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总第235期/2023/2工美艺术以符号学分析杉本博司 海景 观念摄影陈博会 陈博文(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摘要: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观念摄影越来越受到摄影人与大众的热爱。观念摄影是摄影人通过其自身所拍摄的图片进而传达某种观念的摄影。它所表达的含义并不只停留在摄影作品中视觉元素的表面所呈现的浅层含义,它真正强调的是符号元素背后的隐藏含义。观念摄影所呈现的具有隐喻意义的图像元素是一种视觉符号,故而笔者从符号学视角去探讨杉本博司的海景系列观念摄影作品,以便更好地解读杉本博司海景系列观念摄影中的视觉符号特性。关键词:符号学;观念摄影;杉本博司海,是杉本博司童年时的感情之源。孩童时的
2、杉本博司在一次乘坐电车到小田园途中,透过隧道窗口看到电影定格般的海洋颇为震撼,这场景便牢牢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成为其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画面之一,也是他创作的原点,为此,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海域。杉本博司整个海景系列作品为使用大画幅胶片相机拍摄的黑白影调作品,以时间、光线以及现代观念为拍摄主题,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每一幅画面都是极其简练的水平分割式构图,由海面与天空构成,画面中没有冗杂多余的内容,整个系列作品的氛围是空无、单纯之感。杉本博司在海景系列作品中所表达的主观观念与作品本身呈现出的画面内容契合地表达出无边无际的时空之感,从而将“大象无形”的画面空间呈现在观者眼前。杉本博司的作品并不仅仅如作品表
3、面呈现的元素一样让人一目了然,每个符号元素背后都有其值得深挖的奥义,笔者将借助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对其进行分析与解读。一、罗兰巴特的视觉符号罗兰巴特的视觉符号学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在符号与视觉符号的解读上更加偏向“自由”,罗兰巴特的这种观念倾向,与观念摄影常常给予观者提问进而引发观者思考的特征相契合。笔者想通过罗兰巴特的视觉符号学去解读杉本博司在海景系列观念摄影中的符号元素,从而更好地理解与吸收观念摄影中的特性与编码规律,解读观念摄影中符号及其背后所隐喻的意义。罗兰巴特在明室中将西方修辞理论与符号学理论进行结合,在研究观念影像这一过程中,提及“意趣”与“刺点”这两种观念思想,认为摄影存在着“疯狂”的
4、特点,更加注重摄影本身画面影像呈现的内容对观者情感的触发。这些概念将摄影发展的范围抬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进而增加、扩充了摄影本身所富有的深刻意蕴。这一主张见解与观念摄影的观念不谋而合,从而能够从全新的角度与层面去解读、理解观念摄影。罗兰巴特所谈及的“意趣”和“刺点”观念也与摄影内容思想相契合。“意趣”在摄影作品中,通常指影像画面所表达的作品表层意象及观者第一眼的画面感悟;“刺点”在摄影作品中,通常指代影像画面所传递出的深刻意蕴,能够直击观者内心感悟、思想观念共通点。罗兰巴特指出,“刺点”的出现为摄影打开了新的大门,使摄影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媒介工具,而是升格成一种具有意识的文本,进而使观念摄影上升到
5、一个新的台阶。这些理论符号的提出者罗兰巴特,拓宽了视觉符号在影像艺术范围的领域。从符号学理论角度切入,更深入地揭示了观念摄影影像中所携带的具有隐喻性的特点,这种隐喻的“修辞手法”就是能指与所指以及意指。对观念摄影文本意义解读的同时,通过应用符号学理论解读分析观念摄影作品中存在的视觉符号含义,能够进一步通过视觉图像的表层去深挖观念摄影深处的内涵与意蕴。二、海景观念摄影中的视觉符号罗兰巴特在结构主义时期,提出的符号学理论是建立在索绪尔与皮尔斯的基础上的,其符号学理论的关键是索绪尔的二元论以及皮尔斯的三元论和符号三分法。索绪尔的二元论的含义,一为能指,代表符号的表面浅层意,是与事物本身十分贴切、相似
6、的肖像符号,指原本符号含义;二为所指,代表符号文本的深刻内涵,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对符号定义的稳定的阐释寓意。如比喻人像竹子般刚正不阿,这里“竹”的能指为竹子这一植物,而所指表示刚正不阿、坚韧挺拔气节的含义。杉本博司拍摄塑造的海景系列作品观念同罗兰巴特提出的“刺点”观念密切契合。该系列作品是杉本博司于 1973年开始拍摄的,其构图是以海平面为主的极简主义风格,呈现在观者面前的图像内容都是天空与大海,没有任何别的景物。如图 1 所示,在意大利萨维奥拍摄的力古里亚海,每幅作品拍摄的都是不同的海域。杉本博司在拍摄中使用大画幅相机,通过长时间的曝光,进一步提高了作品画面质感的细腻性。在展览呈现中,影像作
7、品以海平面的中心线为轴平直地排列。该系列作品整齐统一的构图形式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在对其海景作品进行细致观察时,就会发现在不同水域、光线、天气下,水的形态各不相同。29总第235期/2023/2/工美艺术图 1 力古里亚海,意大利萨维奥,1993 年海景系列在诠释分析杉本博司海景系列作品的过程中,如果单纯运用索绪尔、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或者结构主义时期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观念理论,将会使观者出现摸不着头脑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追溯到传统符号学体系建立强调符号阐述的平稳性,在该系列作品中,摄影作品所有的构图形式都是相似的海景,这就不能单纯地以“所指”去解读作者在影像中呈现的观念。与之相比,利用罗兰巴特所
