分人依然认为西方思想和古代传统文化有相近之处,认为西方文化并没有绝对优势,传统文化应该被发扬光大,这说明当时西学传播过程中,受到传统观念的抵制,面临阻力,B 项正确;材料中对于实业的理解是曲解,不能据此认定中西文化有共通之处,排除 A 项;材料并不是为了强调西学的局限性,排除 C项;材料没有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排除 D 项。故选 B 项。7、1911 年 10 月中旬,刚抵达美国的孙中山从当地报纸上看到一条与中国有关的最新消息他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尽快回国,亲自指导革命。这一“消息”应是 A兴中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爆发 C中华民国成立 D临时约法颁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9、可知,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时间符合,且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符合题意,B 项正确;兴中会成立于 1894 年,时间不符合,排除 A 项;中华民国成立于 1912 年元旦,排除 C 项;临时约法颁行于 1912 年 3 月,时间不符合,排除 D 项。故选 B 项。8、针对官银钱号滥发无度的状况,1915 年北洋政府财政部成立平市官钱局,备基本金 100 万两,发行铜元票,公私款用一律通行。据报道,“铜元票市面畅行,昨有人往前门大街隆茂号兑换此项铜元票,竟已报罄矣”。铜元票的发行 A体现了北洋政府专制独裁 B有利于当时金融秩序的稳定 C便利了官僚资本变相敛财 D抑制了列

10、强对华的资本输出 答案:B 解析:北洋政府为了解决官银钱号滥发无度的情形,成立平市官钱局,发行通用的铜元票,得到了民众的认可,这说明铜元票的发行有助于当时金融秩序的稳定,B 项正确;北洋政府发行铜元票是为了稳定金融秩序,不是专制独裁的体现,排除 A 项;当时官僚资本尚未兴起,排除 C 项;铜元票并不能抑制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排除 D 项。故选 B 项。9、1904 年,清政府颁行癸卯学制,仅提及“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并未涉及女子学校教育。1907 年,清政府5 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正式将女子教育列入学制系统。这种变化 A彰显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成就 B构建了完善的近代教育体系 C实

11、现了男女教育机会均等化 D打破了两性双轨制教育体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未涉及女子学校教育”“将女子教育列入学制系统”以及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初清政府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兴办女子学堂,体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成就,A 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将女子教育列入学制系统,体现不出整个近代教育体系的变化,“完善”表述明显夸大,排除 B 项;“男女教育均等化”与史实不符,C 项夸大了材料所述变化的影响,排除 C 项;虽然兴办女子学堂但是实行的仍是两性双轨制教育,排除D 项。故选 A 项。10、1911 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四幅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同时之中国”“现

12、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的漫画(面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其中名为“将来之中国”的漫画应是 AB CD 6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和图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康乾时,中国主权完整,仍然是大国地位;咸同时,西方列强刚刚入侵中国;现在之中国是指 1911 年中国被列强瓜分;将来之中国寓意中国未来必将强大,吓退列强。由此可知,C项图片符合“将来之中国”,正确;A 项是“现在之中国”,排除;B 项是“康乾时之中国”,排除;D 项是“咸同时之中国”,排除。故选 C 项。11、如图为 19061921 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属于日本

13、和英国的分别是 A和B和C和D和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19061921 年,国在华商号数量最多,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扩大在华扩张,因此是日本;国在华商号数量增长缓慢,1916 年后在华商号数量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俄国,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继续扩大对华输出;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二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英国,由于之前其实力强大,侵华较早,其在华势力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三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德

14、国,由于之前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华势力较强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因此符合题意,7 D 项正确,排除 ABC 三项。故选 D 项。1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期望袁世凯反清,并表示让袁世凯做总统,以期尽快完成全国统一,达到“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目的。黄兴也认为袁世凯是拿破仑、华盛顿,认为“今南北一家,总统得人,民国从此万年”。这表明当时 A部分革命派未意识到革命的艰巨性 B清王朝统治基础遭到削弱 C革命主要任务是结束军阀分裂割据 D袁世凯担任总统顺应民心 答案:A 解析:孙中山和黄兴均没有认清袁世凯的真正面目,且寄希望于袁世凯完成革命任务,并认为“以和平收革命之

