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荥阳千尺塔现状勘测及建筑形制研究_孙丽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985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荥阳千尺塔现状勘测及建筑形制研究_孙丽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荥阳千尺塔现状勘测及建筑形制研究_孙丽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荥阳千尺塔现状勘测及建筑形制研究_孙丽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千尺塔又称曹皇后塔,位于荥阳市贾峪镇南大周山上。据荥阳县志记载:“宋仁宗建塔于大周山之上。”由于从大周山脚下到塔顶有千尺高度,所以叫“千尺塔”。千尺塔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形象肃穆,为研究河南宋代古塔形制和建造技术提供重要的实物例证。关键词:千尺塔;现状勘测;形制研究;宋塔特征;历史价值中图分类号:K928.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23(2023)02-0010-07收稿日期:2022-03-20作者简介:孙丽娟(1982),女,河南新乡人,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古建筑保护研究。荥阳为豫州腹心之地,历史悠久,以旧治在荥泽之阳而得名。荥泽是一处辽阔的积

2、水地,禹贡 称之为荥波。荥阳东有鸿沟连接淮河,北依邙山毗邻黄河,南临索河连嵩山,西过虎牢关接洛阳长安,地势险要,为历代政治要区和军事重镇。荥阳千尺塔位于郑州市荥阳市贾峪镇大阴沟西南大周山顶之原圣寿寺内,因塔建在大周山上,从山脚下到塔顶有千尺高度,故名“千尺塔”,又称“曹皇后塔”。该塔承载着众多历史信息,对研究荥阳城市发展及地域文化内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一、荥阳千尺塔基本情况概述千尺塔周围遗存明、清碑刻 6 通,多载圣寿寺重修事宜。1另有 3 尊石佛,头部残缺,其中 1尊有明弘治十三年题记。塔周围有砖石垒砌的寨墙,依山势起伏而建,东西长约 400 米,南北宽150 米。东、南、西三面辟圆形拱门,

3、其中东门镶嵌石刻匾额,上书“钺佛寨”3 个大字,为清咸丰(18511861 年)时期刻石。门之两侧立清代石碑 2 通。2清雍正 河南通志 卷八载:“大周山在荥阳县南三十五里。”3清乾隆十一年 荥阳县志卷三载:“圣寿寺一在大周山上,周世宗显德年建,宋至和年重修。一在山下明末炽于盗,顺治年荥阳千尺塔现状勘测及建筑形制研究孙丽娟(河南省文物建筑保护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2)古都名城研究第 22 卷第 2 期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古都名城研究010间重修。”4由此可知,圣寿寺原有上、下两寺,上寺位于贾峪镇大周山上,创建于后周世

4、宗显德年间(955960 年);下寺位于崔庙镇寺沟村,清顺治年间重修后改为蟠龙寺,今废。民国十三年 续荥阳县志 卷三“蟠龙寨在圣寿寺,同治四年陈世昌倡修”,明确了下寺所在的位置即蟠龙寨。著名古塔研究专家张驭寰到荥阳大周山考察时说:“城大多用石砌,部分为土筑,城内中心建有圣寿寺,寺已拆除,没有任何遗迹只看见一座砖塔,塔为宋塔。塔刹已不存在,只剩南城门门址尚存,尚有一半砖坛上书有 钺佛寨 3个大字,城门已不存在,推测当年兵荒马乱的年代,必要时村民到寨中居住,寺内外皆无人烟”。5这里“城”是指钺佛寨的寨墙,根据现存寨墙推测钺佛寨原为防御性功能,年代为清末。据明代碑刻 碑 文 可 知,千 尺 塔 建

5、于 北 宋 仁 宗(10231063 年)时期。另据民国十三年 续荥阳县志 卷十一载:“重修圣寿寺记,罗聪正书,正德十一年孟冬,在大周山下圣寿寺御制敬一箴。”6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 年)重修大周名原塔刹圣寿寺记 碑文载:“此定光之所以至此,身虽逝矣,骸骨尚在,此塔记之所以立也。宋时尝开拓矣。我朝成化以前尤备。”碑文说明千尺塔是为纪念北宋高僧定光和尚所建。1986 年 11 月 21 日,千尺塔被公布为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 年 5 月 3 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及碑刻碑文等可知,明清时期及 1989 年均对千尺塔的塔体进行过修缮加固。其中

