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答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1单选题1、小花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A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2、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
2、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3、关于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近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B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C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D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下拇指变大光的色散B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平面镜成像C彩虹光沿直线传播D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光的反射5、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后,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3、)A使屏远离透镜B使屏靠近透镜C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D光屏与蜡烛在透镜左侧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光屏距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A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B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7、学校倡议:“保护视力,少用手机,从我做起”。某同学由于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损害了视力。如图所示的是远处物体在他眼睛里成像的光路图,则该同学的眼睛是()A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8、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展示了一
4、个中间充有气泡的水球,该水球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透过这个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倒”两个缩小的像,关于这两个像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的B倒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中间部分形成的C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通过中间部分形成的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三种色光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A蜡烛
5、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11、凸透镜成像,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能成像的性质是()A放大实像B放大虚像C等大实像D缩小实像12、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13、在全国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大环境下,我们出行需要手机扫描二维健康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手机摄像头上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像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D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
6、二维码靠近手机镜头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个与凸透镜口径略小的圆形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的焦距为20.0cmB该光斑形成的是蜡烛火焰缩小的实像C该光斑形成的是蜡烛火焰放大的虚像D该光斑的形成是蜡烛火焰的光的折射现象15、凸透镜成像,焦距是 10 厘米,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是 35 厘米,能成像的性质是()A放大实像B放大虚像C等大实像D缩小实像多选题16、小金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首先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仅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分别距光屏6cm和30cm时,在光屏上均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36cmB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3cmf6cmC凸透镜距光屏30cm时成缩小的实像D凸透镜距光屏6cm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17、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方便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8、18、如图甲所示,一条斜射的光线,在O处无透镜时射到a点,在O处放入A透镜后光线射到b点;在O处放入B透镜后光线射到c点。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正确选择透镜后,将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图中未标出)。实验中当蜡烛从光具座上的M点向右移动一些时,透过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像逐渐变大。下列论述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在M点透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小明选择的是B透镜C如果再向右移动蜡烛会看到倒立的像D所用透镜位于M点左侧19、下列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有()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B“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角度C“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关系”时,多次改变物体到
9、玻璃板的距离D“探究凸透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关系”时,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幻灯机上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是凹透镜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1、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变,只移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蜡烛移到刻度
10、值为14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投影仪B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30cm处,再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照相机C把蜡烛移到刻度值为5cm处,再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像规律可以应用于放大镜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22、如图,智能手机一般都配置多个摄像头,以便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均能在手机内部固定的图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关于手机摄像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图像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
11、缩小的实像B拍照时,挡住镜头的一部分,会使图像传感器上的像不完整C拍摄距手机较近的物体时,手机将调用焦距较大、会聚能力较弱的长焦镜头D拍摄距手机较近的物体时,手机将调用焦距较小、会聚能力较强的微距镜头23、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该凸透镜的焦距f和L存在的关系可能是ALfBLfCL=fDL2 f填空题24、幻灯机与投影仪的不同是它直接把像水平投到屏幕上,不需平面镜反射光。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把幻灯片_(选填“倒”或“正”)放。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将幻灯机_(选填“靠近”或“远离”)屏幕,并将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_(选填“增大”
12、或“减小”)。25、河水看起来比真实的要浅,这是光的_缘故,所以不要冒然下河游泳。小明的爷爷是远视眼,他需配戴合适的_(选填“凸”或“凹”)透镜。26、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 _(填“大于”或“小于”)80mm,所成的像为缩小、_(填“倒立”或“正立”)的 _(填“实”或“虚”)像。27、小白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是_的成因,该眼睛用_ 进行矫正。28、在图中,凸透镜焦
13、距为12cm,当蜡烛在20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的、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6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_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一特点来观察物体的(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21(带答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_02F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折光能力越强,水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像成在光屏的前方,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使得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所以此过
14、程模拟的近视眼,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用凹透镜矫正。故选C。2、答案:D解析:A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成最小最亮的光点为凸透镜的焦点,从凸透镜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即为焦距,从刻度尺上可以测得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乙物距为40.0cm,大于二倍焦距,则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图中光屏位于二倍焦距的位置上,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将蜡烛移至30cm处,物距为20cm,蜡烛位于二倍焦距的位置上,像距也在二倍焦距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蜡烛移至45cm处,蜡烛位于一倍焦距
15、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在光屏上不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A解析:由图知,因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加强了,物体在眼里成像于视网膜前,故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可用凹透镜矫正。故选A。4、答案:D解析:A放大镜下拇指变大是手指经过空气、放大镜折射形成的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人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在不透明的介质中不能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C彩虹太阳光经过水珠发生色散现象,故C错误;D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大桥在水面上成像,是光的反射,故D正确。故选D。5、答案:A解析:AB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10c
16、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说明2f=10cm则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f=5cm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后,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要想呈现一个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移至大于二倍焦距的位置,所以要使屏远离透镜。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并不会改变像距和物距,此时更换的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因此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故C不符合题意;D光屏与蜡烛在透镜同一侧时,光屏无法承接蜡烛的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答案:C解析:B光屏距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说明像在二倍焦距以外,即20cm2ff10cm故B不符合题意;A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物距10cmuf,也可能L2f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3蜡烛在46cm刻度处时,物距u=50cm-46cm=4cm凸透镜焦距是12cm,所以uf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应用于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