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谢 辉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多层次的景物描写。 3.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想象,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2.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 3.感受骈体文的声韵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对比法、联想法一、 导入1、歌曲一封家书导入。书信格式与与朱元思书书信格式区别。(幻灯出示歌曲及歌词)2、如果风有颜色,如果烟有光芒,或许,它们都是明净的,像是白昼里的月光。在风语低回,云雾萦绕中穿行,你也许会爱上两岸的苍翠峰峦;在烟波无忧,碧水澄明中抬首,你也许会爱上碧远的苍穹:眼前都是茫茫的苍翠深远,一色的深青浅碧,这样的天
2、,这样的山,谁能说更偏爱谁一点呢?在富阳与桐庐的一百多里水路上,竟然就让我邂逅了这样的奇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打开课文,说说标题什么意思。 二、题解。标题中的“书”字在文言文标题中作名词,作书信、文件讲,就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书信。但是作者所写的这篇书信与一般书信不同,它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文笔优美,清新亮丽的写景散文,而且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只是从吴均写给朱元思那封信中节选出来的一部分,文章的内容也仅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秀丽景致的一段。 三
3、、 作者及作品风格简介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家世寒贱,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为称赞。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信札记见称,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如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等这些文章,表现了流连山水的生活情趣,风格简淡清新,是历来传诵的骈文名作。(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相对应,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辞藻的华丽和典故的运用。因为骈文中的句子通常是四个字或者六个字,故也称“四六文”) 三、朗读课文,
4、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指导朗读 请学生给下列字词注音: 缥(pio)湍(tun)轩邈(xunmio)泠(lng) 嘤(yng)转(zhun)鸢(yun)戾(l)窥(ku) 教师请一位同学试着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尤其注意听其在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等方面的处理是否正确。 播放课文录音。四、解释词语,疏通文意。 重点词语:奔:飞奔的马; 负:凭借; 轩:往高处伸展;邈:往远处伸展; 经纶:筹划见学海风暴 好,词语的含义我们解释完了,接下来,我们请几个同学尝试着翻译一下全文的大意。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中心句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全文都围绕着这
5、两句话在做文章。 2、这两句是对富春江景的概括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谁能发现作者写景的规律? 提示:下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明确: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静态之美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态之美 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视觉) “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3、第一节除了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之外,还写了什么?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句子。 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作者行舟的路线:
6、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4、由此可见,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先总后分。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心情舒展。“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对景物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的情态。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再分写:首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如此奇异的山水,作者并不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用文字为我们描绘的,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这奇山异水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三)对照
7、注释,理解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并用现代汉语口头解释课文语句,画出疑难词句。 2、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用实物投影交流练习二的词语解释,请两个学生用现代汉语口头解释课文语句的意思,其他学生评议。 4、各小组提出本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班级共同讨论解决。 (四)反复吟诵,赏析其“美”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意境、情趣等内容。 1、揣摩语言,体会作品的语言美 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提问:请谈谈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讨论、明确: 本
8、文的语言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本文的语言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表扬)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夸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拟人)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2、对照课文,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重点揣摩课文
9、第二小节写“水”写“山”的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天公作美,导游吴均给我们选择了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去富春江游山玩水。这一去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了奇山异水 a.请结合文中描写“水”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字来写水的? 提示:文中写“异水”的部分,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b.请结合文中描写“山”的语句思考:文章是如何抓住“奇”字来写山的? 提示:文中写“奇山”部分,
10、首先从形状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声音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泉声、鸟声、蝉声、猿声,这些声音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最后从明暗的角度写山林中“在昼犹昏”以及“有时见日”的神奇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3、悉心体会,感受作品的情趣美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 a.学生反复品味课文,思考:作者面
11、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提示: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趣。 作者在描绘“奇山异水”的景色时,插入了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话不仅从侧面衬托出“奇山异水”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b.我们身处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提示:感受因人而异,富春山水能使政治上失意的吴均产生退隐之心,但更应该使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产生积极进取之心。 (五)归纳、结束 今天的旅行一定收获不少吧!既饱览了这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美
12、景,又结交了这位热爱自然、厌弃尘俗的朋友吴均。 读他的与朱元思书,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他的与朱元思书,如同赏一幅好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请学生在理清文章整体布局,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内容想象富春江的美景,稍作准备后齐声背诵全文。 (六)布置作业 1、准确背诵并默写课文。 2、运用从第一单元学习到的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把本文改写成一篇游记散文。 我们再来诵读。在我们的大脑中,要想像,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飘荡,随着水流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来里呀,全是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我吴均真是看不够。(情不自禁唱起来)船儿哟,你慢些走呀,慢些走。让我把这美丽的富春江看个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