6、明清时期的维修内容主要是对塔体局部青砖砌体进行抽换,1989 年实施的保护工程,主要对千尺塔的塔刹、塔基、散水及塔檐局部砌体进行维修加固。二、荥阳千尺塔建筑及结构形制(一)外部建筑形制千尺塔原为九级密檐式砖塔,现存八级,平面呈六边形,坐北朝南,南北向轴线为南偏东3。塔身采用青砖、白灰、黄土混合浆砌筑,青砖尺寸 0.315 米0.150 米0.055 米,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底边周长 16.42 米,通高14.80 米(见图 1)。千尺塔的塔基坐落于大周山山巅的自然地面之上,基座原砖铺散水已不存在,现有散水宽0.50 米、出金边,应为后人砌筑,散水以下为素土垫层。塔基高 0.72

7、米,伸出塔身下部 0.20 米,塔基多为丁砖砌筑,间杂顺砖层。各层塔身主要由塔檐、墙身、平座三部分组成,其中塔檐包括拔檐、正叠涩、挑檐和反叠涩。塔基之上为第一层塔身,高 2.336 米,边长 2.692至 2.760 米不等,塔身一层有 0.020 米收分;塔身青砖采用不岔分砌筑。塔身上部置两层砖拔檐,高 0.115 米,出挑 0.16 米;砖拔檐上六层正叠涩,正叠涩上为两层 0.11 米高砖出挑檐,其上部做斜抹边,出檐上两层反叠涩砖(见表 1),反叠涩各层外棱角亦均采用斜抹砖做法,斜抹高0.0260.032 米不等,使出檐侧面形成圆滑的内凹弧线,具有典型木构建筑屋面檐口做法。反叠涩上做一层砖

8、束腰,高 0.07 米(加灰缝厚),束腰上部为两层砖出平座。平座出挑 0.03 米,高 0.13米,塔身及塔檐做工简洁。塔身南辟一门洞,通向一层塔心室。门洞宽 0.825 米,深 1.26 米,外部高约 1.575 米,内部高约 1.746 米,门洞上部采用“多叶拱”做法,具有较典型的佛教建筑特征。图 1千尺塔一层平面图荥阳千尺塔现状勘测及建筑形制研究古都名城研究/011表1第一、二层正叠涩及反叠涩尺寸表名称分层高度一层正叠涩一层反叠涩二层正叠涩二层反叠涩一层(高平出)二层(高平出)三层(高平出)四层(高平出)五层(高平出)六层(高平出)挑檐砖(高平出)6.54.06.53.05.53.55.

9、53.06.04.05.54.011.04.05.09.05.06.06.04.05.52.55.52.56.53.05.53.05.53.511.04.05.510.55.58.4第二层塔身,高 0.820 米,底边长 2.662 米,顶边长 2.635 米,塔身二层有较明显的收分,为0.027 米。塔身上部置两层砖拔檐,高 0.115 米,出挑 0.35 米;砖拔檐正叠涩六层,正叠涩上为两层0.11 米高砖出挑檐,其上部做斜抹边;出檐上两层反叠涩砖,反叠涩上同样采用斜抹砖边做法,斜抹高 0.027 米;反叠涩上做一层砖束腰,高 0.07米,束腰上部为两层砖出平座,平座出挑 0.04 米,高

