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迟到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已有经验,该设计通过运用“自主阅读,点拨方法,精读感悟,升华情感”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发展学生的个性。即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前提下,通过富有个性的阅读,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并能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运用查阅有效信息、比较阅读、前后联系等阅读方法,加深理解和体验,体会文章的情感,最终实现“个性化阅读”,发展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学生课前能自学生字新词。通过阅读,学生能理解父亲对我的严和疼,以及我的变化(课标:把握课文内容,产生不同感受),从而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课标:体会情感)。2、学生通过自主学
2、习、比较阅读、查阅运用有效信息等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先总结后分述的方法(第二课时)。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2、查阅作者的资料,尤其要重点查阅关于作者成绩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的学习,能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的方法。一、课前
3、谈话,激发兴趣今天,同学们来的很早,没有一个迟到的,谁曾经有过迟到的经历?(分清主观与客观原因)谁曾经有过经常迟到的经历?今天,我们也来读一篇与“迟到”有关的文章,大家齐读课题点评:本环节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调动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为引导学生理解下文做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此环节重视了向课前开放,做到了课内外结合,充分体现了新理念倡导的大语文观,体现了开放性。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请同位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注意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了。同位互相进行评价。教师可重点对易读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2、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
4、主要内容,所写事情,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如,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又很疼爱我的父亲。3、教师小结:总结所计懂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三、个性阅读,品赏感悟1、细读解疑。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在阅读时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前后联系、展开想象、品词析句、比较等阅读方法进行阅读。(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循视、引导、点
5、拨。(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同是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交流时,教师要给以引导点拨,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全面、深刻了。引导: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得打得很狠?可引导从父亲打我时的动作来体会,“结果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从“抄起”、“倒转”、“一抡”等词语可体会出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很狠。引导从打的过程来体会:“从床头打到床尾”、“哭号”等可以看出打得厉害。引导从打的程度来体会:“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从“一条条”、“鞭痕”、“红肿”、“发着热”,可看出本次打得的确很狠,出乎人的预料。为什么会打得这么狠呢?直接原因(即从
6、表面上看):因为本次下雨天我不仅起晚了,还不想上学了,在妈和爸反复催促仍然无动于衷的情况下,实在气极了,打了我。间接原因:运用联系上文的方法领悟出,上一年级时,我就“天天”迟到,再不打就很难改了。从打的效果来看,眼前效果,“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长远效果看,后来我“每天早晨”再也不迟到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隐形原因:怕将来养不成好的习惯,体现了父亲的对我的关心深深的父爱。(4)教师小结。2、细读解疑。解决第二个问题: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1)引导读一读爸爸送东西的三个自然段。(2)思考回答:想象回答。(3)配乐朗读,体会伟大的父爱。(4)利用有效信息,体会情感。引导学生补充林海音
7、的信息,体会爸爸对我的严厉和疼爱,让我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3、让我发生那么大的变化的原因还有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教师的引导”、“自我认识与反省”。四、总结方法,布置作业1、总结提炼学习方法。2、布置作业。(1)阅读林海音的作品。(2)写一件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谈话复习导入,激情诱趣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迟到的第一课
8、时。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读书,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通过交流,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林海音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而迟到这篇文章就是记录她和父亲的一件感人的事。在文章开头,提到这样一句话(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句,你发现了什么?(很严,很严很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说明父亲对我很严格)生有感情的读二、体会严格个性阅读,品赏感悟师:是啊!严格的父亲对于这次的迟到的一样是严厉对待狠狠地打了我。大家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词句。从那里看出打得好痛?(出示)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倒转
