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中的时间问题研究_杨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97606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中的时间问题研究_杨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中的时间问题研究_杨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中的时间问题研究_杨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3卷第4期湖北工程学院学报VO L.4 3 NO.4 2 0 2 3年7月J OUR NA L O F HU B E I E N G I N E E R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J U L.2 0 2 3 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中的时间问题研究杨 宇(天津中医药大学 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天津3 0 0 4 5 0)摘 要:英伽登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世界的存在方式问题,时间正是他解决“观念论实在论”难题的关键。文学理论研究是其哲学思考的延伸,英伽登也非常注重文学作品中的时间问题,尤其是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时间性。他在文学作品本体论研究中涉及到的时间问题,主要包括文学

2、作品特殊的时间存在方式、作品的“类时间”结构、再现时间以及文学作品的“有机生命”存在等方面。对其文学作品本体论中的时间问题进行总体对照,这既能为深入研究英伽登的理论呈现出新的视野,又可以为文学作品中的时间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思想资源。关键词:英伽登;作品本体论;存在方式;时间性中图分类号:I 0-0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0 9 5 4 8 2 4(2 0 2 3)0 4 0 0 3 4 0 7 时间问题是现象学中的一个本质性问题,罗曼英伽登对此也非常关注。英伽登全部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世界的存在方式问题,而时间正是他解决“观念论实在论”难题的关键,时间问题也由此成为英伽登现象

3、学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伽登的文学理论是其哲学研究的延伸,因此,他也非常注重文学作品中的时间问题。受限于研究语言、翻译等影响因素,学界目前对于英伽登理论中时间学说的研究和理解仍有一定的深入空间。本文试对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时间学说进行梳理,揭示文学作品在其存在方式、基本结构等方面呈现出来的时间属性,以期对文学作品中时间问题研究有所启发和推进。一、英伽登现象学哲学中的时间问题 时间问题在英伽登的现象学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这部分研究集中呈现在其三卷本的 关于世界存在的论争 中(以下简称 论争)。论争 是英伽登最为重要的哲学著作,他在 论争 中围绕“观念论-实在论”问题进行

4、了严谨、周密、深刻的研究。有评论家赞其“也许是哲学史上最后一部伟大的系统著作,无疑是2 0世纪哲学文学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1。可以说,探讨世界的存在方式问题是英伽登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而时间恰是他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时间对英伽登的哲学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英伽登认为,想要彻底解决世界的存在方式问题,摆脱陷入胶着状态的无意义论争,首先,需要做的是让研究对象 世界的存在方式 从经验中剥离出来,跳脱出形而上学思维的偏执怪圈,以现象学的哲学态度重新审视问题;其次,通过辨析“观念”、“实在”指出解决“观念论实在论”难题的逻辑误区,以此确立了新的立足点 收稿日期:2 0 2 3 0 5 1 4

5、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认定项目(2 0 2 2 S K 2 0 0)作者简介:杨 宇(1 9 8 9-),女,黑龙江伊春人,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43国内对英伽登文学理论中时间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在作品“具体化”过程中提及的“时间透视”现象而展开;国外对其时间学说的研究,又多集中在 人与时间 中所提出的两种不同的时间经验与人的同一性、人的时间结构以及人与自由的时间关系等问题上,尽管较深入地触及到了英伽登在其伦理学研究中对时间问题的思考,但也未能全面揭示时间问题在英伽登理论研究中的内涵、意义及重要地位。时间,以时间为存在的开显视域,并通过对时间及其存在方式问题的

6、研究,最终提出关于世界存在方式问题的可能性解决方案。英伽登主要关注的是时间的存在方式问题,因此,他的时间学说准确地说是关于时间问题的存在本体论研究。鉴于此,我们先概述英伽登关于存在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当我们面对一个持存对象(e x i s t i n go b j e c t)时,换言之,当这个对象出现在我们的经验中时,它的存在(e x i s t e n c e)实际上包括“在”(b e i n g)和“在的方式”(m o d e so fb e i n g)两部分,即“没有它的存在和存在的方式,我们永远不可能得到一个存在着的对象”29 9,反之亦然,如果没有存在着的对象,自然无从谈起它的存

