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海中学高一年级化学新授课教学案7课题:苯 芳香烃(第一课时)主备人 陈岩学习目标: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2、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学习重点:苯的化学性质;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先学后教: 【引入】“有人说我笨,其实并不笨;脱去竹笠换草帽,化工生产逞英豪”.猜一字。看必修2第69-71页,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点一、苯的组成和结构:展示苯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苯的分子式为 ,最简式为 ,与 最简式相同。其含碳量为 。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形成一个正六边形,其键角为 。空间构型为平面形,在这个平面上共有 个原子。过去常用凯库勒式 表示。但实验证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既不是 键,
2、也不是 键,而是一种 独特的键,所以其结构简式为 。知识点二、苯的物理性质 苯是一种 色 气味的液体,有毒,熔点为 ,沸点为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 。苯的用途: 以学定教:1下列关于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各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个碳原子彼此连接成为一个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苯环中只含个单键,个双键.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介于和之间.苯分子中各个键角都为120o2.能够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A.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对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知识点三、苯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 (1)卤代反应: +B
3、r2 催化剂 注意:与苯发生卤代反应的卤素单质必须是纯净物,常用铁作催化剂,实质起催化作用的为FeX3,卤素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思考:怎样除去溴苯中的溴?实验装置;注意点; (2)硝化反应: + HONO2 5560 浓H2SO4有作用是 和 。注意:1、NO2、NO2、NO2的含义。NO2为中性原子团,只能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产物不能独立存在;NO2为带一个负电荷的离子,在溶液中可为自由离子;NO2为中性分子,可独立存在。2、弄清苯的各取代反应中断裂的化学键和新形成的化学键,以免写错结构式。如硝基苯为 NO2,不能误写成 NO2 思考: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配制一定比例的浓H2SO4
4、与浓HNO3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 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净硝基苯。请填写下列空白:(1)配制一定比例浓H2SO4和浓HNO3混合酸时,操作的注意事项是:(2)步骤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3)步骤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4)步骤中粗产品用5 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具有 气味的油状液体。(3)磺化反应: +HO
5、SO3H(浓) 7080浓H2SO4有作用是 。2、加成反应: + H2 催化剂3、氧化反应:(1)点燃:反应方程式 现象: 解释: (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现象: 推论: 小结:与饱和链烃、不饱和链烃相比较,苯的独特性质具体来说是( )A难氧化,易加成,难取代 B难氧化,难加成C易氧化,易加成,难取代 D因是单双键交替结构,故易加成为环己烷注意:是否发生反应与是否有现象:实验中发生反应不一定有现象表现,未反应也未必没有现象。例如: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后振荡,静置,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未发生反应,但因苯与高锰酸钾溶液不互溶,所以静置后观察到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为原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
6、课堂反馈练习:1下列各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苯和水 B酒精和溴水C苯和溴苯 D水和NaCl2.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C-C单键与C=C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经测定,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mABCD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 )A甲烷 B乙烷 C苯 D乙烯4、将溴水和苯混合后振荡,静置后分液分离,将分离出的苯层置于一试管中,加入某些物质后可以在试管口产生白雾,这种物质是( )A.亚硝酸钠 B.溴化铁 C.锌粉 D.铁粉5、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换成氮原子,得到另一种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