9、来拿,在空中一抡,发出嗖嗖的声音,我挨打了!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生交流(说一个读一个)师抓“抄”提问:为什么作者用“抄”而不用“拿”?同学们,试着用手做一做。体会(动作很快,说明父亲很生气)读一读同学们,你们可能都有挨打的经历,想想作者当时的哭号声中对父亲是怎样的情感?(害怕愤恨委屈)带着感情读师:我挨打了,父亲狠狠地打了我。我委屈,我生气、我怨恨,我不解,同学们,那父亲为什么要打我呢?请大家再读课文,能不能从前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抓住关键的词,关键的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谈谈你的看法。师抓住两处品味1 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很勇敢的赖在床上不起来了。生:父亲这么严厉,
10、可作者却还赖在床上不起来,父亲肯定会打她。师: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怎么不舒服?生:(联系上文。下大雨、穿大雨鞋)师:是啊!这么的不舒服,可作者为什么却说“竟”很勇敢的赖在床上不起来。“竟”这个字说明作者对自己的做法感到怎样?(点红“竟”)生:惊讶、想不到师:对!意想不到。想不到什么?生:交流(联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你们看,联系上下文,说出的道理,就是能让人信服。是啊!面对老师的罚站、同学的嘲笑还有父亲的责骂,甚至是责打,作者“竟”很勇敢的赖在床上不起来,这不是找打吗?对自己的意想不到的做法,文中只用一个字表现出来了,那就是“竟”。谁来读一读。生:感情读(师重评价竟字是否读重音)2 他瘦瘦高
11、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动。生:父亲几次命令,可我却动也不动,所以父亲打了我。师:同学们,我们仔细看看这一段话,父亲开始就准备打我吗?不是。你能抓住重点的词语,说说父亲的情绪有什么变化?生:通过母亲的劝说,可作者还是不起来。父亲进来了,很生气。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父亲是瞪着我说:“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点红快起!快起!)师:你体会的很好,虽然父亲只说了短短的几个字,但确实表现出很生气。你读一读。生:感情朗读师:可面对生气的父亲,我是怎样说的
12、?生:作者是硬着头皮说“晚了!爸!”师:是啊!明明想到会挨骂或挨打,作者还硬着头皮说“晚了!爸!”。这不是找打吗?紧接着,父亲又是怎么呢?生:(很快速找到)这一次,父亲只说了一个字“起!”联系下文: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知道父亲更生气了。(师点红“起”)师:谁来读一读生:朗读(第一位同学,声音很小)师:虽然你的声音很小,但我们一样感受到了父亲那不可抗拒的威严。生:再读(很有感情)师:这时,我是怎么做的?生:居然有勇气不挪动。师:什么是不挪动?“居然”这里又代表作者什么心情呢?生:意想不到。师:谁来读一读。(同时出现两句话)开始,作者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而后居然有勇气不挪动,这里的“竟”“居然
13、”都是代表意想不到的意思,可对于父亲来说,情绪有变化吗?(不满生气气极了)我们从这一段的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父亲的终于是气极了,于是,一把抓起我就是一顿很打。生:分角色朗读三、体会慈爱师: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父亲狠狠的打了我,后来又赶到学校来为我送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课文中是这样写的,老师来读一读,同学们想一想打了我,为什么还来送东西?(出示音乐图文字)师范读1 生交流(总结:看着我坐车上学狼狈、痛苦的背影,听着我惨烈、哽咽的哭喊,想起我红肿着的鼓起的伤痕,父亲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来了。)2 升华情感师:看见父亲,我什么也没说,可是,同学们,我们看看插图,就知道作者心里
14、可是有千言万语。如果你是作者你知道她会说什么吗?3 明白严中爱 生交流师:爱得深,才会恨之切,爱的真,才会狠下心,下得去手啊。父亲狠狠的打了我,后来又赶到学校来为我送东西,这些都是源于父亲对我的爱呀!(板书:爱)(出示第一句)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情感不一样了,明白:严就是对自己深深的爱)4 总结师:确实英子自从这次挨打再也没有迟到过,她是怎么做的?(请一位秀气的女孩读最后一段)四、情感升华受到教育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件事是林海音76岁,白发苍苍的时候所写,看来这件事对她可是难以忘怀。这里姚老师从网上摘下一段林海音回忆她与父亲在小学毕业前的一段录音对
15、话,你们听听,到底是什么让她难以忘怀呢?(出示字音乐录音对话)父:英子,这学期迟到过吗?英子:一次也没有。自从一年级的那次下雨我想逃学,不起床,挨了您的打以后,我再也没迟到过。父:那次打你,你还记得?英子:打得好痛呵,想忘也忘不了。父:你恨爸爸吗?英子:不恨。父:不恨就好,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生交流师总结:是啊!是父亲的严厉让他难以忘怀;是父亲慈爱让他难以忘怀:正是这位父亲的教育和深深的爱,林海英她最后成功了,成为了一名有名的作家,76岁的她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可是怎样的情感写下的呀?(感激思念)五、拓展延伸师:同学们,在平时,我们也会范一点小错误,也会受到父母的责打或责骂,也许现在你还怀恨在
16、心,今天学了林海英的故事,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生交流师:看来从迟到的故事里,从林海音身上,我们读懂得已经不仅仅是敢于面对错误,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朝着父母希望更加努力.六、课后作业1、 读林海英所写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经长大了。可以和同学,老师谈谈自己的感想。2 、也可以模范迟到这篇文章,写写你与父母的一件难忘的事。成吉思汗和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章主要写伟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猎时因口渴难忍,四处找水解渴,当他艰难地找到水后,鹰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射死了鹰,当他发现鹰是他的救命恩人时懊悔莫及,顿悟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这是一则发生在伟人身上的故事,也是一
17、篇寓意深刻的故事,人文因素很浓。学生分析文中故事离学生的实际较远,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可读性也很强,因此,让学生充分地读、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心情变化是本课教学的好方法。教学目标1理解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保持冷静的道理。2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品读,研读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教学重点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学习心情的描写。教学设想贯穿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感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情感;通过想说读批讲论填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8、:1认识个生字,会写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了解人物,走入文本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求学习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出示课件)2、板题:成吉思汗和鹰(分析生字“鹰”,强调后鼻音)3、谁来说说对成吉思汗的了解?(人类之王)4、鹰呢?(蒙古的图腾,草原正义的象征)二、细读文本,研读课文1、成吉思汗和鹰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事情发展的六要素(课件出示)2、根据六要素来概括主要内容。3、小结:抓住六要素,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4、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字特别重要,这个字是“渴”(课件出示)5、请同学到课文里找找“渴”的原因是什么