7、在和存在方式。此外,尽管存在和存在方式是构成持存对象的两个部分,但是两者的共现(c o-o c c u r r e n c e)情况较为特殊。它们并非是毫无关联的对立实体,事实上有些可以称其为实存,但并不能说它是“在”的,只是“存”而已。面对这种情况,很难对持存对象的存在(b e i n go fa ne x i s t-i n go b j e c t)有清晰的认识,对此,英伽登提出可能取得成功的办法是把持存对象作为研究的起点,“专注 于 对 象 的 在,继 而 去 捕 捉 它 的 存 在 方式”21 0 0。英伽登对世界存在问题的研究,其所关注的 不 是 具 体 的 实 存、存 在,而 是

8、 存 在 方 式(m o d e so fb e i n g),这种时间的存在方式研究,既不属于普遍的时间理论,也不是一般的存在理论,而是如其所述“对实在世界存在本体问题研究而言最为重要的部分”22 2 7。英伽登关于“时间与存在方式”的研究中所涉及的时间,区别于抽象时间(A b s t r a c tT i m e),而是具 有 特 殊 实 体 内 容 的 具 体 时 间(C o n c r e t eT i m e)。抽象时间是用数学符号定义的,特别是数学物理的时间,这种时间是一种无内容的“空”的时间,而具体时间则被其中的“发生”“出现”“持续”等时间性内容所填充。英伽登理论中的时间不同于

9、康德哲学中的时间,这里的时间“不是主观条件上的时间形式,或是从某种程度上强加给本质上与它们不同的外部的对象”22 2 8。他的时间研究不受经验时间和超验时间的影响,英伽登的时间问题研究既可以与经验相连,同时当对象的时间性剥离于主体意识时,也可以是超验的。也就是说,英伽登关于存在方式问题中所讨论的时间不是主体意义上的,而是侧重时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具体时间在主导对象的存在方式上具有绝对性,只有在时间中才能证明对象自身的存在,因此,明辨它的特殊形式,研究时间及受到时间决定和影响的实体的存在方式,进一步澄清时间对存在方式的决定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受到时间决定的个体实体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类型(b a

10、 s i ct y p e s),导致时间决定类型和这些实体的存在方式和形式上的区别。通过对时间中存在实体的存在方式、形式和质料结构的研究,英伽登确定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三种由时间决定的基本类型,它们分别是:事件(e v e n t)、过程(p r o c e s s)以及时间中的持存对象事物(o b j e c t sp e r s i s t i n gi nt i m e-t h i n g s),对于这三种典型时间类型的分析构成了英伽登时间学说中最重要的部分。英伽登在时间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深刻地受到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在“意向性”理论的主导下,围绕“观念论实在论”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受到

11、时间决定和影响的纯粹意向性存在方式。同时还受到古希腊哲学传统,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相关学说的启发。此外,他对时间问题的研究和理解还部分地接受了柏格森关于时间的强度、空间化以及“绵延”等观点。但是,与胡塞尔、亚里士多德、柏格森的研究不同,英伽登主要关注的是时间与存在方式问题,因此,他的时间学说严格说来是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时间问题研究。二、文学作品存在方式中的时间性问题 英伽登关于文学、音乐、绘画、建筑、电影的本体论研究与其总的哲学趣味相一致,也是为了解决世界 的 存 在 方 式 问 题。他 在 论 文 学 作 品(2 0 0 8)中明确提出,他对文学的本体论研究是为了 论争 做实践准备。尽管 论争

12、的实际出版时间远在其后,但是他的现象学美学研究的确是基于纯哲学式的思考展开的。他自述,“我找到了一种毫无疑问是纯粹意向性的客体,有了它便可不受考察实在客体后所得出的看法的影响,来对这个纯粹意向性的客体的本质结构和存在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正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文学作品特别适合于这种研究”31 4。英伽登选取了他认为最适合研究对象 文学作品 来论证其纯粹意向性存在方式解决方案的合理性,由此,他的现象学美学研究呈现为一种偏哲学式的分析,考察的重点不是文学作品美53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中的时间问题研究学价值的大小、艺术性的高低,而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以及基本结构。从英伽登对文学作品的本体论研究来看,其

13、对文学作品的存在分析,如文学作品层次结构的异质性、文学作品“拟判断”的非“真实”性,以及对意识主体的依赖等属性都完全符合纯粹意向性存在方式的实存瞬间:他律性(H e t e r o n o m y)、衍生性(D e r i v a t i v e n e s s)、非实在性(I n a c t u a l i t y)、自足性(S e l f-s u f f i c i e n c y)、依赖性/独立性(D e p e n d e n c e/I n d e p e n d e n c e)。基于纯粹意向性存在中包含的实存瞬间,英伽登对文学作品这一特殊存在做出了如下说明:“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

