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764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45 教研园地JIAO YAN YUAN DI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石延锋正宁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甘肃省庆阳市745300)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有效性,学案导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与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基于此,本文主要概述了学案导学模式的含义与特点,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剖析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初中数学应用众所周知,受传统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重点与关键点放到基础知识讲解与习题讲解之上,并没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1。其中新课改的深入

2、贯彻与推动下,各类新颖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而这则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挑战,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凭借“导”与“学”的相互整合,引导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分析数学问题,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难题,总结数学规律,真正的做到查漏补缺,在完善学生学习思路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学案导学模式的基本概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育所带来的缺陷与不足,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窘迫局面,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引导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此外,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下,传统应试教育的缺陷显而易见,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学案导学模式可以调动学

3、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在课堂中增强自身的求知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增强课堂趣味性,进而满足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仅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拉近师生之间的关联性,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载体,初中数学教师给予学生科学且有效的指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另外,该模式采用“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理念,基于学情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于无形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关于学案导学模式的特点概述为三点,第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目前的重点,在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下,学生逐渐发展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能

4、够为学生提供思考与探索的平台,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特点合理展开教学。第二,将“学优于教”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案导学模式下数学教师不会直接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分析。第三,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学案导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激活,能够从无形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2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需要遵循的原则2.1遵循自主性原则积极提高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数学教师需要遵循自主性原则,从整体角度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整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工作的创新,同时,数学教师还要基于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与

5、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意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采取问题式、悬念式、导学式等多种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并从学生角度入手,给予学生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自我体验感2。2.2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下教师要将创新融入其中,并借助已有的教学资源不断扩充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分析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完善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另外,在做好基础知识教授过程当中,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课内教学向课外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增强学生的质

6、疑精神,扩大学生的知146教研园地JIAO YAN YUAN DI识面,以此才能满足了教学的基本目标。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应用所存在的问题3.1缺乏对学案导学模式的认识现如今全国正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融入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采取学案导学方式,但是根据调查与分析,现在有诸多数学教师并没有认清学案导学模式的重要性,仅仅将该教学模式强加在课堂之上,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此背景下学案导学模式的作用不仅没有得到发挥,而且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无法快速掌握重点与要点,久而久之,数学课堂会演变得过于枯燥与乏味。3.2缺乏教学的趣味性因教师综合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对学案

7、导学模式认识存在差异性,看法各不相同,部分教师认为随意的导入学案即可,其实不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并且会导致课堂教学落后,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在应用学案导学模式中,教师没有尊重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学习特点、学习情况,照搬其他教师的学案,从而导致教学趣味性不足,学生学习兴趣有所降低3。3.3缺乏完善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应用学案导学模式仅仅为学生提供学案,并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难点进行讲授,这种方式下学生学习体验感有所下降,而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对数学知识缺乏理解,甚至出现反感。4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4.1基于课前自主学习,实现学案

8、导学的创新性毋庸置疑,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初始步骤,预习关系到后续学习的质量,提高预习有效性与科学性至关重要,对此教师可以选择学案导学模式展开预习,将预习环节与课堂教学相互整合,相互衔接,引导学生对新课有所了解。比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之前,教师便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与教重难点针对性的设置教学目标,设计预习导学案,使其形成电子文档的形式,便于学生在课下时间内查看文档,以此有效的掌握预习目标与预习内容4。此外,学生还要通过教材掌握基本的概念、例题,尤其在掌握反比例函数概念之后,自主探索、自主分析完成导学案中所布置的练习任务。在课前自主预习阶段,学生将学案导学作为载体,不仅能够对概念加以记忆,而且能够了解

9、预习的目标、重点、难点、关键点,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带入到题目中,进行学以致用,对自己不理解或做不出的题目加以标注,并回头研究基本的例题与概念,再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解题。预习之后,学生要将自己的预习成果形成纸质材料并发给教师,由教师进行评判,教师评判过程中需对学生预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教学方案与教学要求。在预习中学生对某一问题存在疑问,可以在课上提出,与同学、教师互相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4.2基于课堂互动,实现学案导学的创新性根据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学案导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优化教学流程,实现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比如在学习“随机事件与