8、提出的“刺点”就能够比较贴切地解读该系列摄影作品。通过观看杉本博司的海景系列摄影作品可知,摄影图片的画面是天空与海水十分对称的构图呈现方式,其中天空与海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整个海景系列摄影作品在映入观者眼帘时,会使观者不由自主地与东方的“太极”及“阴阳”含义联想到一起。在解读其作品的过程中,并不是纯粹地思考解读符号的所指,而是在解读分析作品时加入了比较私人化的理解与思考。在拍摄的过程中,杉本博司也会对呈现画面的符号进行私人化、感情化的思考与处理。杉本博司说海景系列作品拍摄时间的跨度是十几年,但是面对这些摄影作品,观者却不能分辨出照片拍摄时间,只能通过杉本博司所提供的作品档案、标题等信息来分辨。在
9、相同的构图中,杉本博司将波纹的形状、海水的浓淡以及天空大气密度极其细微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给观者以目眩之感。杉本博司在该作品中表达的就是大海最原始与灭亡的状态,是人类起初存在与灭亡的见证。通过杉本博司的镜头,观者能够感知到古人曾经看到的风景,在海景系列作品中仿佛自然界不受时间侵蚀,还原大海与天空其本色,具有超越常规时间和地理的概念,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另外,从记忆方面来看,杉本博司说其具有的记忆是大海的记忆。当看到这一幅幅场景时,感觉在他的童稚之心中,仿佛有东西从他久远的梦中醒来。他看到自己的脚和手,此刻他意识到是自己在俯瞰自己,并与这风景融为一体,而他的人生就从此开始了。这不仅是杉本博司个人
10、意识的起点,或许还是人类意识诞生的所在。杉本博司海景系列作品的影像画面形式与大众的观念摄影形式是不同的,这源于摄影家赋予摄影作品本身的意义以及试图传达给观者关于“时间”与“记忆”的思想观念,与观念摄影所传达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在分析解读海景系列摄影作品时,我们用索绪尔和皮尔斯传统的符号学理论去解构是行不通的。因为摄影家对大海进行了较为私人化的理解,这时“大海”是摄影家记忆的符号,这与公共意识形态上对大海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观者在解读分析作品时执着于从符号系统内部寻找答案,将会与摄影家所传达的含义相背离。相反,运用罗兰巴特所提出的视觉符号中的“刺点”概念去理解,就能够变得易于理解。海景系
11、列作品呈现在观者面前的,虽然纯粹到只有海、天空、海平线以及画面不同层次的灰度,但整个系列传达给观者的,是在看似静止的海平面下暗流涌动。这也传达出杉本博司在作品中所隐喻的东方禅意。海景系列作品看似都是千篇一律的黑白灰画面,但仔细揣摩观看每一张作品,都绝不是简单、枯燥的重复,而是一种蕴含在千变万化之中的势能与隐匿,在暗流下变化与动态的一种东方禅意,其中无法捕捉的转瞬更能体现出虚无的魅力美。如图 2,在牙买加拍摄的加勒比海作品中通过精心设计的黑白对比,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动静、明暗组合,使时间与空间在转换流逝中留下无法消磨的印迹。在海景系列中,天空与海水所呈现的不只是海具象的肖像形态,而是一种极为简
12、练的意象,整个系列作品都暗含着世间生命的起源和人类婴儿时期的意识状态。在杉本博司的镜头下,摄影像穿越时空的道具,将观者带回亘古,为人类叙述时间的魅力。图 2 加勒比海,牙买加,1980 年海景系列在海景系列摄影作品中,黑白的视觉符号元素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直指观者内心。黑白摄影的艺术形式独具特色,在当下备受欢迎的彩色摄影的大环境下,黑白摄影依旧保持着它经久不衰的魅力。一黑一白的视觉符号能够唤起观者对过去的回忆,以“过去式”的模式捕捉当下,也具有特殊意义的价值记录。我国汉族人民与西方人都把黑色视为“死亡之色”,暗示着逝去的过往。此外,老子中亦有“生”“养”等为“玄德”的概念。这也表明,孕育生
13、命为“玄德”。“玄”译为“大”,也译为“黑”。由此可见,“黑”隐喻着死亡、逝去的过往以及生命孕育的新生,代表着生命的旋转与轮回。而“白”有纯洁干净、无污染、空无以及通透明亮的隐喻含义,代表着原始的状态。由此可见,这与杉本博司在海景系列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时间性以及原始状态完美地契合。从图 3 在德国吕根岛拍摄的波罗的海可以感触到一黑一白两种视觉符号元素的运用传递出一种“无时间性”的神圣感,这种没有任何时间性质的人物、物件和地点的视觉画面冲击,给人一种进入时间本身之外的感受,营造出一种不可能出现在当下现实世界的“永恒”氛围。由此也可看出,杉本博司在海景系列中选择黑白摄影并非偶然,30/总第235期/
14、2023/2工美艺术而是有意利用黑白摄影的“时间性”,进而在本质上除去当下的轻浮,将观者从现实生活中抽离,拉入生命起源、诞生的海域空间,通过大海这一意象去追寻、探索人类意识的起源。图 3 波罗的海,德国吕根岛,1996 年海景系列杉本博司将其拍摄的海景画面凝练到极简,整个系列作品所表现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对“存在”与“虚无”的思考。在 1997 年,杉本博司举办展览时,就曾引用禅宗语录对海景系列作品进行阐释:“老僧三十年前还没有参禅的时候,看山为山,看水为水。以致后来亲见之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今得个歇休处,依前看山只为山,看水只为水。”因此,罗兰巴特提议的视觉符号理论使观念摄影晋升到
