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育协同创新的困境及对策研究_唐丽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815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育协同创新的困境及对策研究_唐丽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育协同创新的困境及对策研究_唐丽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育协同创新的困境及对策研究_唐丽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第 卷 第 期(总第 期)()【教育研究】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课题“家校协同在高职学生礼仪教育中的作用机理研究(项目编号:)”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唐丽华,女,湖南怀化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周小芳,女,江苏徐州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编辑,硕士,研究方向:新媒体编辑。高 娜,女,山东日照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数字财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刘孝勇,男,山

2、西乡宁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唐丽华,周小芳,高 娜,刘孝勇(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摘 要: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大动脉,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从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协同手段等多方面对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高职学生政治素养、道德涵养等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图分类号:文献标

3、识码:文章编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发挥着服务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优化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国家与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有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好与差,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是关系到能否为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一重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大动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断加强对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工作的研究,对于

4、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更好承担立德树人这一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学生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和手段,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形成最大合力,以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高职学生政治素养、道德涵养等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党建的重要内容和“生命线”,大学生党建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大学生骨干力量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再通过大学生党建培养

5、出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高素质大学生党员,这是一个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它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基本道德品质,更决定了大学生政治思想的走向,关系到我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与认同感、归属感,更关系到大学生党建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与实效性,将直接动摇大学生党建的基础,使之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大大增加相关工作的难度与挑战。对于大部分大学生党员来说,他们加入党组织的时间不长,缺乏社会经验与历练,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尚未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部分党员形式上入了党,但思想上、行为上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做好大学生

6、党建必须不断优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将其有机结合到大学生党建的全过程之中。学生党建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和必然路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根本目的。一方面,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发展党员,可以实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的引领示范作用。“党员成为青年学生中最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优秀群体,在理论素养、专业学习、社会工作、公益活动等方面都表现突出,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示范群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数量的多少,以及他们的思想素质水平等都直接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准和成效。另一方面,“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

7、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深刻把握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深刻内涵,优化基层组织设置,积极推进大学生党建的新“三进”(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工作,努力提升党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并最终实现全覆盖。加强大学生党建,提升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党员、党组织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有效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执政地位及作用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学习与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成就感、自豪感,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现实困境近年来,学生党

8、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的关键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类会议和报告中,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彼此交互渗透协同发展正在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越来越多的学者和高职院校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到探索两者协同创新、良性互动的有效方法和具体途径等方面,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改革成效。但高职院校在将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衔接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制约性因素。意识形态领域挑战较大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深受网络影响,他们的思维、学习、生活、交往、行为等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外,他们思维活跃但辨别力较差,可塑性极强但可控性较差,缺乏思想定力。总的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稳定和成熟,自身知识储备也不够

9、,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无法对社会热点、舆论焦点、意识形态等进行客观和系统的甄别分析,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日益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中,充斥着西方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这无疑会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严重的冲击。更有甚者,一些别有用意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互联网领域的技术优势,肆意歪曲我国历史,蓄意抹黑、攻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严重干扰着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极个别学生可能会轻听轻信、偏听偏信。这些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在受到多元思潮的冲击下有可能在人生道路中作出错误选择。可以说,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化大大加剧

10、了在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价值观和舆论引导等方面的难度,同时也对实现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创新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工作形式刻板单一虽然,近年来,无论是学生党建工作,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改进,但由于难以摆脱以往固有工作思维习惯和教育理念的束缚,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形式单一、刻板,总体上依旧是读报告、念文件和理论脱离实践的宣讲等传统形式占据主导地位,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能够被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还不多见。当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有效协同创新,未能联系学生实际、回应学生关注、针对学生关切,更没有实现入脑入心的时候,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

11、教育就会难以避免地被学生逐渐视作形式主义与枯燥乏味的代名词。这不仅拉开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严重削弱了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认同度,还大大限制了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工作队伍“两张皮”现象严重在所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学生党建工作主要是由校院党委领导下的专职副书记、支部书记等具体开展党性、理想教育及相关实践活动,通常做法都是由各学院的学生辅导员来兼任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由于他们普遍面临着工作纷繁复杂、岗位职责不明、工作强度高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在学生党建的拓展性、创新性、延伸性方面,显然就难以从大局的角度进行衡量和实践。学生党建工作人员满足于对入党