15、功”和“民国从此万年”,故 A 项正确;材料的核心是孙中山和黄兴对袁世凯的看法,而不是袁世凯开始逼迫清帝退位,排除 B 项;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此时还没有出现军阀分裂局面,排除 C 项;革命派部分领导人赞成袁世凯担任总统,不等于袁世凯担任总统顺应民心,排除 D 项。故选 A 项。13、1907 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河南月刊,发表了大量涉及中外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文章,如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青年肖像华盛顿指挥军士肖像易水送别樊于(於)期以首付荆卿田光自刎以报太子丹等,产生了很大影响。据此可知,当时的留日学生 A复古与媚外观念并存 B主要追求民主与科学 C试图借助列强来排满 D存在暴力革

16、命的倾向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07 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青年肖像华盛顿指挥军士肖像”“樊于(於)期以首付荆卿田光自刎以报太子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留学生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主张用暴力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D 项正确;材料不是复古与媚外观念并存,排除 A 项;新文化运动追求民主与科学,排除 B 项;材料不是借助列强来排满,排除 C 项。故选 D 项。8 14、如表为清末民初新注册民族工业企业情况表。这表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 时间 新注册企业数 资本总额 年新设企业数 单个公司平均资本 19031908 127 家 5122 万元 21 家 40.5 万

17、元 19131915 124 家 2442 万元 41 家 19.6 万元 A中小企业发展较快 B发展速度略低于晚清 C大多集中于轻工业 D未摆脱帝国主义控制 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03-1908 年民族企业年均设立公司数是 21 家,每个公司平均资本 40.5 万元;辛亥革命后1913-1915 年年均设立公司数是 41 家,每个公司平均资本 19.6 万元,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数量增多,但平均资本额减少,说明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多,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快于晚清,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结构,排除 C 项;D 项是两者共同之处,与材料主旨

18、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小提示:15、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和胡适进行了“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新思想(主义)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不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表明 A改良道路还是当时的理性选择 B无产阶级革命已成为社会共识 C新型政党成立的条件已经具备 D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进行斗争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李大钊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了新思想产生的根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见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来和胡适进行思想争论,D 项正确;李大钊和胡适提倡进行新文化运动,不是走改良道路,排除 A项;材料体现不出已成为社会共识,排

19、除 B 项;材料体现不出新型政党成立的条件已经具备,排除 C 项。故选D 项。填空题 9 16、清末“新政”(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人民逐渐认识到应当推翻清政府,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_”进行“自救”。(2)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3)直接目的:平定内乱、消除外患。(4)内容: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与戊戌变法很像但更深入。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_,新设商部、_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编练_,拟在全国编练新军 36 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_办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_,兴办学堂,

20、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5)客观影响:促进了_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6)局限性: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答案:新政 外务部 学部 新军 实业 科举 资本主义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人民逐渐认识到应当推翻清政府,遭受重挫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 36 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

21、法;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10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17、预备立宪(1)原因:革命运动的推动。(2)时间:1906 年 9 月1911 年。(3)概况。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1908 年 8 月,清政府颁布_,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 1911 年 5 月,清政府组织“_”(4)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答案:钦定宪法大纲 皇族内阁 解析:清政府为了应对资产阶级革命高潮

22、,于 1906 年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也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1908 年 8 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被拒绝;1911 年 5 月,清政府组织责任内阁,但内阁成员中皇族占据多数,因此被称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使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18、_、_、_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 答案:妇女解放 婚姻自由 家庭革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