14、向性构成,它存在的根源是作家意识的创造活动,它存在的物理基础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文本或通过其他可能的物理复制手段(例如录音磁带)”41 2。文学作品的存在从开始到结尾始终处于时间中,共时维度中,文学作品是一个异质的层次结构造体,其存在结构的时间性主要通过作品中的再现时间来呈现;历时维度中,文学作品呈现出一种“类时间”的变化和动态展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延伸,这也正是其时间性的具体体现之一。英伽登提出,文学作品是由语言层、图式观相层及再现客体层构成的异质结构造体。其中,再现客体是语词意义的意向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纯意向性客体,“不仅涉及事物,也涉及人物,涉及一切可能产生的过程、事件、状况和人物采取的行

15、动等”32 2 1。上述提及,于英伽登而言出现在文学作品再现客体中的事物(t h i n g s)、过程(p r o c e s s)、事件(e v e n t)、人(h u m a n/m a n)等都是时间存在。因此,作品中的再现客体也是具有时间性的时间客体。作品中的所有再现之物本质上都具有时间性,它们处于一种特殊的再现时间之中。概言之,发生于文学作品中事件、过程、行为都处于一个时间的序列当中,能够通过语句的意向性再现时间的不同时段、瞬间,也即文学作品中的再现客体本身就是一种再现时间。为了进一步说明文学作品中再现时间的特殊性,英伽登区分了三种时间:物理和数学确认的实在世界时间、具体的交互主

16、体时间和“充实”的主体时间。文学作品中的再现时间完全不同于实在世界中的时间,近似于交互主体时间和“充实”主体时间。受到自身“拟判断”属性的影响,作品中的再现时间只是对实在世界时间的模仿,实在世界的时间总是连续不断的,但是再现时间却不能再现实在世界时间中的所有时段。“不管形成的是作为整体出现的单个事件,还是连续出现的多个事件,发生于时间中的事件,都绝不可能再现它们中的所有时段。”52 3 7具体来说,实在世界的时间往往与我们的感知经验是同步的,不同于实在时间中由于当下时间积极性的有效性存在,使得当下具有区别于过去和将来的时间特殊性,因此,实在世界时间中的对象通常是以一种自然的立场被给予;文学作品

17、中的再现时间则主要是在意向性及语言层的意向建构协助下呈现出来的,再现时间中不同时段所给予的时间感却是相对平衡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不会因为是发生于作品中的过去或是尚未发生的再现客体而对其罔视,也不会因为是发生于作品当下的再现之物,所以就给予额外的关注。此外,文学作品中的再现时间还会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实在时间的特殊的变化。作品的再现时间往往会出现“两个时间”现象,也就是发生于文学作品中的同一事件,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时间观相表达呈现出来。“如果一系列事件就好像是在 当下 发生的,并且是在一种连续的 当下 发生的,然后,突然有一个 更晚 的时刻说明了一件 刚才 发生的事,那么就会认为这件从更晚的时刻

18、被记住的事情已经 持存已久 了,于是就产生了双重时间的概念,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再现世界里”52 4 0。这也是文学作品作为时间存在方式的存在特殊性之一。不仅如此,文学作品由于叙事和再现方法的差异,再现世界中还会出现时间的延长、缩短以及变形等情况,也就是英伽登在文学作品认识论研究中提到的“时间透视”现象。三、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类时间”结构 文学作品的时间性不仅体现在它的纯粹意向性存在方式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自身的时间结构中。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本质上是由异质且彼此相关联的要素构成的有机层次结构,其特殊的存在方式使得这个结构存在并发生于时间中。事实上,文学作品中的时间不同于实在世界的时间,然而其

19、结构造体的内部却呈现出类似时间的一种序列安排,即文学作品是一种“类时间”(q u a s i-t i m e)结构。早在1 8世纪,德国哲学家、批评家赫尔德就曾在 批评之林(C r i t i c a lF o r e s t s)中讨论过文学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时间现象以及其区别于其他艺63杨 宇术门类所带来的艺术效果。赫尔德关于文学作品的时间性观点对于英伽登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他认为赫尔德是第一个发现文学作品的时间顺序的德国哲学家,遗憾的是未能就此做出更加详细的分析。英伽登对文学作品结构的时间性进行了充分论述。文学作品是一个层次结构造体,其所具有的“类时间”结构属性也是建立于此层级结构之上的。