10、 0.13 米。塔身南面中部砌一券门,通向二层塔心室,门洞壁厚 1.020 米。门洞上同样采用了“多叶拱”券的做法,门洞底宽 0.7 米,上宽 0.6 米,高0.95 米。塔身其余面均未开洞口。第三层塔身,高 0.810 米,底边长 2.510 米,顶边长 2.490 米,塔身二层收分 0.02 米,收分不明显。塔身上部置两层砖拔檐,高 0.13 米,出挑0.03 米;砖拔檐正叠涩六层;正叠涩上为两层0.125 米高砖出挑檐,挑檐上部做斜抹边;出檐上两层反叠涩砖,反叠涩上砖采用斜抹砖边做法,斜抹高 0.03 米。反叠涩上做一层砖束腰,高0.07 米;束腰上部为两层砖出平座,平座出挑0.036

11、米,高 0.14 米。塔身南面中部砌一假窗,窗洞采用了“多叶拱”券的做法,券窗洞底宽0.528 米,上宽 0.477 米,高 0.78 米。塔身其余面均未开洞口。第四层塔身,高 0.755 米,底边长 2.320 米,顶边长 2.310 米,塔身二层收分 0.01 米,收分不明显。塔身上部置两层砖拔檐,高 0.115 米,出挑0.026 米;砖拔檐正叠涩五层;正叠涩上为两层0.118 米高砖出挑檐,挑檐上部做斜抹边;出檐上四层反叠涩砖,反叠涩上砖采用斜抹砖边做法,斜抹高 0.029 米(见表 2)。反叠涩上做二层砖束腰,高 0.112 米;束腰上部为两层砖出平座,平座出挑 0.045 米,高

12、0.14 米。塔身南面中部砌一假窗,窗洞采用“多叶拱”券做法,券窗洞底宽 0.486米,上宽 0.47 米,高 0.698 米。塔身其余面均未开洞口。第五层塔身,高 0.620 米,底边长 1.970 米,顶边长 1.960 米,塔身二层收分 0.01 米;塔身上部置两层砖拔檐,高 0.120 米,出挑 0.04 米。砖拔檐正叠涩四层,正叠涩上为二层 0.114 米高砖出挑檐,挑檐上部做斜抹边;出檐上三层反叠涩砖,反叠涩上砖采用斜抹砖边做法,斜抹高0.032 米;反叠涩上做一层砖束腰,高 0.06 米;束腰上部为两层砖出平座,平座出挑 0.02 米,表2第三、四层正叠涩及反叠涩尺寸表名称分层高

13、度三层正叠涩三层反叠涩四层正叠涩四层反叠涩一层(高平出)二层(高平出)三层(高平出)四层(高平出)五层(高平出)六层(高平出)挑檐砖(高平出)6.03.06.03.25.03.55.53.07.04.05.02.512.54.05.012.05.07.96.53.56.54.06.03.05.53.06.54.012.04.56.59.66.59.46.08.06.56.0单位:厘米单位:厘米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古都名城研究012高 0.119 米。塔身南面中部砌一假窗,窗洞采用“多叶拱”券的做法,券窗洞底宽 0.376 米

14、,上宽0.35 米,高 0.48 米。塔身其余面均未开洞口。第六层塔身,高 0.560 米,底边长 1.624 米,顶边长 1.614 米,塔身二层收分 0.01 米;塔身上部置两层砖拔檐,高 0.105 米,出挑 0.025 米。砖拔檐正叠涩四层,正叠涩上为两层 0.114 米高砖出挑檐,挑檐上部做斜抹边;出檐上两层反叠涩砖,反叠涩上砖采用斜抹砖边做法,斜抹高0.027 米(见表 3)。反叠涩上做二层砖束腰,高表3第五、六层正叠涩及反叠涩尺寸表名称分层高度五层正叠涩五层反叠涩六层正叠涩六层反叠涩一层(高平出)二层(高平出)三层(高平出)四层(高平出)五层(高平出)六层(高平出)挑檐砖(高平出

15、)6.03.55.54.06.04.05.54.511.03.06.05.06.09.56.010.06.02.05.52.06.04.56.04.511.45.05.59.05.510.60.11 米;束腰上部为两层砖出平座,平座出挑0.024 米,高 0.119 米。塔身南面中部砌一假窗,窗洞采用“多叶拱”券做法,券窗洞底宽 0.36米,上宽 0.338 米,高 0.44 米。塔身其余面均未开洞口。第七层塔身,高 0.540 米,底边长 1.320 米,顶边长 1.300 米,塔身二层收分 0.02 米,塔身上部置两层砖拔檐,高 0.112 米,出挑 0.05 米。砖拔檐上正叠涩四层;正叠

