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乙炔 炔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乙炔的重要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
2.使学生了解炔烃的结构特征、通式和主要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乙炔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乙烷分子的结构模型,然后减少两个氢原子,形成乙烯,再减少两个氢原子形成乙炔。(要求写出乙炔的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明确:乙炔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三键)
[板书]
一、乙炔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2, 最简式:CH,
电子式: 结构式:H-C≡C-H,
分子构型:直线型,键角:180°
乙炔分子结构特点:分子中含-C≡C-三键,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到“饱和”, -C≡C-中有两个键不稳定,容易断裂。
[讨论]
乙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乙炔与乙烯一样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所以,可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
[板书]
二、乙炔的制法,性质与用途
1.实验室制法
[演示实验]
制取并收集乙炔气体
[板书]
①反应原理:CaC2+2H2O→C2H2↑+Ca(OH)2
[讲解]CaC2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其中:C22-属于10e-的微粒。
②装置: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边实验边提问]
(1)为什么不用启普发生器?[反应太剧烈,放热,碳化钙浸水后,会吸水,即使不与水接触,反应还可进行,启普发生器难以控制反应]
——看上去电石与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产生的乙炔气体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似乎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气体。其实不然,这是因为:①电石跟水极易反应,启普发生器长期不用时,其中的电石也会跟挥发出的水蒸气反应而消耗,且产生的乙炔气体排出后可能发生危险;②电石跟水作用产生的熟石灰不易溶于水,呈糊状物附着在电石的表面,会积存一部分水分,致使关闭启普发生器开关后一段时间内,反应并不能及时停止;③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落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可能堵塞长颈漏斗下口;④电石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可能使启普发生器炸裂。
(2)有时用食盐水代替水,目的是什么?[减慢反应的速率]
——饱和食盐水滴到电石的表面上后,水迅速跟电石作用,使原来溶于其中的食盐析出,附着在电石表面,能从一定程度上阻碍后边的水与电石表面的接触,从而降低反应的速率。
③收集方法:排水法。
纯的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由电石产生的乙炔常因混有PH3、H2S等杂质而有特殊气味。
——使电石与水反应所得气体通过盛有硫酸铜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闻其气味。H2S和PH3都被硫酸铜溶液吸收,不会干扰闻乙炔的气味。
*[讲]H2S、PH3的生成
CaS+2H2O=H2S↑+Ca(OH)2
Ca3P2+6H2O=3Ca(OH)2+2PH3↑
[回忆]
Mg3N2与水反应,与上述反应作比较
[演示实验]
制取并收集一试管乙炔气体,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①为有效地控制产生气体的速度,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②点燃乙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归纳]
2.乙炔物理性质
纯乙炔是没有颜色没有臭味的气体,通常的乙炔中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杂质气体而有特殊难闻的气味,微溶于水(回忆甲烷,乙烯的水溶性)易溶于有机溶剂。
[板书]
3.乙炔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验证有关乙炔性质的推论。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并进行以下各项实验)。
(1)乙炔的氧化反应
①可燃性
现象;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
[问]为什么乙炔燃烧时有大量黑烟?[乙炔的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碳小粒]
推知:乙炔含碳量比乙烯高。
[讲]氧炔焰:乙炔若是在氧气中燃烧,很充分,黑烟减少,燃烧温度很高,达3000℃,用来焊接与切割金属。
②易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
现象:溶液的紫色褪去,但比乙烯慢。
推知:乙炔易被KMnO4酸性溶液所氧化,具有不饱和烃的性质。碳碳三键比碳碳双键稳定(根据学生情况可说明这一推理)。
(2) 加成反应
[演示]
将乙炔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现象:颜色逐渐褪去,但比乙烯慢。(三键比双键难以破坏)
推知:乙炔属于不饱和烃,能发生加成反应。
[板书]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①乙炔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命名产物(提示反应分步进行)
1,2-二溴乙烯
1,2-二溴乙烯 1,1,2,2-四溴乙烷
②乙炔与H2,HCl的加成反应(也能和X-X、H-OH等加成)
CH≡CH+H2 →CH2=CH2 CH2=CH2+H2 → CH3CH3
[讲]
乙炔与HCl的加成反应控制1:1进行,生成物是氯乙烯
HC≡CH + H-Cl H2C=CHCl
【思考】
乙炔跟HCl发生加成反应时,可能得到的产物共有几种?分别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3种。CH2=CHCl,CH3CHCl2,ClCH2CH2Cl。
(3)聚合反应:
[学生演板]
氯乙烯聚合的方程式:
[介绍]聚氯乙烯的应用
【思考】
(1)有人说,乙炔分子中C原子的不饱和度比乙烯中的C原子大,因此乙炔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速率比乙烯要快。你认为如何?请通过实验解决这一问题。
——实验事实表明:乙炔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速率不如乙烯快。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物质的性质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实验测得,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键长为1.33×10-10m,而乙炔分子中-C≡C-键键长为1.20×10-10m,这说明在乙炔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小,电子云密度大,因而键能较大,不易参加化学反应。由于双键中的不稳定键较叁键中的不稳定键更易断裂,因此,如果一个分子中同时存在双键和叁键,与溴水发生反应时,一般情况下,溴原子先加在双键上。如:
(2)哪些实验事实可以说明乙炔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
——跟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1体积乙炔最多可以和2体积氢气加成;跟溴发生反应时,最终产物是1,1,2,2-四溴乙烷。
[板书]
4.乙炔的用途
[学生阅读]
乙炔的用途:(1)制氯乙烯(2)重要有机化工原料
对比乙烷、乙烯和乙炔性质和结构:
乙烷
乙烯
乙炔
分 子 式
C2H6
C2H4
C2H2
电 子 式
结 构 式
结 构 特 点
C - C(单键),
碳原子的化合价达
“饱和”
(双键),
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饱和”
(叁键),
碳原子的化合价未达“饱和”
化 学 活 泼 性
稳 定
活 泼
较 活 泼
化
学
性
质
取 代 反 应
卤代
——
——
燃 烧
火焰不明亮
火焰明亮,带黑烟
火焰明亮,带浓黑烟
氧 化 反 应
KMnO4溶液不褪色
KMnO4溶液褪色
KMnO4溶液褪色
加 成 反 应
——
溴水褪色
溴水褪色
聚 合 反 应
——
能 聚 合
能 聚 合
鉴 别
KMnO4溶液不褪色或溴水不褪色
KMnO4溶液褪色或溴水褪色
KMnO4溶液褪色或溴水褪色
三、炔烃
1.炔烃概述
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和链烃。
通式CnH2n-2(n≥2)。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炔烃与二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
2.炔烃的命名(简要介绍)
3.炔烃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与乙炔性质相似)
【思考】
(1)乙炔分子呈直线型,是否所有的炔烃分子都呈直线型?
——不是。如丙炔,CH≡C-CH3分子中,甲基中的三个氢原子绝对不可能位于同一直线上。
(2)写出经催化加氢可得2-甲基戊烷的所有炔烃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CH≡C-CH2-CH(CH3)2 4-甲基-1-戊炔
CH3-C≡C-CH(CH3)2 4-甲基-2-戊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