23、泛和深刻。11 19、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的建立(1)兴中会成立:1894 年 11 月在_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2)成立同盟会。时间 1905 年 8 月 20 日 领导人 孙中山与黄兴等 地点 _ 性质 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作用 _ 答案:檀香山 日本东京 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 年 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20、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24、革命党人起而反抗(1)1913 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_,_讨伐袁世凯。(2)袁世凯称帝的行径,更激起_的强烈反对。(3)_年底,_、_、_在_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_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4)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_。答案:中华革命党 武力 全国人民 1915 唐继尧 蔡锷 李烈钧 云南 护国 独立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1913 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2)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称帝的行径,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3)1915 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

25、,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12 (4)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最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最后在全国人民的讨伐声中,忧郁而死。21、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_,这次革命推翻了_统治,结束了中国 2000 多年的_,建立_,传播了_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_,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辛亥革命局限: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_、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缺乏科学的_;没有能够发动广大民众;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26、 答案:民族民主革命 清王朝 君主专制制度 共和政体 民主共和 新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独立 革命纲领 解析:根据所学,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及组

27、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是辛亥革命历史局限性的基本体现,也是留给后人的根本教训。22、_(1)原因:张勋复辟帝制失败后,_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2)开始:1917 年 8 月,南下的 150 余名国会议员在_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3)结果: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1918 年孙中山愤而辞去_之职,护法运动失败。13 答案:护法运动 冯国璋 广州 大元帅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 年 7 月-1918 年 5 月,孙中山发动了护法运动。原因:张勋复辟帝制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

28、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开始:1917 年 8 月,南下的 150 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结果: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1918 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运动失败。所以空白处依次为护法运动、冯国璋、广州、大元帅。23、性质:辛亥革命开始了_ 答案: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4、表现 兴中会: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_,走上革命道路 14 同盟会:

29、_年 8 月孙中山黄兴在日本东京创建_提出_成为同盟会的纲领,后在_发刊词中发展成“_”起义:1911 年的_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轰动较大的 答案:兴中会 1905 年 中国同盟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 三民主义 黄花岗起义 解析:孙中山首先举起了反清革命的旗帜。孙中山是广东省香山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 年 11 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

30、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从此,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开始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除继续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外,孙中山还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1911 年 4 月 27 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25、2 月 15 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_为临时大总统,_的成果就这样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答案:袁世凯 辛亥革命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

31、袁世凯承诺维护共和以及清帝退位后,1913 年 2 月 15 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制在法的规范中也体现礼教价值观,“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违法而合礼救或不违法而违背礼教的行为,即“法外之情”和“法外之非”。“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15 要制度。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威),故(皇帝的故旧)功(功劳卓著的人)等八种人的犯罪,司法机关不自行处理,要先交大臣“议罪”,再奏请皇帝最终裁决,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但更

32、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认罪的口供是不能定案的,这就导致刑讯逼供。在中央,秦汉的廷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司法审判。摘编自王继尧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材料二 第 2 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休。第 4 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 5 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20 世纪 50 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初创时期。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

33、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 年和 2004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切实贯彻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

34、的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民主原则?(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法治建设发展进程。谈谈你对中国自古以来法律发展的认识 答案:(1)特点:以礼入法,礼教是指导审判的重要原则贵族、官员享有司法特权皇帝掌握最终司法裁决权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刑讯逼供司法从属于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性。(2)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人人平等。16 (3)进程:50 年代,初步确定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90 年代,我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认识:中

35、国法律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封建社会的法律维护封建君主和地主阶级的利益中国近代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维护资产积极的利益新中国的法律则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具有渐进性。等。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法制在法的规范中也体现礼教价值观,依法断案也是合礼裁判,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违法而合礼救或不违法而违背礼教的行为,即法外之情和法外之非”可知,以礼入法,礼教是指导审判的重要原则;根据材料“八议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所谓八议,是指亲(皇亲国威),故(皇帝的故旧)功(功劳卓著的人)等八种人的犯罪,司法机关不自行处理,要先交大臣议罪,再奏请皇帝最