16、涩上为两层 0.11 米高砖出挑檐,挑檐上部做斜抹边;出檐上三层反叠涩砖,反叠涩上砖采用斜抹砖边做法,斜抹高 0.027米;反叠涩上为八层塔身,该层无束腰和平座层。塔身南面中部砌一券形假窗,采用“多叶拱”券做法,窗洞底宽 0.34 米,上宽 0.305 米,高 0.48 米。塔身其余面均未开洞口。第八层塔身,高 0.11 米,边长均为 1.02 米;塔身八层无收分;塔身上部置两层砖拔檐,高0.11 米,出挑 0.02 米;砖拔檐正叠涩一层;正叠涩上为两层砖出挑檐;出檐上两层反叠涩砖,挑檐及反叠涩与下部做法不同,砖上未采用斜抹边做法;反叠涩上亦未做束腰和平座层。由于该层塔身较低,八层塔身一周均未

17、开窗洞。宋代早期的门窗多集中于塔身同一方位,中期以后门窗逐层变换方位,这种有利于塔体稳固的做法,是古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进步。7千尺塔门窗均居于塔身一侧,属北宋早期做法。千尺塔原塔刹佚失,现状为 1989 年维修时所作。塔刹直接坐于八层反叠涩砖上,由刹座和刹身两部分组成,通高 1.925 米,下部仰莲座为平面六边形,上部宝瓶砌成平面圆形。塔刹内部中空,内设柏木桩,下端深入第七层塔身。塔刹通体由磨制青砖加白灰、黄泥砂浆砌筑,且刹身磨砖光泽、工艺细腻。(二)内部建筑形制荥阳千尺塔内部结构较为简洁,塔一层南面置“多叶拱”券门,门洞宽 0.820 米,深 1.260 米。门洞内呈六边形塔心室,塔心室下部

18、每边长 1.31至 1.43 米不等,室内地面铺青砖一层,青砖下以碎砖、黄土和白灰渣填充,再下为素土层。一层塔心室壁高 1.305 米,塔身上做仿木构阑额和普柏枋,阑额高 0.105 米,普柏枋高 0.050 米,出塔身0.020 至 0.040 米。普柏枋上各转角处置柱头铺作,共 6 攒。柱头铺作作斗口跳结构,其中材宽11厘米,单材广 11 厘米,足材广 19.5 厘米;泥道栱上留 6.5 厘米,平出 7.5 厘米,栌斗通高 10.5厘米,上宽 22.5 厘米,下宽 16.9 厘米;散斗及交互斗上宽 15 厘米,下宽 11 厘米,通高 13.5 厘米。所有斗均有 0.2 厘米的斗幽。铺作的华

19、栱均向塔心向单位:厘米荥阳千尺塔现状勘测及建筑形制研究古都名城研究/013伸出,与两邻壁各做 60夹角布置。在散斗及交互斗之上,青砖砌仿木替木。在两铺作之间上部,砌枋间支撑物。再上以砖砌叠涩层层内收,形成优美的叠涩藻井,在距离室内地面 2.890 米处结顶,顶部砖下檐边沿雕琢成“覆钵”状。二层塔心室由南券门洞进入,券门洞尺寸通高 0.95 米,直高 0.69 米,底宽 0.7 米,上宽 0.6米,深 1.1 米。二层塔心室为六边形,其中底边长1.278 至 1.358 米不等。二层塔心室采用空筒式竖井做法,竖井内无踏步,塔内 0.9 米高为直砌素面塔壁,塔壁上竖井从下至上砖砌叠涩层层内收,顶端

