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知识汇总笔记1单选题1、雏形出现: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_时代,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_的初始形态。答案:龙山文化国家解析:雏形出现: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2、宋书记载:“江南至于元嘉(424年453年)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北民南迁充实
2、了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南方政局的相对稳定国家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出现ABCD答案:B解析:由材料“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扁(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可知,这反映了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出现农业丰收,经济繁荣的景象。由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主要有: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所以符合题意,B项正确;南朝时期,国家南北分裂,没有出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小提示:3、夏
3、朝的统治中央:_是最高的统治者。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_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答案:夏王直接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夏王,其下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在地方上,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4、隋唐时期,贵族控制着国家的政治生活。宋代以后,官僚帝国的统治者总是具有“普遍化权力”的倾向,致力于扩张性的政治目标,于是士绅取代贵族成为中国帝国社会力量的主流、国家与民众之间的中间阶层。这说明了A世族政治走向衰弱B官僚政治发展完善C制度创
4、新发挥作用D士绅阶层迅速崛起答案:C解析:从唐朝到宋朝,国家治理的主要力量从贵族到士绅,体现政治权利的变动,社会阶层的流动,这一变化得益于科举制度,也就是制度的创新导致政治力量的变迁,C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帝国政治力量的变化,不是侧重官僚政治的发展完善,排除B项;D项过于表象。排除D项。故选C项。二、填空题5、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写了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当时的科举制A加强了中央集权B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C以家世为选拔标准D由郡县长官举荐人才答案:A解析:科举制将选官权力集中在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宋代以后
5、,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以家世为选拔标准,排除C项;察举制由郡县长官举荐人才,排除D项。故选A项。6、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_人,在我国的_省。答案:元谋云南解析: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是元谋人,在我国的云南省。7、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_”。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_答案:华夏华夏认同观念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所以处为华夏;处为华夏认同
6、观念。8、统一西域后,唐政府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唐政府的举措A消除了西域与内地矛盾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C密切了中西方文化交流D推动了西域封建化完成答案:B解析:材料“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措施有利于内地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在西域的传播,从而促进西域地区的开发,B项正确;“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唐朝对西域的管辖不属于中西方交流的范畴,排除C项;“西域封建化完成”的说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小提示:9、“(三省六部制下)三分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
7、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这表明三省六部制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得出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B项正确;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的是明清时期,排除A项;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不利于限制君权,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下的中央官制,而不是民主制度下的三权分立,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
8、据的延续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故D项评价错误,符合题意,D项正确;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故A评价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故B评价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故C评价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1、史学成就(1)史记作者西汉的_内容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
9、叙述了上起皇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首创了_体裁。评价文字精炼,人物刻画与叙事生动,不虚美、不隐恶,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2)汉书:东汉_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答案:司马迁纪传体通史班固解析: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汉书是东汉的班固撰写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12、措施: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_。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_答案: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七国叛乱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
10、定埋下了隐患。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所以,处为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处为七国叛乱。13、隋文帝时,兵部尚书杨尚希上奏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对此,隋文帝实行A州、县二级制B道、州、县三级制C路、州、县三级制D省、府、县三级制答案:A解析:据材料“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并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初年郡县数量膨胀,为此隋文帝精简机构,节约开支,实行州、县两级制,A项正确;唐朝实行道、州(府)、县三级制,排除B项;宋代实行路、州、县三级制,排
11、除C项;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可分为省、府(州、厅)、县三级,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14、如图反映的是寒门子弟入仕比例的变化情况。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九品中正制的影响B察举选官的盛行C世卿世禄制的限制D士族制度的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魏晋时期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受到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影响,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场,寒门子弟入仕途的少,A项正确;魏晋时期不推行察举制,排除B项;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士族制度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小提示:15、国家机构:_是最高统治者,下设_及各类事务官;实行_制的国家管理结构。答案:商王尹内外服解析