20、然而,当把作品进行结构层次上的划分时,一定程度上也会割裂文学作品作为知觉整体的完整性和圆融度,甚至还会在特定的情境下影响文学作品向审美对象的转变。如果说作品的层级结构呈现的只是作品的横向切面,仅靠共时维度还不足以确定文学作品的全部特质,那么就还需要引入新的质性来填补因层次上的划分所产生的割裂感。由此,英伽登在展示了作品的横向结构后,还对影响文学作品本质的纵向结构 时间性结构进行了剖析,借助于纵向结构的时间性以及异质结构之间的复调属性来弥合因层级结构而产生的缝隙感。他提出,“文学作品还以句子、句群、章节等进行一种有序的组织,作品呈现出从开始到结尾的一种特殊的类时间 延伸,以及由此 延伸 产生的某

21、些构造特性”61 2。也就是说,文学作品除自身的层次结构属性外,受到时间客体的存在方式影响,它的存在还呈现出一种“类时间”的结构属性,作品中的各个部分构成了一个前后相继的序列结构,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性特征。文学作品的“类时间”结构表现在,每部文学作品的构成部分之间都呈现出一种“序列安排”(o r d e ro fs e q u e n c e)。这一时间性结构是由语言固定下来并外化而成的,文学作品的各个层次组成一个有序排列的整体,构成文学作品结构的全部语言质料都处在艺术家精心安排的序列和组合之中,正是这种有序排列的语词、句子促成了作品意义的生成,从而为图式观相的洞见、再现客体的显现做好了准备。同

22、一部文学作品,采用不同的句子排列方式会引起作品发生结构性的巨变。作品中的语句既相对独立又能和临近的句子保持一种语义上的互证,前后相继保持一种动态的连续性,整体组构成一个意向性的世界。但是,句子间的关联仅在特定语境中有效,就像活器官里的细胞,一个器官中的细胞区别于器官内的其他细胞,独立但彼此相联系,同时,又与其他器官内的细胞保持相似但又不相关联的关系。文学作品脱胎于作者的时间意识流中,在作者的意向性浇灌下,作品这个潜在的图式化结构被“授予”意义,同时也具备了时间性以及与之携来的不可逆性。试举小说 布登勃洛克一家 中这样一个片段加以说明76:“老布登勃洛克对于伊达的奇怪发音,不觉在他的绉花胸巾后面

23、笑了一声;参议却抚摸着他的小侄女的面颊说:你做得对,蒂尔达,应该工作和祈祷。我们的冬妮应该向你学习,她非常懒散、骄傲。”“冬妮低下头,翻起白眼瞧她祖父,因为她知道他像往常一样,一定会替她说话的。”“抬起头来,他说,不要这样,冬妮,勇敢些!一人难合百人意。人跟人是不一样的。蒂尔达是一个乖孩子,可是咱们也不是比不上她呀”如果将小说中的语序由顺序,调整为,则句子的意义将发生改变,并且增加读解上的困难。如若冬妮祖父的劝慰在前,随之冬妮再“翻起白眼瞧她祖父”则明显与原序原意相悖,如若调整后的语序冬妮则不再需要祖父“多嘴的”劝慰。这种“消灭作品”的尝试充分证明了文学作品是一个时间结构,其内部呈现出一个有序

24、的排列状态。侧面也证明了作品结构的有机性,即构成文学作品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位置,一旦位置发生改变,就会对临近位置的组成部分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与实在世界的时间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再现时间无法再现实在世界中的全部时段,甚至不能从实在世界具体时间中的时序角度来理解。文学作品的序列安排或是时间并非根据当下、过去、将来排列的,更不会有明显的“过去”“当下”和“将来”,因此,不能将作品的“序列安排”的时间性等同于再现客体的时间性。通常作品中出现的再现客体的时间顺序和作品不同阶段的序列安排之间往往是相互独立的。例如,作品中相对后面阶段中再现的事件,在再现时间中可能是一个早已经再现过了的内容。英伽登表