20、为叠涩藻井;竖井自二层室内地面 5.62米处结顶。该塔上下两层塔心室于塔内互不沟通,处理各异。内部为典型的空筒式结构,且内部没有梁枋或楼板连接,是唐宋塔嬗递关系的重要特征,为河南省大型宋塔中的第二例。8(三)材料及工艺千尺塔建筑材料经过不同时期的维修与改造,局部青砖及灰浆材料虽然经过后期改造,但大部分仍保留原材料,经现场分析研究,塔身原青砖居多,部分青砖存在烧制误差或为后期更换。外壁砖与砖间用白灰浆黏合,壁内用黄泥浆。仅一层塔心室墙面抹灰为麻刀灰,二层墙面甩泥,不见粉饰层。千尺塔不同部位的青砖砌筑方式不同,如塔身自下至上,丁砖逐渐减少等,部分细部构造经过雕琢做了特别处理。三到七层墙体丁砖层和顺

21、砖层无规律地出现,在顺砖层中却不时置以丁砖,以加强顺砖层与壁体内部的联系。墙体内部转角部位均以顺砖自两邻面相互交叠而成,并将叠砖的一端打磨作 120角,使六面壁体在平面上相互咬合为一个六棱筒状的整体。内部根据塔心室边角遗存青砖铺地方式,初步判断原地面为31.5 厘米15.0 厘米5.5 厘米顺砖“十字缝”,白灰黄泥铺砌地面,白灰黄土浆作垫层,铺地边沿青砖嵌入墙体内壁。三、千尺塔价值及特征研究河南地区北宋时期的佛塔数量较多,从空间分布上看,宋塔主要集中于豫中地区。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洛阳是西京,郑州处于东京和西京之间,且豫中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另外受到环嵩山地区盛行的佛教文化影响,都是豫中地区佛塔最

22、多的重要原因。北宋时期佛塔建造技术达到了顶峰,传统的四边形制的佛塔逐渐被六边形塔和八边形塔代替,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亦逐渐增多,实用功能凸显,这和佛教的传播发展及建筑技术的成熟密不可分。河南现存 34 座宋塔中一半为六边形塔,共计 17 座,其中楼阁式砖塔 13 座,密檐式砖塔仅 4 座。千尺塔作为六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较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研究价值。千尺塔在建造技术上保留了较多宋代木构建筑的手法,尤其塔心室阑额和普柏枋上置柱头铺作等细部做法在河南宋塔中弥足珍贵。塔身反叠涩排水处理构造及翼角起翘的做法系采用类似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屋面曲线处理的手法,侧面观之形成一优美的弧线,重要的是可使塔

23、檐的流水在下泄时产生向外的冲击力,使水流离塔身更远,这对减少水害、增加塔的寿命有重要作用。塔檐的技术处理和艺术造型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堪称匠心独运。9千尺塔二至六层各级叠涩檐上部砌出象征性平座,且墙体砌筑手法及墙砖的规格都符合河南宋塔的典型特征。在河南现存唐代砖塔中,砖的规格较大,黏合剂为黄泥浆,一般采用平砌、不岔分的砌筑方法。宋代以后,塔砖的规格略有减小,同样采用不岔分的垒砌方法,壁面砖用白灰浆黏合,壁内合剂依然为黄泥浆。荥阳千尺塔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反映了北宋的科学技术水平。该塔建成已近千年,其间当地有感地震有 29 次之多,其中 贾峪祖师圣殿碑文 记载的 1814 年 12 月 19 日的

24、地震,烈度达里氏 6 级,震中就在贾峪,而位于大周山巅又建造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古都名城研究014于地表之上的千尺塔,历经劫难之后,基本保存完整,仅顶部及南部各门之间有损毁,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砖构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9荥阳千尺塔二层塔心室采用空筒式竖井结构,六面壁体自下而上以 12%的收分率向塔心内收,呈六棱尖筒状,每层高度依次递减,该结构做法在河南宋塔结构中较为常见(见图 2)。且千尺塔二层塔心室贯通第二至五级塔身,顶部以青砖发券结顶,亦沿袭了隋唐砖塔空筒式的建筑手法,弥足珍贵。此类内部中空筒式结构做法在河南北宋早期塔中较