12、:商朝国家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实行内外服制的国家管理结构。填空题16、道教的兴起:_。答案:东汉末,是中国本土宗教解析:略17、_: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_。答案:魏晋南北朝新的发展解析:略18、十六国(1)含义: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_,合称“十六国”。(2)特点: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大都采用_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民族差异逐渐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3)淝水之战背景:4世纪下半叶,_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进攻东晋。后果:前秦军队被击败,前秦政权崩溃,民族矛盾重新加剧。答案:成汉中原氐族解析:(1)
13、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为“十六国”。(2)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部分内迁少数民族建立了十六国,它们都采取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3)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随后进攻东晋,前锋被击败于淝水,政权迅速崩溃。19、与回纥、靺鞨(册封)唐玄宗封回纥首领_为怀仁可汗,东北的_粟末部首领_为渤海郡王。答案:骨力裴罗靺鞨族大祚荣解析:略20、南方的开发原因:_表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有明显进步答案: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
14、实了劳动力资源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的开发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表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有明显进步。得出: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1、_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答案:东晋法显解析:略22、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在图中序号里填上正确的朝代(政权)。(1)_(2)_(3)_(4)_(5)_(6)_(7)_答案:西晋北魏宋北周陈北朝南朝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三国之后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西晋灭亡后,南
15、北朝时期的北魏政权实现了北方的统一,之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而南朝时期的政权主要是宋、齐、梁、陈。故答案为西晋北魏宋北周陈北朝南朝。23、汉代:_,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_。答案:汉武帝时期繁盛之势解析:略24、原因政治腐败:_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_,朝政趋于腐败;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_。答案:唐玄宗任人唯亲外重内轻解析:略25、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建立618年,李渊在_称帝,建立唐朝。唐朝的繁荣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吸取_,_,_,_,_,_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
16、观之治”。武周:武则天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开元盛世: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民族关系(1)突厥:先后出兵灭东突厥和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2)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吐蕃赞普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基本上停止了纷争(3)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答案:长安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解析:略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各种灾害频发,农业歉收,饥荒威胁
17、百姓生命。为维护政局稳定,孝文帝在沿袭前代救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采取赈粥、赈赐孝悌力田、借贷、开放皇家山川苑囿、放免宫女等方式救济灾民。受儒学影响,孝文帝推行开仓赈济、减免租赋、仓储备荒措施,还下罪己诏、祈雨消灾、清理冤狱等。孝文帝设定地方性保险经费,该经费占国家财政总经费的一成之强,是从中央经费分离出来存放于地方,用于预防灾害、控制谷物价格。北魏时期,中央派遣前往灾区视察情况的使臣往往是临时指派,救灾事宜全部由地方长官亲自负责。遇到灾害,一些体察民情的官吏会把个人财产用来救济灾民。摘编自宋霖北魏孝文帝时期救灾减灾措施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时期救灾减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18、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时期救灾减灾的作用。答案:(1)特点:措施继承创新受到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出现保险经费体制不健全出现私人救灾现象。(2)作用:挽救了人民生命,保护了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发展有利于经济繁荣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为后世救灾减灾积累了工作经验。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孝文帝在沿袭前代救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采取赈粥、赈赐孝悌力田、借贷、开放皇家山川苑囿、放免宫女等方式救济灾民”可以得出措施继承创新;依据“受儒学影响”可以得出受到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依据“孝文帝设定地方性保险经费”可以得出出现保险经费;依据“中央派遣前往灾区视察情况的使臣往往是临时指派,救灾事宜全部由地方
19、长官亲自负责”可以得出体制不健全;依据“遇到灾害,一些体察民情的官吏会把个人财产用来救济灾民”可以得出出现私人救灾现象。(2)作用:依据材料“北魏孝文帝统治时期,各种灾害频发,农业歉收,饥荒威胁百姓生命”和材料中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从挽救了人民生命,保护了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恢复发展,有利于经济繁荣;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为后世救灾减灾积累了工作经验等角度进行分析。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魏帝王的奉老之举,是对鲜卑早期的“贵少贱老”习俗的变革。孝文帝即位后养老抚恤的对象,除了高龄老者还包括“鳏寡孤独”之人。479年,“诏宫人年老及疾病者,免也”。480年,诏会“京师耆老、赐
20、锦彩、衣服、几杖、稻米、蜜、面,复家人不徭役”。487年,诏曰“孟冬十月,民闲岁隙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失和、妻柔”。493年,孝文帝出巡车驾至肆州、并州,首次对庶民年长者赐爵。为此还逐渐明确了赐予爵号的等级与年龄。考虑到年老体弱需要家人的照顾,对应出现了减免或减轻本人及子女的力役、刑罚等诏令。先秦两汉均有赐“几杖”以示殊荣之礼。496年,孝文帝诏京畿内年高老者赐予鸠杖。与汉化革新措施伴随的“奉老恤贫”之举,客观上使华夏文化礼仪得以流传至北方。摘编自王洁践行与传承:北魏孝文帝之“奉老恤贫”(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奉老恤贫”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21、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奉老恤贫”的意义。答案:(1)特点:对象多元;覆盖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从京畿到地方各州);体现继承与发展;举措多样;受中原文化影响明显。(任4点)(2)意义: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强了百姓对北魏政权的认同;改变了鲜卑早期的“贵少贱老”习俗,改善社会风气;促进了华夏文化礼仪的传承与传播。(4点)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孝文帝即位后养老抚恤的对象,除了高龄老者还包括鳏寡孤独之人”可以得出对象多元;依据“京师耆老、赐锦彩、衣服、几杖、稻米、蜜、面,复家人不徭役”、“孝文帝出巡车驾至肆州、并州,首次对庶民年长者赐爵”可以得出覆盖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从京畿到地方各州