19、?(让学生说说理由及自己的理解)6、小结:烈日当空,成吉思汗整整转了一上午,没地方找水,他渴啊,渴得厉害,渴极了!7、成吉思汗终于找到水了,而鹰却把水打翻了,鹰几次打翻了水,每次的情景一样吗?文中怎么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鹰打翻水的语句。8、你找到了哪句?(叫几个同学说说)9、(课件出示)1、突然,“嗖”的一声,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洒在地上。2、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3、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鹰第三次撞翻杯子。4、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中的杯子。10、请同学自由读这四个句子,动手圈出动作的词语,找出后填表。(课件出示)11、填写学习卡。并点评。三、引领学生品读中感悟
20、。1、请一个学生来读这四个动作的词,其他同学说说从这四个动作的词发现了什么?2、默读这几个词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鹰内心无比着急,四个人来合作读这四句话。3、四个小组合作读。(引导读出了着急、气势、力度)4、你们都读出了鹰的心声,看刚才我们抓住了动作体会到了鹰的内心,这是一只怎样的鹰呢?(忠诚)5、鹰这么忠诚,可成吉思汗却不理解,他是怎么表现的呢?用横线把句子画出来。6、(出示课件)对照一下是不是这五个句子?有落下的补画上。7、自由读,完成这张表格。(课件出示)8、成吉思汗一次比一次生气,谁来读?(四个心情的词语)9、把刚才读词语的心情送回句子中齐读这几句。(全班齐读)读得好!你读出了一个怎样成
21、吉思汗?(冲动)10、鹰的忠诚使它越来越着急,成吉思汗的冲动使他越来越生气,请看大屏,我们来个“对比朗读”,12组读左边,34组读右边,注意一一对应。(课件出示,“对比读”升华认识)鹰1)、突然,“嗖”的一声,他的杯子被打掉了,水全洒在地上。2)、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3)、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鹰第三次撞翻了杯子。4)、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中的杯子。成吉思汗1)、成吉思汗一看,原来是他那只宠爱的鹰干的。2)、这次他有点生气了。3)、成吉思汗可是真的生气了。4)、“你怎么敢这样?”他大声嚷道,“看我不抓到你,拧断你的脖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他摘下弯弓,仰天向老鹰
22、射去。读得真好!老师在这要送你们一把“金钥匙”(指导习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鹰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2、学习心情的描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下面的词语:悠闲自得、狩猎、手腕、拧断、懊悔不已、宠爱、小心翼翼、满载而归2用一句话说出成吉思汗和鹰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二、走进文本,研读课文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内容,指导读书,体会人物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1快速找到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成吉思汗心里想什么,鹰心里在“想”什么?把自己的个性理解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抓住“悠闲自得”、“他最喜爱的鹰”、“它在前面飞行,它认得回
23、家的路”等描写,体会成吉思汗和鹰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要抓住“渴的急不可耐”与“正准备一饮而尽”来理解成吉思汗的境况,来体会他的情绪。从“嗖”的一声、“这只鹰前前后后飞了好几个来回,一直在他的上空盘旋。”等描写便不难体会到鹰是怎样“想”的。2用学习“第一次打翻水”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找出第二次、第三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想一想此时此刻成吉思汗心里想什么,鹰心里在想什么?怎么读?成吉思汗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又接满了第四杯水,鹰是怎样做的?成吉思汗是怎样做的?这段话该怎样读?要读出变化的语气来。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把重点放在有感情的阅读指导上。设计意图: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
24、展开品读、研究。学生能够快速找出“成吉思汗发怒杀了鹰”这一点,但他们容易忽略“为什么愉快变成了愤怒”,这个环节把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作为重点来探究,不但使教学仅仅围绕中心目标展开,而且完成了“把书读薄”到“把书读厚”的经过,学生在切身体验的情况下,会情由心生,情动而辞发!课堂就不但是读书的过程,还是学生经历生命成长的过程。三、升华认识,汲取文本精华1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成吉思汗终于发现了鹰撞翻水杯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是用鹰的生命换来的。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成吉思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鹰是一只什么样的鹰?学生可能各抒己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但又不要盲从学生的认识,特别是对成吉思汗的认识可能存在分歧
25、:成吉思汗既有叱咤风云的一面,又有凶悍暴戾的一面,但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吉思汗生活的年代和背景来全面认识伟人的形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面对错误,成吉思汗有什么想法?有哪些行动?对你有什么启发?安排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结:成吉思汗面对错误的发生,他“懊悔不已”,但是没有一味的“苦恼”,而是积极面对:不找借口,积极弥补过失,并善于从错误的经历中吸取教训。设计意图:语文课堂闪烁着人性的关怀。教学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欣赏方面,而是由浅入深,逐步走进文本的精髓部分。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这门交际和交流的工具,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帮助学生学会面对生活、面对世界的本领。四、课堂延伸,设置作业从下面的作业中任选一项来完成。1学习成吉思汗和鹰一课,有什么认识、感想和体会,认真组织语言写一篇读书心得。2搜集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错误,采取的不同态度的材料,扩大阅读量,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