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批注,一座生本对话的桥梁 【摘要】批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把批注引入阅读课堂,能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真切对话的桥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抓住文本导学系统、重点难点、情感焦点、想象支点、写作特点等切入点教给学生批注方法,并通过交流、点拨、评价、拓展等途径激发学生批注兴趣,培养学生批注能力,就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关键词】批注;阅读教学;切入点;交流;提升 批注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它直入文本,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课文批注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
2、所疑、所悟、所得等简明扼要地写在文本相应的空白处,或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用的、应注意的字、词、句、段做相应的勾画圈点。学生的批注是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真切对话的桥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批注、善于批注?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把批注引入阅读课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一、充分阅读批注的前提 要想让学生对所阅读的文本有所思、所感、所疑、所悟、所得,就必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了解,读懂文本是做好批注的基础。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阅读是一种由浅
3、入深的理解,阅读得越深入,理解得越透彻。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充分地读书。 当然,“充分地读”不是说将读的数量进行简单地增加。不同的阶段对学生阅读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初读时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可让学生读得字字响亮,不误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阅读、细细品味、静静思索的“场”,让学生静思默想,自主阅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与文本亲密接触,潜心会文,才能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批注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研读文本进行批注。只有亲历阅读
4、实践,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使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二、教给方法批注的关键 一篇文章可感可知、可圈可点的地方可谓千人千面,不一而同。对于有良好批注习惯和能力的学生来说,他们读后会有精彩纷呈的批注;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会觉得无从下手。因此,我们要教给一定的批注方法,让他们有章可循。很多老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比较重视。我认为,我们要重视课前预习批注,更要注重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他们抓住文本的重点难点、情感交点、想象支点、写作特点等批注切入点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强化学生捕捉批注点的敏锐性,使批注之力用在刀刃上,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思考。1. 关注教材导学 新教材灵活
5、地在课文前、中、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或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或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内容,或引导学生揣摩遣词造句的精妙和文章写法,或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其实,这些文中的小泡泡既可以作为学生写批注的提示或范例,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学习资源,教学生写批注。如在翠鸟的第三自然段旁有一个泡泡:“翠鸟的动作真快呀!”其用意是提醒学生注意段落中精彩的动作描写。教学时首先告诉学生:我们读完课文也可以向这位小伙伴一样把自己的感受用最简练的语言在书本的空白处记录下来;然后再引导学生读文本:“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翠鸟动作快?可以把关键词圈
6、出来,并用文字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理解。”这样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批注写得更有深度,更具个性化。 此外,每篇精读课文后的思考题和略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都是教材的导学部分,可引导学生据此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构建、自主批注。如最近在北仑举行的宁波市语文优质课比赛上,鄞州的章婷老师执教略读课文夸父追日一课,就是根据学习提示采用引导学生写批注的方式来感悟神话的神奇。在品读语句“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时,章老师先示范写批注,让学生明白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让学生学写批注来学习课文其他重点语句。 师:像这样句子还有很多啊,读
7、一读这段话,哪些词语让你觉得神奇? 生:一眨眼 师:就相当于一下子从宁波跑到了北京,比火箭还快! 课件出示老师的批注:赛火箭,神(在句子“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下面) 生:像风一样 课件出示老师的批注:与风比,快(在句子“像风似的奔跑”下面)师:像老师这样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叫作批注,请你再来读读课文,也来作作批注。(于是,学生再次自读自悟,师引导学生关注词语学习写批注,交流批注。)这样的批注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让课堂教学更简洁、高效。2.聚焦重点词句 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教学过