36、终裁决”可知,贵族、官员享有司法特权;皇帝掌握最终司法裁决权;根据材料“古代的诉讼虽然也收集使用物证人证,但更重视口供,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根据。在通常情况下,没有认罪的口供是不能定案的,这就导致刑讯逼供”可知,以口供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刑讯逼供;根据材料“在中央,秦汉的廷尉、唐宋明清的刑部,一般都要受制于丞相、内阁等中央行政中枢;在地方,秦以后由郡守、县令等各级地方行政机关掌握司法审判”可知,司法从属于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性。(2)原则: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主权在民;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可知,三权分立;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人

37、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可知,人人平等。(3)进程:根据材料“20 世纪 50 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初创时期。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可知,50 年代,初步确定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根据材料“1999 年和 2004 年通过中华人

38、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可知,90 年代,我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建设17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材料“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切实贯彻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可知,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认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法律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封建社会的法律维护封建君主和地主阶级的利益;中国近代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维护资产积极的利益;新中国的法律则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39、具有渐进性等,言之有理即可。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清政府的官制改革从 1906 年 9 月开始启动,首先从中央官制开始。中央机构按照“留、改、并、增”的原则,做了如下调整:第一,留用的机构,如内阁、外务部、吏部等;第二,改革的机构,如户部改为度支部等;第三,合并的机构(略);第四,增设的机构,如邮传部。1906 年 11 月 6 日,中央官制初步厘定。资政院掌立法、大理院主审判、法部监督,由十一部组成的政府掌行政。这样,中央体制的三权分立基本确立。1907 年 5月,清政府又对地方官制进行改革。地方行政共分省、府(厅)、州、县四级,地方各级衙署一律增设辅佐机构和添设辅佐人员。实行

40、官制改革以后,清政府明令停止捐纳,官吏录用方面最大的变化是停科举,兴学校,以新式学堂、留学生作为官吏的储备库。1906 年,科举制废除后,留学生和新式学堂的毕业生代替了三年一次的科举应试者,成为新官吏的候补队伍,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在中国得以建立起来。新式知识分子积极参政,力图改革社会,后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志士。摘编自徐绯婷浅论清末新政的官制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官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新政官制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继承与创新结合;先中央后地方;学习西方宪政。(答出两点即可)(2)影响: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为北洋军阀时期的文官

41、制度提供了借鉴;促进了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冗官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客观上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答出四点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留用的机构,如内阁、外务部、吏部等;第二,改革的机构,如户部改为度支部等”可知,清末时期官18 制改革不仅留用传统的机构,也对其进行了改革,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结合的特点;根据材料“中央体制的三权分立基本确立。1907 年 5 月,清政府又对地方官制进行改革”可得出先中央后地方;根据材料“中央体制的三权分立基本确立”可知,清末时期的官制改革在中央建立了三权分立的体制,体现了学习西方宪政的特点。(2)根据材料“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在中国得以建立起来”可得出促进了近代

42、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根据材料“很多人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志士”可知,革命志士强调推翻清王朝统治,因此清末官制改革客观上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官制改革学习西方宪政,在中央确立三权分立的体制,这推动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为北洋军阀时期的文官制度提供了借鉴。小提示: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以王室特许状的方式对一些新技艺、新行业进行保护,此即专利的最早表现形式。13世纪英国经济落后欧洲大陆,议会掌握征税权,王室无法随意增加税赋额度和种类。英国王室为了尽快赶上富裕的欧洲大陆国家,允许外来新教移民在向国王交纳一定金钱的前提下,获得某一行业或产品单独经营的权利。航海贸