25、示,他所强调的序列性意在说明文学作品不同阶段之间的序列安排是基于一定的依据展开的,不能望文生义地从具体时间的时序性来理解。四、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有机生命”存在 文学作品存在方式中的时间性还表现在它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就像是生命存在一样,文学73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中的时间问题研究作品也会在时间中体验生命般的律动和变化,当创作过程结束之后,文学作品便步入了属于它的独特“生命旅程”。从作品生产过程中的“含苞待放”到流通环节的“生机勃勃”,作品既有可能因广受好评而“郁郁葱葱”从而惊艳四方,也有可能“昙花一现”从而悄然度过“余生”,又或是在批评范式的转型后再度“枯木生华”然后巍然屹立也未可知。文学作

26、品的此种“类生命”图式表明了读者对它的认识、接受是一个充满了变化、未知的时间性过程。文学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以主体间性的开放姿态迎接着读者的“具体化”。英伽登将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拥有类生命般的动态外观的时间性现象,称为作品的“生命”(l i f e)。他认为,文学作品在读者的“具体化”过程中,受到作品的结构、语言属性、读者的阅读态度、时代精神以及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会经历一系列如同生命般富于变化且具有鲜明特征的连续阶段。文学作品并不具有确切意义上的生命外观或形态,亦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有机特性。英伽登将文学作品,尤其是“具体化”后的文学作品视为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实际上是一种喻指意义上的

27、化用。所谓文学作品的“生命”是一种基于生命体本义的近似引申,他所使用的比喻义是从生命作为“所有变化和事件发生的 过程 的本身”这一本义上化用而来的33 2 6,以此将“生命”借指为特定对象的存在方式。英伽登所使用的“有机体”概念也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生物有机体,“有机体概念只能在隐喻和近似的意义上运用于文学类的艺术作品或一般意义上的艺术作品”67 6。尽管文学作品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并且从作品的结构组成而言它并不发生改变,甚至拥有固定的和静态的外观,然而在主体意识行为的参与下,读者的“具体化”行为就赋予了作品以“生命有机体”的动态外观,使其呈现出变化的、阶段式的时间性特征。因此,当英伽登以“生

28、命”来比喻作品时,必要的逻辑前提是默认读者在作品“生命”中的参与,或者说正是基于读者的意向性行为和阅读活动,使得作品成为一种比喻意义上的“生命有机体”。概而言之,不同的“具体化”构成了作品“生命”存在以及变化的可能性。英伽登认为“具体化”过程中作品的“生命”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文学作品的类生命表现在,只有当其以各种“具体化”的形式出现时,它才“活着”;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由于读者的“具体化”从而发生变化的时候,也是一种“活着”的“生命”。“具体化”给作品带来的两重“生命”的侧重不同,其中前一层面强调的是作品外部的“生命”,不同读者的大量的、多样的“具体化”行为源源不断地加诸于作品本身,使得作品一

29、直保持着“活”的状态;后一层面强调的是作品内部的“生命”,读者“具体化”的改变使得作品有了动态的“生命”的变化,作品因“具体化”有了“生命”总的图式外观。英伽登曾对文学作品的“生命”图式有过如下描述,“一部作品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遇不到任何对它的具体化,后来在一个很短的时期突然普及了,对它产生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具体化;它也可能在不同的精神时代中坚持不变,然后到了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接受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具体化;它也可能 死去,然后又不期而遇地 经历了 一个复活的时代等等”33 3 2。根据英伽登对文学作品“具体化”的“生命”总图式的描摹,我们可以将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的“生命”视为一个历时过程。在一

30、般意义上它包括如下五个发展阶段:(1)初始阶段,当作品作为新奇事物出现,读者难以对其进行充分的审美“具体化”,此时可以比喻的理解为“生命”的准备期;(2)形成阶段,伴随着时代、社会对作品接受程度的加深,读者的阅读热情高涨,对作品的“具体化”随之增多,但是受到认知和理解条件的限制,仍未能达及“合理具体化”,此时可以理解为作品“生命”的形成期;(3)成熟阶段,对作品的“具体化”进入前所未有的顶点,并且当作品的多样“具体化”与自身同一性开始发生抵牾苗头时,成熟阶段还将向内部的反思向度延伸,作品随之进入到一个批判式“具体化”时期;(4)静止阶段,当一部作品鲜有或不再有读者的“具体化”时,作品的“生命”

