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答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重难点归纳1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三种色光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蜡烛远离透镜,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9cmf2f”、“u2f”、“fu2ff10cm故B不符合题意;A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物距10cmu2
2、0cm故A不符合题意;CD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此时物距为15cm,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f15cm2f从中可得,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当将透镜放在20cm刻度线处时,物距为30cm,则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通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1、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此时物距为15cm,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f15cm2f从中可得,透镜的焦距小于15c
3、m。当将透镜放在20cm刻度线处时,物距为30cm,则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通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2、答案:B解析: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项错误;B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会在介质表面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过程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B项正确;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故C项错误;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项错误。故选B。13、答案:C解析:A图中,物距比较小,像距比较大,物距小于像距,故成的
4、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此原理应用于投影仪,故A错误;B根据图可知,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像距在两倍的焦距开外,故可以列等式f15cm2f30cm2f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f15cm故B错误;C透镜不动,蜡烛从刻度为30cm处移动到5cm处的过程中,物距变大,像一直变小,故C正确;D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烛焰的全部光线会经过凸透镜下部分,故仍然能够成完整的像,由于射到透镜的光线减少,所以像变暗。故D错误。故选C。14、答案:D解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缩小、倒立
5、的实像时;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ABC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中间部分形成凹透镜,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ABC错误。D本题中,无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还是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15、答案:C解析:A当u=10cm时,u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当u=3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故D错误。故选C。16、答案:ACD解析:AB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图示中透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白色墙相当于承接像的屏幕,所以手机通过透镜在白色墙上所成的像
6、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C有不透明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还是完整的,纸板只是挡住了部分光,成像的亮度变暗,但对像的完整性无影响,故C错误,符合题意;D白墙上所成的像,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是因为光线在墙上发生了慢反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CD。17、答案:ACD解析:A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A正确;B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辨别钞票的真伪,电视机遥控器是
7、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故C正确;D使用手机照相时,景物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故选ACD。18、答案:BC解析:物体从离透镜40cm处沿主轴移动到离透镜15cm处,在此过程中,物距先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逐渐减小到小于二倍焦距,但依然大于一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由“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像的大小逐渐变大,则像的大小和物体大小的比值逐渐增大,又有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距减小量大于像距增加量,当物距在一二倍焦距之间时,物距减小量小于像距增加量,综合可得物体和像之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大。故BC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故选BC
8、。19、答案:ACD解析:A凸透镜的焦距是指光心到焦点的距离,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故A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由图乙可知,物距像距分别为:u2f,fv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放在b、c、点时,成放大的实像;放在d点时,成虚像,不能成在屏上,故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A正确;B蜡烛放在d点时,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眼看物体时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蜡烛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故C正确;Db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
9、影仪,而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蜡烛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不同,故D错误。故选ABC。21、答案:BCD解析:装有水的烧瓶相当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实像满足“物远像近像变小”,要使墙壁上所成的像变小,则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A只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墙壁上成的像不清晰,故A不符合题意;B只将烧瓶向右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墙壁上能接到变小的清晰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C蜡烛适当向左移动,烧瓶则向右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墙壁上能接到变小的清晰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D蜡烛适当向右移动,烧瓶也向右移动,当满足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时,墙壁上能接到变小的清晰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BC
10、D。22、答案:ABD解析:A物距小于像距,此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和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故A正确;B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物距等于原来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物距u=30cm,像距v=50cm,由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50cm2ff30cm2f解得25cmf15cm,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物距等于15cm,物距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C错误;D老花镜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放在凸透镜前时,使光线提前会聚,像呈现在光屏的前方,像距减小,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靠近凸透镜,即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
11、上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ABD。23、答案:BC解析:ACD手机的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此时二维码与摄像头的距离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D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B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聚光能力太强,或是眼球前后距离太远,远处来的光线未达到视网膜便成像了,需用凹透镜来矫正,而不是用凸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24、答案: 放大 投影仪解析:1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
12、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根据此原理制成的。25、答案: 实 照相机 静止 地球解析:(1)12图中的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由图可知,我们看到的是王亚平老师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与这一成像原理相同。(2)3王亚平老师在用太空自行车锻炼上肢力量,她相对于舱壁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舱壁为参照物,她是静止的。4王亚平老师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以地球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26、答案: 甲 大于 发散解析: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距离过大,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的,故甲图符合近视眼的形成原理。23由于近视眼是因晶状体会聚
13、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距离过大,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形成的,所以需要配戴一个具有发散的作用的凹透镜,使像距变大,重新回到视网膜上,而凹透镜的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故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27、答案: u2f 左 倒立 缩小 能解析:1234根据题意知道,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处,将蜡烛移到光具座20cm刻度处,由于焦距为10cm,所以,物距等于50cm-20cm=30cm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成的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图知道,光屏距凸透镜75cm-50cm=25cm大于2倍焦距,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使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成像的特点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5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根据光路具有可逆性知道,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8、答案: 凸 会聚解析:12纯净水瓶装水后,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太阳光照射时,它对光线产生会聚作用,会引起枯叶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