12、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和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再加上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也就无法对学生党建教育工作起到更为深刻的引领作用。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然而不少思政课教师却仅仅只将“教书”作为自身职责定位的核心,未能意识到思政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的本质联系,这也就大大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助推作用。由上可知,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针对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两套班子、两队人马的问题,彼此之间“踢皮球”“打太极”的现象屡见不鲜。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以系统性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

13、治教育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党委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以促进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优化、整合以及功能协调。如,建立从事教学工作的思政课教师和党政干部、辅导员之间的定期轮岗制度。通过这几种岗位的轮岗交流,可以使实践经验成为思政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的抓手和动力,同时使思政理论素养成为实务工作的支撑与指导。思政课教师理论基础扎实,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通过在党政干部岗位上的轮岗学习,可以更加生动、客观的掌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数据和背景资料等,更加深入的了解国家、社会、学校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为改进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现实支撑。此外,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师生

14、之间普遍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了解,通过在辅导员岗位上的轮岗,可以有效改进这一状况,帮助思政教师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重点、难点等,因学施教,对症下药。同时,思政教师在辅导员岗位,可以用思想政治理论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理论性和专业性,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断加强对学生党建工作的理论指导。同样的,党政干部和辅导员轮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岗位,用丰富的实践和现实经验言传身教、现身说法,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动性和说服力,并通过思政课的理论学习与教学,锻炼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提高和增强自身工作的能力、效率和水平。以“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促

15、进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战略手段和科学路径就是以“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格局。早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就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这意味着必须在各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形成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育人局面。这里所指的各部门各方面不仅包括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建工作,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这一单一层次和范畴,还要用好专业课课堂和其他课堂教学的渠道,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16、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因此,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外,各院校党委领导、专业课程教师、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企业导师与学生辅导员等都应当充分、主动、积极的参与到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此外,学校需通过调整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出非思政课专业的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如酌情增加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考核系数的比重,对于非思政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与示范效应的,学校还应积极宣传鼓励并配套给予优秀先进、职称晋升、绩效奖金等方面精神和物质层面的激励。紧密围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根本要求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17、主要表现在其培养人才过程中突出的实践性、鲜明的应用性和明确的导向性,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具体实践都必须时刻围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根本要求来实施。培养、引导和塑造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关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崇高品格等是所有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这还远远不够,高职院校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和强化工匠精神、职业品德、爱岗敬业、责任意识等,要在专业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潜移默化的灌输爱党爱国、集体荣誉、团队协作、牺牲奉献等先进理念,要引导和提倡广大高职学生向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精的大国工匠型人才方向努力奋斗。尤其是在新时期这样一个信息繁杂、思想多元的文

18、化环境里,众多高职院校学生时常被专业前途、职业发展和事业命运等现实问题所困扰。更有小部分学生由于涉世未深、视野狭小,暂时受到西方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迷惑,对劳动、专业、工作和生活等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误解。可以说这些都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和警惕的风险隐患。多手段多形式丰富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充分调动和激发高职学生对党建和思想政治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和鼓励他们主动地去了解并参与到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需要转变理念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创新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首先,可以借助包括多媒体与信息网络等各

19、类先进技术手段的帮助与支持,充分利用视频、虚拟现实等方式增加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趣味性、真实性、互动性,将传统模式下平面、无趣、静态的灌输模式转换为立体、精彩、互动的沉浸式教学,从而达到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共进、同频共振。其次,可以通过社会调研、宣讲等实践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区、农村、企业,突破以往开大会、念文件、讲政策的传统做法,通过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等多手段多形式来丰富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矩阵,既不断加强青年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又能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激发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内生动力。参考文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人民日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民日报,骆郁廷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江泽民文选: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人民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