22、);依据“先秦两汉均有赐几杖以示殊荣之礼。496年,孝文帝诏京畿内年高老者赐予鸠杖”可以得出体现继承与发展;综合材料中的内容借一点差举措多样;依据“与汉化革新措施伴随的奉老恤贫之举”可以得出受中原文化影响明显。(2)意义:依据材料“孝文帝即位后养老抚恤的对象,除了高龄老者还包括鳏寡孤独之人”、“京师耆老、赐锦彩、衣服、几杖、稻米、蜜、面,复家人不徭役”、“孝文帝出巡车驾至肆州、并州,首次对庶民年长者赐爵”、“为此还逐渐明确了赐予爵号的等级与年龄。考虑到年老体弱需要家人的照顾,对应出现了减免或减轻本人及子女的力役、刑罚等诏令”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强了百姓
23、对北魏政权的认同;依据“与汉化革新措施伴随的奉老恤贫之举,客观上使华夏文化礼仪得以流传至北方”并结合所学可知,改变了鲜卑早期的“贵少贱老”习俗,改善社会风气;促进了华夏文化礼仪的传承与传播。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魏晋以来,仕者多世家。逮南北分裂,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如南之王、谢,北之崔、卢,虽朝代推移,鼎迁物改,犹卬然以门第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第而用之往往其时仕者,或从辟召,或举孝廉,虽与两汉无异,而所谓从辟召、举孝廉之人,则皆贵胄也。其起自单族匹士而显贵者,盖所罕见。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4选举考七材料二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
24、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的影响。答案:(1)特点:世家大族垄断仕途;选官以门第为标准;庶族地位卑微,阶层流动性差。(2)影响: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助于形成重学风气;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自魏晋以来,仕者多世家。逮南北分裂,凡三百年,而用人之法,多取之世族”可知,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根据
25、材料“犹卬然以门第自负,上之人亦缘其门第而用之”可知,选官以门第为标准;根据材料“其起自单族匹士而显贵者,盖所罕见”可知,庶族地位卑微,阶层流动性差。(2)影响:科举制自由投考,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科举制按照才学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制将选官、读书结合,有助于形成重学风气;科举制把选官任官权力集中在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材料二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
26、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3)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的?答案:(1)过程: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特点:不断南迁;原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
27、后,外来威胁严重;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3)影响:与汉族交融为一体;认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解析:(1)过程:根据材料一“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面后,平城被称为北京”可知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是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特点: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的都城从内蒙古至
28、山西再至河南,北魏的都城越来越靠南,因而北魏迁都的特点是不断南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北方后,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不免困难重重,因此出于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才迁都洛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北魏最早的都城在平城,因而这里保守势力也最重,加之平城距离北方边境较近,因而平城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严重,需要迁都洛阳才能促进北魏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洛阳地区地处中原腹地,经济文化发达,因此迁都至洛阳可以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2)结合所学可知北魏
29、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采用两汉、曹魏的官制、法律等。(3)影响:根据材料三“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交融为一体;认识:根据材料三“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可知孝文帝汉化的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这证明材料三的观点是正确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较于汉族的文化相对落后,因而虽然少数民族暂时用武力征服了汉族,但是一旦入主中原
30、,就必将会为中原的文明所征服,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少数民族最终融入了汉族,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及发展。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了以考试选人的科举制,同时废除了由来已久的各级长官私人自辟属官的制度,一律改由中央任命。科举意为分科考试举人,其中以考儒家经典的明经和兼考诗赋、对策的进士为最重要的两科。应举者不限财产、门第,允许“投牒自举”(旧唐书杨馆传)。考试一般每年举行,合格后获得任官资格,再由吏部考试,通过者正式进入官员系统。“取士不问家世”通志氏族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朝汪洙神童诗,一说元朝高明
31、琵琶记)。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代科举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答案:(1)特点:分科考试;考生不限财产、门第(相对公平);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和诗赋、对策为主;一般每年举行,合格者获得任官职格。(2)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意识的增长,鼓舞了士人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对历代封建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官员选拔方式;以选官为目的,不利于古代科技的发展。解析:(1)特点:由材料“科举意为分科考试举人,其中以考儒家经典
32、的明经和兼考诗赋、对策的进士为最重要的两科”可知,隋代科举制的特点是分科考试,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和诗赋、对策为主;由材料“应举者不限财产、门第,允许投牒自举”得出,考生不限财产、门第(相对公平);由材料“考试一般每年举行,合格后获得任官资格,再由吏部考试,通过者正式进入官员系统”得出,科举制一般每年举行,合格者获得任官职格。(2)影响:由材料“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了以考试选人的科举制,同时废除了由来已久的各级长官私人自辟属官的制度,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得出,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依据“取士不问家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等可得出,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有利于了社会公平意识的增长,鼓舞了士人奋发向上的学习动力;联系隋代科举制度的背景和影响可以得出,对历代封建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官员选拔方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