8、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批注感悟,以便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对文本人文内涵的领悟,大大提高阅读教学效益。如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句话,创设问题情境:“珍珠鸟是怕人的鸟,为什么不怕作者,和作者如此亲近?他们之间的信赖是怎么产生的?” 于是学生带着问题静静地细读文本,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批注。有的抓住“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批注:“给鸟儿营造了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的环境。”有的抓住“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眼睛惊动它们”批注:“知道鸟胆小,不去打扰它们,尊重它们。”有的抓住“不管它”批注:“小
9、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画框上、撞灯绳,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那是作者的包容和爱。”有的抓住“抚”批注:“作者对待鸟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动作充满浓浓的爱意,鸟儿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亲近作者。”这些批注都是学生紧紧围绕重点句子自读自悟,是对课文的深层次思考和感悟。通过批注交流,学生体会到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正是有了作者对鸟儿的“尊重理解宽容关爱”,才有了“信赖”,才创造了那份美好境界。3.剖析思维困惑学生读课文时,难免会遇到阅读障碍,并由此产生的疑点和困惑。对于学生与文本之间认知或情感上的冲突,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思,将自己的零零碎碎的想
10、法记录下来。然后通过交流,思维碰撞,使自己的理解更系统更完整,从而解决疑点,突破难点。如路旁的橡树一课教学中,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后,有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笔直的公路因为一棵树而弯曲,不但不方便行人车辆,而且多修了路,多费钱、费力、费时间,这值得吗?”有不少学生听了随声附和,觉得挺有道理。看来这就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请学生认真读课文,在文中具体的语句中寻找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做好批注。然后,不同观点的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明白工程师和工作人员被橡树勃勃的生命力和美感所震撼,不忍心砍了橡树;明白了他们爱护橡树,把橡树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他们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11、可见,学生在思维困惑处写下了疑点,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探讨、研究和解决,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感悟。4.叩击情感焦点 所谓情感焦点就是文本中能够引起学生情感相互碰撞从而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它最能叩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心灵,找得准,一石能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就会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深层对话。如慈母情深中“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句话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交点”,不少学生读到这里眼圈红红的。我就以此为点拨响学生的“情”弦,让学生体会此时此刻作者所思所感批注在旁边。有的批注道:“面对慈母浓浓的爱,作者内心充满了感激和感动。”有的批注:“作者手心里攥着的是母亲
12、的心血、母亲的希望、母亲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哪。”这样的批注叩开了孩子们的情感之海,升华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5.拓展想象支点 很多课文有的情节上稍有跳跃,有的叙述上有所省略,这些含蓄、简练处,给学生的想象活动留下自由驰骋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找准这些想象支点,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入境体验、合理想象。 如检阅一文透过残疾儿童博莱克在国庆检阅时“同全队保持一致”,让学生想像博莱克“同全队保持一致”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想像他在平时是怎样刻苦训练的。通过想象批注,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了博莱克的自尊自强自信以及同学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6.领悟写作特点读写结合是个历久弥新
13、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写批注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如彩色的非洲一课学生欣赏完非洲美景,让学生欣赏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批注。学生有从文章结构上批注的:文章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开头与结尾首尾照应,与课题呼应,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也十分自然。也有从课文语言方面来批注的:语言十分优美生动,作者联想丰富,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写的形象具体。三、交流评价批注的提升 1. 创设交流平台 不管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批注,都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充分对话的学习成果。课堂
14、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展示批注成果的氛围,搭建交流批注成果的平台。交流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可以是学生和学生的个别交流,可以是小组交流,也可以是班级交流。在组织交流讨论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感悟一起探讨发表己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辨、交流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批注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一方面让大家相互欣赏,体验到自身劳动的价值,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思考:我的批注与同学有什么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谁的见解更全面更深入?还能补充些什么?.通过师生、生本、生生之间的多维度、多重交叉的对话,自己的原有知识和经验被唤醒,来自他人的信息被吸收,在不同意见的相互碰撞中生成新的思想,使