25、常见,如济源柴庄延庆寺塔、宜阳五花寺塔、鄢陵兴国寺塔。荥阳千尺塔外檐做法沿袭了唐代密檐式砖塔的建筑形制(见图 3),如:登封法王寺塔、永泰寺塔、汝州风穴寺七祖塔、安阳洪谷寺塔等。经调研、查阅资料对比国内同时期结构形式砖塔主要有,创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 年)的登封嵩岳寺塔,其十二边形平面、底层高大而上部各层低矮的密檐佛塔立面构图,以及塔心中空的结构方式,均为已知北朝佛塔形象中所未见。10建于唐初的法王寺塔,为平面方形、十五级叠涩密檐式砖塔,塔南面辟一塔门,可直入塔心室,采用中空的筒体结构,从底层可视塔顶,外轮廓呈优美的抛物线形,秀丽挺拔。有唐基宋塔之称的五花寺塔,为单筒式九级八角楼阁密檐式砖

26、塔,塔的一、二层檐下为仿楼阁式,三至九层檐下叠涩式,内部采用砖砌中空筒体结构。11因此荥阳千尺塔为研究河南地区隋唐向宋代过渡时期砖构建筑建造技术提供较好的实物例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四、结语北宋的佛塔是我国古塔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河南现存古塔数量居全国之最,且营造时间跨度最长,千尺塔作为河南北宋早期砖塔实物之一,在建造技术上保留了图 2千尺塔剖面图图 3千尺塔正立面荥阳千尺塔现状勘测及建筑形制研究古都名城研究/015较多唐宋木构建筑的手法,是研究建筑历史及古代砖构建筑技术的重要实物例证。圣寿寺所在的大周山属嵩山余脉,北临索河源头,所处位置为中部平原与南部山地交接地带,其选

27、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千尺塔初为北宋初期建于圣寿寺内的佛塔,到了清末局势动荡,以塔为中心修建钺佛寨寨墙,为村民提供临时避难之所,此时千尺塔被赋予防御功能。该塔作为荥阳市的古老文化地标,不仅见证了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历史变迁,还与大周山现存的“钺佛寨”“写字崖”“膏笔泉”等历史遗迹共同构成了荥阳地区重要的文化景观。加强千尺塔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对于促进郑州市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2郑州历史文化丛书编纂委员会.郑州市文物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3田文镜.雍正河南通志:卷 8M.孙灏,

28、纂.扬州:广陵古籍出版社,1987.4胡全章,曹辛华.黄河流域方志集成 147:(乾隆)荥阳县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5张驭寰.古建筑的重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6卢以洽.续荥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24.7杨焕成.河南宋代建筑浅谈J.中原文物,1990(4):109-117.8杨焕成.河南古塔建筑文化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9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荥阳县文物管理所.荥阳千尺塔勘测简报J.文物,1990(3):78-81.10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史:卷 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1孙丽娟,吕军辉.宜阳五花寺塔形制与特

29、征研究J.中原文物,2018(4):102-107.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tatus Survey and Architectural Form of Xingyang Thousand-foot PagodaSUN Lijuan(Henan Academy of Cultural Relics Architecture Conservation,Zhengzhou 450002,China)Abstract:Thousand-footPagoda,alsoknownasEmpress Cao Pagoda,is located on the South ZhouM

30、ountaininJiayuTown,XingyangCity,China.According to Xingyang County Annals:Emperor Renin Song Dynasty built a pagoda on Dazhou Mountain.Since there is a thousand feet height from the foot ofDazhou Mountain to the top of the pagoda,it is calledThousand-foot Pagoda.Thousand-foot Pagoda hasbeautifulshap

31、e,smoothlinesandsolemnimage,providing an important physical example for the researchof the form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ancientpagoda in the Song Dynasty of Henan.Key words:Thousand-foot Pagoda;Current StatusSurvey;Architectural Formation Research;Song DynastyPagoda Features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古都名城研究(责任编辑卞建宁)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