43、易促进英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发现技术进步所创造的财富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人们开始注重保护自己的先进技术,促进了现代专利意识的产生。17 世纪以来,自然权利说将专利解释为发明人的法律权利而不是王室恩惠的特权,为了给专利确认为法定权利提供理论基础。1623 年英国下院通过了专利法规规定发明专利的主体、客体、取得专利的条件、专利的有效期限以及宣告专利无效的条件。这是近代专利制度的开端。摘编自邹琳英国的专利制度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专利制度产生的背景。材料二 鸦片战争,西方坚船利炮所向披靡,先进中国人意识到技术发明的重要性,第一次引进了“专利”概念。188

44、2 年上海织布局获得“十年设厂垄断专利权”,揭开了专利实践的序幕。1898 年,光绪帝下诏“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建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要用者,允宜奖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才能授以实职,或锡之章服表以殊荣。所制之器,颁给执照,酌定年限,准其专利售卖”。清末新政,清政府制定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提出“兴专利以振百工”、“与洋商争利”、“挽回利权”.但对如何定义专利、专利期限、专利审核程序等没有任何细则19 规定。专利制度在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与传统体制艰难融合的变迁历程。摘编自刘秀平近代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考察(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中国在移植西方专利制度过程中存在的利与弊(3)根

4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近代专利制度的认识。答案:(1)英国有限君主制(国王权力有限但又有一定影响力);英国经济落后于欧洲大陆;新航路开辟;商品经济发展、手工工场兴盛;英国人原有的专利意识;宗教改革(新教传入);启蒙运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答出其中 4 点可)(2)利:推动中国近代化;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启迪民智;有利于抵御外侮(答出其中 2 点)弊:对专利制度认识粗浅;将专利权变为专制(设广垄断权);专利思想趋于功利化。(答出其中 2 点)(3)专利制度是一定历史阶段产物(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专利制度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要动力;制定合理机制保

46、护专利制度;防止专利制度被利益集团利用;专利制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答出其中 2 点可,如有其他合理答案)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中“议会掌握征税权,王室无法随意增加税赋额度和种类”“(英国王室用)特许状的方式对一些新技艺、新行业进行保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有限君主制(国王权力有限但又有一定影响力);根据“13 世纪英国经济落后欧洲大陆”可知,英国经济落后于欧洲大陆;根据“航海贸易促进英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经济发展;手工工场兴盛;根据“人们开始注重保护自己的先进技术”可知,英国人原有的专利意识;根据“17 世纪以来,自然权利说将专利解释为发明人的法律

47、权利而不是王室恩惠的特权,为了给专利确认为法定权利提供理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新教传入)和启蒙运动的影响;根据“技术进步所创造的财富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2)利:根据材料二中“鸦片战争,西方坚船利炮所向披靡,先进中国人意识到技术发明的重要性”“兴专利以振百工”“与洋商争利”“挽回利权”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思想和国际竞争等方面分析可知,专利制度的引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启迪民智、抵御外侮。弊:根据材料二中“但对如何定义专利、专利期限、专利审核程序等没有任何细则规定”可知,近代中国对专利制度认识

48、粗浅;根据“十年20 设厂垄断专利权”可知,将专利权变为专制(设厂垄断权);根据“果系堪资要用者,允宜奖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才能授以实职,或锡之章服表以殊荣。所制之器,颁给执照,酌定年限,准其专利售卖”等信息可知,专利思想趋于功利化。(3)认识: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及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专利制度产生的原因、作用、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可知,专利制度是一定历史阶段产物(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专利制度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要动力,制定合理机制保护专利制度,防止专利制度被利益集团利用,专利制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 19 世纪末叶以

49、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中,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的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据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 年 8 月 31 日)(1)根据材

50、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武昌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孙中山为此所进行的努力。答案:(1)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失去民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力量的积蓄和发展等都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2)努力:理论: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实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奖励发展实业;亲自创办实业,修建铁路,改善民生。(最后两点任答一点即可)解析:21 (1)根据材料“19 世纪末叶以来湖北出现的新的经济土壤、新的社会阶级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