15、自己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超越和发展。这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最能体现学生的成长。批注交流是检验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共同完成文本的解读,实现了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的过程。2. 适时点拨引导 学生的阅读感悟不同于成人,它需要教师在必要时引导,在关键处点拨,把他们引向深层阅读,使批注更有针对性,使理解更深入,感悟更到位。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学生新颖独到的见解,指出其思想偏激、观点片面甚至错误的地方,对于模棱两可、正误难辨的地方不轻易否定,应与学生一起商讨,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思维分析、探究问题。在教学桃花心木一文时,在初读交流自己的课文的感受时,有一学生的批注竟然是:“这个种树
16、人真残忍!”我问他为什么?他居然振振有词地说:“他浇水随心所欲,不精心照料桃花心木,因而他桃花心木莫名其妙地枯萎了,而且他种树感觉像插秧一样,随随便便一插完事,根本不管树苗的死活,太残忍了。”看来,他只就课文的几个句子孤立地来理解,没有联系上下文理解,于是对种桃花心木的人的所作所为不理解。“你们觉得种桃花心木的人残忍吗?”于是我让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好好读文本,从文本中寻找依据,进行批注。一会儿,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说:“这怎么能说残忍呢?我倒觉得这位植树人是位植树的高手,对桃花心木也非常了解。因为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他浇水是模仿老天下雨。他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让树苗养成依赖的心,让树苗学会在不确定中
17、自己去寻找水源,学会自己去扎根大地。”有的说:“大自然是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如干旱、台风、暴雨、霜冻我觉得这位种树人从小让树苗进行锻炼,让他们能经受住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如果有规律地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习惯,不会自己汲水,根也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就无所适从,那树苗永远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永远无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还有的说:“如果种树人每天给它们定时浇一定量的水,反而会害了树,使树永远离不开别人的精心照顾。当然也长不成百年大树了。”“虽然你通过精心照料千方百计使它活下来,可他还是很脆弱,还是会遇到天气突变而死去。只有从小锻炼,才能让他独立自主,才能茁壮成长!”此时,这位学生不好意思
18、地笑了,忙低头修改自己的批注。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错误理解,不断内省,修正自己的批注,使之更趋全面。 3.开展积极评价 及时的反馈,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对批注保持持久的兴趣。课堂批注交流可以是师生评价,也可以生生互评。老师作为欣赏者与鼓励者,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独立思考,及时肯定学生,并不吝表扬。同学之间的评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胆量,更能让学生通过评价提高自己的批注能力。 对于课后的拓展批注,我采取课堂交流评价和批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元评价。有时请学生把批注上交,进行批改,对于有进步的,有独特见解的,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我都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批改后,在
19、课堂上进行总结点评,大肆表扬,有时甚至复印张贴到班级展示角,供全班同学欣赏。尝到甜头后,学生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对批注也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四、拓展阅读批注的延伸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批注习惯,提高学生的批注能力,仅靠有限的课内阅读是不够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拓宽学生的阅读,增加阅读量。一方面我充分利用配套教材同步阅读,以一篇带多篇,边读边写批注,使得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及时得到迁移、巩固和运用。另一方面我结合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每周在经典诵读时间段与学生一起共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有时我或班级诵读之星准备故事大声朗读给学生听,读后写下简单批注当堂交流;有时全体静静阅读,边读边完成阅读卡(其中一栏就是
20、摘录自己深有感触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小组交流或上交老师批阅。多读书多收获,多读书才能善读书,才能使学生批注的语言更丰富,思维更开阔,从而促进批注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批注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密语,也是学生情感的流淌,灵性的涌动。批注阅读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能力,形成了阅读个性,享受了阅读魅力,也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一片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的景象。当然,批注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师有意识地正确引导,讲究方法,并坚持不懈,就一定能让课文批注成为系在学生和文本之间一条美丽的彩带,使学生受益终身!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游彩云批注阅读推动学生与文本互动语文教学通讯2009.1 55-56页3冯旭霞 领略文本陌生处的风景 语文教学通讯 2009.1 31-32页4周莉花 谈阅读批注向两极延伸 教学与管理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