15、一个新平台层面,同时也使观念图像能够用较为完善且具有可信度的观念去阐释情感成分。这也与当代艺术朝着私人化、多义化发展的方向相一致,丰富了以观念符号解读摄影的多面性。三、视觉符号学对观念摄影的影响从符号学视角解读摄影图像,能够更加接近观念摄影所传递的思想。随着视觉符号学的介入,艺术家们主观能动地创作出大量极具符号性的观念摄影作品。通过对符号学理论的深入探究,观念摄影的拍摄思维与表达方式开始受到创作者的推崇。符号学为摄影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去解读分析摄影中的图像元素与符号。尤其是罗兰巴特的视觉符号学理论对观念影像的创作影响很深。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着重关注外延与内含系统两者间的关系,其重点在于展示
16、影像视觉内在具有隐喻性的意识形态。其理论以理性、客观的方法去解读、分析视觉图像的语言结构及含义。通过视觉符号理论的阐明,使其以一种具有平稳性的、权威的与大众社会约定俗成的意义形式存在。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完善摄影图像语言结构、丰富符号元素的含义,以及各种观念摄影创作形式的理解与创作。罗兰巴特提出的视觉符号学,对观念摄影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间的联系有多种延伸之意,其意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使观念摄影变得更具魅力。这让观者以新颖的、感性的状态感受观念摄影中影像的视觉符号,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多样化解读观念摄影的新视角,极大地丰富了观念摄影的解读意义以及创作观念的主观意义。四、杉本博司观念摄影的现实意义与启
17、示杉本博司海景系列作品展现美学的同时,更透露出丰富的哲学内涵,使其作品极具观赏价值,包含着启迪性的现实意义。通过解读杉本博司海景系列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与哲学思想可发现,极具个人独特创作思维的摄影作品更具征服观众的魅力。毋庸置疑的是,只有作品中蕴含现实意义,富有人文情怀,注入生活内涵的灵魂,带给观者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启迪以及精神上的满足,才能称为艺术。数字技术与多媒体的快速发展,赋予摄影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视觉文化日益丰富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像杉本博司一样,关注摄影作品创作的深刻内涵,展现艺术特征的同时,发现自身与当代视觉文化不谋而合的共通点,从而创作出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相结合的独具个性的艺
18、术作品。这与传统摄影艺术重点关注摄影外在事物的表现形式相反,当代观念性的摄影艺术将目光更多地投放在摄影师对待世界私人化的观念见解上。摄影不只表现世界的真实,更加注重揭示摄影师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通过极具深刻内涵的摄影作品回顾历史,展现当下,眺望未来。五、结语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视角对杉本博司海景系列观念摄影进行解读,使观者较为容易地理解该系列作品中的“意趣”与“刺点”所要阐述的多义性。杉本博司通过其富有哲学、美学蕴意的观念摄影,将东西文化、古与今连接融汇到摄影作品中,使观者感知时间与空间强大的魅力。通过对海景系列的符号性解读,可知杉本博司将禅宗的虚、空思想在该系列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历史与现实
19、的起点都存留于杉本博司镜头下的海景中,孕育着无数的生命与灵魂。参考文献:1 法 罗兰 巴特.符号帝国 M.孙乃修,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 日 杉本博司.直到长出青苔 M.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22.3 日 温灵.杉本博司的摄影禅思 J.文艺生活,2015.4 法 安娜 埃诺.视觉符号学 M.怀宇,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5 王传东.观念摄影与表现 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12.6 赵毅衡.符号学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7 郭嘉琪.观念摄影中的视觉符号研究 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作者简介:1.陈博会,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影像艺术研究;2.陈博文,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影像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