31、处于冷淡的欣赏期或彻底进入遗忘期,作品的“生命”就此走向“死亡”;(5)可能的复兴阶段,当时代的文化氛围、审美价值取向再度发生变化时,作品的“生命”可能还会经历一个短暂的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生命”中呈现出来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不同时代的文化氛围、时代精神、价值取向等总的认知范式有关。英伽登认为读者会受到时代“文学氛围”的影响,不同的时代有各自的主导范式,在此思考范式的影响下又会形成具有时代标签的文学价值取向,从而对这一时代的读者产生切实的阅读偏好影响。因此,我们往往可以在文学史的历时发展过程中观察到类似的“文学氛83杨 宇围”影响作品“具体化”的现象出现。英伽登所说的“文学氛围”是一种以特定方

32、式理解作品的传统或惯例,这种传统通常是由一群相互关联的读者群共同发展起来的。具体时代的“文学氛围”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倾向,但是其自身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氛围的绝对性。时代的“文学氛围”通常会伴随着时代精神、社会事件,甚至是在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的影响下发生改变,但是变动的幅度很小,速度很慢,同时代或近时代的人几乎难以察觉。在这种时代氛围的影响下,读者对作品的“具体化”也会受到影响,一部特定的作品可能会在属于不同文学惯例的读者的解读之下,获得新的“生命”意义。以现实主义小说为例,“它们曾经被视为文本外世界的真实表现,但由于社会和文学惯例的变化,它们现在大多被解释为对现实的某种理解的表现”81 9。时代

33、的文学惯例、文学传统等发生了变化,读者的阅读态度也会潜移默化的随之发生改变。如英伽登所说,“许多对同一部和这同一部作品的具体化不仅有纯时间的安排,而且也表 现 了 时 代 氛 围 所 形 成 的 事 物 产 生 的 秩序”33 3 1,这就是作品“生命”的体现。英伽登始终关注文学作品的“生命”问题。他认为,这种“生命”变化还可能会导致作品的变形或是消失,但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是作品自身的同一性。这也是英伽登之所以在作品“生命”总的图式变化中提及对作品的“误读”“偏离”以及合理“具体化”的原因所在。对于英伽登而言,纯粹意向性客体是一种特殊的时间持存对象,能够在时间中维持自身的同一性,文学作品此种存在

34、方式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对文学作品的“具体化”不能只是读者的意向驰骋,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建构不能脱离作品存在自身的同一性限制。“我们对一部并且是同一部文学作品的 生命 问题有了广泛的见解,尽管发生了种种变化,作品存在的延续性和同一性在作为历史过程的各个时代中保持下来了”45 5。英伽登对作品“生命”存在的观点与他的认识论研究有关,他所倡导的是一种全面的作品认识论研究,在作品的认识、意义生成过程中平衡了作者、作品、读者乃至世界(从其对时代精神、文化氛围等背景因素的强调可看出)的影响。五、结 语 英伽登为人所熟知的一直是他美学方面的研究,其在作品的存在方式以及如何认识它们的问题上贡献了严谨、复杂、精妙

35、的研究。然而,从整体上看英伽登的理论研究并非是围绕美学展开的,而是始终以“观念论实在论”问题的解决为目标,有计划、分阶段展开的。为了解决“观念论实在论”的论争,英伽登在两难之间选择了一条中间道路,通过对实在与意识之间可能的存在关系的本体论分析,引入时间试图找到解决世界存在问题论争的办法。因此,当其取道文学作品、艺术作品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有效性时,也在此类“文化产品”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研究过程中置入了时间。时间不仅是英伽登哲学研究的对象,还是影响其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考范式。除文学作品的时间存在方式以及“类时间”结构特征外,英伽登在文学作品认识论中还讨论了作品中语言的时态、阅读过程中的“时间透

36、视”现象,又在作品价值论研究中讨论了审美经验的过程性、审美价值的生成与时间的关系等诸多文学作品中的时间问题,这些都显露出其文学理论研究过程中受到时间范式的影响。英伽登在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中也都大量地涉及到了时间问题,如现象学哲学中对时间与存在方式问题的研究、伦理学中对人与时间的关系问题研究、逻辑学中对因果关系中的时间问题研究、语言学中语词的时间属性等问题的研究中,都有对时间的思考和探问。通过对其文学作品本体论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时间问题的梳理,有助于透彻理解英伽登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脉络,帮助读者在他众多看似纷杂多样的研究领域中,找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那条关联线索。英伽登从存在本体论的研究视域出发,将