10、概率”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设计极具趣味性与多样性的导学案,并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摇色子的视频,然后由教师询问学生出现变数的可能性有几种。通过这种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情境之中,也能在情境式导学案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直观的画面,并且还能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或者在学生动手操作中获得正确的答案5。在课堂互动中应用学案导学还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设计学案导学模式,并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比如在学习“中心对称”,设计导学案时穿插各类图形,图形中还要涉及到平移、对称等相关的知识点,采取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对随机所出现的图形进行判

11、断,并阐述理由,经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整合,也能增强导学案的整体应用效果。4.3基于课堂合作,实现学案导学的创新性就目前而言,合作学习法已经成为了课堂中不容或缺的一种方法,与学案导学模式相互结合,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平台,而且也能促使学生数学素养得到提升。比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自学,教师要提前做好导学案,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深度把握,并归纳代入消元法的相关知识,以例题的方式总结代入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基于学案导学,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展开合作讨论,并迅速解决数学问题,然后由小组成员在全班进行成果的分享。此外,数学

12、教师还要再次设置导学任务,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由小组成员进行互评,这样不仅可以明确日后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学习思路,值得注意的一点,在设定分组教学时,要保证小组成员学习成绩的均衡性,在优势互补下发挥出合作教学的作用与价值。当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可以将个性开朗的学生均匀的划分到不同的小组之中,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带来帮助。4.4基于自我探究,实现学案导学的创新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课堂成绩课堂表现加以147 教研园地JIAO YAN YUAN DI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案,并在课前发放给学生,通过学案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大

13、概的了解与初步的认识,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能够集中注意力。此外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技术与学案导学相互整合,通过大屏幕播放的方式进行教案的展播,让学生对教学要点有更加明显的认识。在图文并茂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比如在学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时候,教师在讲课之前发放学案,并给予学生 10min 的时间对学案进行了解,并引导学生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的确立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需及时的将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加以标注与记录,通过小组合作或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得正确的答案。5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应用的方法5.1学案载体式教学方法学案本身便

14、是教学方案,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要求所制定出的教案,严格围绕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展开全过程设计,进而把控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学案编写的过程当中要从学情出发,并且还要保证教学各个环节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如在学习新课时,便可以严格按照教学内容编写学案并设置问题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所设计的学案须具有针对性与方向性,要将教学知识点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方法相互结合,以此帮助学生吸收知识。5.2提高学生地位的教学方法因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也会有所丧失。部分学生因基础比较差,在课堂教学中一旦有知识点没有理解透彻,会出现

15、知识点堆积,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所以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下需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选择“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模式,做好课前预习,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所了解6。此外,编写学案的时候,教师还要设计具有探索性与拓展性的题目,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比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时候便可以设计主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中可以选择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充当老师对自己预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讲解中如果存在争议,则要采取小组探究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6对初中数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的反思初中数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

16、取得了效果明显,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有所增强,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部分,教师缺乏对学案导学模式的认识,在应用过程中出了问题。比如,学案导学模式应用中导学案须有语句与问题所构成,但是大多数教师过分重视问题,没有起到语句引导,对学生自主思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学案也便成为了另一种作业,其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又如,数学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没有从宏观角度出发,所设计的导学案内容上过于简单,学生的学习也趋于形式化,无法实现深度探索,而且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教师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导致导学案设计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学生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这样一来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17、。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师要对学案导学模式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并立足于实际,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以此作为导向,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打造新的学习平台。参考文献:1徐军华.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J.华夏教师,2019(08):36-37.2周春艳,王新民.学案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 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4):116-120.3李明.翻转课堂模式下数学学案导学新视野初中数学“翻转课堂”初探 J.教育现代化,2016,3(31):292-294.4曹芹蓉.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整合策略研究 J.亚太教育,2015(35):136.5袁碧.探讨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 J.才智,2013(19):51.6李建业.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案导学与探究性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218-2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