37、时间与存在问题紧密关联。他对时间问题的研究,对我们当下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研究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英伽登在其现象学哲学中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并非是一般的时间理论或常规的时间学说,而是从属于存在问题的本体论研究。这一研究能够为理解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的时间性,为革新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时间观念提供一条可行的研究路径。时间关乎于存在,其在时间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区分日常时间、实在世界时间,克服了时间的形而上学、因果论的流俗理解。尤其是对文学作品中的时间组织、时间结构、时间现象等问题进行研究时,更是有助于将其与流俗的时间观念区分开来,回到现象本身。英伽登对时间问题的存在本体论研究,不仅于文学、艺术作93

38、英伽登文学作品本体论中的时间问题研究品中具体的时间问题探索有指导,还有助于革新作品创作、生成中的时间观念。参 考 文 献1 I N G A R D E NR.C o n t r o v e r s yo v e r 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t h eW o r l dE B/O L.2 0 2 1-0 2-2 7(2 0 2 3-0 3-1 5).h t t p s:/w ww.p e t e r l a n g.c o m/v i e w/t i t l e/1 4 3 8 9.2 I N G A R D E NR.C o n t r o v e r s yo v

39、e r t h eE x i s t e n c eo ft h e W o r l dM/P o l i s hC o n t e m p o r a r yP h i l o s o p h ya n d 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H u m a n i t i e s:V o l u m e6,B e r n:P e t e rL a n gD,2 0 1 3.3 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M.张振辉,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 0 0 8.4 罗曼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晓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 9 8 8.5 I N G A R

40、D E N R.T h eL i t e r a r y W o r ko fA r tM.E v a n s t o n:N o r t h w e s t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P r e s s,1 9 7 3.6 I N G A R D E N R.T h e C o g n i t i o no ft h e L i t e r a r yW o r ko fA r tM.E v a n s t o n:N o r t h w e s t e r nU n i v e r-s i t yP r e s s,1 9 7 3.7 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M.傅惟

41、慈,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 0 1 3.8 E L I K M.T h ee t h i c so fr e a d i n g:I n g a r d e n,I s e r,R i c o e u rD.U n i v e r s i t yo fS u s s e x,2 0 1 7.AS t u d yo nT i m eP r o b l e mi nt h eO n t o l o g yo f I n g a r d e nsL i t e r a r yW o r k sY a n gY u(S c h o o l o fC u l t u r ea n dH e a l t

42、 hC o mm u n i c a t i o n,T i a n j i nU n i v e r s i t y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T i a n j i n3 0 0 4 5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m a i np u r p o s eo f I n g a r d e ns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i s t os o l v e t h ep r o b l e mo f t h ew a y

43、 t h ew o r l de x i s t s,a n dt i m e i st h ek e yt os o l v i n gt h ep r o b l e mo f“i d e a l i s tr e a l i s m”.T h es t u d yo f l i t e r a r yt h e o r y i sa ne x t e n s i o no fh i s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t h i n k i n g.I n g a r d e na l s oa t t a c h e sg r e a t i m p o r t a

44、n c et ot i m ep r o b l e mi n l i t e r a r yw o r k s,i np a r t i c u l a r t h e t i m e l i n e s so f t h ew a y l i t e r a r yw o r k s e x i s t.T i m e i s s u e s i n-v o l v e d i nh i s r e s e a r c ho n t h eo n t o l o g yo f l i t e r a r yw o r k sm a i n l y i n c l u d e t h e s

45、 p e c i a lw a y i nw h i c h l i t e r a r-yw o r k s e x i s t i n t i m e,t h e“q u a s i t i m e”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w o r k s,t h e r e p r o d u c t i o n t i m e,a n d t h e“o r g a n-i c l i f e”e x i s t e n c eo f l i t e r a r yw o r k s.A no v e r a l lp e r s p e c t i v eo nt h

46、e i s s u eo f t i m e i nt h eo n t o l o g yo fh i sl i t e r a r yw o r k s c a nn o t o n l yp r o v i d e an e wp e r s p e c t i v e f o r t h e i n-d e p t hs t u d yo f I n g a r d e ns t h e o r y,b u ta l s op r o v i d en e wi d e o l o g i c a l r e s o u r c e s f o r t h es t u d yo f t i m e i s s u e s i nl i t e r a r yw o r k s.K e yW o r d s:I n g a r d e n;o n t o l o g yo fw o r k s;e x i s t e n c em o d e;t i m e l i n e s s(责任编辑:徐 瑾)04杨 宇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